APP下载

依托文化旅游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西藏为例

2023-07-15杨杰马伟茗

西藏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西藏共同体

杨杰 马伟茗

一、引言

从社会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存在基于语言、习俗、历史、宗教差异的多元化群体,群体内部相对均质,群体边界相对清晰,也因此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文化谱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表征。而在此之外,人类社会还面临着处理政治层面的自我认同和对他者的指称。对前后两个层次认同依据和构建机制的探讨,形成了时至今日民族整合的重要母题。特别是近代以“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为政治单元的“国际体系”形成以来,阴魂不散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思维伴以复杂的国际关系、激烈的国家间竞争,民族主义(nationalism)思潮和“民族自决”(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浪潮此起彼伏,对各国构建国家认同、防止国家分裂形成了严峻挑战。

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世界上少有的继承了绝大部分传统社会的人口、疆域、文化,而迈进现代民族国家行列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1页。“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中国不同于近代任何其他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而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有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Civilizational state),它有一独特的文明秩序”。(2)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14页,转引自马戎:《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学术月刊》2018年第1期,第160页。这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严峻挑战,党中央深刻指出各民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整体,“并立足于长远发展,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中华民族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经济上促进,文化上包容,实现中华民族凝聚人心、繁荣发展的大局面”。(3)余翠娟:《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脉络、经验及启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第9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光明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因此,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范围内民族理论政策和话语体系研究的核心,构成民族工作实践的根本遵循。

相较而言,西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落实方面肩负更重要的责任、面临更艰巨的挑战。西藏地处我国边疆,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由于“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特殊矛盾的存在以及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尤为重要、意义尤其重大。近年来,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加快西藏对内开放、促进西藏与其他地区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的经济社会各要素(人员、资金、语言、思想、文化等)的大规模流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具备潜在和现实、显性与隐性的文化价值传播功能。

西藏具备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潜力。本文将在分析文化旅游业的特质基础上,分别阐释了西藏旅游业发展亟待文化赋能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成为西藏文化旅游业价值引领的主张。进而认为,以这样的框架讨论西藏文化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能更好发挥文化旅游业在增进“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二、文化旅游业的特质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业贵在“新”,具体表现为产业形态新、快速迭代的要素创新以及持续的管理更新。文化旅游业的这些特质使之集创意文化、地方表达和价值提升为一体,正成长为一片产业蓝海。理解和把握文化旅游业特质,有助于更好明确其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价值角色和功能定位,实现旅游过程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再造。

(一)文化旅游业属于新业态

“文化”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演变至今对它的概念定义有几百种。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外延界定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以结构角度三者约略可对应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驻藏大臣衙门、关帝庙等文化遗产,以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类法律和规章制度、节日、禁忌等架构人们行为的制度框架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可视为中层的制度文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则是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容,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内隐而坚固的特征,是形塑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决定性力量。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从时间线上说,一端牵扯纵深的历史脉络,一端需要面向未来进行调适;从空间流动上看,既在相对固定的社会情境和场域中深渗灌注,也借助媒介与其他文化进行时空交流互动。

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旅游者从一个时空移动到另一个时空,携带着原有时空所有信息包括惯习、行为规范、文化价值观等,与旅游目的地的一切发生互动、生发体验,在“客我—他者”的框架下获取新的体认。这种体认是层次丰富、内涵多样的,既有纯粹自然景观系统的转化,如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到西北高原的大漠草原,也有由迥异自然地理生态系统成长出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服饰语言、民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化价值等方面的互动碰撞。当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时,以“现代经济学”逻辑为主导面向市场,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包括旅游者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餐饮、医疗等服务,更侧重行业企业盈利、带动从业人员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诉求,已经形成许多成熟的产业组织、产业链和产业管理体系。

时至今日,浅层次的以自然景观、物质表征为观光对象的“到此一游”式的旅游模式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游客对具有深层次文化表达、文化体验、文化沉浸的旅游诉求越来越强烈。以文化赋能旅游,大力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是旅游业提质升级的未来方向。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为文化资源资本嵌入旅游产业指明了路径。

(二)文化旅游业的多要素创新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78页。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支撑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加快推进,理念、层次、管理等多要素创新共同发力,使文化旅游业呈现出新的特质和竞争优势。

理念方面,更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从实践来看,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越能在有限时空中给游客留下深刻鲜明的旅游图景,越能使之拥有丰富精神层次的回味享受,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能力。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同属拉萨市的文化旅游供给,游客往往在三四天后便对蓝天、白云、庙宇、民族服饰等自然、静态的信息元素产生审美疲劳,却对大型文化实景剧《文成公主》的品牌认知度更高,对其讲述的唐蕃之间和亲往来的历史、文化交流的艰辛和辉煌成就感受更深刻。

说实话,蓝天啊白云啊庙子啊,看两天觉得就那样,《文成公主》可不一样,太让人震撼了,我还学了历史,欣赏了艺术,票钱千值万值,有高反都挡不住我还想看。(受访人35岁,男,从四川自驾到拉萨)

在其他省区市叫好叫座的旅游产品,如“印象系列”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回道张掖》《长恨歌》《大宋·东京梦华》等,也具有同类效能。这些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产品,再现了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价值,丰富了文化的表达渠道,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特定时空中游客的内在精神需求。同时,这种对地方文化、历史脉络进行提炼、抽象、艺术加工(不违背基本的文化真实)的过程也是文化立体式传播、创新性发展、现代性呈现的过程,实现了将特定文化诠释给旅游者的建构目标。

层次方面,借助旅游特有的介质能更好呈现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游客需求角度来看,总是希望能够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以更便捷、更真切、更清晰、更丰富的形式接收到文化的信息元素,从而更好地识读和理解文化旅游产品传达的文化意义,完成与文化的对话。这就需要借助能够全方位、立体调动各种感官的表意系统。旅游产业因此发展出了丰富的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等形态在内的传达媒介。这些媒介能够很好地完成对不同层次文化意涵的解码、诠释和表达。比如对游客开放的各类博物馆,通过对文物资源的旅游开发,使保存历史悠久的物质文化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被了解、被认识、被传承,在现代社会产生新的价值活力。许多少数民族节庆旅游项目,如西藏的“雪顿节”、“赛马节”、“雅砻文化节”都很好呈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和情感,让游客感受到鲜明的地方性文化。可见,文化旅游业具备将文化内容与旅游载体融合起来的优势性质,适合于文化的交流互鉴。

管理方面,以文化传承为主的文化旅游业有助于对纯粹经济理性逻辑进行纠偏。由于旅游业遵循的“现代经济学”逻辑和对现实的侧重,旅游业的价值取向是“迎合市场需求”、“盘活资源”、“古为今用”、“私人收益最大化”,(7)周勇、胡立:《治理角度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兼论西藏文化和旅游机构设置模式》,《西藏研究》2020年第3期,第47—48页。容易在实践中出现“文化过度商品化”、“文化失真”甚至亟待保护的文化资源被“竭泽而渔”开发利用的现象。如导游讲解词过度迎合游客“猎奇”心理,夸大渲染西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盲信盲从,扭曲甚至杜撰某些宗教仪式、地方特产的特异功能,极个别甚至有诈骗行为。(8)笔者曾听某游客介绍,她花了两万多元买了一套特色藏银腰带、手镯以及酒杯,卖家告诉她常戴常用这些能够吸收体内毒素,健体强身(受访人50岁,女,报名参加西藏某旅行社的四川散客)。而文化旅游业融入了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性质、价值引领性质和意识形态宣传性质,在产业管理方面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合法合理,对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呈现地方特色文化,又确保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为统领,使文化旅游业在增强认同、领略多元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文化旅游业是战略蓝海

蓝海战略本质上是对既定游戏规则的打破,“旨在打破既定的市场边界并摆脱竞争,开创新的需求”,(9)黄江、吉宓:《重新定义游戏规则——蓝海战略理论创始人W.钱·金专访》,《清华管理评论》2017年第1—2期,第7页。实现价值创新。自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来,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旅游业遭遇大幅下跌,旅游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内在需求都发生了系统性变化。“高质量的旅游业发展,必然是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深化产品文化内涵、注重旅游者文化体验价值的新阶段”。(10)柳红波:《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演艺产品开发路径研究——以〈回道张掖〉为例》,网络首发,出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d9Uq orgEhZBjcVn0dUvffv3zD0EvCCqGt-dTKHyyaxETgpjJqje8l&uniplatform=NZKPT,访问日期:2022年8月12日。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从走量转向提质,由观光浅层游转向文化深度游,打破产业边界,实现文旅有机融合,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求。这将是一片产业蓝海,借助旅游载体对多元文化进行解码、赋值,能最大限度提供差异化文旅产品,提升文化的深度参观性、感受性,越早进入并积淀的产业企业越能把握产业机遇、占得市场先机,受到价值青睐。

基于文化旅游业所拥有的文化核心和多元素创新性质,考虑其作为蓝海融合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有利形势,特别是结合国家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部署,文化旅游业可以也应成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引领的重要渠道。

三、西藏旅游业发展亟待以文赋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旅游业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促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态势良好。伴随西藏旅游热,在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本土的文化变迁中也暴露出一些典型问题,某种程度上提示了旅游中的“文化缺失”,西藏旅游业发展亟待以文赋能。

(一)坚实基础

近年来,西藏旅游业发展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成为第三产业中活力迸发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经历了稳定的长周期增长(见表1)。疫情之下,2021年西藏全区仍实现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153.44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实现旅游总收入441.90亿元,同比增长20.6%。旅游复苏率位居全国前列,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22.1%,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趋势。2021年,西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推进乡村旅游,3个特色旅游乡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别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旅游累计接待1274.11万人次,约占西藏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次的31%,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64 521人次。

表1: 2008年至2020年西藏旅游业相关数据

可以预见,在国家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格局布局下,在国家对西藏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西藏旅游业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战略的未来实践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更强力度的投资支撑以及政府政策层面的宏观指导。西藏已经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旅游综合发展规划》《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启动了《G219沿边大通道旅游经济带(西藏段)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西藏自治区冰雪旅游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对产业集聚、产业规模、产业管理、产业融合、产业创新均有强调。

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个“我看他”、“他看我”的过程,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元素,这可以解释旅游者对“异域风情”的渴望以及某种程度的“猎奇”心理。“他者性”理论认为,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邂逅”,并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互动中对“他者”(旅游目的地的人群和文化)进行归纳、定义、评判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身份生产的过程。(11)钱俊希、张瀚:《想象、展演与权力:西藏旅游过程中的“他者性”建构》,《旅游学刊》2016年第6期,第82页。在旅游时间和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游客与“他者”互动时吸收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二者所见、所闻、所感形成的符号系统传达出的意义也有层次之分。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旅游中对文化的感知、浸润是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究竟是最大限度地传达“差异性”文化,即“我”与“他者”不同,还是需要有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文化展示原则。西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何在此前提下深入西藏文化旅游业内部,发现症结、寻求改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二)典型问题

在文旅融合、高度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境下,西藏旅游业亟需尽快、尽力开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研究,通过对“文化偏颇”、“文化浮掠”、“文化失真”等典型问题的剖析明确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则。

1.“文化偏颇”现象

西藏旅游资源多样,除纯粹的自然旅游景观外,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相较而言,由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隆起的地理特征导致交通不便,西藏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文化流变速率小,保留的特色地方和少数民族文化相对完好。加上藏传佛教某些教派传承、宗教仪轨的神秘性,使得游客进入西藏旅游时更容易注意到与自身日常生活经验距离远、差异大的文化元素,比如当地信众磕长头、转经的宗教实践,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语言、饮食、节庆,可谓是“无差异不西藏”、“越差异越西藏”。而一些导游解说词、旅游经营企业刻意迎合游客的这种“偏见”、“刻板印象”,通过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刻意筛选、模糊甚至扭曲,着意刻画出游客想象中的、期望印证其“偏见”的西藏,比如一天三顿吃糌粑、每个人都是虔诚佛教徒、只顾来世不管今生、藏传佛教无比神秘、禁忌颇多,等等。回去的游客带着满足的心理又通过各种方式对片面信息进行传播扩散,形成后续游客的偏见知识储备,最终形成“偏见的循环生产”。目前从种类上看,西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且侧重民俗、宗教,对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西藏现代化发展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如此的文化旅游之行显然无助于介绍一个由各民族共同开发共同书写的西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新西藏、一个经济社会各方面繁荣发展的新西藏。

2.“文化浮掠”现象

国内文化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的边疆少数民族区域,高度重视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推出精致性、体验性等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既提升了旅游品质,也最大程度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的增强。如黑龙江省将赫哲族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俗文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融入现代影视、动漫创作,借助影视动漫作品拍摄、播放、制作等契机,推动文化宣传,还吸引国内知名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到旅游地取景、拍摄,打造系列文化IP,将文化经典形象制作成玩偶、服装等文旅产品为文化代言,掀起社会关注热潮。(12)相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双鸭山市赫哲族地区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年第2期,第95—102页。目前西藏文化旅游业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生硬、单调、程式化,主要还是观光游览型、听讲解说型、食物品尝型,属于信息的单向灌输模式,调动游客感觉器官以眼为主,从政府到旅游企业经营者、当地民众、大众传媒等,缺少创新性、高科技、视听闻感交互、全情体验式的文化元素意义输出系统。过度依赖基础旅游资源禀赋,极易导致西藏七市地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内容雷同,类似“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看了拉萨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各地市景点之间距离太远,来这儿旅游一趟比不旅游还累,一辈子来一次就够了”(受访者65岁,男,自由行的河北游客)等反馈,正表达了在西藏旅游中文化感受度低、文化体验性差的负面情绪。

3.“文化失真”现象

“现代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13)宋博瀚、王文力:《西藏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讨》,《西藏研究》2019年第6期,第159页。事实上,旅游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旅游者为满足其精神心理需求,通过时空迁移的方式将自身安顿到能够放松休闲的场域,有着很强的精神文化动机。而旅游者对异质性地方文化的消费体验,更多是由旅游目的地呈现的“前台”信息形塑,是一种“舞台化的真实性”。(14)魏雷、钱俊希、朱竑:《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旅游学刊》2015年第8期,第69页。旅游者与“他者”以市场需求为媒介,提炼出部分文化符号、文化元素并进行抽象和艺术加工呈现,总体上无可厚非,毕竟游客认同的体验的“真实”并不必完全等同于旅游目的地日常的、客观的“真实”。但对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中那些糟粕的、影响民族进步的、阻碍现代化发展的文化要素,必须予以摒弃。如杜撰子虚乌有的地方神话,渲染扩大地方性文化差异,甚至为了凸显独特性而自外于中华民族文化,还有诸如“西藏银饰能治百病,还是护身符”,“这边的上师都修密宗,一点你的身体你就不能动了”(某导游宣传语)等,都凸显了“文化失真”乱象。

本文认为,化解未来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的上述典型问题,需要有明确的统一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过程和全产业链,破除唯经济效益论,杜绝“只讲民族,不讲国家;只讲差异,不讲共同”的论调,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对国家理念和意识形态的价值承载,“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体现在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乡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各个方面,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融入血脉、牢不可摧,持之以恒建设好、丰富好、守护好共有精神家园”。(15)孙学玉:《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25页。

四、西藏依托文化旅游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思考

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根本,以旅游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价值理念,是一种文化资源,应被深度嵌入旅游产业,并与之表里融通、相互成就。结合西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可考虑将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拆分到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包括树立共同体精神承载理念、重点开发共同体文化资源、打造共同体文化旅游品牌以及规范旅游解说宣传等,使每个节点“都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16)张英、于沛鑫:《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第41页。除诸多研究者已强调的旅游解说应讲好各民族共同奋斗故事、增强从业人员民族政策理论培训、开发红色旅游(17)张英、于沛鑫:《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41页;宋博瀚、王文力:《西藏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讨》,第162—163页。等内容外,还应高度重视方法论层面的内容。

(一)树立共同体精神承载理念

西藏文化旅游业的行动参与者如政府、市场主体、普通民众,都应树立共同体精神承载理念,秉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重要原则,“把共同性作为主导、方向、前提和根本,确保差异性不削弱和危害共同性,实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18)孙学玉:《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第24页。特别是政府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发挥好价值引领功能,增强文化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共同体认同,防止人为强化文化和民族群体边界,平等、客观认知各民族物质文化成就和精神文化价值规范,既要保护、传承好民族饮食服饰、风俗习俗、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又要使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融会创新,为丰富现代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作出贡献。

(二)重点开发共同体文化资源

矗立在大昭寺外的“唐蕃会盟碑”、供奉在大昭寺中由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描绘在大昭寺墙上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都是藏汉民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藏羌彝走廊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见证。各地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帝庙、博物馆等,都是各民族共同抵御外辱、共同建设西藏的文化表征。要大力开发、宣介这些文化旅游资源,让游客了解虽然西藏地处祖国一隅,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百年来西藏始终参与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和对中华民族的构建,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现代化发展更是与整个国家同频共振、不断开放的文化系统网络,与祖国各地一起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共同体。

(三)打造共同体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的建立,就是利用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通过减少人们的搜索成本来建立品牌的价值”。(19)王桂胜:《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模式分析》,《中国藏学》2018年第3期,第151页。文化旅游品牌是对文化价值、服务品质的高度浓缩,因而在游客心中的认知度高,是美誉的、知名的、值得信赖的,应该予以大力培育。2022年7月重新开馆的西藏博物馆可视为优秀共同体文化旅游品牌,这是一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历史中如何物化的文化旅游盛宴。馆藏的近30万件藏品生动阐述了从远古到早期金属时代、吐蕃政权、分裂时期、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等历史,如何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由各民族共同开发等内容。自自治区博物馆重新开馆以来,每天观展人数超过4000人次,是除布达拉宫之外最受游客青睐的参观点。这样的文化旅游品牌已经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其他品牌的培育上,可考虑借助中国西藏国际旅游文化博览会、世界高原生态旅游论坛、西藏文化产业之窗等平台,推介新西藏文化现代化创意成果,宣传展示新时代西藏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繁荣发展的新成就,吸引国内外游客接触新西藏、了解新西藏、认知新西藏,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篇章。

猜你喜欢

旅游业西藏共同体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