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到“体验”:街景电台的广播可视化新范式
2023-07-14姚宇航黄勇军
姚宇航 黄勇军
【内容提要】街景电台作为广播可视化的新范式,其开放互动的特性使传统广播延伸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与感官体验,深入推动了广播可视化发展。本文从街景电台可视化实践出发,聚焦其演变历程、内涵转变及其实践优势,深入探究广播可视化从透明电台室到街景电台的演进历程,分析街景电台在架构、符码、舞台三方面给予传统广播的转变,探究其为广播行业所带来的新可能。
【关键词】街景电台 广播可视化 透明广播
自二十世纪初叶广播诞生以来,为弥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缺憾,广播可视化道路的探索从未止步。尽管此前出现的“透明直播室”与“广播+直播”皆为融媒体的产物,但二者都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所需,传统广播亟需与时俱进,以寻求更具实验性的革新路径。由此街景电台作为可视化实践的“新物种”应运而生,其开放性设计与体验式服务给予受众更多沉浸式参与的可能,广播籍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从“封闭”到“开放”:街景电台的演进历程
街景电台作为广播可视化的新范式,其本质是传统广播为进一步融入户外场景,去除透明电台室的封闭隔离物完全开放电台空间,并在其中加入视频直播设备而搭建起的“户外电台直播间”。但街景电台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从早先的透明电台室到随后的透明直播車,这种开放式广播历经多次演变,最终才得以形成街景电台这一可视化新范式。
(一)封闭式:透明电台室
透明电台室是指传统广播在户外搭建起封闭式透明直播间,主播则在直播间内进行广播,受众可通过传统媒介渠道收听或在现场直播间外观看广播,透明电台室作为广播可视化实践最早的物化载体,被看作是广播可视化的1.0版。①1986年珠江广播电台打造的透明电台室是国内广播可视化的开端。在其开创先例后,多地广播平台纷纷引入,掀起一股透明广播热潮,牡丹江经济广播将透明电台室搬入车展、晚会、节目现场等场域,并利用透明电台室与电视台联办各类社会活动,与企业开展商业合作,赋予透明电台室更多应用场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则以透明电台室为核心,将透明电台室、环形电视及户外大型舞台融为一体,打造出“百脑汇直播室”,给予透明电台室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提升,进一步拓展广播电台的应用生态链。
通过户外透明电台室,电台主播的工作场景得以重构,主播也从神秘化、隐蔽化走向公开化、祛魅化,受众不再仅凭声音对广播内容及主播形象展开“想象中的塑造”,听觉符号与视觉符号的相互交融使受众从“听”广播转变为“看”广播,广播与受众间的视觉区隔得以消弭。
(二)移动式:透明直播车
移动式透明直播车是将透明电台室与汽车相结合,集流动发射、现场直播、转播、录制、传输等为一体的集成式传播平台,车内包含透明直播区、导播区、技术区及后舱,这种新型模式极大提升了电台的移动性与扩展性。②2000年南京交通广播全新打造的移动式透明直播车出现在大街小巷之中,吸引大量听、观众热情追随,蔚为壮观,引起轰动。③而盐城广播在推出电台直播车后,更是利用透明直播车的便携性先后在各类比赛及活动现场进行广播。
移动式透明直播车的出现无疑是广播可视化实践的又一大跨越,汽车与透明电台室的融合使传统电台广播的边界再一次延展。凭借先进的车载广播系统与网络传输设备,移动式透明直播车可执行传统广播的外场直播任务,直接在事件现场传递信息,有效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与众不同的透明车身使直播车自带流量属性,有利于吸引受众驻足观看,透明设计的车载电台区域则能够加强主播与受众间的交互链接。透明直播车作为广播可视化的新介质,弥补了透明电台室场景固定、覆盖范围小的缺点,但直播车作为移动广播系统容易受到路况与环境的影响,同时受直播车平台限制,车载电台的空间较为狭小,导致主播与受众无法深入互动,广播的可视化探索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三)开放式:街景电台
步入全媒体时代,各路媒体竞争越发激烈,这就要求媒体必须重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与使用体验。由此,一种将透明电台室与透明直播车两者优势融为一体的新型可视化载体——街景电台应运而生。街景电台采用便携的电台及直播设备,融合不同的户外场景,建构出集广播服务、受众体验、视频直播于一体的开放式场景电台。受众可在场景外围观看广播内容,也可深入场景之中参与广播活动,受众进一步从“看”广播演化为“体验”广播,其媒介体验得到极大提升。2022年12月12日,苏州都市音乐广播以“广播+产业”的理念为核心,打造出“电台+舞台+柜台”三台合一的全国首个移动场景式主题电台——街景电台,在“场景化收听”与“体验式消费”的浪潮中找到新的突破口。④而贵州交通广播则从受众体验出发,利用街景电台举办各类线下体验活动甚至邀请受众参与广播直播,以此更进一步增进广播与受众间的距离。
街景电台改变了广播与受众间的交流形式,可听、可看、可感的媒介接触延伸至受众各项感官。当受众处于街景电台场域中,受众与广播的既有交往场景被暂时打破,街景电台作为新的媒介情境与受众的私人情境重新合并,两者间的新交往场景得以产生。梅洛维茨指出,一旦交往情境被打破,新的情境会进一步形成,大众就会为适应新的情境而做出新的行为。⑤因此,受众与广播的新交往场景极大消解了受众既有的私人情境,使两者间建立起更加牢固、亲密的情境链接。同时传统广播的“隐匿后台”在街景电台中显露,主播形象得以具象化,权威“祛魅”的同时赋予受众私人情境融入广播媒介情境的更多可能性,受众在新媒介情境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传统广播得以重构与受众之间的链接。
二、架构、符号、舞台:街景电台的“三个转变”
传统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的传播媒介,因此受众普遍认为广播属于“音频媒体”,进而形成刻板印象甚至思维定式,广播始终被局限于声音媒介的框架中。⑥而街景电台则通过对传统广播架构、符号、舞台的重塑,使受众从“听”广播转变为“看”广播甚至是“体验”广播,颠覆性的革新无疑使受众传统思维定式得以解构,改变受众对广播的固有认知。
(一)架构的转变:从“传统广播”到“场景广播”
“场景”是一定时空内发生的具体画面,在大众不断位移的网络化生存环境下,场景因素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媒体拉动受众吸引力的重要支点。⑦媒体能够通过场景将受众的具体情境进行场景分析与信息沟通,获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与媒介使用倾向,将受众的私人情境与媒介情境相连接,进而触发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学者郜书锴指出,场景的核心是场所、景物等“硬要素”以及空间、氛围等“软要素”。⑧传统广播可通过声音营造环境氛围,但“硬要素”的缺失却使其场景搭建困难重重,而街景电台的出现使广播得以突破固有的物理空间局限,视觉元素的融入形成场景搭建所需的空间介质,其中的受众体验活动更使得场景氛围增强,广播也由此从传统广播转变为场景广播。
在街景电台所架构的场景中,传统广播在视觉、触觉等感官的传播缺陷被有效弥补,受众可在街景电台中收听和观看广播、体验广播制作、参与广播活动,因此,广播的场景化有助于两者间的情境进一步融合,增强受众的感官认知,新奇开放的广播场景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互动沉浸的体验活动满足了受众的社交需求。场景的存在可触发受众多感官的交互与整合,实现受众需求的确认与广播内容的传递,增强受众对广播的忠诚度。
(二)符号的转变:从“单一性符号”到“综合性符号”
传统广播是听觉型媒介,其中的信息、环境、音樂等元素均属于听觉符号,声音是广播内容的唯一符号载体。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体愈发重视受众的综合体验,单一性的听觉符号让广播在面对其他媒体竞争时捉襟见肘。尽管广播可视化的实践让广播得以拥有部分视觉符号功能,但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他传播符号却成为挥之不去的困扰,而街景电台的出现则提供了解决之道。
街景电台精心布置广播的空间场景及电台的设施架构,并利用展板、海报等元素对电台进行视觉设计以增强视觉印象,这些视觉元素的存在使传统电台得以突破单一性符号的限制,广播融入其他传播符号成为可能,尤其是主播在街景电台中的展现更是作为标识性的视觉符号,以帮助受众完成从“听”广播到“看”广播的演进。同时街景电台开放体验空间并邀请受众参与广播活动,受众的共同参与使得广播成为一场“媒介仪式”,而街景电台便作为现实介质搭建起广播与受众之间的情感链接。仪式性符号的加入让受众从“看”广播转变为“体验”广播,受众在广播所营造的媒介仪式中获得情感性满足,进一步加深街景电台中感官符号的吸引力,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力也由此增强。
(三)舞台的转变:从“隐秘式后台”到“表演式前台”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认为社会是一个自我展演的舞台,舞台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表演、交流的平台,而后台是整理、预演的区域。⑨传统广播在隐秘的后台运作,以电波为传播媒介向受众传达信息,受众则通过收音机等传播终端解码获取信息,对于广播背后的传播逻辑无从得知,即便主播与受众产生交流时,也只能诉诸于热线电话、听众留言等遮蔽型媒介,主播与受众只能凭借声音符号展开视觉想象,两者都成为“被塑造的主体”,无法摆脱声音的“遮蔽”。而街景电台的开放、透明使广播得以突破“隐秘式后台”的牢笼,广播的全貌也由此在前台中显现,受众可作为观赏者直接在前台欣赏广播“表演”,受众也由此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
但舞台的转变也对广播同样提出新的要求,为保证广播节目的流畅展演,广播整体就需要作为“剧班”协调各区域,保证广播流畅运行,以做好广播“印象管理”。对于主播而言,传统广播中主播无需直面受众,仅凭声音便可进行信息传递,没有直播镜头及受众目光所带来的压迫感。而在街景电台可视化的广播模式让主播暴露于受众目光之下,受众作为观看者欣赏主播在前台中的广播活动,镜头的存在让广播过程实时直播,在受众目光与直播镜头的双重“凝视”下,主播的镜头感及表现力面临巨大考验,因此舞台转变的同时也需要主播做出改变。主播需要能够对表演式前台拥有充分的了解,学会利用镜头语言丰富广播效果,能够与现场受众亲密互动,有效提升自身的表演力与镜头感,保证自己于前台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多元可能的延伸:街景电台的独特优势
探析街景电台所带来的转变发现,街景电台相较于传统广播电台具有诸多差异,其空间设计使广播融入更多的媒介形式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看得见”的广播。介入式的观看又推动广播由“看得见”进化为“摸得着”“进得去”。当受众进入广播场景之中,广播的运作机理、内容生态等便已产生位移,受众能够在街景电台获得多元化的感官延伸,广播的发展得以拥有更多可能性。
(一)广播运作平台化,开辟创收模式
所谓“运作平台化”,是指媒体将自身打造为平台,通过一定的经济模式、政策和技术架构使平台连接多元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数据、资金或社会关系的流动与生产。⑩这里的多元主体既可是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也可是广大媒体受众,媒体在平台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为多元主体提供平台服务。街景电台作为广播可视化的现实载体,其开放融合的特性使广播得以连接多元主体,广播自身则作为平台为多元主体提供服务,因此街景电台使广播的运作模式同样转为平台化运作。
街景电台中多样元素的融入放大了广播的传播功能,同时各类活动的举办及直播设备的加入使其成为集信息传播平台、商业活动平台以及视频直播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当作为信息传播平台时,街景电台既可宣传广播本身提升广播声量,也可助力多元信息扩散;而作为商业活动平台时,街景电台新奇、独特的广播场景极大提升受众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大型商超、各类展会的有机营销载体;当作为视频直播平台时,电台主播的专业媒介素养能够提升广播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街景电台多元化的运作模式使得传统广播突破以往营收渠道单一的限制,助力传统广播在媒体融合的下半场站稳脚跟。
(二)感官延伸多元化,增强听众黏性
“人类通过媒介与周围环境产生联系,因此人类任何工具的发展、任何技术的进步都同样照应着媒介的发展与进步。”11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意味着人的延伸,新的媒介意味着人新的延伸,而每一次“延伸”都将导致“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报纸是人视觉的延伸,电视是人听觉与视觉的同时延伸,以往的传统广播作为声音型媒介则是人听觉的延伸,而街景电台通过融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赋予受众听觉、视觉、触觉的综合体验,广播也由此成为受众听觉、视觉等感官的综合延伸。
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信息的海量性与平台的开放性让受众感官获得全面延伸,从而赋予受众深入的感官体验,受众对新媒体平台的媒介期待不断增强。街景电台通过向受众展示广播后台的运作流程,使得受众的视觉得以延伸;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受众融入其中,使得受众感官得以更多元化延伸,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使用需求,从而提升了广播的听众黏性。
(三)广播形式多样化,创新传播内容
街景电台的出现让广播“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这使得广播在视觉形式与体验形式中可以大有作为。以贵阳交通广播为例,贵阳交通广播根据不同场景主题对街景电台的视觉形象进行精心设计,使街景电台更具有视觉感染力,吸引受众在街景电台中长久停留。如在5月20日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在当地商业中心建造“工行5·20街景电台”,电台主播在街景电台现场进行直播,并以“520”为主题融入诸多广播节目与体验活动,邀请活动现场的观众在街景电台中分享爱情故事。形式的扩展使得广播边界极大延伸,进而为受众提供更加立体、多元的媒体服务。
随着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传统媒体纷纷探索自己的融合渠道,发展趋同的情况下,媒体仍需靠优质内容赢得受众。传统广播仅凭声音内容的传播显然无法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赢得优势,而街景电台通过对广播内容的全面创新,赋予受众全新的视听体验,提升广播内容的吸引力,同时视频直播的加入让广播得以在网络中传递,进一步扩大广播内容的传播范围,街景电台内容端与传播端的双重发力助推广播在融媒体时代中突出重围。
四、结语
街景电台是传统广播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所进行的可视化新实践,无论是媒介体验还是媒体形态,街景电台都在重塑广播的内涵与外延,不仅丰富了电台的视觉表达,也拓展了广播的体验空间,使广播可视化的实践获得极大进展。但在移动互联时代,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媒体形态的变化也愈发迅速,街景电台也仅仅是广播形态可能性的一种,未来广播的可视化实践只会更加多样。因此广播仍要继续以受众为中心,积极拥抱新媒介、新技术,结合自身优势挖掘潜力,才能使广播在全媒体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教育推动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GX-11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王成梧,李佳,郭骊.融媒体时代广播的可视化发展路径探析[J].传媒,2019(11):40-42.
②广播科技.广播百科 广播直播车[EB/OL].(2018-11-26).https://mp.weixin.qq.com/s/MQGoIgZbIaWB8v_xR.
③左宁,吕卓.可视化直播——交通广播搭建全媒体传播新架构[J].中国广播,2017(02):74-77.
④周知,王嘉嘉,曾毅,党臻.广播媒体“传播+产业”的实践新路径——以苏州都市音乐广播“街景电台”为例[J].现代视听,2021(10):14-17.
⑤[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7.
⑥谭天,夏厦.场景重构与用户延伸——打造互联网时代新型广播[J].中国广播,2017(05):38-41.
⑦蒋晓丽,梁旭艳.场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力量——场景传播的符号学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2-16+20.
⑧郜书锴.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与困境对策[J].当代传播,2015(04):38-40.
⑨[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87.
⑩钟瑛,朱雪.县级融媒体平台化对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和路径[J].东岳论丛,2022,43(04):73-79+191-192.
11陈劲松.人的延伸及其社会后果——麦克卢汉的思想撞击到了什么[J].甘肃社会科学,2022(04):105-114.
作者简介:姚宇航,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计算智能与未来研究所科研助理;黄勇军,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