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化、情感化、碎片化:主流媒体二十大报道的多元叙事实践

2023-07-14郭金金

新闻论坛 2023年3期

【内容提要】随着媒介技术、媒体融合的发展,中央主流媒体逐渐摒弃传统单一、严肃而又宏大的叙事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叙事策略对党的二十大进行报道。通过可视化叙事,提供多样化的图解形式,简洁优化的报告内容,实现二十大报道信息的最优化表达;通过情感化叙事,更加重视报道内容情感叙事话语的表达,赋予报道内容更多感情色彩;通过碎片化叙事,选择性突出相关人物与重要报告内容,全面性布局多元传播渠道,于碎片化叙事中构建完整的党的二十大报道传播图景。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叙事实践  可视化叙事  情感化叙事  碎片化叙事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解读二十大报告,传达二十大精神,中央主流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综合采用多元化的叙事策略,为大众全方位呈现出了一场党的二十大报道盛宴。

一、可视化叙事:实现二十大报道的信息最优化表达

可视化是呈现、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或手段,最终目的是用巧妙的方式争取比文字更好的叙事效果,实现信息的最优化表达,从而增加信息接收趣味性,提高信息获取容易程度,以更清晰的逻辑和更好的阅读体验呈现给受众。①    (一)多样化的内容图解形式,增加信息接收趣味性,强化受众体验感

图解的基本含义是利用图形来分析或求解,②在新闻报道中,图解是其进行可视化叙事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能够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数据、色彩等多样化的组合方式进行视觉化建构,并解释或形象展现报道的内容和报道主题。相比于传统以文字为主导的新闻报道类型,现代新闻报道视觉表现手段更加多样,运用这些可视化手段,能够产生单纯依靠文字报道所不能企及的传播效果,更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受众的阅读观看兴趣。

在此次二十大新闻报道中,中央主流媒体充分采用多样化的图解形式,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体验感,以其特有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审美性,成为报道中的一大亮点。具体来说,在元素组合上,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内容的图解形式有一图速览、数读报告、学习手賬、思维导图、金句海报、要点海报、有声海报、创意音视频、互动H5等,既有图文的结合,也有同期声或数据的加入,还有视频的配合,通过这些多元素的组合来全面解读二十大报告,调动受众的多重感官,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报告内容。在构图设计上,中央主流媒体二十大报道内容基本都采用的是纵向为主的长图形式,来凸显报道的主题与思想,以迎合受众在以手机为主导的移动终端阅读时代所形成的纵向读图思维。同时,这些内容在设计中也秉持简洁明晰美观的制图原则,注重构图的平衡性、一致性,充分发挥图解“一目了然”的视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看!这就是2035年的中国》的报道内容设计,该报道的整个内容在长图的基础上设计成为一个圆圈,重点内容一层一层向外铺展开来,既像一个眼睛,也像一个镜头,好似洞悉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独特的图解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在色彩搭配上,由于红色是最醒目、最喜庆的颜色,此次报道图解版式底色主要采用红色为主色调,与二十大的热烈召开形成相互呼应,其他颜色,如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等作为红色的搭配色。如人民日报微博的《9个数字!带你速读二十大报告》内容版式颜色搭配,底色为红色,字体为黄色,体现出报道的活泼、生动,也不失严肃。央视新闻公众号的《从1到9,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则采用了更加多元化的色彩搭配,9个要点9种颜色(红、蓝、绿、黄、橙、紫等),色彩鲜明,增添了会议内容的灵动性、趣味性,阅读的同时也让受众享受着视觉上带来的美感。

(二)简洁优化的报告内容,提高信息获取容易程度,提升受众认知力

传播学者保罗·M·莱斯特曾提出视觉的圆圈舞:“了解的越多,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理解的越多,记住的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学到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多。”③一般来说,长篇累牍几万字的报告内容,由于表现形式单一,重点内容也不突出,受众在阅读时,很容易处于视觉游离的状态,产生疲惫感,会降低受众对重要内容的获取力度,因而记住的少,学到的少,了解到的也少。而简洁优化的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出来的报告内容更能引起受众的视觉注意,为受众带来更为具体、优化和完整的信息内涵,降低其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增强内容的记忆与识别,有效提升受众的视觉感知与认知力,加强受众对报告内容的接收与处理。      中央主流媒体在此次二十大新闻报道中,就非常注重简洁优化内容的呈现,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在2022年10月16日刊发的《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要点来了》,采用图解方式为受众解读二十大报告,摒弃了传统纯文字的会议新闻报道形式,采用纵向长图,以可视化叙事方式对报告内容进行提炼、加工,归纳出报告的15个部分内容,整个内容只有一千字左右,相比于一两万字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文字数量大大减少,但核心关键信息却展示出来了。而央视新闻公众号刊发的《这些话,声声有力,振奋人心!》则直接提炼出了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核心语句,在红色为背景的长图上以适量黄色字体呈现出来,视觉显著点凸显,简明直观,却又不乏视觉冲击,更加吸引受众,方便受众反复品读,有助于高效传播。这种简单明了的叙事风格和轻松明快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受众的注意程度和阅读体验感,变阅读行为的随意性为集中性和介入性,④提高了内容获取容易程度,也提升了受众对二十大报告的认知力。

二、情感化叙事:挖掘报道的情感因素,赋予报道内容感情色彩

情感是蕴藏在心灵深处的力量,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精神纽带。⑤当前新媒介环境下,中央主流媒体在会议新闻报道中逐渐跳脱出以往严肃而又官方的宏大叙事方式,更加重视报道内容情感叙事话语的表达,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一)以“我”为主聚焦基层党代表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法国著名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热拉尔·熱奈特对叙事视角分为三类: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外聚焦叙事。⑥以“我”为主的报道方式,即以上所说的内聚焦叙事视角,是新闻人物作为叙事者参与故事,讲述自己看到的一切,同时表现自己的内心。⑦也就是“我”作为新闻报道的当事人,也是叙事的主体,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讲述,“其叙述动机是切身的,是植根于他的现实经验和情感需要的”,⑧因而报道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情感倾向。在这次二十大新闻报道中,对基层党代表故事的报道,主要采用了以“我”为主的第一人称进行叙事,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叙事者与受众间的心理距离,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央视新闻视频号上对二十大基层党代表刘秀祥故事进行报道,就主要是通过刘秀祥本人以第一人称叙事来呈现,讲述了他背母求学的经历,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回乡,投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开展助学走乡村行动,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经过不懈努力,十年帮助1800多名孩子重返校园的故事。这种以“我”为主第一人称个人经历故事化的讲述,让受众仿佛能面对面地与其沟通交流,并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山区教育的迫切性与不易性,以及像刘秀祥这样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坚持与奉献,受其感染,满满的正能量。再如对基层党代表姜丽娟的报道,也是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下姜村的故事,以及昔日的穷山村,如何变成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的过程。姜丽娟的娓娓道来,让受众很自然地融入到其所述的故事当中,引发心理共鸣,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更加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二)巧用情感话语创设报道内容接收情境,深化理念认同感

有学者认为,文本故事在讲述上越来越多地“诉诸情感”,即积极挖掘文本表达的情感内涵和意义落点,以实现用户的情感认同。⑨中央主流媒体二十大报道中,通过情感话语的使用来创设报道内容接收情境,唤醒受众的情感心理,从而深化理念的认同感。

首先是报道主体内容与背景音乐在情感上的相互促进。中央主流媒体在党的二十大报道期间,以情感为出发点,创新会议新闻话语表达方式,将抽象而又宏观的报告理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同期声、视频画面内容、背景音乐等,在增强视觉表现力和政策解读能力的同时,也强化受众对报告重要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拉近与受众心理情感上的距离。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未来中国怎么样?AI为你画出来》的短视频,这是AI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部分词语描绘出来的一幅幅美好场景,展现了未来的中国,山美、水美、天地和谐,乡村和美,国强民盛,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同时配以相关背景音乐,音乐的情感渲染和短视频的视觉冲击效果相结合,使情感化表达效果最大化的得以实现。⑩

其次是报道标题中对副语言的使用。副语言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11是情感交流表达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话语。在此次中央主流媒体报道中,对副语言的运用尤为明显,尤其是新闻报道标题的拟定中非常注重副语言的运用。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微博等推出的一系列报道内容《快来打卡!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踔厉奋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这些精神》,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划重点!一套题带你学习二十大报告》《这些话,声声有力,振奋人心!》等,作为情感表达最为强烈的一种副语言符号,“!”这种标点符号在此次二十大报道的标题中被频繁运用,既是作者情感的着重强调,也是引起受众关注的标志,同时也对报告中所提到的理念的认同与接受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引导作用。

三、碎片化叙事:构建“碎而完整、碎而体系”的二十大报道图景

如今,碎片化已成为新闻叙事的常态,然而,“碎片化”并不等于新闻的“零碎”与“不完整”,新时代“碎片化”的实质是“碎而完整、碎而体系”的,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线性化”“单一性”新闻信息组织编排逻辑,采用更多维、更立体、更具象的“非线性化”信息呈现方式,新闻内容更加短小精悍,新闻形式更加个性多样,新闻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元,于碎片化叙事中构建起党的二十大完整的报道图景。

(一)碎而完整:选择性突出相关人物与重要报告内容,碎片化内容中窥全貌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叙事打散了人物和事件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与整体性,用碎片细节进行拼接,选择性地突出相关场景和人物特征,12让受众从碎片内容中窥见全貌。中央主流媒体对二十大的报道,除了直播报道外,其他相关报道内容主要是抓取了会议中的一些片段,即便错过二十大会议开幕式,受众也能从一个个片段化的报道内容中,对开幕式现场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通过一些碎片化的视频报道,目睹与会代表们的风采,认识基层教育工作者祖力亚提·司马义、快递小哥宋学文、乡村干部姜丽娟、科研工作者林占熺等,了解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尽管只是片段化的呈现,但也足以让受众抓住要点、洞察全貌。

而中央主流媒体对党的二十大报道中,非常重要的报道内容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传统的叙事方式,为了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就需要进行全文刊登,一般受众很难有耐心一字不落全部看完,因而难以达到广泛传播、深入传播的目的。中央主流媒体避免了这种传统的叙事方式,直奔重点,将报告内容进行片段化呈现,比如央视新闻公众号报道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五项重大原则”、五个“必由之路”、如何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或从报告中提炼出金句,或以有声海报形式推出核心内容,或以1到9数字形式展示报告中相对应的重要内容等,人民日报视频号也是截取了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如国家安全统一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对青年人的殷殷嘱托等进行报道。不管是图解新闻,还是视频报道,虽显得较为零散,但都短小精悍,让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或筛选到核心关键信息,于碎片中窥见一个相对完整的报告内容。

(二)碎而体系:全面性布局多元传播渠道,多“管”齐下中见全景

党的二十大报道与二十大声音的传播,离不开各中央主流媒体平台的通力合作,中央主流媒体跟进时代的发展,抢占新闻传播高地,并不断开辟新媒体阵地,依托微博、微信、客户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结合不同传播渠道特点,对党的二十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就拿《人民日报》来说,自二十大召开以来,《人民日报》连续8天推出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几乎每天都达到了11个版的报道量。人民网也推出党的二十大报道专区专题,对二十大进行全面报道。人民日报微博充分发挥微博简短、实时、便捷等特点,并结合手机移动端竖屏信息接收方式,推出一系列纵向为主的长图报道作品,比如《9个高频词看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些民生举措,将影响你我生活》等。該报道模式内容精简而又直观,有针对性解读二十大报告,能够让受众快读抓住重点。人民日报微信在对二十大进行实时跟进报道中,除了转发客户端和微博报道内容,也推出一些原创报道,如《互动测试!党的二十大报告100题》《@全体党员:关于自我革命,这些话要牢记!》等;对其他渠道报道内容进行补充,或充分发挥微信具有的集纳功能,对其他媒体报道内容进行综合,如微信公众号中综合中国新闻网、云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发表关于基层教师代表张桂梅的故事等,以此发挥不同媒体之间的联动协同作用,共同推进二十大报道全面完整呈现。而《人民日报》客户端作为《人民日报》在移动网络中的“新天地”,不仅推出二十大专题,及时、准确、全方位宣传报道党的二十大召开盛况,而且还充分考虑移动端受众快读需求,推出一些原创性作品,摘取报告中提到的一些战略、值得关注的提法、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等,或用几个字几段话来总结或阐释报告相关内容,简约却又不失品质。另外,受众还可以观看《人民日报》在微信视频号或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关于二十大的短视频集锦报道,内容较为全面,简短直观,现场感强。

可以说,中央主流媒体融合布局不仅立体,而且全面,多“管”齐下,多平台并举共同搭建二十大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为受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媒体资源和信息服务,13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虽然内容显得零碎,但通过多元渠道的报道,相关信息的整合与关联,相对于碎片化而言,又具有了体系化的特征,因而呈现出的碎片化内容的传播态势不散,更不乱,能够为受众拼接并呈现出一个二十大报道全景。

注释:

①许向东.转向、解构与重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11):142-15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75.

③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霍文利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

④黄雅堃.基于可视化设计的信息图表在报刊编辑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15(01):45-48.

⑤陈伟军.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叙事[J].新闻与写作,2018(11):103-107.

⑥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130.

⑦高红波,刘传熙.短视频新闻叙事三种模式探析[J].中国出版,2022(16):9-13.

⑧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70.

⑨刘涛,刘倩欣.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⑩张志安,彭璐.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9(07):57-66.

11田浩,常江.社交媒体时代党报的转型——基于《人民日报》情绪化表达的个案分析[J].新闻记者,2019(01):79-86.

12田香凝,叶铁桥.写作表达的四大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8(03):15-17.

13刘丽明.碎片化时代时政新闻的“微”创新——以央视新闻《V观》栏目为例[J].传媒,2017(10):68-69.

作者简介:郭金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