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3-07-14杨艳婷宋汉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分化胃癌血清

高 瑞,杨艳婷,宋汉歌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32

胃癌已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每年的死亡病例数约占世界总数的45%,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死亡人数约35万[1]。近年来,由于新医疗技术的采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的进步,胃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局部或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仍较低。因此,尽早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状况,对降低患者病死率至关重要。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由巨噬细胞响应激活而产生,并在机体炎症反应及损伤过程中急剧升高。既往研究研究发现,MIC-1参与细胞增殖、迁移,并对诊断肺癌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2]。二氢嘧啶样酶3(DPYSL3)作为一种特异性的细胞黏附分子,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肿瘤细胞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整合素β6(ITGβ6)作为细胞表面的关键黏附分子之一,上调ITGβ6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4]。本课题组通过检测MIC-1、DPYSL3、ITGβ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探讨MIC-1、DPYSL3、ITGβ6血清水平与胃癌患者不同病理特征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潜在的胃癌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0例纳入研究作为胃癌组,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29±8.11)岁;TNM分期:Ⅰ~Ⅱ期82例,Ⅲ期68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63例,低分化87例;淋巴结转移:有转移97例,无转移53例;肿瘤最大径:≤5 cm 80例,>5 cm 70例。纳入标准:(1)均经肿瘤组织病理诊断为胃癌,且接受手术治疗;(2)均为首次确诊,入院前未行靶向治疗、放化疗等治疗。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癌症者;(2)有脑血管意外及血液病史者;(3)肝功能及肾功能严重障碍者;(4)精神疾病,患者依从性差者。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32~75岁,平均(53.11±7.64)岁。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MIC-1、DPYSL3、ITGβ6检测 所有胃癌患者在入院12 h内、对照组研究者于体检时,均空腹抽取静脉血4.0 mL,3.0×103r/min离心20 min,并将离心后的血清置入-70 ℃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IC-1、DPYSL3、ITGβ6血清水平,MIC-1试剂盒购自深圳健竹科技有限公司,DPYSL3试剂盒上海优利科生命科学有限公司,ITGβ6试剂盒购自天津卡梅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ynergy H1型酶标仪由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2.2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观察 收集患者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等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3年,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生存或死亡情况,并分析影响胃癌死亡的危险因素。

1.2.3胃癌预后的观察 以门诊和电话方式,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随访,随访截至2021年12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2 结 果

2.1胃癌组与对照组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比较 胃癌组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胃癌患者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变化

2.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比较 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与胃癌患者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与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的血清MIC-1、DPYSL3、ITG β6水平

2.3患者3年生存预后与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的关系 随访期间胃癌患者死亡32例,生存118例。死亡组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3年生存预后与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的关系

2.4影响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血清MIC-1、DPYSL3、ITGβ6升高是增加胃癌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增加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2.5血清MIC-1、DPYSL3、ITGβ6对胃癌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C-1、DPYSL3、ITGβ6预测胃癌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796(95%CI:0.686~0.904,P<0.001)、0.785(95%CI:0.671~0.899,P<0.001)、0.812(95%CI:0.714~0.910,P<0.001),灵敏度分别为0.778、0.810、0.714,特异度分别为0.667、0.630、0.705,见图1。

图1 血清MIC-1、DPYSL3、ITGβ6对胃癌患者死亡预测价值

3 讨 论

胃癌作为临床常见癌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年龄、吸烟等因素有关,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预后差等特点。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和老年人口增多,胃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若不能快速诊断及治疗,将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虽然靶向药物及化疗药物的不断进步,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但患者预后仍较差,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20%[5]。因此,寻找评估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生物标记物,对提升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MIC-1是一种分泌型二聚体蛋白,可参与调节机体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免疫炎症反应,并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MIC-1可通过以自分泌方式直接刺激癌细胞并通过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和基质细胞间的促癌相互作用来促进肿瘤发展[6];其还可通过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参与过度表达ErbB2的癌细胞的恶性进展或通过激活P53通路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糖原合酶3β信号通路及上调uPA系统增强癌细胞的侵袭性或转移[7],从而促进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LEE等[8]报道,黑色素瘤细胞产生的MIC-1可通过增强肿瘤血管化促进黑色素瘤肿瘤在体内的生长和转移。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9]、非小细胞肺癌[10]等)患者血清MIC-1水平明显上升,MIC-1表达上调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血清MIC-1水平明显升高,说明肿瘤患者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功能失衡,致使巨噬细胞产生大量MIC-1并释放入血,致使MIC-1血清值明显上升,提示MIC-1血清水平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既往报道结果相似[11]。本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水平与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另外本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清MIC-1预测胃癌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79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0.667,提示MIC-1可能成为胃癌的生物标志物,对生存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DPYSL3也称为Collapsin反应介质蛋白4(CRMP4),是DPL基因家族成员,既往被发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换有关[12]。也有研究表明,DPYSL3可参与肺癌和肝细胞癌进展,其高表达与患者不良生存预后有关[13-14]。KANDA等[15]检测了癌患者血清DPYSL3水平,发现DPYSL3与肿瘤浸润深度、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有关。本研究同样发现,胃癌患者血清DPYSL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的是,ZHONG等[16]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血清DPYSL3水平明显上升,血清DPYSL3值变化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另外,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PYSL3预测胃癌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785,灵敏度为0.810,特异度为0.630。提示DPYSL3可参与胃癌进展,检测其血清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不良生存预后。

ITGβ6是整合素αvβ6的关键亚单体,其仅在上皮细胞表面表达,并在EMT期间上调,且参与伤口愈合、纤维化、上皮修复及肿瘤生长等病理生理过程。ITGβ6的沉默可通过调节JAK/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癌细胞的凋亡[17]。研究表明,ITGβ6在癌组织中显著上调,并通过ERK-ETS通路促进恶性细胞侵袭、转移,也是胰腺导管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18]。BENGS等[19]报道,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TGβ6水平明显升高,ITGβ6血清水平与肿瘤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血清ITGβ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TGβ6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与既往报道[20]相似。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血清ITGβ6高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胃癌患者的不良生存预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4、0.705。对于入院时ITGβ6血清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患者不良预后出现。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未检测胃癌患者术后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未验证MIC-1、DPYSL3、ITGβ6三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及作用机制。未来需要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进一步分析MIC-1、DPYSL3、ITGβ6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的血清MIC-1、DPYSL3、ITGβ6水平明显上升,并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血清MIC-1、DPYSL3、ITGβ6均对胃癌生存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分化胃癌血清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