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难点堵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3-07-14陈婷婷

先锋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都成果

陈婷婷

本期嘉宾

黄海

成都市科技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服务处处长

王旭

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成都将从深化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平台牵引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转化服务体系建设4个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先锋》本期聚焦成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热点问题,邀请成都市科技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科技创新领域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如何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高水平供给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

先锋:当前成都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设现状怎么样?

黄海:成都历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体制机制上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创造了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小岗村”经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在制度建设上,出台了《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实施方案》,聚焦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平台建设、服务体系等环节,作出系统安排部署,提出系列创新举措。同时,出台《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管理办法》,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专兼职创新创业并取得合法报酬;出台实施科技“三评”改革方案,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推动成果转化绩效、代表性成果成为职称评审、人才评价重要依据,推动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设立“成果转化岗”“以成果转化为主型”职称类别。

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一是研究制定《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造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组建以成果本地转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制定出台28项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建立成都市重大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统筹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在蓉重点高校院所和服务机构,协同推进重大成果转化工作。三是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由市科技局牵头,相关市级部门、市属国企、各区(市)县、技术转移机构等共同参与;制定《成都市“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方案》,梳理目标高校院所164家、一流学科20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00个,常态化开展成果发现、挖掘、策划和转化服务。

先锋: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支持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等政策,其中的考量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

黄海: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初衷,源自迫切的现实需求。成都拥有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内的一批高校、院所和创新型企业,聚集了大批科技人员。如何调动这些高校、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直是科技体制改革关注重点。成都探索的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利归属,消除因职务成果是国有资产而“不敢转”“不愿转”的顾虑,是探索“产权驱动创新”路径、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创新举措。

具体实施上,“混改”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将“先转化”改变为“先确权”,通过对科研人员给予成果产权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的问题,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探索完善“先确权、后转化”的模式,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机制、分割确权、配套制度、操作流程、利益分配等方面不断探索,进一步丰富完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体系。

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各个试点单位围绕加大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奖励力度、探索非国资化管理制度、建立成果转化人激励机制,推动赋权改革相关资产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等正展开多方探索,激发创新活力和释放创新潜力。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4所高校入选国家首批专项改革试点,占全国10%,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637项,新创办科技企业182家,带动社会投资111.89亿元。37家在蓉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入选四川省專项改革试点,试点单位占全省82%,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统计,2021年,在蓉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均进入全国高校50强,四川大学成果转化合同额超过20亿元。

技术经纪人是既懂科技又懂经济,还熟悉市场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与成都技术转移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目前成都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开展技术转移积极性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比如,技术经纪人社会认同感不高、获得感不强、发展空间不足。现行人才评价体系缺少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员、技术经纪人等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行业薪资方面的激励,成果转化机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成都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技术经纪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门针对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办法,明确技术经纪人评价标准,成立了评审委员会。目前,正在制定实施技术经纪人队伍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技术经纪人专业培训。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培训8场次、新培训技术经纪(理)人近450人,全市持证技术经纪人已超过1000人,培训场次、人员都显著超过以往年度总量。

先锋:下一步政策措施着力点是什么?

黄海:下一步,成都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方面将持续深化“加码”。一是加快推动市委科技委组建工作,加强对成果转化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督导,构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格局。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实施《成都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加快出台《成都市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第三方评价制度,将成果转化绩效纳入职称评定、评价内容。四是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整体性评价制度,等等。

平台牵引带动

先锋: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什么样的功能特点?在实现科技和经济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旭:从功能分类来看,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可划分成三类:

一是战略科技平台。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探索为核心导向,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推动国防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在实现科技和经济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创新策源地”角色。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构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新型实验室体系,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探索“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链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二是产业创新平台。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核心导向,旨在面向经济主战场,着力突破重点产业“卡脖子”“国产替代”等核心技术,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在实现科技和经济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核心增长极”角色。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先后落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有力支撑成都推动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入融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功能服务平台。以加速创新要素流动、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导向,旨在打造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生态,着力推进创新成果就近就地应用、赋能创新型企业成长,是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支撑,在实现科技和经济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创新加速器”角色。今年以来,成都加快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功能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文澜智谷等中试平台建设,推动成都高新区率先打造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青白江区打造“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成果转化服务链不断完善。

陈宪: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成果源头供给的重要保障,也是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优化整合配置资源,促进资源的汇聚、融合,释放资源的效能,实现对科技成果的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延展来谈,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同,多年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沿着两个路径前行。其一,科研机构主导的科技创新模式;其二,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模式。前者以“大院大所”云集的北京、上海为代表,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来自政府主管科技或与科技有关的机构,做出来的成果再寻求转化;后者以深圳为代表,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来自市场,也就是来自企业自身。早在2005年,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做过一项调研,结果表明,深圳科技公司97%都是通过需求导向模式开展创新的。当前,深圳已崛起了一批各种规模的高科技公司,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整合科技与产业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产生了一批创新和新兴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代表的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模式,有着高于其他创新模式的创新效率。2021年,反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每万人授权专利数量,深圳在GDP总量超过5000亿元以上的54个城市中位居第一,就是一个证明。以经济学家的观点,创新效率决定着创新成果的高质量和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此外,近二三十年来,与创新有关的组织发生了与社会分工有关的深化,出现了专司投资创新项目的创业创新投资(创投)基金。也就是说,与创新有关的主体,除了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又增加了投资家。这一专业化的深化,大大分担了创新主体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创新投入的来源问题。这些年来,创投基金也创新了投资方式,主要是从财务投资到战略投资,直接持有创新公司的股权,甚至参与创新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事实上,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投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個成果而来的。所以,从社会分工引出创投基金,也意在说明,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创新项目,都是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转化的过程。

对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将决定科技创新模式的市场化程度,进而决定科技创新的效率;将决定更多的制造型、服务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转型,进而使企业实现从生产链主导到创新链主导,并实现创新链的全流程整合;将决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对于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效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先锋:如何理解在科技创新平台牵引带动作用下,成都探索转化模式推进原创成果“沿途下蛋”“沿途孵化”?存在哪些难点堵点,如何破解?

王旭:“沿途下蛋”“沿途孵化”是一种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模式,助推大科学装置诞生科技成果“金蛋”,并将其“孵化”成功走向市场,缩短科技成果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设立转化应用基地、建立创新转化基金等方式,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并通过孵化器帮助创业者创立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

在推进原创成果“沿途下蛋”过程中,主要存在“谁来挖掘验证”“谁来二次开发”“谁来落地转化”等难点堵点,缺乏二次开发验证的空间载体,以及既精通技术又熟悉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下一步将重点完善沿途孵化机制,促进实验室与企业开展结对转化合作,建议按照“大科学装置+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孵化平台”的沿途转化模式,支持在蓉大科学装置遴选科技领军企业共同组建“大装置技术总师+企业科技副总+市场化工程研发人才”的工程开发团队,联合搭建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孵化中心,专注衍生成果发现验证、工程技术攻关和沿途转化,为沿途转化提供人才支撑空间载体。

推动深度融合

先锋:当前,成都在深化产学研协同,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方面有什么优势?面临什么挑战?

王旭:成都的优势主要有四点:一是基础前沿创新资源富集。成都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8所,排名全国第4,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7个学科入选前1%。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二是技术创新成果持续突破。截至2022年底,成都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0项,三项原创成果入选2022年全国科技十大进展,发明专利授权约为19560件,同比增长30.4%。三是科技企业主体日益壮大。截至2022年,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7家,总数居中西部城市第1,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202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5。四是科技金融服务逐步完善。成都“科创通”平台建设获国务院大督查表扬,开发“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系列科技金融产品,设立总规模200亿元天使引导基金,投向优秀科技初创企业。

总体而言,成都在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方面,已具备一定优势、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面临四点挑战:一是策源转化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天府实验室创新转化质效不高,大科学装置“沿途转化”机制尚待完善,高校院所平台资源开放共享有待优化。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待加快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小试、中试、概念验证等平台建设滞后,与上海、深圳等先发城市还存在差距。三是成果吸纳转化能力相对不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数量上落后于深圳、苏州、杭州等地,本地技术交易呈现“小额多量”的特点,对重大成果承接能力不足。四是创新转化投入稍显不足。全社会R&D经费投入和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有待增强,市场化创投机构相对较少,与深圳、上海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先锋:加快产学研协同合作关键点是什么?不同主体应该分别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旭:加快产学研协同合作的关键,是要构建以产定研、以研定产的协同创新转化机制。

其中,高校院所要发挥好创新策源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创新转化机制,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要推动开放共享,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升科研设备、实验仪器开放共享程度,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创新企业要发挥好转化承载作用,积极主动“带资进组”,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地方政府要发挥好牵线搭桥的作用,建好对接机制,成立成果转化专班,构建“四进三就地”服务机制,挖掘高校院所高质量科技成果。要建好对接平台,推动建设科技成果数据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尽可能“上云入库”,形成成果清单,用“两张清单”的精准匹配,打通信息渠道、促成院企合作。

陈宪:关键是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效协同的创新链。

从创新企业来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型、服务型企业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进而使企业实现从生产链主导到创新链主导,并实现创新链的全流程整合。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科技型企业深度涉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趋势性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产业组织中的科技型企业将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开发试验研究,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链。企业将从科技创新决策、研究开发投入、科研活动组织、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对战略、资本、项目、平台、数据、人才及政策等关键资源进行系统布局,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效协同的创新链,并以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链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和痛点,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以华为、比亚迪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以及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或正在形成创新链及其全流程整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自身的贡献。

从政府来说,要加大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力度,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相应的制度安排,加快形成高质量的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建立科技型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退税制度,作为国家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的具体措施;要建立高层次奖励企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专项大奖,形成常态的激励企业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制度环境。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既有想法,又能动手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把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将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输送到企业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学,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标配,二者的互動决定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承担基础研究加强创新策源能力,涉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究,高校主动融入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自身科技资源优势与企业市场主体优势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完善服务供给

先锋:成都建设科创生态岛要发挥什么功能?如何进一步加强要素服务供给?

黄海:科技成果转化牵涉面宽,涉及环节多,服务链较长,成都一直高度重视构建转化服务体系。目前,成都已经聚集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西南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技术转移骨干机构,培育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47家,但服务体系和交易机制还不尽完善。学习借鉴发达城市先进经验,成都积极谋划建设创新转化服务集聚区,加快打造技术大市场,在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

成都科创生态岛占地面积1006亩,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构建“一岛三区”空间布局,以打造优势鲜明、要素集成的科技创新生态为建设目标,突出创新要素聚合、创新转化服务、创新成果展示、新兴产业育成、社区生活服务五大功能,着力打造“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转化聚集区,将为成都技术创新、成果展示、技术交易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综合服务。

在服务成果转化方式上,成都科创生态岛将以“线上+线下”方式,聚合、链接、服务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要素资源。线上通过集成“科创通”“蓉易办”“蓉易通”等平台资源,链接聚合全市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中试验证、孵化育成等各类创新转化资源,实现全市科创资源“一屏尽览”、科技成果“一屏对接”、成果转化“一屏服务”;线下通过集中发布、对接、路演、体验等载体空间,服务带动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等创新节点的科技成果转化。

先锋:成都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试生产等中试平台,有何重要意义?建设和运行现状如何?下一步建设应关注什么?

王旭: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经历样品化、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4个阶段,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放大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关键一环。有研究表明,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仅为30%。由此可见,中试验证对于降低科技研发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成都布局建设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試生产等中试平台的步伐持续加快,已建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大多具备中试孵化功能。同时,部分区(市)县聚焦自身产业需求和特色优势,“量身定制”中试平台建设模式,成都高新区提出“中试跨域”计划,揭牌国内首个“中试+”生态园区,青白江区加快布局文澜智谷等“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但是,现有中试平台的开放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围绕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建议从两大层面重点考量:

在建设层面上,一是要盘活用好中试平台存量。加强对现有中试平台的备案管理,鼓励具备相应条件的中试平台开放共享。二是要加快补齐中试平台缺项。围绕创新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缺位的中试平台,满足企业小试中试需求。三是要组建中试产业生态联盟。协同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链主企业、金融机构等,分类成立行业性中试产业生态联盟,强化中试服务支撑。

在运营层面上,一是在投入模式上,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运营+财政退坡补贴”的投入模式,鼓励中试平台利用技术服务所得、成果转化收益、企业孵化投资等多渠道收入逐渐实现自我造血。二是在考评机制上,构建长周期、重实效、容创新的机制,保持对中试平台的“耐心与定力”,以3—5年为考核评价周期,重点考核中试研发平台服务产业、服务创新的能力与成效。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速中试研发人才队伍集聚,支持中试平台与市内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引育一批熟悉相关领域中试研究工作、能组织制定并科学实施中试研究方案和规程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技术经纪人。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都成果
工大成果
穿过成都去看你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数看成都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成都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