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3-07-14黄建华
黄建华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城市实力靠产业,城市未来看科创。从一定意义上看,一座城市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决定了这座城市发展的高度。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加快培育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加速抢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加力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正确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企业、人口、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层激发城市发展的多维动力来牵引和驱动。从根本上来看,城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是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如何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正确方向,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正确理解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科技创新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给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和冲击,必须推动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以科技创新的优势重塑城市优势、以科技创新的动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二是科技创新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城市的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离开了产业的支撑,城市将难以为继。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不仅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成为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之争,而且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支撑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对企业而言,只有源源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应用新技术,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最终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三是科技创新是增进民生福祉造福市民群众的有效手段。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足用好科学技术将会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坚持用科技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的智能智慧、高效便捷的美好生活应用场景。
其次,要科学把握科技创新该如何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一是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创新。聚焦“高质量”,始终是成都推进发展、赢得主动的关键。大力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成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当前,成都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推动服务产业高效便捷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突破。二是紧紧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化科技创新。成都聚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的建设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发展定位,推动“互联网+”“云服务”等新型技术不断运用到社会生活场景,努力通过科技创新让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三是紧紧围绕实施高效能治理深化科技创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成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作为超大城市,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和一般技术手段,难以应对城市治理中各种复杂问题,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治理。当前,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持续深化“智慧蓉城”建设,统筹建设三级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完善“天府蓉易办”、12345热线等平臺,推动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准确认识科技创新支撑成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角度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定位: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攻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推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2022年12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和世界文化名城“四中心一枢纽一名城”。成都作为科教大市、人才大市,科技资源富集、创新基因活跃,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完成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在全球城市创新指数排名中跃升至29位,具有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一是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加快聚集。主要体现在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和人才集聚3个方面。从科技资源汇集层面来看,截至2022年底,成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共计65所,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其中,有8所高校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排名全国第4,在蓉国家级科研机构超过30家。从创新平台建设层面来看,共拥有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平台139个,特别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2个,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多个领域、多个学科、多个产业门类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从创新人才集聚层面来看,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集聚市级以上重大人才计划专家5417人,5年多来累计吸引落户青年人才逾67万人,人才总量达622.3万人、居全国第4位。
二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更加强劲。主要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发展需求和综合服务支持3个方面来看。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来看,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布局13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个双创示范基地,培育超过360万户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15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202家、居副省级城市第5名,独角兽企业达10家、排名全国第6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7家、居全国第7位。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和航空航天、高端软件等8个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2022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2万亿元,位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第9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西部第一。从综合服务支持来看,大力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增至272家,“菁蓉汇”“创交会”“科创通”品牌彰显,打造“双创”升级版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组建科创投集团,开发“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系列科技金融产品,着力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主要可以从政策供给、人才服务和制度改革三个维度来分析。从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维度来看,推出《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法规,对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等科技创新各领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从优化人才服务维度来看,迭代出台“人才新政12条”“人才新政3.0版”等政策,创办“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打造“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支持创新主体引育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支持高层次专家举荐人才”“强化博士后人才资助”等举措,连续四年蝉联“中國最佳引才城市”。从释放创新活力维度来看,出台《成都市深化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改革方案》等系列改革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等。
始终聚焦重点在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协同创新是以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为基础,实现要素的区域共享,增强区域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讲,加强区域创新协同,是面对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举措。从区域层面来讲,加强区域创新协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构建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必然选择。当前,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区域协同创新驶入“快车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要求以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为重点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如何在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中提升成都科技创新能力,在抓好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明确的优化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协同打造重大战略创新平台等8个方面工作的同时,应以共建西部科学城为重点和抓手,紧紧围绕以下3个方向的重点持续发力、加速用劲。
一是突出重大制度机制设计上的一体联动。制度机制创新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与关键基础。要充分发挥制度机制“顶层设计”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协调委员会、协同创新的合作理事会等高层级统筹治理机制,完善协同创新的领导决策机制;探索更具深度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共同推动特定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探索人才供给的区域统筹和校际联动,深入推进成渝两地高校“双一流”建设;探索建立税收、资金等环节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探索建立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进一步推动成渝两地在资质互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对接;探索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两地的物流、信息流等;探索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的制度和政策,协同打造成渝协同创新方阵。
二是突出重要设施平台建设上的一体联动。区域协同创新离不开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完善扩展产业链的强劲动力源。要充分发挥西部科学城在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动力引擎”作用,联合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要素落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协同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基础设施;立足成渝现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差异化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和科技园区;聚焦“国之重器”,联合申请打造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要科技创新平台的规划布局上,着眼成渝地区共同需求,坚持差异互补、联建共享,真正实现“一地建设两地使用”。在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后,要注重与需求侧的高效联动、良性互动,实现精准对接、无缝链接,最大限度提升服务运营效能。
三是突出重点行业产业发展上的一体联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产业为支撑。要始终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源头创新、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未来产业应用创新这个鲜明的目标导向,充分考虑成渝两地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分工合作,推动成渝两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顺应现代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趋势,大力推动高端资源、高端要素、高端项目的落地落实,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围绕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创新联合体,分行业分领域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重点产业,探索由成渝两地共同出资,联合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并成立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引领支持符合两地产业规划、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技术项目加快发展。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社会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