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中的平衡艺术
2023-07-14魏钰静
摘要: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开创者,在19世纪末西方文明最为混乱动荡的时期,他以创新性和实验性的态度去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使他的装饰绘画作品处于矛盾之中却又具有舒适的形式美感和平衡感,展现了矛盾中的平衡艺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克里姆特绘画创作中对线与形、繁与简、情与理之间的协调处理方式,并以此为鉴,给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带来艺术设计创作上的灵感与启发。
关键词:克里姆特;矛盾;平衡感;艺术表现形式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西方文明最为动荡的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以及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以开放性新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艺术家作为新思想的接受者和走在时代前沿的探索者,更是以大胆创新的态度去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这一时期,西方艺术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艺术流派和新思潮不断涌现,艺术家与设计师们都力图在传统与现代风格、宗教与人文题材、东方与西方艺术语言、精致烦琐与实用简洁装饰等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并将这种探索投射到他们的作品当中。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便是这一时期众多艺术探索者之一。1897年,克里姆特由于对传统艺术的保守节制与束缚不满而退出了“维也纳美术家协会”[1]。同年,他与科洛曼、莫瑟、约瑟夫、霍夫曼等人组织成立了“维也纳分离画派”,并喊出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2]宣示他们自由独特、开放包容的立场。从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见洛可可、巴洛克、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东方艺术、拜占庭镶嵌等多种风格的身影[3],但是它们被画家通过独特的绘画处理方式展现出来,使它们能够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画面中而又毫无违和感,这就是克里姆特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矛盾中的平衡艺术。
一、线与形——东方与西方绘画语言的交错融合
东方的书画艺术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对线的控制与运用,讲究以线传“意”,表现画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意识。西方绘画艺术则注重对形的塑造,讲究以形写“实”,对故事画面内容的重现和不同状态下人物形态的细致描绘。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兼具东西方绘画语言的特点。在绘画创作中,一方面,明显受东方线性描绘的影响,擅长将线作为表达其作品精神内容的强有力绘画语言,通过线的粗细、刚柔、曲直、虚实、疏密、穿插等变化以及对线的装饰来表现人物的神韵、画面的意境和画家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西方绘画对形的塑造,如对人物面部五官结构、身体躯干、皮肤质感等部分进行较为细致的描绘。为了让东西方两种绘画语言在同一个画面中更好地交错融合,达到整体画面的协调,克里姆特将画面中形的结构特征主观夸张与变形,打破了西方传统写实画法对形塑造的束缚,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线则被隐藏在各个形之中,赋予形以新的视觉张力,并在画面中起着引导视觉与情感的作用。在作品《金鱼》(图1)中,画家就采用疏密有致、自由而随性的线条来展现女性轻柔飘逸的秀发,以及利用女性身材外轮廓曲线形成的垂直方向的流动感,使观者的视线不自觉地随着线的流动而关注到画面的各处细节,一步一景,一眼一态,视线所及的细节之处如同逐帧动画般演绎着女性的婀娜姿态,风情万种,动感十足,并持续推动着观者情感的变化。另外,从画中女性妩媚的神情、细腻光滑的肌肤、纤细的四肢、丰满的胸臀都可以看出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痕迹,只是在形的塑造上更单纯、简洁。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这种将东方线性美与西方形塑美相结合的艺术处理方法,往往体现了一种自由、奔放、和谐之感和艳丽别样的异国风味。
二、繁与简——传统与现代装饰形式的协调并置
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可以将其看作传统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分水岭。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绘画艺术形象写实细腻,装饰纹样富丽烦琐,并在维多利亚时期发展至顶峰,极尽矫揉造作。然而,随着19世纪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技术的出现并迅速发展,过度装饰的艺术风格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开始出现追求简洁、朴实、实用装饰的声音,在装饰艺术设计上化繁为简。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美国兴起的一场更大规模的装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则是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的一个重要分支[4]。克里姆特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开创者,在这样充满矛盾的大环境下,创造性地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传统与现代装饰形式协调并置,在“繁”与“简”中寻求平衡点。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常使用各种繁复的装饰材料,如金箔、银箔、珊瑚、贝壳、玻璃、珍珠、玛瑙等,来塑造主体形象,所构成的璀璨耀眼的色彩装饰给观者一种绚丽夺目、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画面背景则是采用较少的配色进行平面化处理,简洁、单纯,没有多余的修饰。主体人物的“繁”与画面背景的“简”相结合产生的平面主次层级关系,取代了传统绘画通过透视法则所营造的三维立体空间纵深感,用繁来衬托简,以简来驾驭繁,两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以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吻》(图2)为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处于画面视觉中心位置上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唯一清晰显现的是被简化处理过后的人物面部五官与四肢细节,其余部分已被大量的金箔、银箔、金粉等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特殊象征性寓意的装饰纹样所铺满。男人身上黑色、金色以及低純度色彩的长条矩形有秩序地排列着,坚硬而有力,象征着权势与地位,而女人身上金色与高纯度色彩的各种不同大小的圆形、螺旋形有节奏地分布着,柔软且多姿,象征着情欲与诱惑,整个画面呈现晶莹华丽且繁复多样的装饰美感。在主体人物身后则采用平涂手法处理大面积色块,以其简洁的面与灰暗色彩凸显画面主体,创造了一幅繁与简相互渗透的和谐画面,从中也可以看出克里姆特的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折中性。
三、情与理——感性与理性精神内容的碰撞契合
视觉符号是象征表现和意象生成的载体,画家可以通过对视觉符号的设计、排列组合等方式来传递特殊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意。但情与理本身并不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这就需要借助艺术家之手,将情与理通过精心的设计安排,最终实现以情传理,入理达情。
克利姆特在绘画创作上抛弃西方传统艺术以科学、理性的绘画分析方式(如透视学、解剖学原理)再现客观物象,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充满寓意性和感性色彩的视觉符号,通过主观的排列组合来表现特定的艺术形象,使画面内容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象征主义色彩,暗含深刻的哲理寓意,引发观者的深思,达到情感的共鸣。这种创作方式能够使感性与理性的精神内容在相互碰撞的同时又彼此共融互通。感性精神内容为理性精神内容提供情感基础和思想上的引导,而理性精神内容又是对感性精神内容的思考与升华,作品《生与死》(图3)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生”与“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世状态,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规律。作者巧妙地将生与死的概念体现在同一个画面之中,再以团块的形式将两者分割开来,用象征性的符号元素和主观性的色彩加以刻画,表达特殊的寓意与思想情感。在代表“生”的团块之中,高纯度且不规则的多边形、圆形、三角形等对比色色块交错叠加,给人一种自由、活泼却又变幻莫测的不稳定感,就像是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每天都充满着新鲜感和不确定性。被色块包裹着的老人、小孩、母亲、少女、男人,形态各异,各具特点,展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他们拥抱生活,同时也正在被生活所吞噬,在身体和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岁月痕迹。代表“死”的团块,是用可怖的骷髅头和布满“十字架”图案的斗篷组成的死神形象,暗黑的色彩渲染出神秘、恐怖、悲伤的氛围,与代表“生”的明亮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在死亡面前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另外,将生与死的主题内容并置对比,让观者站在画面中的“死亡”面前去重新看待“生命”,能够使人更真切地体会生命的意义所在。画中感性与理性精神内容完美契合,带给观者视觉与心理上的强烈冲击,使其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引发对生与死的理性思考,给予观者情感与思想的双重感受。
四、结语
克里姆特是一个崇尚自由,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画家。他在绘画创作时不愿意受传统艺术的束缚,而是以创造性、实验性的态度去探索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上新的可能性。他善于从不同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绘画作品中汲取养分,并将各元素融合,进行创新处理来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平衡感并不是刻意为之的,画面中各元素的组合排列都是经过谨慎思索、精心设计后产生的最适合主题内容的艺术形式。
21世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克里姆特所在的时代有些许相似。国潮风、复古风、科技风等艺术设计潮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异彩纷呈的同时也令人眼花缭乱。如何在众多艺术风格中脱颖而出,摆脱同类主题设计作品的同质化,是每一位艺术家、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克里姆特在各种矛盾中以创造性和实验性态度去发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精神,以及在矛盾中把握好整体画面平衡感的设计方法,也许会带给我们艺术创作上的灵感与启发吧。
作者简介
魏钰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詹葡.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43.
[2]周霞.中外设计史[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9:187.
[3]史霞霞.克里姆特和席勒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分析[J].艺术评鉴,2021(1):20-23.
[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