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下高职院校纸电图书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3-07-14韩扣兰宋静
韩扣兰 宋静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科技突飞猛进,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路径、存储方式、服务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形式多种多样,传播速度快。其中包括传统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下书的数字化形式,是利用计算机具有高容量特性的存储介质来储存图书相关信息的一种新型图书记载形式,将文、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利用计算机、iPad、手机App等阅读方式易于传播的特點,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电子图书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纸质图书受到冲击,纸质图书购买量和借阅量持续减少,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新定位,迫切需要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协调发展。
二、纸电图书建设现状
(一)纸质图书建设的现状
1.纸质图书购买量和借阅量下降
随着当当网、京东、淘宝、亚马逊等各种网站数字化资源不断普及,以及电子图书方便快捷的优势,纸质图书购买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以江苏为例,根据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报告,30所高职高专院校及独立学院里,纸质资源购置经费低于100万以下的有17所。馆均外借量从2017年的9.82万册持续下降到2020年的3.67万册,高职院校的数据更低,馆内收藏的纸质图书大多遭到闲置,缺乏有效的阅读使用和再利用。
2.纸质图书购买方式的局限
目前传统的纸质图书书目选择,是由供应商、出版社提供书目,发到各二级学院由教师进行选取,由于没有现书或电子书阅览,教师参与率不高。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例,近几年通过供应商组织的线上图书采购会,参加选书的教师不足100人,选书量也很少;安排3~5位二级学院院长及专业带头人参加线下图书采购会,现场选购图书,由于时间较短,医学类专业图书配备少,大的出版社如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参与现场采购会的次数较少。因此大部分的书目仍由资源建设部的馆员进行选择,很难完全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笔者在多年的图书采购工作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供应商的图书书目科普类较多,学术类较少,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书籍不能完全契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娱乐与文化类书籍内容新颖性与时效性滞后;教师参与选书的积极性不高;图书建设的系统性不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未成形。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学生对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意愿。
(二)电子图书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电子图书的购买范围局限
电子图书的采访方式与纸质图书的采访方式有明显的区别,采访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先进手段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需要有共享网络资源就可以对书目选择确定。通过近几年学校建设的需求,发现供应商的电子资源较陈旧,图书馆在招标时,由于受知识产权、版权受保护等因素限制,书目的可选择范围较小。
2.电子图书的时效性差
电子图书出版时,涉及许多环节,如电子图书制作、发布、运营服务等,其中出版商、销售平台、电子设备生产商、技术供应商、运营服务商之间相互连接,环环相扣,要求多部门通过联合运营监管的形式,才能完成电子图书的服务业态。因此电子图书出版滞后于纸质图书,导致电子图书采购的时效性差,无法及时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发展时间较短、建设量较少,导致供应不足、质量不高。
3.电子图书服务没有统一的平台
国内大型电子图书服务平台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中文在线、中国数字图书馆、读秀以及专业相关的电子图书平台等,令人眼花缭乱,每买一家电子图书都要安装相应阅读平台,程序较复杂,储藏空间需求较大。尤其电子镜像图书,每买一家电子图书均需安装相应的服务器,成本较高。
三、纸电图书的建设策略
(一)纸质图书建设路径
1.针对读者需求采购图书
一是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书愿墙、意见簿、信息员收集的方法,多渠道了解师生的图书需求,避免图书的采购的盲目性、随意性,杜绝资源浪费。二是资源建设部和流通部的图书管理员深入各二级学院和行政处室,与教师、学生沟通,收集师生需要什么样的学术类图书或畅销类图书,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介绍和推荐馆藏新书,并随时跟踪读者的需求变化,建立必要的读者需求信息库。三是在学校图书馆购买的超星微服务平台上开发读者荐购栏,读者需要的图书,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学习通App上传到图书馆荐购专栏,资源建设部馆员定期查询荐购信息进行处理,在汇文系统查找馆藏图书情况,若没有,便及时下单购买,切实保障读者需求。
2.以出版社信息发布收集书目
图书馆要及时发布最新出版社图书资料的信息。通过与多家(10家以上)出版社联系,收集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图书出版书目,按月或按季进行发布,让读者及时掌握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信息,也可建议到当当网、京东书城等大型网站去查询相关书籍,在此基础上进行选购。最后,资源建设部馆员把采购的近两年来最新出版的文献、各个专业及学科的新书目录,按照学科和专业尽量提供给全校师生,以便读者了解信息,借阅利用。
3.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又称阅读促进,是现代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是通过故事会、推荐书目、作家讲座、读书俱乐部、书展、书签等形式向师生宣传图书、促进阅读的活动。图书馆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体现图书馆的职业使命和社会价值,培养和推动学校的读书氛围,形成爱书、读书的书香校园。近年来,很多高校图书馆就此开展了“品味书香,为爱阅读”——共同读书21天打卡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引导师生主动参与愉“阅”读书分享会活动,共赴一场美好的书籍分享之约,使学生在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收获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数字化媒体技术,比如举办“线上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大学生走进中华诗词世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传统文化底蕴,构建和谐书香校园;开展“微阅读”服务,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开发,为学生提供数字图书资源的阅读服务;还可以延伸开展“微阅读”比赛,以比赛形式引导师生阅读具有正能量、内容积极健康的图书,并通过比赛过程强化师生的阅读感受,加深阅读理解。例如,安徽省各高校目前就已经连续举办了数届“超星杯微阅读创作大赛”,不仅大大提升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在推动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图书馆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线上阅读推广方面的优势,通过图书馆员在线上以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有选择地对图书馆内的经典图书、优秀图书进行云分享、云导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高职学校内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邀请专业教师甚至是教授,在图书馆微信群、短视频网站或直播网站等线上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图书宣讲。例如,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就开展了系列性的线上云阅读活动,图书馆员在线上直播中同时兼顾“主持人”和“导读员”的职能,主动向师生推介主题性的经典图书、优秀图书,并通过短视频向其讲解如何通过图书馆有效地搜集和阅览文献信息,在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满足了学校图书馆主要受众的信息性需求。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大大提升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提升馆内的图书使用率。
(二)电子图书资源建设策略
1.建立多种电子图书平台
近几年高职高专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建设有以下几种:一是网页版的电子资源,如移动图书馆(学习通)、读秀、中文在线等;二是镜像电子资源,通过调研了解各供应商电子资源书目,判断是否符合本校专业建设的需求,进行招标,由供应商提供线上图书目录,由中标公司的资源建设部采访人員进行选书,而这种线上采访平台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图书采访平台”,同时数据要放在图书馆自行购买的服务器上,本单位图书馆中标供应商北京超星,在购买的电子图书平台上选购好电子图书后,再导入本校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汇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查重,这个由供应商协助完成。如果要买其他家的镜像电子资源,同样需要买服务器,各家电子图书平台是不相通、不兼容的,与图书馆馆藏文献数据库也是不相通的。三是自建电子图书检索平台,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及学科发展特点,搭建电子图书存储和检索平台,电子图书的存储形式,一是采用扫描方式将纸质图书资料整本逐页存储为图像文件,然后把所有图像文件导入到一个PDF 文件中,这种PDF 格式不具有全文检索功能,可用于专业图片或定义性词语检索,如需文字使用,则需要利用OCR 技术进行全文识别;二是利用电子版文档生成全文 PDF 格式,或从纸质图书整体扫描OCR 技术进行全文识别,变成电子文档,通过电子版可以转化为全文PDF电子图书,可以实现全文检索。
2.建设优质的电子图书数据库
根据学校的专业发展制定电子图书购买的目标,与供应商联系,了解市场,选择符合馆藏特点的电子图书,制定相应的购买计划。也可向供应商提出图书需求,开发特色电子图书数据库;建立电子图书统一的阅读平台,减少图书馆数据储藏空间。
3.加强电子图书的管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将图书馆设备、数字资源、用户、馆员等各种要素关联起来,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从而高效、快捷地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智慧化的服务与管理,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文献和信息服务保障。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师生的搜索频率、图书阅读量的阅读情况和调查反馈信息,对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兴趣进行推测,选购符合师生需求的电子图书。引入读者决策采购策略,读者在阅读电子图书时, 可以在电子网络服务平台上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书评分享出来, 让其他人能够了解到读者的真实心声。构建网络化交流服务平台,采购以满足读者需求的电子资源,从而合理地计划电子图书的购买比例。
(三)纸电图书“一体化”协同发展
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数字时代下的必然趋势,其本质在于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同步运营,即“纸电同步”模式。要实现这一模式,就要将现有图书馆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加工,优质的纸质图书资源全部被加工成电子资源,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同时需要建设相应的检索平台,要真正做到高质量的图书纸电一体化,无论是出版商、图书经销商,还是图书馆等单位,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出版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相互理解、共同发力,为读者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阅读服务,满足读者多方位的阅读需求。
四、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中心工作,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加强对纸质和电子图书采购计划进行优化,持续对读者的需求和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推进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完善,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服务。同时优化管理部门功能,加强学科馆员团队建设,发挥学科服务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服务机制,促进部门间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资源服务的利用效率,全面提高文献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源.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协同发展策略分析[J].出版与印刷,2022(05):63-73.
[2]王彩荣.关于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资源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化管理,2018(15):59-60.
[3]张立群.高职院校图书馆“纸电声”一体化的资源发展与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22(19):189-192.
[4]郑晓光.电子图书资源制作及发布平台的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4):146-147. [5]林立.数据驱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J].兰台内外,2023(1):7-9.
[6]胡细平,康微.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优化研究——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2(21):173-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盐城市横向课题项目“科研提升和大数据信息个性化定制服务”(项目编号:202032090600027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扣兰,女,硕士研究生,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宋静,女,硕士研究生,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