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14唐宇熊曾洁游俊豪
唐宇 熊曾洁 游俊豪
摘要:对于当代首饰设计而言,漆工艺的加入为首饰的造型、肌理和表现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丰富了首饰设计语言。本文通过对漆首饰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了漆工艺应用于当代首饰设计中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当代漆工艺首饰的设计原则,并通过设计实践探究了漆工艺与当代首饰设计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漆工艺;当代首饰;首饰设计原则
漆首饰作为传统漆工艺品的一个极小门类,与贵金属、宝玉石等材料制作的传统珠宝首饰相比,物质价值较低,且造型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甲醛、致癌等现代词汇使得大多数不了解传统漆工艺的人“谈漆色变”,这造成了漆工艺产品的受众面较窄。要想改变此局面,将漆工艺融入当代首饰设计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贵金属与宝石镶嵌等传统类型的首饰而言,漆工艺的文化内涵对现代首饰设计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当代首饰新的创作方式的探究。
一、漆工艺首饰的历史与现状
(一)漆首饰的发展历史
中国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朱漆木碗”。《韩非子·十过》记载禹帝时期已有素髹的食器和祭器出现;商周以后大漆颜色逐渐增多,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装饰性漆饰品。这一时期的漆首饰以素髹为主,又或在素髹的基础上施以彩绘,使其更具美感。随着漆工艺技法的发展,漆梳在以头顶发髻高耸为美的唐宋时期极为流行,佩戴使用螺钿、雕漆等工艺技法制成的精美漆插梳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同时,冠饰也是我国传统漆首饰的一个重要门类,如明定陵地宫出土的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图1),便是用细竹丝编织并髹漆定型,再覆以丝帛制成帽胎,最后在外面用点翠、花丝、宝石镶嵌等加以装饰。除了漆首饰,漆在古代还被广泛运用于与首饰相关的器具,比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双层九子漆奁(图2)。这件漆奁是汉代女子的梳妆用具,其表面髹涂黑褐色漆,并在漆面贴上金箔,然后在金箔上施以彩绘,整体美观精致实用;唐代时期,金银平脱成为漆饰品流行的装饰方式,大量拥有各种装饰纹样的金银平脱漆背铜镜应运而生。明清时期,漆器、漆首饰奢华之风盛行,雕漆盒、瓷胎螺钿漆器、螺钿紫檀琵琶等漆器物形式多样(图3),并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如北京雕漆、扬州螺钿、福州脱胎漆器等一直延续至今。
(二)漆工艺在近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到了近现代,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极大变化,漆梳等传统漆首饰逐渐在大众视野中淡化,反之以漆胸针、漆手镯、漆项链、漆耳钉等不同的首饰形式相继出现(图4)。如梵克雅宝同日本漆艺大师箱濑淳一合作推出的莳绘漆绘蝴蝶胸针;香奈儿与漆艺大师Yuji Okada合作推出的莳绘羽毛首饰系列,采用螺钿和莳绘的表现形式,在漆面镶嵌钻石,視觉冲击感极强;蒂芙尼推出的硬木大漆手镯,造型轮廓线条优美,打造了一种清新自然之感。漆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尹利萍曾携手花丝大师倪成玉,联合创作了一系列漆艺花丝吊坠,是传统漆工艺在现代首饰应用的典型案例;国内首饰品牌“觅作”推出的LUMIèRE·S1莳绘珍珠系列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不同图案。
(三)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近现代的漆艺首饰分析不难发现,现今的漆首饰除了对漆艺技法的传承外,更多注重造型创新。但首饰是一种载体,它能承载的不仅是工艺技法,还能承载更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当代首饰是一种年轻的艺术类型,区别于传统象征权力、财富、地位的装饰首饰,它更多是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不必拘泥于首饰材质的高低贵贱及首饰本身的装饰作用和佩戴方式[1-2],也更容易受到青年群体的欢迎。
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提到“只有与用相结合才能成就工艺之美。如果从美的角度出发,让人买得起、用得着的、物美价廉的事物才与美之基础有着深厚的缘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漆艺作品,几乎都是漆盘、漆盒、漆罐等工艺品,不够日常化、年轻化,缺乏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漆工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将其应用于当代首饰设计,除了传承传统漆工艺技法外,还有利于改变大众“谈漆色变”的现象,促进漆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建立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二、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原则
为了使漆首饰更好地成为传统漆工艺的传承载体,促进漆文化的传播,同时在设计上能更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反映首饰设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设计当代漆工艺首饰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技法传承性原则
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在讲究经济效益和速度的工业化时代,传统手工逐渐没落。但在当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不再单纯讲究效益而是更加关注文化意义和价值的知识化时代,手工价值日益突显[3]。黄成在《髹饰录》中总结了14门,共479种漆艺的表现技法,如雕漆、填嵌、犀皮、螺钿、嵌金银等[4],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又为创作者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空间。在当代漆工艺首饰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表现技法的灵活应用是传统手工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漆艺技法传承的重要过程。
(二)首饰材料多元性原则
传统首饰往往是材料决定首饰的价值,这也限制了首饰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5]。但当代首饰的创作材料不受任何限制,从骨石、贝壳到金银、宝玉石,再到塑料、纤维、合金、气凝胶等,都可取用。对于敢于尝试、乐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群体来说,多样材料制成的当代漆工艺首饰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于漆艺的热情。因此在当代漆工艺的创作过程应尽量多使用区别于传统漆艺的新材料,让漆工艺首饰时刻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
(三)文化内涵丰富性原则
漆工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当其被应用到当代首饰设计中后,首饰就变成了漆工艺的文化载体。同时漆艺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和形式,在漆首饰创作过程中,除了表达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内涵外,还可以将其他的文化元素、文化形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例如金艳和王小妍分别将凉山彝族服饰元素、永乐宫壁画服饰元素应用于漆首饰设计中。除了传统民族文化外,其他艺术风格、亚文化元素等都可以融入当代漆首饰设计,让漆首饰成为各类优秀文化的聚焦点和传播点。
三、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实践
(一)从建筑出发的创作思考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之一。城市和建筑遗产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古代,建筑几乎是人类创造的尺度最大的作品。芒福德说过:“每个时代都在它所创造的建筑上写下它的自传。”同漆工艺一样,建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佐证,是艺术的载体,是文化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徽式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的古建筑流派之一,是东方文化的缩影[6]。粉墙黛瓦与马头墙是徽式建筑外形的典型特征,是徽式建筑元素的典型代表符号,黑白相间的墙面,层叠的建筑群让人联想到太极图的阴阳鱼,朴实无华却又高深莫测,表现了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空灵清丽的美。将徽式建筑风格的粉墙黛瓦元素应用到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中,既是传统文化内涵的延伸,又能满足人们对于简约却不失文化内涵的当代首饰的消费需求。
(二)基于填嵌技法的首饰设计
《髹饰录》中将填嵌分为“镂嵌填漆”和“磨显填漆”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纹的先后顺序。镂嵌填漆是在漆面上镂刻纹路,并在纹路上填上彩漆,彩漆干固后磨平推光。磨显填漆是在漆胎上设置花纹并刷上彩漆,等彩漆干固后打磨至花纹显现后推光。大漆色彩沉稳,颜色多样,唯独高纯度的白色无法调制,现有的白色大漆或多或少泛黄色。20世纪20年代,印度支那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在漆画中采用了蛋壳,效果绝佳,在20世纪40年代,蛋壳替代了大漆中的白色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蛋壳经过打磨揩清后的质感同徽式建筑的白粉墙面质感类似,是在漆工艺首饰中表现粉墙黛瓦元素的首选材料。徽式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于是笔者在首饰创作过程中将树瘤和树脂结合,作为首饰的底托,用以象征山水。为突出马头墙元素,笔者采用螺钿镶嵌的形式,用黑金鲍壳代替整个房檐及马头墙,整个首饰外沿的金属线条则是重叠墙面的抽象剪影。
四、结语
传承是一种延伸,漆工艺能发展传承到今天是无数古今漆工艺者不断创新积累的成果。将当代首饰作为传承传统漆工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载体是可行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用简短的篇幅探讨了漆首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漆工艺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传播的困境,以及漆工艺运用到首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漆工艺技法传承性原则、首饰制作材料多元性原则、首饰的文化内涵丰富性原则在当代首饰创作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应当贯穿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文化内涵又能满足新时代审美需求的首饰。徽式建筑只是众多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闪光点。笔者基于所述设计原则,将传统徽式建筑文化元素融入漆工艺首饰并进行创作实践,希望能为其他漆首饰创作者提供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思路,也希望能为解决漆首饰设计元素匮乏、同质化严重、受众面小等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唐宇,男,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首饰设计。
熊曾洁,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设计。
游俊豪,男,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品設计。
参考文献
[1]孙嘉英.当代新首饰的表现与设计[J].装饰,2002(6):70-71.
[2]胡世法.当代首饰创作的包豪斯之源[J].新美术,2020(11):106-111.
[3]方李莉.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J].民俗研究,2021(3):42-51,158.
[4]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95-216.
[5]张荣红,杨梅珍.欧美当代首饰艺术的特点—材料、主题和形式在传统概念上的突破[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1(2):32-34.
[6]余斌.徽派建筑的成因及特征[J].思想战线,2009(增刊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