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联盟办学体制改革实践探索

2023-07-14马芝玺

甘肃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

马芝玺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北地区大多数县区人口锐减,县域义务教育呈现出“乡村学校弱、城镇学校挤”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因学龄儿童数量减少或生源流失相继被撤并,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大,教育质量严重不均衡。文章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域内城乡联盟办学进行实践研究,在行政管理、联盟建设、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总结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策略,促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满足了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

【关键词】义务教育;联盟办学;城乡学校共同体;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044—03

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教育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但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县域基层教育面临着一场“大考”,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教师结构性失衡,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不高、优质生源流失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多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县域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大量流失、教师流动性不断增大等诸多问题,县级教育管理部门纷纷依照政策实施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以白银市靖远县为例,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城乡联盟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1.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是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联盟办学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组织管理,从机制运行、经费保障、人员选用、管理服务等方面予以保障。各乡镇教育管理中心、学校以多种形式组建发展联盟,形成集团化、联盟、发展共同体等多形式并存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建立完善的联盟体定期会商机制,每学期初,联盟总校负责召集各联盟成员学校一起会商,互动交流,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县域内城乡分散型联盟进行全覆盖、综合性评估,对其中办学效益提升明显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巩固和扩大联盟办学成果[1]。

2.以评价改革为突破,确保上下联动。联盟办学的难点在于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联盟办学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因此,要構建目标统一、内容一致、兼顾差异、面向全体的考核体系,进行一体化评价。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分析教学质量,发挥考核评价指导作用,促进联盟校协调同步发展。同时,健全联盟办学激励表彰机制,激发联盟共同体优势,实现联盟校之间的深度联动,推动联盟制办学模式纵深发展,带动农村薄弱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3.以人才培养为手段,注入有生力量。联盟办学的关键在于“人”,卓越的学校领导队伍和骨干教师是联盟办学的支柱。因此,联盟办学要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通过完备的制度、科学的方法为联盟分校培养好管理干部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白银市靖远县以“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长效机制,根据岗位需要,采用“跟岗学习”“下派上挂”的形式,在联盟校之间开展师资点对点交流、结构补缺、跨校执教等交流活动,促进联盟内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互补,初步形成了联盟校与成员校骨干教师的双向流动,联盟总校向成员校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成员校派出教师到联盟总校跟岗。通过联盟(集团)内部师资流动、城乡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乡域内专业学科教师走教等制度,破解校际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有效提升了联盟师资队伍均衡化水平并促进其协同发展。通过联盟总校的示范带动和倾力培养,让联盟分校“后继有人”,真正做到从“输血”到“造血”的内部生态转变,有效避免了联盟分校对总校的过度依赖和“人走茶凉”的尴尬局面。

4.以教研活动为抓手,激活内生动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互为依靠,相互促进,教为研的基础,研为教之利器,高效的教研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促进全县教研训一体化发展,靖远县教育局依托“联盟”办学推进县域大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训促教,规划了“四级”(县级、片区、乡镇、学校)特色教研体系。联盟校之间通过“走校教研、问诊教学”“线上常态化教研”“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形成了一体联动的研训网络。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使校本教研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全方位提升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5.以信息手段为补充,破解教育难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麻雀”学校学生数量少,但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常规却一样都不能少。面对师资结构性短缺,音乐、体育、美术、信息、劳动、心理健康等课程无法配齐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校本教研无法正常开展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联盟校远程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联盟校通过实施县域内“三个课堂”建设(联盟校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课堂),依托区域协同教研,形成信息化教学教研新常态。松散型联盟由联盟总校以“送技术、送课堂”的方式,向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送培送教。分层设立信息化中心,构建“县、乡、校”三级信息化管理网络,通过联盟总校示范引领,确保联盟分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享受优质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带动县域内小规模学校均衡发展[2]。

二、联盟办学的成效与成果拓展

1.完善管理机制,实现从“领跑”到“竞跑”的学校发展目标。建立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制度体系为支撑、以标准规范为纽带的联盟学校运行机制,实现联盟校工作同谋划、同组织、同实施、同提高。联盟校间使用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开展研训活动,分校领导班子和教师调配由总校统筹安排,一体化管理各项工作顺利运行。原来的“小弱”逐步向“小精”迈进,“落腿”学校已逐年转化为优质学校的特色“联体”。

2.创新培养模式,培树“单一”到“多元”的教师成长路径。各联盟校和城乡教育共同体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师资管理培养模式,促进联盟各成员学校全方位交流互动和教師队伍专业化发展。教管中心在抓队伍业务提升上想办法,“请进来、走出去”已成常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现了质的变化。课改工作成效显著,同步快速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3.实施课题引领,促成“校优”到“片优”共研共享机制。实施课题引领,全面推进联盟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文化建设等工作,发挥联盟总校学科教学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跨校课程创新、课程共享和课程“配送”,使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例如,靖远县乌兰小学联盟以“双减背景下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思考与实践探索”课题为引领,构建包含六大板块的“阳光教育”育人体系和学校文化体系,其经验被推广到城区其他联盟学校。靖远县学生发展中心在东湾高效示范园开辟了“靖远县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4.创新资源载体,实现联盟资源共享一体化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是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联盟校之间要突出示范引领,做到以强带弱、精准帮扶,紧紧围绕“资源共享,管理同步,交流互动,共同发展”十六字方针,紧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开展广泛交流共建活动,形成“城区带动农村、强校帮扶弱校”的格局。实施学校管理一体化,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联盟校之间的各项活动。总校在办学模式、管理机制、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科教研、学校文化、特色创建等方面对分校进行扶持,促进分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教师发展一体化,在教师交流(含下派上挂)、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方面合作互助,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统一安排,同步开展。教育资源一体化,联盟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在办学设施、教师队伍、教学教研、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整合;考核评价一体化,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层级式的一体化考核方式。

总之,经过近五年的的探索与积累,白银市靖远县通过实施“强弱共建、多元并存”的联盟办学体制改革,在联盟办学模式的推进下,借助区域内校际间教师交流、研训同步、资源共享等途径,构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捆绑考核、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了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设进程,为实现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学校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探索联盟办学路径,充分发挥县域优质学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多种赋能方式和发展路径,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可以不断缩小城乡间、片区间校际的教育质量差距,有效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真正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程岩.集团化办学: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生动实践[J].辽宁教育,2023(04):51-53.

[2]金甫.集团化办学中教研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3(02):84-87.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新机制的实践研究——以联盟办学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012)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
浅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