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中职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7-14杨祎程杨建郭蓉

甘肃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甘肃省发展现状

杨祎程 杨建 郭蓉

【摘要】甘肃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不强、吸引力有待加强、技能培训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职学校要提高办学能力、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甘肃省;发展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037—07

甘肃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撤并”“重组”等方式,整合中等教育资源,使得甘肃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为甘肃“十四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查阅近五年甘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相关数据,根据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甘肃省14个市州中等职业教育五年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梳理出存在的问题,为甘肃省如期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到2023年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

甘肃省截至2020年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184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5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6所、职业高中72所、中等技术学校55所、中等师范学校6所;从学校性质看,公办校152所,民办校32所;从学校类别看,国家级中职示范校2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6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8所、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33个。全省14个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截至2020年共有教职工15557人,其中专任教师1368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7.97%,生师比为14.22:1,(国标为20:1);“双师型”教师52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04%(国标:3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在校学生总人数19.46万人,招生81384人,毕业生57328人。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校园占地总面积8368954.36m2,生均43.01m2(国标:33m2/生);校舍建筑总面积3685001.2m2,生均18.94m2(国标:18.94 m2/生);固定资产691661.69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159.78万元,生均7459.35元(国标:3300元/生);纸质图书藏量4348497册,生均22.34册(国标:30册/生)。

(说明:文章中数据来源于甘肃省14个市州年度质量报告,见表1、表2)

二、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少,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甘肃省按照《关于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摘牌或整合,对中职学校布局进行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数量逐年减少。安富海统计的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从1997年的349所逐渐降至2002年的283所,再到2020年的184所,降幅达47.3%[1];从2016-2020年学校数量变化情况看(表3),学校总数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220所降至184所,近五年减少公办学校36所。二是学校分布不均。其中学校最多的地州市是省会兰州44所,占比为23.91%;其次为陇南市,陇南市中职学校19所,占比为10.33%;定西市中职学校18所,数量排在第三,占比为9.78%;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甘南州、金昌市和嘉峪关的所属中职学校数量低于10所,占比分别为4.89%、4.89%、4.35%、3.26%、1.09%和1.09%。

2.设备不足、办学条件亟待完善。随着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变化,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设施设备不足、实训条件不完善等情况。一是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受中考人数逐年下降和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的双重影响,在校学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呈先下降后增长的变化(见表4)。学校占地面积及生均占地面积呈“降—升—降”的变化,生均占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国标:33m2/生)以上(見表5);学校建筑面积及生均建筑面积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生均占地面积只有2018年达到国家标准(国标:20m2/生),其余均未达到国家生均建筑面积办学条件(见表5);固定资产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逐年增加,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高于国家办学标准(国标:3000元/生)(见表5);图书馆藏书变化与占地面积变化相同,生均藏书均低于国家办学标准(国标:30册/生)(见表5)。二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效率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三是存在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需加强建设、管理制度及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

3.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2016-2020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结构变化情况分析,教师学历主要为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偏少,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数量均高于研究生学历人员;从2016-2020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变化情况分析,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偏少(见表6)。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中职教师岗位待遇低、职称(职务)晋升难、社会地位低等,对高学历教师缺乏吸引力。一些老牌学校,办学时间长,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但受编制影响,新入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固化,缺乏创新和特色,导致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学校发展后劲不足。近五年,甘肃省不断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出现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强,各学校教师队伍出现基础课教师相对充足、专业课教师短缺的现象,导致很多基础课教师转型为专业课教师。由于这部分教师专业化成长周期短,教学理念滞后,出现专业知识不扎实、对相关专业了解少、教学能力不过硬、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与相关专业脱节等现象。甘肃省“双师型”教师总量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平均为38.04%,超过50%的只有嘉峪关市、金昌市和张掖市,尤其是甘南州(25.27%)和白银市(28.22%)“双师型”教师比例没有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国标:30%)。学校缺乏具有职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评价体制机制,大多数学校采用具有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就被确定为“双师型”教师,大部分“双师型”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新入职教师存在走出大学校门就上讲台,缺少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入职培训,缺乏专业化成长和企业、行业实践经历;企业人员在中职学校兼职授课教师人数较少,稳定性不够,影响到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上诸多问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技能甘肃”建设以及省内中职学校内涵式、特色化和高质量发展需求。

4.中职教育吸引力有待加强。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办普通教育的思路办职业教育的情况,与普通高中横向融通协调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方法传统以及教育观念老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教育选择和学习需求。一些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职业教育重视度不够,学校缺乏吸引力,社会认可度低。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降低,再加上传统观念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成绩差无法上高中的学生的“无赖”选择,职普比例整体偏低。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大而全”,缺乏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学校为留住生源,迎合家长增设热门专业。例如,近年来学前教育与卫生相关专业招生火爆,各市州中职学校都增设该专业,导致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短缺,非专业教师不得不选择转型,使其专业知识与技能难以达标。以上问题导致甘肃省中职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和满足“技能甘肃”建设与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学习需求,不能很好对接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

5.县域内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县域内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开展技能培训的功能还有待提升,不能够完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争取县域内培训项目能力较弱,培训的人数以及职业种类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继续受教育者的美好生活需求,没有完全完成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和促使再就业的根本任务。此外,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能力还不足,没有完全发挥自身功能。

三、促进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能力。依托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省积极推进甘肃职业教育发展,着力打造“技能甘肃”。同时,出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实施“优质中职”建设计划,建设35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100个优质专业。此外,全面建设“一县一校一中心”,统筹县域内教育、人社、农业、民政、乡村振兴、工会等部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试办社区学院,整合优势资源,以整体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同时,进一步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标准和实习实训的需要,配置相关设施设备,并做好基地建设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和保障。继续加强与教育部、省财政厅和发改委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努力争取经费支持,尤其要在学校硬件设施、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一批高质量实训基地,大幅度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统筹指导各职业学校对接产业优化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加强对制造业及家政、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领域人才的培养。

2.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提升中职教师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班主任津贴等措施,调动起在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加职业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吸引高学历毕业生选择中职教师岗位,优化中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增加国培、省培中中职教师比例和企业实践岗位内容;公平、公正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和教师技能大赛。选派骨干教师、新进教师参加全国、全省校际教学研讨、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职业学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有空出或新增的教师编制,可优先聘请一线岗位技能的大国工匠,陇原工匠及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修订完善《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职称评价条件标准》,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岗位晋升、职称评聘评价机制,将企业生产、实践经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纳入评价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3.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的顶层设计理念、合理规划与设计省内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路径、阶段、条件、困难和前景,明确中职学校类型教育的办学定位;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发展,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试点建设一批职普融通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送、学分互认,建立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完善中考招生制度,促使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探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公共基础专业综合和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按照相应标准支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各类技能大赛获奖成绩认定为职业技能的测试成绩,畅通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渠道。

4.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一县一校一中心”建设,提升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和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培養改革。省内职业学校要立足甘肃牛、羊、果、蔬、薯、药等特色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培育引领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围绕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对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的技能培训;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加快发展脱贫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建设任务,配合做好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工作;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坚持“双元”协同育人;构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

总之,中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为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调整定位,使中职教育的定位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为“就业与升学兼顾”,从而拓展中职学校办学功能,提升中职学校的吸引力;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等形式,整合“小、弱、散、空”学校,优化中职学校布局;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问题,切实落实办学主体责任,采取举措,确保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动实施“双优校”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为甘肃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安富海.甘肃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2):27-29.

(本文系兰州新区西岔园区产教融合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CJRH07)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甘肃省发展现状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