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实践类长程作业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2023-07-13黎强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长程学科融合

黎强

长程作业是相对于课时作业(短作业)而言的一个概念,有完成周期長、学习过程长、涉及的学习内容多、迁移发展长、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相对自由等特点。它与课时作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生的发展。怀特海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实践类长程作业正是把学习自主权交还学生,基于深度学习和PBL项目式学习的理念,整合多个学科的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等实践活动,充分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创新、实践、拓展等,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学段衔接”。以物理学科为例,“跨学科实践”包含了“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和“物理学与工程实践”3个二级主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科融合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初中阶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为深度学习和学科融合实践类长程作业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长程作业的意义

1.长程作业关注学科素养的发展

学生通过实践类长程作业,可以提升学科素养,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水平、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等。例如在“运动与力”单元学习时,教师布置了“制作和发射水火箭”实践作业,建议作业时长为三个星期。通过21天的坚持,学生不仅收获了空气动力、压力、压强、非平衡力、动能、流速与压强关系等科学知识,还对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等学科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科学探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切身的体验,也培养了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2.长程作业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传统课时作业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之相比,长程作业更加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包括“问题的解决与应用”“分析与评价”“思维的迁移与创造”等。例如,针对“机械功和机械能”,新课程标准强调高阶思维的培养,表述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能量,认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普遍规律,了解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高阶目标的达成将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未来教育重点培养的方向。通过实践类长程作业,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可更加立体、全方位地发展核心素养。

3.长程作业突出团队协作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做作业和考试时,教师强调要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特别是在晚自习的时候,要“入室即静,入座即学”,不允许讲话,而实践类长程作业有开放的学习场所、宽松的学习时间,在自由的时空里学生抱团学习,一起讨论、实验、探究、合作、分享,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而不懈努力(王月芬,2021)。

4.长程作业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有很多青少年喜欢的名人,如苏格拉底、达·芬奇、高尔基、牛顿、门捷列夫、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他们的故事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历史故事的启发和熏陶,可以引领青少年树立长远的目标,培养优良的人格品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搜集整理这些名人的生平、传记、轶事等,以专题形式生成作业进行汇报交流。作业形式可以是讲座、演讲、辩论、话剧、科普秀、手抄报等。

二、学科融合实践类长程作业的实施策略

1.手工小制作

有个成语叫“心灵手巧”。很多初中生从小喜欢做手工,而任何一件手工作品的制作都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从方案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从制作方法到步骤的确定,从动手制作到不断修改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创造性。结合初中课程单元知识,融合文理学科和劳动教育等,可以开展“用陶土仿制我眼中的历史‘文物’”“自制小小潜望镜”“自制电解池”“自制细胞模型”等小手工作业。以“自制小小潜望镜”为例,制作原理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设计环节需要运用数学计算镜面的规格和放置角度,外形方面要考虑美观,材料方面要考虑经济成本及实用性等,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课程,是一次STEM教育。

2.科学小实验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以实验为基础。除了教材中所要求的必做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开展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小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促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例如,结合单元知识,引导学生做“小孔‘放电影’”“检测自来水的水质”“硬骨头变软骨头”等科学小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做,回到家后也可以继续做。长此以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业水平,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学生更爱做实验,更爱学习。

3.模型与角色体验

在初中可布置的模型与角色体验类作业有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角色体验、科技模型活动等。这些融合了政治、历史、物理等学科知识和公民教育的实践作业很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科技模型又包括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和建筑模型四大类,用学生们的话说,“它们都是缩小版的‘大家伙’,可有意思了!”对于这些‘大家伙’,好奇心驱使着学生走近、了解、操控。以项目“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为例,学生通过观察火箭模型的外观、结构,提出若干问题,比如,为什么火箭头要设计成尖尖的?火箭尾翼要做成什么形状,它的作用是什么?多级火箭是如何工作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不断地提升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应用了科学知识和技能。

4.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有小而精的特点,选题的切入口小,研究时间较短,出成果快。教师可以拟定一些“脚手架”课例给学生做参考。结合单元知识,引导学生做小课题,如“我眼中的孔夫子”“发霉的食品能吃吗”“对放学时段学校门口交通堵塞情况的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东莞人衣食住行的变化”等。在作业要求的时间段内,只要研究的大主题一致,关联的知识板块相同,学生可以突破学科边界,融合文理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5.创新小发明

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从事发明工作的能力,基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及所储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小发明的实践性长程作业是可行的。小发明成本小,见效快,需要的技术和制作装备也不需要特别高级。小发明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各种发明技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渐渐掌握“头脑风暴法”“和田十二法”“5W1H法”“奥斯本检核表法”等创新技法的实操应用。在融合学科内容的背景下,结合单元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完成“玩转小电动机”“认识和使用传感器”“神奇的光电门”“我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作品”等长程作业。

三、思考与建议

1.以研促学,保障长程作业的实施

实施长程作业不是额外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建议学校要统筹班级各科资源,兼顾各个学科的作业情况,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实践类、探究类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开展长程作业,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以研促学。

2.家校共育,支持长程作业的进展

实践类长程作业往往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校园里的硬件和软件可能不足以支持其顺利开展。此时,可以建议和鼓励家长,或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支持学生的长程作业,比如为学生提供作为实践基地的电子器件工厂,聘用工程师为长程作业导师等,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家校共育,弥补学科融合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短板,突破长程作业实施过程中的瓶颈。

3.即时指导,确保长程作业的质量

在长程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即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反馈、鼓励和評价。对于优秀的作品,可以授予学生奖状和奖品,并在校园科技节和艺术节上展览,让学生收获满满的胜任感、成就感和价值感。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指导,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改进。学生不可因为长程作业的周期长而无限期拖延或不行动,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培养学生要事优先、以终为始的作业习惯,加强时间管理和提高作业效率,在预期时间内确保长程作业完成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学科融合实践类长程作业是有意义的、可行的。初中生通过参与实践类长程作业可以磨练人格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高阶思维,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长程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长程电子关联对聚合物中激子极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