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类软技能人才培养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7-13肖剑锋关杯庆
肖剑锋,关杯庆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清远 511510)
一、经贸类人才培养和课程的特点
与理工科较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不同,财经学科属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即属于软科学范畴。在财经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贸类人才虽然与金融财会类人才一样,都兼具软技能的性质,但金融财会类人才的工作对象偏重“对事”,而经贸类人才的工作对象更偏重“对人(客户)”,即比金融财会类技能更“软”。
经贸类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体系知识点分散,但理解、掌握难度低;实践体系中技能多属于“软技能”,点繁杂且较抽象。内容和成果多属于思路、对策、竞争性行动和方案类,很难分解和组合成固定流程以实现标准化模式来进行训练,多偏重发散思维,需要大量借助调研手段和思路方法模型,并综合运用数据、策划、创造、博弈、应变、书面报告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影响工作环境的变量很多,所以应对策略就需要灵活变化,导致技能训练非常不易实施,对技能的掌握和习得难度较高。
二、经贸类课程教学亟须进行改革
经贸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行动型实践教学来保证,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实践教学的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及有效性。实践教学包括课堂训练、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教学活动。
如前所述,经贸类人才的工作主要依赖“对人”的工作所需要的“软”技能,由于其思维发散性和灵活复杂性特征,这些“软”技能习得与工科类的实操硬技能不同,它至少应该经过“懂得-领悟-迁移-应用-反思-升华”这几个学习训练阶段。
在经贸类课程的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囿于自身对专业和课程的深层逻辑感悟不够深刻、教学经验较缺乏、多数教材内容按学科知识体系特征编排、实训内容依赖简单过时的案例性材料、实训方法和手段单纯依赖“举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简单组合式套路等,种种原因导致将经贸类“软”课程教学变成“策论+导向性结论”课堂,课程习得技能的灵活复杂性用非常简单的教学形式来应付完成,看起来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实质上却是纸上谈兵,学生学完后只停留在“懂得-领悟”这两个初级阶段,在具体运用中却有一种无力感,以至于经贸类“软”课程经常被认为是教师夸夸其谈的展示课堂,在一些论坛上,甚至位居“水课”排行榜前列。
为了还原经贸类课程软科学的真实属性特征,让学生能真正习得经贸技能,必须以行动法指引推进经贸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推进“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
三、按工作流程编排项目教学内容
(一)按工作流程编排项目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经贸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贸类“软”课程由于其专业实践性强,教学目标要以使学生掌握运用经贸技能合法、合规、合情合理解决商务实际问题为根本,教学内容编排应能贯彻“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方便教师以行动导向法教学。为此,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按工作业务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编排的改革,而摒弃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按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排的传统教法。
(二)按工作流程编排项目教学内容的思路
对于以“软”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如何按工作流程来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一直是高校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通常可运用管理学中的鱼骨分析法来编排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内容,步骤如下:
1.确定课程应达成的工作学习成果
每一门课程的名称主题词其实就已经指明了学习目标,完成一个围绕课程名称主题词为名的完整活动的项目就是我们要的工作学习成果,将它写在鱼骨图鱼嘴吐出的位置(课程教学产出)。如《商务谈判》课程的工作学习成果是完整地“完成一次商务谈判”项目;再如《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整地“完成一次市场调查”项目等。
2.构建课程主流程项目模块
紧扣课程的底层运行逻辑构建课程流程模块。经贸类“软”课程的运行逻辑一般遵照“认知-(人、财、物、信息)准备-计划或方案-运行或执行(可以分多阶段)-结论或成果-总结或提升(可以并在“结论或成果”中)”顺序或者按照管理学中“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思路来厘清分解,梳理完成这个总项目所需要的关键工作步骤。每个工作步骤即构成流程中的一个子项目,即一个教学模块,这些模块串联起来就是工作流程,构成鱼骨图的大骨。如高职《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模块(大骨)就是“商务谈判认知-商务谈判准备-商务谈判开局-商务谈判磋商-商务谈判成交”,如图1所示。
图1 商务谈判课程内容工作流程图
3.分解工作任务
对每个子项目(教学模块),按照上述小标题2中的思路顺序进行思考。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着手,或者运用“5W1H”六何分析法: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也可以交叉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的某些方面,依据完成项目的顺序过程或者做事的逻辑安排列出该模块应该分解的主要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主要以串行方式排列,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中部分并行,共同构成鱼骨图的上排细骨。如将高职《商务谈判》课程的工作任务(上排细骨)分解,其中“商务谈判准备”模块就按“人、财、物、信息、计划”等分成“成立谈判团队(人)、提升队员素养(人)、调研信息情报(信息)、制定谈判方案(计划)、建立后勤保障(财物)”五个工作任务,如图1 所示。
4.明确项目模块要求的能力目标
经贸类教育应该坚持能力本位理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工作技能目标和职业素养(包括课程思政)目标。按照工作过程分解出来的每个模块,完成模块工作需要与情境相关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显性指导和实施行为的工作技能,也包括隐性的职业素养技能。经贸类教育课程要想体现其职业性,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在实务中认真调研岗位需求,并结合专家小组法提炼每个工作模块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将这些能力目标置入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设计中去,并将能力目标排成鱼骨图的下排细骨。以高职商务谈判课程为例,根据调研,将其能力目标分解(体系如图1 所示)。
四、构建高仿真实训场景
(一)经贸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经贸类课程教学,必须坚持运用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手段,采用项目引领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有目标、有组织、有场景、有任务、有指导、有评价、有提升的有效“动起来”,将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核心、任务为引领、高仿真情境活动为载体、行动为主线、“做前学、做中悟、做后升”为方法,通过设置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知行合一,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充实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如何构建高仿真实训场景
要真正贯彻上述思路,就要尽可能将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任务搬到课堂中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真实场景和任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创建高仿真工作场景的方法,在此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
1.搭建真实场景
在课程流程化构建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了课程的总任务就是要完整地完成一次围绕课程名称的项目活动,围绕此次总活动,选择某些上市公司为背景(场景)来设计现实虚拟任务,搭建经贸类“软”课程教学中难以实现的真实实训场景。之所以在上市公司中选择实训场景:一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管理比较规范,且大中小型规模都有,行业分布广泛,业务比较全面,选择它们来当场景可以丰富学生的行业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训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合规经营意识;二是因为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布报表和重大事项信息,经营数据可以公开查阅,在实训时有真实的当下经营决策感;三是上市公司的业务信息相对比较复杂也比较真实,学生在查找时需要主动学习、判断、分析、筛选、组合、运用,对提升自身商科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2.设计现实虚拟任务
有了上市公司这个真实实训背景之后,接下来就要结合所选企业的业务范围、当前热点业务、实训教学技能点设计若干现实虚拟任务,一般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去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考核小组,小组考核队员,让小组和队员间形成正向竞争激励关系。这个任务通常是提前一段时间布置,让学生们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学习知识、讨论方案、搜集信息、形成课业报告。任务设计要坚持实务原则,着眼于解决理论知识在工作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力求解决“所学无用”和“所用未学”的问题,通过借鉴大量的企业在职人员实际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当前企业对员工技能的实际要求,采用多种实训手段,努力将任务实训达到与实际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效果。
3.实施教学步骤
在实施教学时,要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教师将每个项目逐一分解为一个个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先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高仿真的场景下身体力行“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在“做”的过程中化解难题形成成果,再通过教师的“临床”“对症下药”进行指点和评价,使学生反思和感悟,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再次训练或修改成果实现学生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教学步骤的设计,通常采用“学-议-做-评-改-练-悟”七步体例,形成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认知-掌握-迁移-升华”的螺旋式上升“学习链”。
五、运用混合式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起来
(一)运用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做学习主人
为了实现课堂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经贸类“软”课程教学引入上市公司真实背景设置现实虚拟项目,这些项目往往牵涉面广且比较深入,涉及很多课外知识,需要组建项目工作团队,利用课前课后、课里课外、线下线上、相互学习、分工合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来完成,并培养自学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教师也需要建立与学生的线上线下联络渠道随时随地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团队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完成高仿真项目的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教学方式,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主角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缺少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职业技能,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经贸类“软”课程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输出知识为主,那么其最终命运就必定是获得“水课”评价。
在将“流程+项目+场景+混合”方式引入经贸类“软”课程课堂后,教师就应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他们在课堂汇报他们的成果,进行表演或演示,解说思路,答辩,作出结论等。教师要促使各学习团队之间发生“思维碰撞”,教师从主导变为引导,只对学生进行适当提问、启发、点评和提要求,将教学由“教- 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六、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商务谈判是高职经贸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典型的“软”课程,市面上一些《商务谈判》教材采用了流程化编排内容体系,但具体内容基本采用“理论+案例分析+零散式项目任务训练”编写体例,教师在课堂上也是根据教材来进行教学,使得该课程成为学生评价中的“水课”之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流程+项目+场景+翻转+混合”综合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
(一)课程流程项目化
课程总任务是让学生参与一次高度真实的全流程商务谈判活动,将内容流程化,并分成几个项目模块,然后分解任务和能力目标,这些在上面内容中已经介绍。
(二)创设高仿真场景
第一,寻找10 家理论上有业务交集的上市公司组成一个封闭生态圈(为了简化竞争对手和盟友的范围,谈判策略只考虑此封闭生态圈内的公司),将全班分成若干个谈判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家公司的采购或销售谈判团队,比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谈判团队、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谈判团队、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谈判团队、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谈判团队。
第二,虚拟若干可能有商机的采购供应业务,新厂和业务是虚拟的,但公司都是真实的。比如:比亚迪、东风汽车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分别在江苏扬州、安徽合肥和广东广州建成新厂,专门生产新能源家庭用汽车。东风汽车新厂年产新车计划为20000 辆,新车瞄准定价区间为12-15万元目标客户;比亚迪新厂年产新车计划为25000辆;重庆长安新厂年产新车计划为22000 辆,瞄准定价区间为10-12 万元目标客户。三家新厂成立后,欲采购生态圈内相关企业的钢材、轮胎、玻璃、汽车空调和汽车电子元件,并希望建立采购与供应的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将三家汽车企业当成种子选手(相互间不成为谈判对手),各团队抽签组队谈判,在最终谈判之前,将逐渐完成谈判流程的各个项目,这里面就融合了信息情报采集、谈判方案制定、谈判开局、磋商、成交、合同及条款、签约及后续管理等整个流程。而且,这个生态圈中可能有竞争对手、有联盟伙伴、有生意对象等等,全面考验各谈判团队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全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和各学生团队一起,都要通过线上线下、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工作。
第四,教师按照教学计划逐渐引导各团队按流程完成项目任务,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成为主角,在每个项目模块各团队都要做演示汇报,教师只点评和提要求,但却始终把控教学的方向和质量。
由于课程教学全程进行高仿真项目实训,富有综合性、系统性、逻辑性、挑战性、激励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虽然辛苦,但很有兴趣和成就感,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拓宽自己的视野,真正提升商务谈判综合能力,达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