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2023-07-13李将军韩圣玥

北方经贸 2023年6期

李将军,梁 睿,韩圣玥,付 涛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一、引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将进入历史新方位,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背景下,金融的逻辑必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金融体系中,影子银行指传统银行以外的金融中介,扮演着“类银行”的角色。2008 年以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扩张,在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从2017 年开始,我国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的市场乱象进行了坚决治理,使其风险持续收敛。

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在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以外,影子银行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科学地梳理影子银行的发展脉络和热点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最近十几年影子银行领域的重要节点文献进行图谱再现,即通过对作者与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影子银行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以期探索高质量背景下影子银行的金融逻辑,从而使其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

(一)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CiteSpace 是基于Java 语言开发的一种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可以将海量的文献数据以多元、分时、动态的可视化语言呈现出来,从而展现出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分布、进展和前沿等特征。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2009 年作为初始年份,时间跨度为2009—2022 年,以“影子银行”为关键词在“高级检索”类型中进行检索,文献来源于核心期刊、CSSCI两大数据库。本研究剔除非学术性文献和无效性文献后,最终筛选出1265 条样本文献,以此作为研究的有效分析样本,建立样本数据库。

(三)文献数量特征

本研究先对2003—2022 年以影子银行为主体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2009—2022 年影子银行领域研究文献发文量趋势

从图1 可以看出,总体上影子银行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在2014 年达到顶峰,其后热度逐渐下降,近年来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从阶段性来看,国内影子银行领域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2009-2011 年)、高速增长阶段(2012-2014年)和成熟发展阶段(2015-2022 年)。在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内影子银行研究相关的发文量处于迅猛增长的趋势。而在成熟发展阶段中,互联网金融产品和网络借贷P2P 等新型业务模式则异军突起。

(四)影子银行研究核心作者和机构分布

为了发现影子银行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机构,本研究设定节点类型为“作者”和“机构”,挖掘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作者和研究机构间的社会网络关系,[1]从而反映出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情况及研究实力。[2]

1.影子银行研究核心作者分布

核心作者是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引领者,是该研究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的学者。本研究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相结合的综合指数来判断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3]本研究认为,发文量和被引量分别从质、量两方面反映出学者对影子银行领域的研究贡献,两者权重均取0.5,并代入公式:

式中Zi为第i 位候选人综合指数;xi为第i 位候选人发文总量;x为候选人平均发文量;yi为第i位候选人被引总量;y为候选人平均被引量。测评的综合指数>100 的学者11 位(见表1),即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

表1 2009-2022 年影子银行核心作者

运行CiteSpaceV 软件,得到影子银行领域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如图2 所示)。图2 共有422 个节点和121 条连线,整体网络密度为0.0014,说明影子银行领域的研究学者之间紧密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广泛合作的态势。学者分布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当前已经形成的合作群体主要有7个:群体1 由马亚明、王虹珊、侯金丹、佟淼和胡春阳等学者组成;群体2 由窦炜和张书敏组成;群体3由陈平凡和隋平组成;群体4 由杨公隋和高艳兰组成;群体5 由冯科和贾甫组成;群体6 由李香花和李世辉组成;群体7 由宋巍和刘俊奇组成。这些学者在影子银行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图2 2009-2022 年影子银行研究作者合作网络

2.影子银行研究高产机构分布

运行CiteSpaceV 软件,得到影子银行高产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如图3 所示)。图3 共包含342 个节点、152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6,说明研究影子银行的机构比较多,但是比较分散,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强度比较弱。

图3 2009-2022 年影子银行高产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从表2 可以看出,发文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接下来,发文数量比较多的单位依次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从图3 和表2 可以看出,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单位之间尚未形成明显的合作网络关系。

表2 2009-2022 年影子银行高产机构

三、影子银行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

(一)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影子银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研究内容和观点的高度概括,对其可视化分析可考察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4]基于此,为了直观反映影子银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的相关分析,呈现的影子银行领域的关键词聚类视图(如图4 所示)。

图4 影子银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图

图4共有517 个节点,1350 条线,关键词的聚类为15 类。通常来说,ModularityQ 在0.4-0.8 之间说明聚合效果符合或接近预期的要求。MeanSilhouette值越接近1,则网络同质性越高。[5]该聚类的Q 值为0.5217,S 值为0.8606,说明该聚类是合理的。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货币政策”出现的频次为145,是关键词“影子银行”以外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借助普赖斯定律公式,计算得到影子银行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的最低频次≈13,且中介中心性大于0.10 的关键词是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节点。[6]据此,将频次≥13 且关键词中心性≥0.1 的列为热点关键词(如表3 所示)。

表3 影子银行热点关键词分布(影子银行≥13 且关键词中心性≥0.1)

由表3 可知,在影子银行的相关研究文献中,除了“影子银行”自我指向性的关键词外,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关键词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风险”“商业银行”“金融稳定”“理财产品”“金融危机”“杠杆率”等。基于此,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主题:

1.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内涵研究

进行影子银行相关研究的基础是辨析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内涵。综合相关文献,学者们都认为影子银行这种中介体系的特征是游离于传统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监管套利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有马克思主义借贷资本运动-积累-增殖理论新框架。[7]韩珣等人则从实体企业参与信贷市场投融资业务角度认为,影子银行主要包括委托贷款、委托理财、民间借贷等业务。[8]

2.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研究

监管层比较担心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大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何平等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对社会信贷总规模和社会流动性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并可能会加剧金融系统的脆弱性。[9]李建强等也证明,刚性兑付会扭曲市场定价机制,加剧金融系统的脆弱性。[10]刘南希和李戎则发现,当金融压力上升时,为了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国有银行会显著减少影子银行业务。[11]

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方面研究

李波和伍戈研究认为,影子银行的高杠杆对金融机构的稳健性指标有着重要影响,从而最终对货币政策形成挑战。[12]温信祥和苏乃芳则认为,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13]周安的研究证明,影子银行规模的提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具有实质性的影响。[14]

4.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方面研究

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辩证性。一方面,张庆君等研究证明,影子银行的发展抑制了实体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15]另一方面,李建伟和李树生研究发现,影子银行通过金融创新业务推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提升了实体经济的景气程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6]因此,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影子银行拓宽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优化了实体经济的投资结构,将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影子银行也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引起了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加剧了实体经济的风险积聚。[17]

5.影子银行监管对策方面的研究

为了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学者们在影子银行的监管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郭雳提出,应该调整监管对策,使影子银行业务更加有效地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形成互补。[18]杨明月和荆林波提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具体做法: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统计制度、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管理架构、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引入监管负面清单制度。[19]朱颖颖认为,监管部门应从双峰监管与跨境合作监管的共同角度来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20]

(二)关键词凸现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子银行相关研究的演化发展趋势,本研究进一步借助CiteSpace 的关键词凸现功能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影子银行研究领域的前14 个凸现词(如图5 所示)。由图5 可以看出,在14 个突现关键词中,“金融危机”为最早凸现的关键词,持续期间为2009—2013 年,也是凸现强度值最高的关键词,这说明“金融危机”是2009—2013年这个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在该段时间内,由于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住房政策以及全球流动性过剩等因素的冲击,影子银行规模快速增长,加上监管的缺位,导致影子银行系统成为潜在金融危机的助推因素。[21]

图5 影子银行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

“理财产品”是除了“金融危机”外凸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持续时间是从2013—2014 年,说明“理财产品”是影子银行研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由于存在期限错配和刚性兑付这两大特征,商业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确实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22]

“资管新规”为2019 年和2020 年凸现的关键词,且持续至今,说明这二者是当下影子银行领域的研究热点。2018 年我国出台了资管新规,影子银行活动得到了明显遏制,期限错配和刚性兑付得到了纠正,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也显著降低。[23]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软件工具,对2009—2022年中国知网(CNKI)中CSSCI 和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影子银行的1265 篇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论文年度分布统计,研究作者及机构的分布分析,从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视图和凸现词三个维度揭示营商环境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显示,影子银行领域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2009-2011 年)、高速增长阶段(2012-2014 年)和成熟发展阶段(2015-2022 年),并呈现出如下特征: 核心作者和高产机构的研究合作还需加强;研究热点及关键词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稳定”“理财产品”“金融危机”“杠杆率”等;关于研究主题,已有文献将其分为五个方面: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内涵、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监管对策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展望

本研究数据取自CNKI 数据库,没有与其他数据库尤其是WOS 内的文献进行整合与比较,研究结果仍有待完善。在对影子银行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中英文数据库,对国内外影子银行的研究进展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影子银行研究的发展趋势。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影子银行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和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五个方面,也是我国影子银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内容。二是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在2017年,政府就开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影子银行机构需要立足自身的特点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数字化转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三是探索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影子银行的发展逻辑需要转变为与实体经济共同实现价值创造。这就需要影子银行金融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在服务乡村振兴、高端装备制造等过程中,发挥知识集成和智慧集成,探索出价值创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