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手肿胀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7-13钟菊芳
赵 烁 钟菊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该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但临床实践发现,由于CAG 手术多经桡动脉穿刺,桡动脉内径小,冠心病患者CAG 术后易出现前臂血肿和疼痛,皮肤张力升高,造成术侧上肢麻木,影响术侧肢体末梢血液供应,导致肢体缺血性坏死甚至出血死亡[2-3]。患者术后手血肿和疼痛受到手术操作、血管、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4-5],但目前有关冠心病患者CAG 术后手肿胀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致使临床缺乏相关高质量证据作为参考。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37 例冠心病CAG 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线性回归多因素分析,以期为临床减少手肿胀疼痛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237 例冠脉造影检查(CAG)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后无胸痛,术侧肢体活动功能正常;(2)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醒;(3)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疾病;(2)存在出血倾向等其他冠心病并发症;(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难以配合研究者;(4)术前上肢存在感染、破损、肿胀等。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行CAG 手术检查,收集并记录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掌周长、血小板、凝血情况,可能引起冠心病患者CAG 术后手肿胀疼痛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手部位情况:渗血、闭塞、上肢瘀斑)操作方式:手术类型、介入治疗次数。既往病史:心肌桥(房颤)等。经桡动脉CAG 手术方法为: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患者入室后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经手腕的桡动脉部分进行穿刺,并插入导管穿刺针,随后沿着导管将穿刺针插入并逐渐推至冠状动脉口,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口后将碘造影剂注入,并对目标区域进行观察,观察完毕后常规退出导管并止血和包扎。
1.3 观察指标
手掌肿胀程度以各手指中节周径之和为标准。术前术后差值:轻度肿胀0.5-1.5 cm,中度肿胀1.5-2.5 cm,>2.5 cm 为重度肿胀。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of pain ,VAS)评价疼痛程度,其中无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为7-10 分。由科室责任护士采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肌桥、介入治疗次数;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送至检验科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对237 例接受CAG 检查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心肌桥、介入治疗次数、血小板、凝血功能与患者术前术后肿胀差值、疼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患者术前术后肿胀差值、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s)
表1 单因素分析(±s)
项目年龄(岁)t 值P 值t 值P 值≤60>60 9.018<0.01 7.731<0.01性别男女5.120<0.01 3.570<0.01手术类型冠脉造影+PCI冠脉造影2.089 0.040 4.012<0.01高血压1.738 0.085 1.141 0.256糖尿病1.776 0.079 0.887 0.377吸烟0.743 0.459 1.360 0.180心肌桥有无有无有无有无否2.140 0.036 2.118 0.037介入治疗次数2.076 0.040 3.745<0.01血小板2.230 0.030 2.385 0.019凝血功能1 次2 次及以上否正常异常正常障碍例数(n)95 142 149 88 55 182 80 157 72 165 89 148 54 183 146 168 69 157 170 67 170 67术前术后肿胀差值(cm)1.38±0.46 1.97±0.54 1.59±0.51 1.95±0.53 1.86±0.56 1.69±0.41 1.81±0.54 1.69±0.42 1.83±0.62 1.69±0.38 1.76±0.55 1.71±0.41 1.87±0.57 1.69±0.44 1.65±0.46 1.68±0.47 1.85±0.61 1.67±0.47 1.69±0.43 1.84±0.48 1.67±0.47 1.89±0.53 2.969 0.004疼痛评分(分)4.03±1.15 5.29±1.34 4.35±1.19 4.93±1.22 5.41±1.37 4.59±1.20 4.92±1.37 4.71±1.28 4.90±1.39 4.73±1.28 4.93±1.36 4.69±1.24 5.12±1.37 4.69±1.24 4.64±1.22 4.57±1.17 5.29±1.41 4.65±1.30 4.65±1.33 5.13±1.42 4.67±1.28 5.08±1.40 2.079 0.040
2.2 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是否出现手肿胀、疼痛作为因变量,将表1 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年龄>60 岁、介入治疗2 次及以上、手术类型、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冠心病患者CAG 术后手肿胀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最终造成血流不足,使血管压力过高,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由于心脏体感神经分布较少,属于人体内部器官,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通过显影剂能够显影目标血管状态,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6-7]。CAG诊断常通过桡动脉实施,但桡动脉为α 平滑肌特性动脉,具有血管细小、血管壁中弹性纤维多等特点,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若在手术时穿刺不当可能造成术侧血肿和疼痛[8-10]。
手肿胀疼痛可在术后即刻发生也可延迟发生,术侧局部渗血增加,造成皮肤张力增加,使术侧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和麻木,术侧手温度升高,若血肿时间较长,术侧局部皮肤可能出现青瘀和水疱[11-12]。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局部缺血坏死和神经受损,造成手部功能障碍甚至坏死,留下严重后遗症[13]。现阶段报道显示,冠心病CAG 术后手肿胀疼痛受到介入治疗次数、患者既往病史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仍未进行系统探讨[12]。本次研究结果对可能引起手肿胀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心肌桥、介入治疗次数、血小板、凝血功能与患者术前术后肿胀差值、疼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性别、介入治疗2 次及以上、血小板异常、手术类型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手肿胀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年龄越大患者神经元密度减低,中枢神经内受体减少,传导和调节功能减弱,使得机体对于疼痛的反应敏感。此外,年龄越大患者血管质量较差,并发症的患病率也较高。介入治疗次数增加会增加桡动脉血管损伤并增加出血,易引起手肿胀疼痛[14]。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会增加穿刺点出血风险和术后止血难度,进而引发手肿胀疼痛。
综上所述,性别、冠心病患者年龄>60 岁、介入治疗2 次及以上、血小板异常、手术类型和凝血功能障碍是CAG 术后手肿胀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