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历史栈道的营造
2023-07-13岳永强王通玲
岳永强 王通玲
内容摘要:洞窟和栈道相互依存。20世纪40年代时,麦积山石窟栈道木构大多已糟朽、残毁,布满崖面的桩眼是栈道维修复原基础。本文以近现代5次栈道木构维修实践为基础,结合洞窟分布、文献调查等,对麦积山石窟栈道的历史变迁、栈道的崖面选择及走向、营造技术及木构的材料来源、种类进行研究,期望进一步丰富麦积山石窟栈道营造研究,促进麦积山石窟的整体研究。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历史栈道;桩眼;栈道孔;营造
中图分类号:K8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3)03-0042-09
History of the Renovation of the Plank Roads at the
Maijishan Grottoes
YUE Yongqiang1,2 WANG Tongling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2. Maijishan Grottoes Art Research Institute, Dunhuang Academy, Tianshui 741020, Gansu)
Abstract: Travel between the caves at the Maijishan Grottoes has historically depended on a network of wooden plank paths. Although most of the wooden structures at the site were decayed and destroyed in the 1940s, the holes used to drive stakes into the ground to support the paths can still be found all over the cliff face and have been used as the basis for repair and restoration of the paths five times in recent history. Based on previous restoration effort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aves and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made to the plank roads, 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cliff faces deemed suitable for cave and path construction, and an over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used for building the plank roa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further enrich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 the Maijishan Grottoes, and to promote research on the Maijishan Grottoes as a whole.
Keywords:Maijishan Grottoes; historical plank roads; stake holes; holes for building plank roads; construction
引 言
棧道是中国古代在深山峡谷的危崖峭壁边缘开凿的蜿蜒曲折的人工通道[1],南宋鲍彪称“栈,棚也,施于险绝,以济不通”[2]。《辞海》解释:“栈道……我国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3]可见,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是栈道建造的直接原因。栈道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根据建造材料,栈道主要有木栈道和石栈道(民间俗称碥路)[4]。
麦积山石窟历史栈道指自石窟开凿之始延续至1976年加固工程前栈道构成的所有遗存及遗迹,后文简称为历史栈道。
麦积山石窟自后秦始凿,经历代不断开凿、重修,崖面上“镌凿千龛,现垂万像”{1},现存洞窟221个,主要集中在距地面高20—84米的崖面中部区域。在如此高的崖面开窟造像,栈道既是开窟造像的施工平台,也是后期连接各个洞窟开展供养、佛事等活动的必要道路。历史栈道在峭壁上沿窟龛凌空蜿蜒,其险峻、壮观、惊心的景象和感受在历代名人诗文中均有记载。五代王仁裕《登麦积山》感叹“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5]。明代甘茹《游麦积山》称“金粟三千界,琼楼十二层”[5]41。琼楼十二层指栈道垂直分布有十二层,当地村民又称“十二鸾驾”{2}。
木材易糟朽,加之历史上的灭佛及兵戎火灾、地震等事件的发生,历史栈道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变迁中,现在已经不能再见其完整形貌,曾经满布崖面的桩孔、朽木残梁等痕迹诉说着它延续千年的营造历史,对研究麦积山石窟历史、营造技艺、工匠群体、石窟分期断代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 历史栈道的变迁及崖面遗迹
栈道与洞窟的开凿、重修形影不离。关于历史栈道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但仍可以从仅存的文献记载中探析历史栈道的营造情况。“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秦,成于元魏”{3},北魏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开窟造像的繁荣时期,所开窟龛规模盛况空前。“昔西魏大统元年,再修崖阁,重兴寺宇”{4},且西魏文帝后乙弗氏出家为尼,暂居秦州,后又凿窟而葬。北周时期,秦州大都督为亡父造七佛龛,并邀庾信撰写《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七佛龛工程浩大,规模为麦积山石窟之最,加之历任秦州军政官员均笃信佛教,麦积山又迎来开窟造像的高峰。“隋文皇仁寿元年,再□(开)龛窟,敕葬舍利建此宝塔,赐净念寺”{5},隋时延续着早期的荣光。麦积山石窟现存大部分洞窟开凿于北魏至隋这一时期,至隋代,崖面已布满洞窟和栈道。唐以后,随着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东移,加之麦积山已无适宜的崖面开凿新窟龛,此后少有洞窟开凿。宋代对北朝洞窟造像进行大量重修,至明清时期西崖部分栈道塌毁且无人维修,部分洞窟在17世纪后再无人踏入。明清时期仅对部分洞窟进行了重修重绘。
《隋书·五行志》记载:“文帝开皇二十年十一月……秦、陇压死者千余人。地大震,鼓皆应。净刹寺钟三鸣,佛殿门锁自开,铜像自出户外。”[6]据研究,此次至少为6级的大地震,就发生在今天水市西北至陕西陇县之间[7],麦积山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不足100千米。唐开元二十二年秦州地震,《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廬舍崩坏殆尽。”[8]此次地震为7.0级,最大影响烈度可达X度,造成麦积山中部区域大面积崩塌,崖面被分成东崖和西崖[9]。南宋绍兴二年(1132)的题刻载“麦积山……经七百年□□名额,绍兴二年岁在任子兵火毁”{1}。清代任其昌《游麦积山记》写道:“前明中,木栈为野火所烧,榱椽尚存,人迹绝不能至。”[5]69至20世纪40年代,千年石窟已是满目疮痍、湮败不堪。194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李浴考察麦积山记录“在昔诸龛之间悉有栈道通连。今已十九毁折,仅存其窠臼残栋而已。尤以西阁栈道破坏为甚,盖已毁折殆尽,各龛已无由登临,皆成可望不可即之势矣”(图1)[10]。
1945年,邓宝珊先生对自发组织的文物保管活动和补修栈道给予大力支持,主要对东崖部分区域的栈道加装了栏杆,更换了糟朽的木板[11]。1946年,冯国瑞争取到政府资金对东崖卧佛洞到牛儿堂的栈道进行了维护[12]。1952年,西北文化部勘察团新修和加固西崖栈道100余米[13]。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麦积山勘察团提议新修和加固栈道[14],此次栈道搭设、加固完成后,大部分洞窟都可登临。1964—1966年[12]45[15],麦积山石窟文管所对原有800米栈道进行了检修,并对50多个未通的洞窟新修栈道340米[16]。
近现代以来前后累计5次的修建与维修,共架设长约1200m的栈道。根据孙儒譞先生1952年在麦积山石窟考察时的记录,西崖栈道梁的断面25cm×25cm,深30cm,梁与梁之间的距离1.5m[13]152。1964—1966年维修原有栈道时,鉴于已通栈道梁桩太浅(30cm),时有松动,不太安全,翻修时凿深了一倍[17]。董广强对东崖大佛桩孔尺寸进行了测量,断面尺寸有:15cm×12cm、35cm×40cm、20cm×25cm、20cm×20cm、30cm×35cm、15cm×15cm、35cm×35cm、10cm×10cm、30cm×30cm,最深45cm[18]。2007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对散花楼庑殿顶上方的桩孔进行了测量,第1层桩孔有两种,平均尺寸分别为:20cm×27cm,深13cm;20cm×23cm,深10cm。分布不规律,平均间距220cm,与第2层平均层距81cm。第2—3层桩孔为大桩孔,平均尺寸72cm×60cm,深83cm,纵深处内收,层间间距142cm;平均层距30cm。第4层桩孔平均尺寸41cm×30cm,深38cm,内部稍收,层间间距80cm,与第3层层距80cm[19]。研究认为第1、4层桩眼可能只是稳定建筑物构件的桩眼,第2、3层桩眼为大型木构建筑的主承重构件,均不是栈道孔[19]82。考虑到栈道的承重和后期使用功能,麦积山栈孔的尺寸断面约25—35cm×25—35cm,深约30—40cm。
栈道又被称为栈阁,麦积山石窟的栈道是由平层的栈道及檐(窟檐、顶棚、崖阁、屋顶等)和连接层与层交通的栈梯组成,每一部分都由桩眼和木架结构(或辅以砖、瓦、泥土等)联合组成[20]。在势如刀斩的陡峭崖面上,木架结构完全凭借桩眼而存在,因此有栈道必有桩眼。石窟自开凿以来,木结构栈道及栈阁经受了破坏、重修,破坏、重修多次的循环往复,早期的栈道痕迹和后期重修、改造的痕迹早已难分早晚。山体加固工程前的崖面上有数以万计的桩眼,这些桩眼有栈道梁孔,如天桥段现存的桩眼;有稳定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桩眼,如第43、49窟窟檐桩眼;有开窟造像时搭设固定施工平台的桩眼,如第13、98窟水平等距分布的桩眼;有用小木桩固定泥层的桩眼,如第78、74、141等窟内,第13、98窟摩崖大佛;也有固定阁、棚等建筑木构的桩眼。现存桩眼形状和尺寸多样,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方、长方、圆或凸字形等各种形状,桩眼之间的距离、排列不等,同时桩眼也有风化、残缺。据记载,山体加固工程前的崖壁上10cm×10cm以上的桩眼达1992个[21]。
千年的历史,加之地震、火灾、环境变化等影响,栈道的木构大部分早已糟朽。在1941年冯国瑞第一次踏上麦积山石窟时,仅部分洞窟可以到达,遗存的栈道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栈道,历经多次的维修,崖面也是满目疮痍。在1976—1984年,麦积山石窟加固工程又遮挡了大多桩眼,受限于加固工程期间相关资料的各处散佚,对麦积山石窟历史栈道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困扰。但麦积山大多洞窟呈较规则的水平分布,不同时代或相同时代的洞窟相邻或横向分布的特征、大规模重修的历史事实等,为栈道营造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结合加工工程资料,考虑到崖壁上的桩眼相比木构更易保存的特点(桩眼更具时代性),存在区别但又包含一定规律性的桩眼是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尤其对石窟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历史栈道的崖面选择及走向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栈道架设是基于原有历史栈道的遗迹而展开,栈道的走向、位置等影响洞窟开凿的位置,洞窟的位置则决定栈道的走向和位置。20世纪40年代冯国瑞先生考察麦积山石窟认为东崖的栈道上下共计12层,可能是传说的12龛架。1953年文化部勘察团也认为西崖栈道上下12层,是12龛架。可见,尽管东西崖洞窟开凿时代不同,但是都有12层的栈道,西崖第12层是第127窟所在的栈道,东崖第12层是第4、5窟所在栈道及天桥段。大部分洞窟及栈道呈较规律的水平层次分布,不仅仅是因为水平层位左右递进、延伸是最容易、最省工的手段,也和山体的岩性特点有直接的关系。
麦积山以白垩系地层为主,近水平产状,岩性为红色砾岩、夹薄层砂岩及砂质泥岩,泥质胶结为主,有Fe、Ca质胶结,矿物组成为石英、钠长石、钾长石以及方解石。总的变化规律在纵向上由下向上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横向上由东南向西北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层理较为发育[22]。岩性的不均匀性,导致差异风化,在崖壁上形成近水平状的横向风化凹槽或岩腔。现在洞窟上部崖体的差异风化还在继续发展,形成了大量的近水平横向风化凹槽。可以想象在开凿洞窟前,这种风化凹槽遍布崖面。因此,在崖面的选择上,洞窟和栈道的位置都会避开风化严重区域,如躲避不开,那么栈道的梁孔一般会选择风化凹槽区域或周边,此处岩性强度相对较小风化程度高,而岩性强度较大风化程度较弱的崖面则留出来开凿洞窟,且工匠也可以借助这种自然缺陷减少工程难度,也可以为后期的斩山和崖面处理节省一定的工程量。如西崖、中区部分区域的栈道根部和洞窟窟门相对凹进,而窟门则凸出。这种现象并不是古代人民无意识或偶然选择,而是基于生活智慧及与自然斗争经验的确定性选择,这种确定性选择基于一定的科学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伟大梦想。
同时,根据历史栈道孔的高度,发现西崖第52、53、54、55、56、59窟的栈道孔和中区及西崖第57、58、173、59等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西崖第166、152等窟和中区第175、174、48、50等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西崖第81、82、84、85、170、87、88、188、187、184、89、90、91、92、93等与东崖第36、37、35、34、30、28、29等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西崖第103、102、101、100、155、163、147、148等窟与东崖第22、23、24等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西崖第104、105、107、108、109、110、111、112、116、117、118、154、148、177、144、143等窟与东崖第18、19、20、21、156、26、27、12等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西崖第158、127、120、126、123、124、139、140、141、142、178、176等窟与东崖第172、15、14等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图2)。如果把上述洞窟通过横线连接起来,发现这6条同一高度水平线上的洞窟超过洞窟总数的50%,进一步说明东西崖在中区洞窟没崩塌前应该是互相联通在一起的。栈道的高度和位置更大程度决定着洞窟的开凿位置,而洞窟的開凿进一步凸显了栈道的重要作用。
三 历史栈道的营造技术
《太平广记·卷397·麦积山》记载:“古记云:‘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旋折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23]六国共修,说明石窟在不同的朝代各有开凿,因而也就不存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现存早期洞窟处于西崖,但不在同一高度,也不在岩巅,因此,此种积薪的营造方法并不可取。也许在崖面较低位置的洞窟开凿时使用了此种方法,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龛”[5]20,这是北周时期李允信开凿七佛龛的记载,“梯云凿道”即从崖面上凿出梯道而上。
麦积山石窟栈道最初的建造方法和后期的维修、加固究竟采用何种方法,现在不得而知,但是根据文献记载与相近区域栈道建造方法,可以窥视一二。
《水经注·沔水》记载“汉水……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称千梁无柱也。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烧之……自后按旧修路者,悉无复水中柱,迳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也”[24]。文献中记载了栈道的两种营造技术“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和“自后按旧修路者,悉无复水中柱”,简化为力学模型即为简支梁和悬臂梁模型(图3)。
冯国瑞40年代考察麦积山时,听瑞应寺寺僧说:“相传上代有三人自携长板由原存栈道互连攀援而上,循栈道经大佛像脚下,在东上进入此窟。”[11]180此窟即第133窟。1946年,冯国瑞寻木工文得权邀其探察碑洞(第133窟),文氏欣然答应“乃倩挟长板,架败栈间,递接而进,至穷处,引索攀援,卒入西窟大佛左之巨洞中……”[11]173《高僧传·昙无竭传》记:“登葱岭、度雪山……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辗转相攀,经日方过。”[25]此种方法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方形孔洞,过者要随身携带短木,插拔而过。寺僧所言三人和文氏攀援栈道的方法与释慧皎记述的方法有相似之处。此类方法,在栈道后期的维修和加固过程中,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1953年麦积山勘察团勘察期间,文氏再次被邀架通栈道,架栈所需木材,皆由农民自山中采伐运来,吴作人记其架栈之法:“先从最下栈孔,插入一木,加塞加固,然后将板一端,缚于木上,再就板之彼端,更插一木。如此凌空递进,将横梁钉稳,敷板整齐,然后装栏架梯,由低而高,危栈数百尺,因而完成……今则凭空架梯,有时须掷绳索攀援而上。自下施工。如论其难,当更倍蓰。”[14]37文氏架设栈道的方法和悬臂梁的模型较为相似。在借助已有梁孔、少量残梁存在的情况下都如此艰难,那栈道的初次营建就更无法想象其艰难了。
根据20世纪40—70年代麦积山石窟的影像资料,调查发现崖面上存在5种样式(图4):1. 为标准的简支梁模型;2. 为悬臂梁模型;3. 通过斜梁传递主梁的承重到下面的横梁上,从而减轻主梁的承重,但是对主梁的支点选择很重要,如果古人用这种模型来建造栈道,说明其掌握一定的力学知识;4. 可以看作外伸梁,通过改变梁的支点来进一步提升其承重能力;5. 承重方式比样式3更为合理,可最大限度地起到对主梁的支撑作用。
麦积山石窟明以前的栈道究竟是采用何种方式,现在不得而知,但结合秦岭巴蜀山脉的栈道建造技术以及现代根据原有栈孔对栈道的维修复原,常见的栈道形式应如上所述。
四 历史栈道的木材来源及种类
麦积山的开凿,民间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之说。《太平广记·卷397·麦积山》载“古记云:‘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旋折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23]3181。不说栈道营造是否使用这种技术,但在开凿过程中需要的木材量巨大这是肯定的。且从遗留的遗迹来看,作为栈道悬臂梁等关键部位的木材至少在尺寸上还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天水,古称秦州、上邽,地处秦岭西段、渭水中游。天水市区是长墚夹河谷地形,当地居民称呼河谷两侧的墚分别为南山和北山。渭河及天水东南的小陇山属秦岭西端北麓,明《伏羌县志》中记载“南山,层峦重壑,茂林确石,车不得轨,马不得并骑”[26],此南山即麦积山石窟所在的小陇山林区。从大的地理范围来看,南山指天水东南的小陇山丛林,从小的地理范围来看,南山是麦积山洞窟崖面(即南崖)的南侧群山,取材于南山体现就地取材和古人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科学认知,并赋予自然材料文化属性的表达。
《史记·货殖列传》载“渭川千亩竹”[27],说明西汉时期渭水流域有大面积的竹林。竹子的习性是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秦人发迹于天水。《史记·秦本纪》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27]177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山之北曰雕巢谷,又有隗嚣避暑宫,对面瀑布泻出于苍崖之间,亦胜景也”[28]。这都说明当时此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草木生长。《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29]。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北周太祖“……后从猎于陇上”,隋朝“炀帝大业五年(608)西巡至天水大猎于陇西”[30]。“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23]3181。渭水清澈,说明其上游植被情况较好,五百里冈峦说明森林面积广阔。《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载“麦积崖者,乃陇坻之名山……树若桂华,翻能拂日”[31]。此均说明此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从我国西部和北方干旱地区已有的表土花粉资料显示,在甘肃、青海和新疆的草原、草甸或荒漠的表土花粉谱中,松属和云杉属花粉含量一般均在0—10%,在针阔混交林植被的花粉谱中,松属或云杉属花粉有可能超过30%,天水针阔混交林松属花粉含量高达43.1%[32-34]。巨天珍等采用花粉孢子分析和14C测年分析,发现距今2500年左右,小陇山林区是以锐齿栎、辽东栎、铁僵子、栓皮栎等栎类植被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松属和云杉、冷杉属植被也有出现[35]。唐领余等对秦安大地湾地层剖面的孢粉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在距今3800年,本区域木本植物花粉含量较少,有榆和少量松、柏、桦、胡颓子等;而秦安马营的花粉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松属占优势,云杉属也有较多出现,还有少量阔叶树种花粉,如栎属、桦树、胡桃属等[36]。安培钧等对宝鸡凤翔县挖掘的距今2500年前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木材鉴定结果为侧柏和麻栎属植被,且最长椁木长达6m[37]。五代王仁裕的《登麦积山》载“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5]53。北宋大观元年,在山顶舍利塔附近发现灵芝38本,并敬献皇室得到嘉奖。灵芝多生于栎、壳斗科等多种阔叶树和松科松属等木桩或根际地上。明代李师中《麦积山》载“踏入青松翠蔼间,夕阳倒影下溪湾”[5]54。有关麦积山的诗文中出现的植被多为松。《晋书·李暠列传》曰:“先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38]《方舆胜览》载“黑谷山在天水北五十里,大山乔林,连跨数县”[28]1208,清乾隆《甘肃通志》载秦州东八十里吴砦山“山麓有吴镇为入南山采木之路,有木厂,又有柏林,多产山柏”,“改龙山(仙人崖)松柏遂密”[39]。
因此,根据历史文献、考古遗存及环境考古研究,古代秦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为针阔林混交植被,优势树种为栎属、松属、云杉属和柏、榆等树种。
木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结构材料,源于农耕社会实践认知和材料属性匹配的一致性,悠久的建造历史,使人们对木的認识不断深入。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树材种属(尺寸、重量、强度与韧性、纹理、干缩性等)及树材的文化属性就是古人择木的考量范围[40]。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凡屋材,松柏为上,白杨次之,榆为下也”[41]。麦积山石窟栈道用材量大,用材方式多样,对木材的种属和文化属性也有一定的考量。如横梁、梯梁、支柱等选择方形还是圆形,主要基于结构稳定安全的要求。对于横梁和梯梁大多会选用树材的中心部位或根部。树材的成材率并不相同,大的材料可以做梁、柱,弯的做板材;小的做楔子。横梁大多会选择树材的小头朝里,大头朝外,从而形成栈道横梁端头微微上翘,提升安全性,这可能也是桩孔外大里小的原因之一。
五 结 语
自冯国瑞1941年对麦积山石窟考察开始,对栈道大的修建共计6次(第6次为钢筋混凝土栈道的建造),前5次均为借助原有栈孔使用木构对栈道进行架设,是麦积山石窟历史栈道营造的复原实践及探索。结合栈道遗迹和洞窟分布特征,发现栈道的高度和位置对洞窟开凿高度、位置等具有直接影响,栈道在崖面的位置受岩体岩性影响明显。小陇山林区是麦积山栈道及木构的材料来源地,木材的优势树种为栎属、松属、云杉属以及柏、榆等,且在营造中,对木材的种属及文化属性等也有一定的考量。石窟寺的考古研究需要分析和研究石窟寺存在的一切遗迹以及为此遗迹做出贡献的所有群体及其活动。崖面的一切历史痕迹都是麦积山石窟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要加强桩眼与洞窟的位置关系、尺寸、分布规律等研究,对揭示营造历史、技艺、工匠群体、洞窟考古断代等意义重大。
{1} 出自《四川制置使给田公据碑》,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碑文见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2} 鸾驾为民间对天子或神仙车辇的称呼,这一称呼也和当地盛行的民俗“社火”装扮鬼神的车辇有关。
{3} 刻于麦积山东崖第3窟到第4窟栈道旁崖壁,见张学荣《麦积山石窟的新通洞窟》,文物1972年第12期第52页。
{4} 出自《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瑞应寺再葬佛舍利记》碑,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碑文见张锦秀《麦积山石窟志》,第168页。
{5} 同{4}。
{1} 刻于麦积山东崖第3窟到第4窟栈道旁崖壁,碑文见麦积山文物保管所《麦积山石窟的新通洞窟》,文物1972年第12期第52页。
参考文献:
[1]茅以升. 中国古桥技术史[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51.
[2]鲍彪. 鲍氏国策[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568.
[3]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297.
[4]蓝勇. 中国古代栈道的类型及其兴废[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75.
[5]冯国瑞. 麦积山石窟志[M]. 天水:天水报社印刷厂,1989:53.
[6]魏征,等. 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7:648.
[7]王仁康. 开皇二十年秦陇地震考释[J]. 历史研究,1979(7):95-96.
[8]刘昫,等.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200.
[9]陈永明,石玉成,王旭东. 天水麦积山石窟地震构造环境评价[J]. 敦煌研究,2005(5):80.
[10]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旧影[M]. 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29.
[11]冯国瑞. 天水麦积石窟介绍[J]. 文物参考资料,1951(10):181.
[12]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文物工作七十年[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11.
[13]孙儒譞. 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首次考察[M]//甘肃省文物局,丝绸之路杂志社. 甘肃文物工作五十年.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52.
[14]麦积山勘察团工作日记(摘要)[J]. 文物参考资料,1954(2):45.
[15]张锦秀. 麦积山石窟研究有贡献的三个人[J]. 敦煌研究,2003(6):12-13.
[16]麦积山文物保管所. 麦积山石窟的新通洞窟[J]. 文物,1972(12):47.
[17]郭琦. 1952—1953年,文德权百年来首次架通凌空飞栈[N]. 天水日报,2019-08-23(6).
[18]董广强.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M]. 蘭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8:90-93.
[19]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考古研究室. 麦积山石窟第4窟庑殿顶上方悬崖建筑遗迹新发现[J]. 文物,2008(9):72-74.
[20]初师宾. 石窟外貌与石窟研究之关系:以麦积山石窟为例略谈石窟寺艺术断代的一种辅助方法[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95.
[21]喻维国. 石窟工程概述[J]. 科技史文集,1981(第7辑):14-26.
[22]姚伟,杨涛,赵建国. 关于麦积山石窟渗水病害的思考[J]. 甘肃科技,2011,27(16):68.
[23]李昉,等. 太平广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95:3181.
[24]郦道元. 水经注[M]. 陈桥驿,译注. 王东,补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6:224.
[25]释慧皎. 高僧传[M]. 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 北京:中华书局,1992:93.
[26]周铣,等. 伏羌县志[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49.
[27]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11:3272.
[28]祝穆. 方舆胜览[M]. 北京:中华书局,2003:1211.
[29]班固. 汉书:地理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75:1644.
[30]费廷珍. 直隶秦州新志[M]. 天水:新华印刷厂,2014:1379.
[31]张锦秀. 麦积山石窟志[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177.
[32]安成邦,陈发虎,冯兆东. 甘青地区中晚全新世植被变化与人类活动[J]. 干旱区地理,2002(2):161.
[33]夏敦胜,马玉贞,陈发虎,等. 秦安大地湾高分辨率全新世植被演变与气候变迁初步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1-124.
[34]莫多闻,李非,李水城,等. 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J]. 地理学报,1996(1):63-64.
[35]巨天珍,陈学林. 甘肃小陇山林区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演替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8(2):297-298.
[36]唐领余,李春海,安成邦,等. 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J]. 古生物学报,2007(1):51-53.
[37]安培钧,赵志才,韩伟.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木材材性及树种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0(2):11,15.
[38]房玄龄. 晋书:李暠列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2267.
[39]许容,等. 甘肃通志[M]. 刘光华,等,点校整理.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8:324.
[40]杨俊. 中国古代建筑植物材料应用研究:草、竹、木[D]. 南京:东南大学,2016:114-124.
[41]贾思勰. 齐民要术[M]. 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173.
收稿日期:2022-11-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劣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和装备研发”(2019YFC1520900);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麦积山石窟133窟藏造像碑保存环境调查研究”(2020017)
作者简介:岳永强(1983— ),男,陕西省宝鸡市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石窟寺保护研究。
王通玲(1984— ),女,甘肃省临夏州人,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馆员,主要从事佛教艺术及石窟寺考古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