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探究
2023-07-12郭钢刘成
郭钢 刘成
【摘要】数字化技术已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助力,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借助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把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延伸”语言教学,“整合”语言教学,“输出”语言教学。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语言文字运用;高考备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强调引领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语言实践,利用数字化技术积累语言经验,进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学习,学会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时代,有人提出了“混合式学习”,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教师的角色就是引导、启发、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高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能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获得求知欲和知识,进而在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它呈现于课本,实际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它无处不在,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其脱离生活本身,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脱钩,于是本来形象、简单、日常的内容被无形中转化为抽象、复杂、深奥的知识。这样导致学生的思维被固化,不但不会迁移,而且自然认为语言文字就是课本的语言文字,“只道水清如许”“不知活水源头”,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作为高考的一块“试验田”,语言文字运用的“动态性”是事实存在的,这符合它本身的特点,但就因为它的平面细小、立体驳杂,也就给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分解课时规划,利用数字化媒介,做到事半功倍,于无声处完成教学。
一、借助数字化媒介“延伸”语言文字教学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灵活运用。
如以病句专题的教学为例。以往教学中,往往在复习到病句专题的时候,老师通过方法指导和大量训练加以“灌输”,想提高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却收效甚微。其实,辨析和修改病句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纠错修改能力,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掌握辨析修改病句的方法。其实平时多加留意不难发现,病句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信息媒介里。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留意并搜集身边出现的病句,可以是微信朋友圈、广告广播、影视作品等,可记录、可拍照,并作出初步诊断并加以修改。组内合作,汇总筛选,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班内展示交流。
交流呈现:
1.朋友圈里的病句。
示例:某日清晨,某同学抬头看到天边美丽的朝霞,忍不住拍照发圈,配文:“看到今天早晨的朝霞,心情很愉悦!”
这里是成分赘余,“朝霞”即“早晨的云霞”,和前面的“早晨”重复,应删除“早晨”二字。原本是图美、心情美,结果发个朋友圈让人感觉到的却是美中不足。
2.微信群、广播里的病句。
示例:某中学食堂微信群信息“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
一种理解为“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欢迎新老师、新同学前来就餐”;另一种理解是“欢迎新老师/生前/来就餐”。这就是典型的表意不明,有歧义造成的。
示例:某校广播站广播通知。
广播甲:“昨天下午有同学在篮球场丢失一個黑色钱包,请拾到者速送至广播站认领。”
广播乙:“昨天下午有同学在篮球场丢失一个黑色钱包,请失主速送至广播站认领。”
“拾到者”怎么能“认领”,“失主”又怎么能“送至”?两次广播都不对,不合事理,前后矛盾。而且“速送”显示态度生硬,不够礼貌。
3.影视剧的病句。
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影视作品中的病句,仅以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林噙霜对盛老爷说:“还有六姑娘,也是老太太手上的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就是拿在手掌里的珠子,多比喻父母极疼爱的女儿,这里“手上”二字成分赘余,应删除。
扬州知府来祝贺盛老爷出嫁女儿时说:“恭喜啊,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呀。”
古代“小女”属于谦称,只能形容自己的女儿,而称别人家的女儿要使用尊称“令爱”,这里就属于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二、借助信息媒介“整合”语言文字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创新,结合教材范例和知识框架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升华。数字化技术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诠释和体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比如图文转换,老师把生活化的语言文字信息加以前期制作、剪辑,把语言文字“嵌入”到图片里边去,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整合安排,然后再呈现给学生。
教师也可以在学案设定和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自主学习。不论是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框架的设定、学习过程的参与与监督、学习方法的引领和学习困难的辅助解决。教师在学案设计上要加入通过网络解决问题的步骤或提示等内容;课堂上,教师要检验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完成情况,并将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也要努力将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学生学习中来。让学生首先熟悉这些技术的使用方法,师生要选择、摸索出学生愿意接受且容易接受的方法,要节约成本、要方便快捷,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努力做到学习效果的立竿见影。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配备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校园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各类教学APP辅助系统,如小七学伴、微信课堂等。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群等途径辅助教学和学习。
三、借助数字化媒介“输出”语言文字教学
在语文数字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的便利条件,从学习任务的布置到学习评价的落实,真正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以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比如,教师用“七天网络”APP发布作业,学生在“七天学伴”上完成作业。选择题自动批阅,主观题教师线上手动批阅,教师可在主观题留下评语。批阅完成后,软件自动生成量化分析,学生可查阅成绩、存在问题与分析、教师评语。学生完成作业后,可在线查阅答案,通过微信群观看易错题讲解微课,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得以实现。教师同时也根据统计数据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跟进强化学生易错知识点教学,及时查缺补漏。还可以变换题型、题干或角度命制习题,检查学生在思维方法、知识体系、能力呈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偏、修正。
以成语学习为例。高考中词语辨析加大了考查的力度,由选择题转变为主观题,这对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本中的积累要和生活的积累相结合,要以作业的形式鼓励、督促、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真正实现家校联动,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作业设计:
1.请根据广告中的成语谐音写出原成语。
碟碟补休(影碟广告)、无鞋可及(鞋业广告)、快治人口(口腔药广告)、喝喝有名(酒业广告)……
2.指出下面影视剧中的成语误用。
《新还珠格格》中紫薇设计了一款顶上是碗状的帽子,可以将蹴鞠放在里面顶着跑,当时紫薇小燕子她们说:“这叫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这个词形容为了达成目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什么坏事都可以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为了成功非常努力。
3.在一个个微信群里,有人抛来一张图片,又或是一组聊天记录。下面是群成员的聊天记录,其中所使用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个群真是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啊!”
B“上面的有些说法和事实是大相径庭的。”
C“其实其中不少消息未待正式辟謠,已经不攻自破了。”
D“但是现实打脸,未能阻止谣言的纷至沓来。”
答案选A,因为“参差不齐”是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用于“信息”不合语境。
如教师推荐学生利用假期读小说《人世间》或观看改编成的电视剧,就可以设计语言文字语用的“一拖三”组合作业:
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A“火”了,好评不断,_____(高潮迭起、跌宕起伏)。作者梁晓声做客B“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C“80后”至“00后”的年轻一代知道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他认为D“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成长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1)选括号里的成语填到文中横线处。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把修改好的句子拍照上传。
(3)判断文中ABCD四处引号的用法各是何种类型?
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利用好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多媒介资源,合理布置好语言文字运用类型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任务。老师或者学生都可以设计一些“小题”,利用一些软件平台推送给学生作为家庭作业。还可以在假期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命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题目,利用以上软件、平台推送给班级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充分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表达应用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语文学习的情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善于抓住数字化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沈金江.高中语文“混合式学习”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
[3]户晓萌.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新通信,202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语用专题有效性备考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1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