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理路

2023-07-12周慧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

周慧

摘要: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而通过控制理论开环系统中输入量、控制量、反馈量来分析,高校劳动教育存在个体认知偏差、目标定位失准、评价系统缺位的困境。因此,将高校劳动教育融入闭环系统,将劳动教育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来划分,通过基于主客评价的内外双环进行控制,按照有效输入、精准控制、闭环反馈的思路,凝聚思想共识、搭建实践平台、追踪实施效果,可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劳动教育; 双闭环控制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G642.3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2.0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1],这也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敲响了警钟。

控制理论下的闭环系统,是指作为被控的输出量以一定方式返回到作为控制的输入端,并对输入端施加控制影响的一种控制关系,其优势是根据输入量、控制算法可实现灵活、高效的调控,以达到预期输出的目标。将劳动教育代入闭环系统结构中,将劳动教育内容、平台和机制视为控制器和控制算法,学生既是执行器也是被控对象,同时形成内在动能和客观体现的双闭环,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原理归纳、不足分析和路径探索提出了新的思考视角。

一、 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 良好传统的延续

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具特色的宣言、实践形态、教学内容、政策方针等,并与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的变化发展相适配,这一过程结果主要归因于我们党拥有高度的政治敏锐力和判断力、洞察局势的自觉性和前瞻力[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也更加强调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因此,高校要开展好劳动教育,就应当始终坚持劳动育人的导向,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更好地履行劳动教育的职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坚持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要求,高校正式开设生产劳动课程,把生产实习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党把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把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作为教育改革的方针目标,明确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 时代进步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随着时代的进步,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教育需要,劳动教育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宏观上来看,作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中国正面临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诸多“卡脖子”技术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科技创新来予以突破,这就要求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科研技术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培养一批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势在必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高校大学生知识储备丰厚、专业教育扎实,是未来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的不二人选,因此,高校大学生所接受的劳动教育直接关系着中国劳动力的未来。同时,从微观上来看,劳动教育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其中主要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型劳动教育。学生在接受生产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是为未来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基础;而服务性劳动教育则更加强调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学生在服务性质的岗位中奉献实践、实习见习,可有效推动社会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科技扶贫等领域有效补充和长足进步。此外,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4]。《纲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瞄准和把握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重点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養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因此,高校重视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这既是时代发展之需,也是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 全面发展的支撑

回归教育本源,劳动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对社会的输出,还将直接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念的树立、实践技能的提升、良好品德的养成上。劳动教育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观念决定行为,在大学生脑海中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可以帮助其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增强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充分认识到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从而自觉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从内在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实践增强本领,大学生在劳动中通过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的亲身实践,可以有效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对大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和创新创造的加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影响。在崇尚劳动、参与劳动中,大学生能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 基于开环控制的劳动教育不足归因分析

控制原理中开环控制是一种缺乏反馈环节的控制方式,其结构包含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三个部分。将劳动教育代入至开环控制系统结构中,可将学校的教育内容、平台和机制视为控制器,学生既是执行器也是被控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初始输入量、控制器变量算法和反馈闭环将直接影响高校劳动教育的效果。

(一) 初始量:个体认知的偏差

个体对于劳动的认知是劳动教育中的初始输入量,但其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扰,信号的误差也不断被放大。一是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导。家庭的教育处于学生教育的最前端,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受到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潜意识地将职业作“三六九等”之分、高低贵贱之别,就将干扰学生对劳动无价和劳动平等的理解,明显有悖于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的初衷。二是劳动教育地位的匮乏。就算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如果缺乏教育的时间和机会,那么劳动教育也只能被“边缘化”。在家庭教育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这也让家庭教育的导向更多地转向“分数论”“成绩论”,从而漠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致使劳动教育“靠边站”。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体现于家庭教育,不少学校也缺乏对于劳动教育的正确理解和统筹设计。部分学校存在将学生的劳动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体力劳动的情况,没有充分认识到身体在创造亲知知识、个人知识、实践智慧、道德品质等方面独特而巨大的作用[5];同时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相较于专业课程略显单一,与系统的专业课程相比,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少,劳动教育内容模糊、更新不及时,缺乏规范化和系统性,并且逐渐被边缘化[6]。在《纲要》发布之前,不少学校没有严格将劳动教育在内的实践教学纳入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二) 控制变量:目标定位的失准

教育内容、教育平台作为控制器,教育目标作为控制器变量算法,直接影响其信号输出的结果,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难以调和的偏差。一是教育导向不精准。高校在构思劳动教育时,缺乏对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深入解读,以至于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了解不深、对目标把握不准,要么弱化目标,仅仅将劳动教育的目标简化为增强技能、实现成长、促进就业;要么泛化目标,认为劳动教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只聚焦“高大上”,而忽视了个体通过接受教育从而达成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促进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二是教育内容大一统。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设定为无差别的“宏观叙事”,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目标差异性,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实施“一刀切”现象亦较为明显,共性化目标与个性化目标难以区分,亦欠缺理性逻辑与课程实践的目标同构。因地制宜、按学科年级分层分类的特色化、个性化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设计偏少,各学段内容的多元性与适切性不足。三是理论实践的割裂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教育界人士看到了学校教育“向来论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而学校课程中之所谓劳作者亦不外是儿戏。但真正的劳动教育必须有真正的劳动”的局面。这不仅仅是“重知识轻劳动”导致的,在控制器环节,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层面,教育平台往往都是供需不平衡的。在校内劳动教育中,学生常常没有平台去劳动,劳动教育存在非常强的节点性和自发性,学生往往在“劳动节”“学雷锋日”集中开展劳动,而其他时段很难找到服务的机会和渠道,在社会上能给大学生提供劳动服务的平台更是少之又少。

(三) 反馈环节:评价系统的缺位

在开环系统中,缺少能够反馈回输出量和控制量的环节,在《意见》和《纲要》发布之前,大多数高校劳动教育的评价系统是缺位的。

一是缺乏内在动能的评价。当下,大多数的劳动教育采用了自我评价为主的方式,即由自己提供劳动证明以供认定,但鲜有体系对“学生本身是否乐于劳动”、“能从事哪种类型的劳动”、“学生在什么劳动中获得感最大”等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和回答。例如,目前在高校所开展的劳动活动中,体力劳动占主要地位,虽然能对学生起到锻炼和教育作用,但这种劳动教育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较低,甚至逃避劳动,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劳动教育收效甚微。二是过程和效果评价混乱。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多呈现出管理主义倾向,学生课堂考勤、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频次及时长等体现管理效能的指标要素居多,或者有的直接以活动成效评价替代劳动教育的成效评价。同时,评价时还多存在以量化方式对劳动素养中的知识与技能等显性指标进行考核,弱化了对劳动素养中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隐性指标进行质性评价。三是教育者评价替代输出对象评价。多数高校劳动教育以学校劳动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和任课教师为评价主体,而学生、家庭和社会参与评价较少,特别是教育者评价替代输出对象评价的现象极易让劳动评价流于形式。例如学生参加志愿活动,通常采用的是留存影像资料、提交心得体会等形式开展,常常出现摆拍、作假、敷衍了事等现象。但在评价时,任课老师、辅导员等教育者评价时往往难以察觉。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突出输出对象的评价,例如义务清扫应由过往群众评价,志愿宣讲由听众观众评价,实习见习由企业评价,输出对象作为劳动的受益者或监督者来对劳动进行评价,在多方评价下才能够进一步保障劳动教育评价的客观公正。

三、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劳动教育环节确定

(一) 主客内外双闭环的确定

模型将劳动教育分为内外双闭环。其中内环以主观评价为核心,主要由學生参加劳动教育的自我评价、感知等为主体进行评价反馈。学生接受理论环节的劳动教育,后投身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完成劳动后对参与劳动的主动性、满足感、匹配度等内在动能因素进行评价,如若自评未达预期则反馈至理论和实践环节予以调整。而外环则以客观评价为核心,主要由他人对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完成度、劳动成效等主体进行评价反馈。学生完成劳动后,他人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进行评价,如若他评未达预期则反馈至理论和实践环节予以调整。

(二) 劳动教育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确定

劳动教育应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统筹起来看。其中,劳动教育的理论环节重点在于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因此,无论学生是主观评价中认为所从事的劳动无意义、不重要,还是客观评价中因为懈怠造成的未达标,都应该重在解决思想问题。教育者要对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观意愿、内生动力、期待预期进行调研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重在突出人岗匹配,因材施教,发挥价值,取得实效,重在让学生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加强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劳动素养存在差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存在学生可能努力去做但“完不成”“够不到”的情况,我们应该思考这就是劳动实践环节内容上的不匹配造成的,此刻就需要教育者对学生的个人特性、爱好、特长进行整理,及时对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合理设定劳动教育内容,通过“一人一策”力争实现人岗匹配,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争取实现劳动效果最大化。

(三) 主客内外双闭环调整原则

内闭环控制是瞄准学生对劳动态度、感受等的主观期望,根据主观意愿与个体素养进行调整、控制和反馈,追求平衡状态的过程。现实中,大学生参与劳动的素养、能力、优势是不同的,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者要对学生参与劳动的主观意愿、内生动力、期待预期进行调研分析,从而调整理论和实践环节。当主观意愿不足时,此刻应及时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环节进行调整;当个体素养不足时,应对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外闭环控制是瞄准社会、受众对学生参与劳动的客观期望,根据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进行调整、控制和反馈,追求平衡状态的进程。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中,一味看重过程或结果都是以偏概全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学生完成过程、所取得的结果,设立不同的关系比。一部分理论性、长期性的劳动内容应“重过程,轻结果”,一部分服务型、短期性的劳动应该“重结果,轻过程”。一旦劳动过程不佳时,应及时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环节进行调整。当劳动结果不佳时,应对实践环节进行调整。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劳动教育环节如图1所示。

四、 基于双闭环控制理论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创新

输入量、控制环节、闭环反馈环节是决定输出结果的三大核心要素,结合内外双闭环的重点过程,可在凝聚思想共识、搭建平台项目、追踪实施效果三个方面予以设计。

(一) 有效输入:凝聚高校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思想共识

双闭环控制理论背景下劳动教育想要达成良好效果,必须拥有一个有效的输入量,那就是学生对接受劳动教育的思想认同,而这种认同又可以通过被动接受和主动作为两个阶段予以实现。一是突出制度建设实现必要参与。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中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加强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约束,同时依托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还应加强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运用,将参与劳动情况与第二课堂成绩单有机结合,根据年级、专业、存量、增量设置目标。二是突出氛围营造实现主动参与。开展全员化劳动教育活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发挥榜样引领功效,要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宣传报告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 精准控制:搭建高校大学生开展劳动服务的实践平台

双闭环控制理论背景下劳动教育想要达成良好效果,离不开一套精准控制系统,那就是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内容。按照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的特点,可采用岗位化和项目化并行的形式搭建其教育實践平台。一是搭建劳动服务岗位。可设置帮扶解困、调研宣讲、义务清扫、赛会支持等类别服务岗位,重点在服务性劳动教育领域,发挥特长,创造价值。帮扶解困类劳动服务岗位可包括发挥自身学业、科研、就业方面的优势,对学业、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结对指导帮扶,帮助其克服困难,迈出困局,实现提升;调研宣讲类劳动服务岗位可结合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通过宣讲、报告、制作成果等形式,加强理论、精神等内容的传播;义务清扫类劳动服务岗位主要结合校内外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清理、绿化美化、环境管理和引导监督等,共建文明和谐社会;赛会支持类劳动服务岗位主要组织学生为包括校内外大型赛事、活动提供相关引导、支持、维护服务。二是构建劳动锻炼项目。可设置养成监督类、创新创业类、实习见习类等劳动锻炼项目,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领域,增长知识、培养技能,锻造价值观。养成监督类劳动锻炼项目聚焦学风考风监督、宿舍清扫、文明出行等方面,通过实施“学风督察行动”、“考场清风行动”、“爱舍靓卫”行动,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在自身实践或监督实践中实现劳动目标;创新创业类劳动锻炼项目可涵盖赛事实践、创业实践等领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促进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实习见习类等劳动锻炼项目鼓励学生前往企业、科教实践基地开展行业、专业相关的实习见习,在岗位体验中提前深入了解行业、增长本领、储备技能。

(三) 闭环反馈:追踪高校大学生投身劳动实践的实施效果

双闭环控制理论背景下劳动教育想要达成良好效果,应落脚在持续闭环反馈策略,这就需要立足“三个结合”,长期追踪劳动实践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一是个人评价和多方评价相结合。应将基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感受的个人评价,和基于学生成长、劳动过程、服务成效的多方评价结合起来,根据劳动的具体内容、性质、效果以及学生个体增量的变化共同得出结果。二是岗位化评价和项目化评价相结合。按照岗位性质和职责内容,设置“岗位目标制”。例如劳动服务岗位多聚焦于服务性劳动工作,即可适当“重结果”予以评价,以服务成效对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又如劳动锻炼项目多聚焦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工作,其周期较长、成果体现不明显,因此可适当采用“重过程”予以评价,根据服务时长、服务记录作为评价依据。三是阶段性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劳动服务的评价需要形成连贯性,上、下学期的劳动评价前后衔接,形成阶段性评价推动长期评价向好发展、不断巩固既定目标。可探索建立起劳动评价联动调整体系,以每个学期为单位,对学生参加劳动岗位和项目的情况进行评级,分为“红、黄、蓝、绿”四级。红色意味着劳动成效不乐观,需要调整教育策略或服务岗位和项目;黄色意味着劳动成效一般,但可持续观察,暂不需要调整;蓝色意味着劳动成效显著,但无明显亮点,建议其挖掘特色,持续进步;绿色代表不仅能完成劳动任务,还能实现劳动领域的突破,可作为宣传展示对象,分享经验。总的来说,学生参加劳动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活动,要通过劳动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形成调整方案,重新反馈回输入环节和控制环节,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在持续的调校中得到预期的输出量。

[參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2-09-05].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刘敏,张北坪.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22(Z2):27-2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8.

[4]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7)[2022-09-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5]戴立益,孟钟捷,苟健.育人 文明 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4-9,13.

[6]高红雨,韦雨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2,33(03):2-8.DOI:10.16219/j.cnki.szxbzk.2022.03.001.

[7]武强强,乌兰,沈亮,陈响.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探索[J].甘肃教育研究,2022(09):119-121.

(责任编辑文格)

Practical Way of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Theory

ZHOU Hui

(School of Autom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Abstract:College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labor spirit outlook,labor value orientation and labor skill level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By analyzing the input,control and feedba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pen-loop system of control theory,it is found that the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dilemma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bias,misalignment of goal positioning and absence of evaluation system.Therefore,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closed-loop system,the divis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loop control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the cohesion of ideological consensus,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platform and the tracking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ideas of effective input,precise control and closed-loop feedback,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exploration path for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 education;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Theory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