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河域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2023-07-12周佳瑞

雨露风 2023年5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拉美黄河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横跨大半个地球的黄河边,找到了令其再次生长的“温床”。蜿蜒万里的黄河,其不同地区的作家有着迥异的风格和特征,但是,他们均着迷于魔幻现实主义,并以此创作出经世不朽的作品。这广袤的土地,这奔腾的河流,给予河域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特征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流变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正如其名字本身一样,由于神秘奇幻而变得复杂难解和莫衷一是。自其产生以来,就始终充满争议,其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人们重新界定。其实,魔幻现实主义原本上是对与这一文学现象毫无关系的一个绘画流派的代指。

1948年,委内瑞拉小说家阿杜罗·乌斯拉尔·彼特里(Arturo Uslar Pietri)首次把魔幻现实主义应用到文学评论中。真正以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指称文学的,是哥斯达黎加旅美学者安赫尔·弗洛雷斯(Angle Flores)。他于1954年在纽约召开的全美文学教授协会年会上作了题为《论西班牙语美洲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报告,深刻而独特地概括了拉美当代文坛正涌现出的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学创作潮流。20世纪60年代,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为主要流派的拉美文学异军突起,产生“爆炸性”影响,甚至被称为“执世界文学之牛耳”。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广泛地运用时空顺序颠倒、多角度叙述、多人称独白、下意识心理、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比拟隐喻、幻化怪诞等手法,把拉丁美洲梦幻般的历史与神奇的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制造出奇特的艺术效果。

意识流手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在其名著《百年孤独》中就大量采用循环往复式的意识流叙述手法,将人物和时间反乱展开,添加了怪诞神奇的色彩。小说甫一开头,就用三种不同的时态,梦幻般将三个时空交织在一起,与小说的结尾遥相呼应。

象征与隐喻——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经常假借某种具体或荒诞的现象来象征、隐喻某种不便明说的事物、思想或情感。《百年孤独》中,族长布恩迪亚去世时有黄色小花,而拉美文化中黄色代表死亡;饱经世事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也恰恰是—百余年来命运多舛、孤独无比的拉丁美洲大陆的缩影。

荒诞的夸张与讽刺——极度的夸张也使得魔幻的色彩更加浓郁。马尔克斯故意把那些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写得面目全非,逻辑混乱,以达到光怪陆离、神奇怪诞的效果。

魔幻的手法就好比是曲率可变的镜子,时而是望远镜,时而是放大镜,时而又是哈哈镜,让我们能够看到遥远的、微小的以及扭曲变形、荒诞不羁的现实。为我们勾勒描绘出一幅幅虚实相伴、真假难分的画面。

(三)魔幻现实主义的阐释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永远是现实,魔幻只是躯壳,而现实才是真正想要突出的内在。超现实主张打破逻辑秩序井然的现实世界,将潜意识甚至梦境之中的意象展示出来,跳出理性叙事的窠臼,达到一种超越的现实。而拉丁美洲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本身就充满神奇色彩。二者结合后的魔幻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客观依赖度更大,显得更加理性,其支撑点和根都在现实上。

自然现实——拉丁美洲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大陆,在殖民者到来之前,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以及印加文明就已经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其原本的自然环境就是奇幻的。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们通过将魔幻色彩的寓意赋予这些现实或虚拟的意象,进而来暗示或隐喻更深层次的含义。

社会现实——拉丁美洲大陆最早处于一个半原始、无阶级的社会环境之中,原住民以群居方式生活,最后被欧洲列强入侵,掠夺了财富,也带来先进科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形态均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独立以后,拉美国家又纷纷陷入军事独裁的漩涡,20世纪60年代中期独裁专制达到顶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年孤独》中所描绘的家族权力也正是社会独裁专制的缩影。

二、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一)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拉美文学作品早在1921年就被译介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同处第三世界,社会制度和部分拉美国家相同,文化交流频繁,文学作品大量传播。但是,随着后期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停止对拉美文学作品的译介,其传播也随即中止。至“文革”开始,绝大多数外国文学作品被普遍视为“毒草”而遭到批判与摒弃。

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文学界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进入中国大陆。此时恰逢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终于挣脱了“文革”时期的束缚,渴望吸取外国文化以开阔视野,满足思想文化生活需求。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对魔幻现实主义也有着广泛认同,二者有审美和观点的契合与共鸣,这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被广泛推介。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快速和大范围传播,究其原因是當时中国与拉美国家有着相同的国家地位和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拉美国家类似,同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就为精神文化层面的相互吸引和借鉴奠定了基础。此时期,文学作品中已经逐渐褪去意识形态的影响,译介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学性、艺术性和真实性,把作者最真实的意图呈现在读者眼前,作品可读性得到提升。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方面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自信已深入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并积极践行的同时,中国作家及文学受众开始以更加专业、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学作品。此时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作家也陆续崛起并掌握文坛话语权,让国内再次兴起一次拉美文学热,其中就包括《百年孤独》的正式授权出版。此次传播热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国家地位大幅提升之后,人民由内在的文化自信引发了外在的文学导向变化。

(二)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有很多与拉丁美洲相似的地方,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广袤的大陆,都有很多神话传说和宗教礼仪,都有丰富的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遗产,都是一片饱经风霜、极富想象的土地。这些先天的因素为中国作家和文学受众接受并模仿魔幻现实主义提供了重要基础。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给予中国作家以震撼和启迪。他们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认可、欣赏和羡慕已成为一种群体的风尚。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初期的误读,之后的了解与熟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通过不断的借鉴吸收和创新重构,魔幻现实主义让中国作家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发展道路,形成了新的本土化的文学流派,释放出强大的影响力。

三、黄河文化与魔幻现实主义

波涛雄浑的黄河,横贯中华大地,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经久不息的黄河文化,是新时代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黄河文化生存的地域范围来看,黄河文化是一个以上游的河湟文化,中游的三秦、三晋文化,下游的中原、齐鲁文化为主干的文化体系。

如果说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来源于悠久神秘的古印第安文明以及奇特的自然地貌、风土人情与故事的话,那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则是孕育在横亘万里的黄河之中。诞生于黄河流域(片)的诸多文化单元,都成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也导致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基本都出现在黄河流域地区。

翻开厚重的中国典籍,从上古时期传说的黄帝战蚩尤、《山海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从唐代的传奇到明清时期的《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神话小说,它们无不散发出中国古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也都极大影响着当代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当博尔赫斯被评论界尊为“魔幻文学祖师爷”时,他却说:“魔幻文学祖师爷的头衔轮不到我,多年前贵国梦蝶的庄周也许当之无愧。”

四、河域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河域,在本文指黄河流域。河域文学指诞生于黄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按照黄河流域的地理范围,河域文学主要包含羌藏地区文学、西域文学、秦晋地区文学以及中原和齐鲁地区文学。

(一)羌藏地区文学

藏语中称“河”为“曲”。俗语常说“黄河九曲十八弯”,这“九曲”就是唐代时对今青海贵德以上黄河河段的称呼。生长于该区域的作家阿来,是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人,本名杨永睿,主要作品有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以及诗集《梭磨河》等。其中《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被翻拍为同名电视剧,讲述了土司王朝寓言般的末世悲喜剧。在阿来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宗教乡土情怀以及反思当代的主题,大量使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同时,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不断切换,使小说文本产生一个空间距离,增强作品的审美张力。

(二)西域文学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与黄河极其相似,其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与黄河上游地区也基本一致。西域作家的风格与特征也成为黄河流域文学风格与特征的一部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的文化本原所产生的新生存方式也激发起红柯等作家对生命、生活和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思考。

红柯是西域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不仅描绘西域雄浑的外在特征和独特风情,还致力于挖掘独特的文化精神以及西域对自然和生命融合式的人生态度。其作品通常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绘西部的庄严。代表作《大河》《格萨尔王传》也无处不彰显着那种奔放开阔、自由豪迈的本真状态。

(三)秦晋地区文学

山陕地区是汉民族起源地之一,其文化也是黄河中游地区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忠实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开始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要形成独立的艺术个性,走出崇拜者的阴影。他由此开始不懈的探索。他用三年的时间做前期准备,搜集到诸如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心理学、美学的新著和白鹿原周边的县志历史,在西安东郊一个南倚白鹿原北临溺河的偏僻村落里,历时四年,完成了一部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的经典作品《白鹿原》。

贾平凹是陕南文化的书写者。陕南山地属于稻作文化,山清水秀的地理特征使其颇具江南风味。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是川、陕、豫、楚的交界之处,是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商州兼北部之旷野,融南部之灵秀。贾平凹从商州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给予他空灵婉约的山野情趣,其艺术追求和人格理想都深深蕴涵着陕南的地域色彩,宁静致远,雄壮晴朗。

(四)中原地区文学

中原文化以河南地区文化为中心。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古代,中原地区长期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同时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就是由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如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占总篇目三分之一以上。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历史上,桀骜不驯的黄河给中原人民带来过数不尽的苦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但是不屈的中原人民也在苦难中不断顽强抗争。乐观向上的他们形成了幽默大气的性格,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勇于反抗的豪气。刘震云、阎连科等都是当代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情感狱》及《日熄》都描述过家乡的苦难、死亡、战争和抵抗,都借鉴和吸收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夸张、荒诞、寓言等手法,使小说情节夸张到极致。

(五)齐鲁地区文学

黄河在山东结束其万里旅程而入海,大河和大海均赋予这片土地自己的性格和基因。“齐”临大海,讲求革新;“鲁”靠内陆,尊崇传统。两种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

齐鲁大地上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是高密东北乡的莫言,高密给了莫言一个宽广的创作平台,《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等名作即出自于此。故乡民间的口头传说艺术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其小说中时刻展示出高密东北乡人骁勇血性的精神状态和狂野不羁的个性特征,既有传统礼教元素,又有抗争革新精神。

五、结语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已经大量译介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各个国家特别是中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可谓根植拉美,花落全球,并兴盛于黄河。它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将继续为世界文学的发展与交流发挥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黄河流域当代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ZJH-389

作者简介:周佳瑞(1989—),河南洛阳人,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拉美文学。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拉美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黄河』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