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探索
2023-07-12卢芳香
卢芳香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国家对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应将思政课教学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阶段中,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变以往不同学段之间思政课相关度差和联系性弱的问题,使学生能接受更系统、更完整的思想熏陶。基于此,文章对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确定教育方针、完善教材建设、创新教育形式、组织跨段教研四个角度对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高中思政课;思政课建设;一体化教学
为将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等人文精神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各个阶段,真正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认知层次和价值观,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教育方案,使如何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教学成为现今教师探究的主要教育课题。通过实施思政一体化教学,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符合现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通过一体化教学将初、高中的思政知识进行更好地连接,便于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一、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贯彻国家总体教育方针,顺应教育改革
通过将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能使学生更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便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和道德品质健全的新型人才,也能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2. 有利于使素质教育思想在思政课中得到延续
在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进行全方位解读,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有利于整合知识点,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效果
思政一体化教育理念能将初、高中思政课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教育资源等多种思想教育要素有机结合,并能通过相邻两个学段课程的纵向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能更好地满足现今社会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二、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部提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思政一体化建设重视不够,落实落细不到位
其一,学校对思政一体化的重视不够,如文件执行不到位、政策资源落实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一体化教学氛围,导致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其二,部分教师思政一体化意识淡薄,每个学段教师教学各自为政,缺乏对教育方针的正确认识,导致思政一体化建设效果不理想。
2. 思政一体化教学理论研究不多,实践成果缺乏
目前,我国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身经验为主导开展实践活动,各行其是、各建堡垒,没有各个学段一体化的思政教学理论作参考,这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高,还不利于思政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课堂。还有部分地区思政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浮于表面,并未深入研究,导致初、高中思政课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
3. 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重复,知识衔接断层
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教材既是媒介,又是核心。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和教研听评课中发现,初、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出现重复、交叉、断层等现象。思政课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课程,关键在于其育人功能,但是知识的重复、交叉、断层,容易导致高一学生对高中思政课产生怀疑,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思政一体化教研重视不够,经验缺乏
教研一体化对于推动思政一体化有重要意义。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教研环境和机制。然而,部分学校的思政课教研仍然存在单一、守旧的状态,思政课教研只停留在本学段的知识构建层面,没有将思政跨学段衔接落到实处。在不了解上一学段和下一学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研,是无效教研,思政教师应当重视本学科的一体化教研。
三、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1. 确定教育方针,实现课程一体
教师在贯彻思政一体化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進行科学设计,对各阶段的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思政课在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变化,掌握初、高中思政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及其要求,以便在开展思政一体化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应从多角度探究思政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入把握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的知识联系,并对学习内容进行体系化整理,搜集相关学习资料进行拓展教学。教师应明确确定教育方针、明确思想教育方向是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确定两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三个方面入手。课程目标方面,教师应将学科知识内容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通过知识讲解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完善其道德品质和思想认知,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对高中生来说,应将政治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在初中阶段应更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计划方面,教师应紧密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在丰富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确保学习时间充足,还应在思政一体化教学中增强初、高中学段的链接。教材内容方面,应将两个学段的思政教育知识具体化,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以确保学生在体验生活秩序的过程中强化社会认知。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指出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是一段漫长的历史。生命来之不易,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和保护自然发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在生活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以下统称“高中教材”)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这节课主要讲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两部分内容存在重复,教师在讲解时应注意研究各自承载的教育功能,科学安排。在初中阶段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方面,而在高中阶段应侧重于讲解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能从哲学角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深度学习更多思政知识的兴趣。
2. 完善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资源
在落实思政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过程中,完善教材建设和优化教学管理平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方式。
从完善初、高中思政课教材建设来看,教师应该对国家统一编写的思政课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体会教材编写意图,并依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教学规范设计教学模式,并依据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适当选择应用的选修教材,整合初、高中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从培养爱国精神入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思政一体化教材使用的反馈部门,定期指派专人追踪思政课教学进展,并评价初、高中思政素材的使用情况,以便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思政一体化的教学价值。
从优化教学管理平台来看,教师应将思政教材与红色文化课程的配套材料相结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师交流平台,使教师之间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还可以搭建以学生为使用主体的教学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思政知识,以实现初、高中思政课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教育覆盖率。
例如,在教学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单元时,学生通过学习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了解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并通过介绍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责。在教学高中教材必修3“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节课时,学生通过学习我国的国体和民主制度了解当家作主的本质,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在涉及这两部分知识时,教师应当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综合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具体事例使学生明确应依法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以便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使本课学习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在初、高中学习相关知识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查阅相关资料,为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机会,以便真正提高思想层次。
3. 创新教育形式,统一教学内容
在落实思政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创新学科教育形式,对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提高思政课教育价值。为此,教师可以从线上课程、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优化学科教育形式,实现思政教学一体化。
从线上课程一体化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线上学习平台中定期上传网络教学视频。以初、高中相同的学习主题为基础,组织学生共同观看网络思政课,以便实现思想教育全覆盖,使一体化思想得到真正应用。
从社会实践促进一体化教学来看,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当围绕相同的教育主题开展。初中主要学习该教育主题下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点,而高中则针对该教育主题下的现实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并利用地方教育力量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以确保学生践行教材中的思想观念。
例如,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了解追求民主与法治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参与民主生活的方法,以及学习依照国情建设法治中国的主要途径。高中教材必修3“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单元中学习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深入分析我国不同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在初、高中教材中,关于依法治国的内容有重复,教师应合理思考不同学段的教育重点。在初中阶段讲解时,教师应当重点讲解从政府角度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方法,而在高中阶段应将如何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教育重点,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4. 组织跨学段教研,促进课程衔接
在以初、高中学段为基础贯彻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组织跨学段的思政教学教研是提高思政教育衔接性的主要方式。在这一理念下,地方教育机构应联合各学校组织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以便形成跨区域、跨学段协同合作的思政教育一体化格局,通过地方教育部门的倡导带动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落实。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研讨会中吸收更多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并发表自身对相邻学段开展思政一体化的想法,以便顺利度过思政课的学段过渡期。同时,教师应同其他学段教师共同组成教学研讨小组,针对思政课程的不同主题开展自主學术探究,通过共同备课使学段知识衔接得更加紧密。
例如,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加强宪法监督”这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而高中教材必修3“法治政府”主要学习法治政府的含义和建设措施,都涉及依法监督政府工作的相关知识。为此,在坚持一体化思政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衔接初、高中关于政府接受人民监督、接受法律监督的相关知识,整合重点内容,并在高中思政课中列表格对比学习内容,以便加深学生对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延伸同类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在思政课教育的不同阶段,开展静态化教育评价能准确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日常教学的不足,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开展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环节的科学设计,综合分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思想认知的变化,明确思政一体化教学的评价要素,增强初、高中思政教学的衔接性。具体来说,教师应从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等角度设计评价机制,将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家长和学生引入教育评价主体中,通过拓宽教育评价主体建构多元协同的教学评价模式。同时,教师需注重自评,从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清晰和教学设计是否适宜等角度进行教学反思,整体提高思政一体化教学质量。
有效开展初、高中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能增强思政知识的连接性,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力。因此,教师应当对思政一体化的教学措施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整合思政教材和拓展教育平台等方式提高初、高中教育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基金项目: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路径研究(MJYKT2021-113)。
参考文献:
[1]李照昭. 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22.
[2]冯文静. 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 现代交际,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