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真诚

2023-07-12张廷玉

现代艺术 2023年7期
关键词:诗朗诵

张廷玉

“卖钱不卖钱,圈圈要扯圆。嘿,各位,兄弟初到贵龙大码头。来得慌去得忙,未带单张草字,草字单张。一一问候仁义几堂、左中几社,各台老拜兄、好哥弟,须念兄弟多在山岗,少在书房,只知江湖贵重,不知江湖礼仪,哪里言语不周,脚步不到,就拿不得过、拈不得错,篾丝儿做灯笼——圆亮圆亮(原谅原谅)! (有一个小朋友在场子边乱跑)小朋友,你就好生坐到起嘛……”熟悉谐剧的朋友,想必对这一段表演一定不陌生,这是谐剧创始人、也是我的师父王永梭先生1939年冬在一个晚会上自编自演的新曲节目《卖膏药》。

谐剧的诞生

要聊谐剧表演,就要先了解我的师父王永梭先生。王永梭(1914—1990),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黑滩村人。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童年的王永梭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靠母亲替人洗衣维持艰苦的生活。由于生性活跃,爱唱爱跳,在中学时除各科成绩优秀、作文拔尖外,还对文艺活动颇感兴趣,特别是民间艺术。无论川剧、胡琴、朗诵诗歌,还是曲艺、踢毯子、练武术,他都是爱一行,学一行,会一行。那时,他常在街头村尾静心观察揣摩江湖艺人的表演技巧和生活习性,学习人民群众丰富的口头文学语言,这也为他后来创立谐剧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王永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常与合江中学的青年学生一道上街义演募捐。他自己还借用民众熟悉的民歌和流行的抗日歌曲形式,填上生活气息和乡土味浓厚的歌词,如《大豆谣》《红者歌》等,此外,他还“旧瓶装新酒”,借用民间“抽花书”的形式,装扮成乡下替人看相的妇女,拖腔拖调地唱起“花书调”,为前来算命的人算了一个打鬼子才能“扬名显亲”的“富贵荣华命”,在观众的笑声中巧妙地宣传了当兵抗战好,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由于借鉴民族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成功,王永梭萌发了一个念头:要自己搞一种艺术形式,既简单又精致,既诙谐又深刻,以此反映自己熟悉的底层人民生活,揭露贪官污吏,惩治腐败的社会丑恶现状。于是,就有了文章开篇《卖膏药》的雏形,这也是他的第一个谐剧作品。剧目开始,只见一个身着彩裤的江湖艺人,为兜售祖传“包医百病”的秘制膏药而大献殷勤。他摇唇鼓舌,明劝暗语,打拳助兴,累得口干舌燥,气喘汗流,可在那“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病害得起,药吃不起”的国难年头,尽管看热闹的人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却一张膏药也卖不出去。这个可怜的艺人,最后还得忍气吞声地向地头蛇熊保长缴纳摆摊钱……

这一次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作为一种独创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段,明明台上只有一个人打拳卖药,却造成了满台是人、围观者众多的生活场景与艺术氛围,真是“一个人把全场都演活了”。从此,这种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四川谐剧就从抗战宣传中应运而生。

1940年夏,王永梭考进了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三年多的学习中,深得艺术名家洪深、焦菊隐、马彦祥、吴祖光等十多位老师的熏陶启导。在学表演、编剧、导演、舞蹈的同时,他还在图书馆博览了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莎士比亚、莫里哀、巴尔扎克、契科夫等中外语言、文学大师的作品。因此,在剧专的学习期间,他既学到了扎扎实实的表演基本功,也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加深了戏剧理论的修养。在一次迎新年会上,他以更加成熟的演技,献演了谐剧处女作《卖膏药》,大受师生赞赏。

由于谐剧具有“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优势,以后学校对外辅导演出,有关方面都派王永梭参加。他也很珍惜这种被信任的感觉以及难得的机遇,边演边写,小节目逐渐增多。这时的王永梭将这些小戏定名为“拉杂戏”,寓意“拉拉杂杂,不登大雅之堂”。

1942年,王永梭的第二个新剧目《扒手》问世,这标志着谐剧艺术已逐渐走向成熟。该剧是根据一年暑期王永梭在隆昌车站目睹的实况作为原型创作而成。剧情是饥寒难耐的孤儿扒了一个烧饼,被警察抓住拷问,竟把他倒吊在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牌坊上。在警察斥骂中,最后孤儿挣断绳索摔死在石坊下。临死时,扒手发出了“扒手?扒手!你们才是真正的扒手”的愤怒抗议,达到了直击人心的讽刺效果。该剧第一次使用了象征性的小道具,一个方凳比拟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坊”,站上“石坊”表示被高高吊起。这为以后的谐剧使用道具以丰富表现手段、烘托舞台场景创下了先例。此外,该剧还第一次加上了民歌,更有助于人物刻画和情景暗示。

1943年,王永梭剧专毕业后,一时工作无着落,便约了几个同学到四川省富顺县一个剧团“加盟”巡回演出。在写海报时,别人是上演著名话剧,王永梭演什么呢?他反复琢磨自己的所有剧作,有角色、有情节、有矛盾冲突,应该归入戏剧类。台词是诙谐、轻快而俏皮的;表演是真实、朴素的;形式的活泼与思想的深刻是统一的;演员与角色苦乐相通,台上与台下水乳交融;既诙谐、又和谐,何不就叫“谐剧”?于是“独创谐剧——表演者王永梭”与观众见面,川渝土生土长的新兴文艺品种——谐剧正式宣告诞生。

从1939年到1943年,从最初的《卖膏药》到1942年的《扒手》,再到1943年谐剧的正式诞生,五年时间,谐剧从小戏到“拉杂戏”,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愈来愈成熟,“拉杂戏”越来越不“拉杂”,由此诞生了“谐剧”。谐剧的艺术样式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其“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艺术表演风格最具特色。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通过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節。

值得一提的是,谐剧与四川方言诗是一对“孪生姐妹”,其艺术形式都是由王永梭先生一人独创。1941年,王永梭开创了一种说的艺术形式——四川方言诗朗诵。四川方言诗朗诵多为四句一段,句式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五、七字句相间,若干段组成一个作品。在三五分钟、百行以内塑造一个形象、叙述一段故事、表现一个主题,短小精悍,富有喜剧色彩,民间称其为“有韵笑话”。先生最先写作的一首方言诗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展开立意写成的。人与人不同,所以梦也不一样。此诗表现了四种人的《春眠不觉晓》,诗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穷人:春眠不觉晓,臭虫饿虼蚤。老子逮几回,个都没逮到。太太:春眠不觉晓,哎呀烦死了。你那鬼扑鼾,不扯好不好?军人:春眠不觉晓,号角声声早。挥戈定九州,跃马踏三岛。短短几行改编,对诗人以幽默,对穷人以同情,对富婆以嘲弄,对战士以歌颂,此艺术形式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

四川方言诗朗诵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盛行,在四川、重庆、贵州的各种晚会上,都能看到这种表演艺术形式。方言诗朗诵不同于谐剧表演,方言诗朗诵是讲故事,谐剧是演故事。谐剧自始至终扮演一个人物,塑造一个角色,与虚拟人物交流,演绎一个故事,属于表演类戏剧。而方言诗朗诵,是演员用合辙押韵的诗,用四川方言朗诵,演绎出一段故事,演员可以跳进跳出,模仿各种人物。方言诗朗诵有同于叙事诗,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有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目前,方言诗朗诵虽然已不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盛行,但经典段子仍然在舞台上活跃着,如《苏二嫂》《王啰嗦》《老邓请客》等,至今还在舞台上演出,仍然深受观众喜爱。

“女谐”的诞生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恩师王永梭先生对我的关心可说是无微不至,已经完全沁入了我的心脾和整个精神世界,让自己每走一步都会想起先生的音容笑貌。正是在他的教导下,“女谐”诞生了,我成为了国内第一位“女谐”演员,也是先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弟子。

谐剧自创始以来,舞台上都是由男演员演出,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出现女演员演谐剧。1979年,我正师承李月秋、熊青云老师学习演唱四川清音。成都市曲艺团在广元巡回演出,团领导专程邀请了王永梭先生和他的夫人参加巡演,那是我第一次观看谐剧作品,“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艺术形式以及王永梭先生精湛的表演一下就吸引了我,我惊叹原来舞台上还有这么富有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就在那次巡演后,为能和先生当面讨教,我带上当时非常难找的《珍妮姑娘》(西奥多·德莱塞 著)去拜访先生夫妇,先生问我,看了《珍妮姑娘》有什么想法?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他们面前,我侃侃而谈,毫不掩饰。后来,我想也正是因为那种“真实”地表达让我在先生夫妇的心里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读书,那次之后,我便常常与先生夫妇一起看书,交流看法。自因《珍妮姑娘》与先生夫妇结缘开始到1982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文联的春节联谊会上,我再一次见到了先生,于是我毫不犹豫走到先生面前,几乎是脱口而出:“王老师,我能不能跟着你学谐剧嘛?”先生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不做犹疑地回答道:“你这个徒弟我收了。”由于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女演员演谐剧,所以我便成为了谐剧专业队伍里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拜师以后,身边的朋友都不太看好。当时,王永梭先生的几个男徒弟沈伐、凌宗魁等都小有名气,演小品的也都是男演员。我明白旁人的不理解,但只想一门心思学好谐剧。谐剧的表演难度在于演员要通过一个人的演绎,将所有“对手”呈现出来,过程要自然、和谐。一旦某句话或者某个眼神不到位,就会影响观众的体验,打乱整场表演的节奏,不像两个演员可以互相帮衬、补台。

“一人独演,独演一人”与虚拟人物交流,说起很轻松,做起却非常难。要掌握谐剧的表演技巧,我第一个练的就是眼神。舞台上“看着”虚拟对象说话时不能眼神飘忽,要根据对象的身高和站、坐、蹲等姿势找准其眼睛的位置,这样呈现出来的交流才具有真实感。

眼神训练之后,就是人物塑造,这也是谐剧的本质,而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女谐”范本,一切都需要摸索。师父陆续为我写了几个剧本,《三上成都》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第一部农村剧,主角是个农村妇女,我就饰演剧中的农村妇女王秀兰。刚拿到《三上成都》剧本的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感觉,无法进入角色,因为我对农村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了解得不够深厚,于是我便进行了严谨地调研,我仔细观察着城市里的农村人,发现他们因为习惯在田坎上快走,所以比城里人走得快。一次,我和女儿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位农村妇女也带家人在公园玩。这个妇女扎着两根辫子,穿一身蓝色衣服和一双布鞋,脚上的袜子五颜六色,女儿看到后说,“妈妈,那就是王秀兰呀!”我也因此找到了灵感,突破了自己。所以想当好一个演员,塑造一个人物,必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要时刻观察生活,观察人物的状态。生活经验积累得越丰富,在塑造人物时,把握就越准确。

一部部谐剧渐渐成形,而我的谐剧表演却常常被划下来。别人一听是“女谐”演的,便直摇头说不看不看。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便不被认可,令我非常沮丧,但是我的师父王永梭先生时常对我进行指导,鼓励我、支持我。为了能把谐剧学好,我每个礼拜三全天在先生家里上课,一上就是三年……除了跟着老师办班讲学,如果听说有院校要搞校庆,就立马上门请求无偿表演。后来,先生演出时也会带上我,这才慢慢让“女谐”走进观众视野。在先生的教诲下,我懂得了敬畏艺术、敬畏舞台、敬重观众和尊重自己。

教育教学的启示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谐剧是随时代而产生的地方艺术。步入今天的四川谐剧,秉承着王永梭创造精神的谐剧人,依然没有停止对谐剧的创新探索。

对谐剧的精益求精,我延续在了徒弟吴丹身上。收吴丹这个徒弟的时候我已退休多年,而缘分有时候就是一种冥冥之中注定的安排。第一次见到吴丹的时候,她的大方和真实令我想起了我与师父王永梭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想起了那个跑到先生面前说想要学谐剧的那个勇敢的自己。于是,我要教她的决心就这样暗自定下了。

然而教学是另一个学科。一名著名艺术家从德国学习归来,发表过一篇文章表示,“一个好演员并不等于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师也可能演不好戏。”一个好演员并不等于一个好教师,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而我既想当一个好演员,也想当一个好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老师王永梭先生教给我的知识,也不断总结我在演出中的经验与教训。

戏剧表演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都是塑造人物,演绎故事。差异是,谐剧是无对象交流,需要与虚拟人物交流。而无对象交流,对于演员来说难度非常大,演员在表演中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教吴丹谐剧表演的时候,我也是从入门开始教,让她反复练习眼神、动作等基本功。把王永梭先生的经典剧目一一练习,有的甚至练习数十遍,为的就是找到谐剧一个人表演、一个人撑起一台戏的感觉。在任何一个谐剧作品表演中,我们拿到剧本的时候,首先要熟读剧本,理解剧本,分析人物。根据人物的职业属性、高矮、性别、生活习惯等,进而塑造人物。有了以上这些基础工作,才能在塑造人物上精准鲜活。在排练谐剧《苦蒿妹妹》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把吴丹的表演过程拍摄下来,对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我希望从吴丹身上看到的每个人物都是美好、可爱的,而不是媚俗、做作的,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人格,每一部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折射出社会的一面,希望吴丹能多塑造一些张扬、自由、善良的女性群像。

为增加谐剧的丰富性,我们也进行着创新。2019年,在成都新声剧场上演的谐剧《爱你到永远》,开始逐步尝试多人同臺、分属不同空间、各自演绎的表达形式。这是一部向消防员致敬的剧,笑中有泪的三段故事让观众体会到消防员的坚守和不易。新的尝试获得了新的突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一切付出都值得。

学习让我不断思考,不断顿悟,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让我进步,让学生进步。老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所以我非常感谢为我搭建教学平台的朋友们和喜欢谐剧、愿意学习谐剧的青年朋友们,你们是我学习求知的动力。

2023年4月,谐剧入选四川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这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更是我们把它作为我们传承谐剧、推广谐剧,为谐剧守正创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我76岁,在我扎进戏曲的64个春秋里,我深知自己为何今天谈到谐剧还能如此地激动和热情,因为我对谐剧充满了爱与真诚。在艺术的海洋里,唯有爱与真诚才是最打动人的。最后借清代诗人郑板桥《题画竹》作为我的分享结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猜你喜欢

诗朗诵
中国现代朗诵诗与诗朗诵的合法性论辩
诗朗诵 我们庄严宣誓
欢度国庆主题班会
听觉传达的模式与结构
战火下的“诗”与“声”
——浅析抗战时期朗诵诗与诗朗诵运动
走入国学馆遇见最美的你
桐雨的诗
山西省忻州市云中路小学校园活动掠影
茶道对诗朗诵者心境的影响
写“史”应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