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及培养路径*

2023-07-11张艳毛淳刘彦伯

农业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马斯洛人才需求显著性

◎张艳 毛淳 刘彦伯

一、概念界定

(一)知农内涵。所谓“知农”是对“懂农业”的进一步延伸,对于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而言一是指知识过硬,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与传统农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因此它不仅要求农业工作者熟练掌握农业相关基础知识,更要求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二是指实践力强,即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出现“学不实、用不上”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二)爱农内涵。所谓“爱农”是对“爱农村、爱农民”的进一步升华,对于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而言一是指具有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真正做到热爱农村的草木,热爱农村的风俗,设身处地地为农民办实事,从而为农村发展、农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指具有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用吃苦耐劳、献身农业的精神换取农民的信任,换取乡村振兴事业的成功。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从初级的需要开始到高级的需要,按梯次排列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归宿,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安排都应围绕人的实际需要实施。脱贫攻坚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相应的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得以实现,现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马斯洛需求层次也相应进入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想要实现小康以上的成长需要相应的人才也需要具备一些新的特征。若把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分为若干层次,从初级目标到高级目标的设计亦可排成梯级,而这一梯级目标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具有对应性。因此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视角来解读乡村振兴背景下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基本假设:

H1: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与乡村振兴对创新能力的需要正相关。

H2: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与乡村振兴对农业技术的需要正相关。

H3: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与乡村振兴对市场敏锐度的需要正相关。

H4: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与乡村振兴对农业相关知识的需要正相关。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问卷设计。本研究根据知农爱农型人才特征对问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共设计一级指标4 个,二级指标24 个,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与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调研问题,问卷中选取的变量见表1。

表1 测度量表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农业高校学生以及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采用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网络问卷的调研方式,共发放问卷470 份,回收453 份,回收率为96.4%。

(三)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 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影响知农爱农型人才需求特征的相关因素主要由大到小有4 个,分别为:乡村振兴对农业创新的需求、乡村振兴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乡村振兴对农业知识的需求以及乡村振兴对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

在第一要素创新能力中分为4 个要素,按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掌握创新技术、具备创新思维、具备创业能力、具备创新研发能力。其中能否掌握创新技术,是否具备创新思维是解决乡村振兴发展瓶颈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第二要素农业技术中分为8 个要素,按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掌握媒体应用技术、种植养殖技术、贮藏加工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农用机械技术、质量安全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技术。

在第三要素市场敏锐度中分为6 个要素,根据回归结果显示,市场指标整体上相关性不算显著,但其中的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性达到0.047,因此,知农爱农型人才也应具备信息化、市场化思维。

在第四要素农业知识中分为5 个要素,按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最前沿的农业相关知识、选种施肥知识、农产品深加工知识、农作物问诊相关知识、改善农家生活环境知识。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农业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因此,知农爱农型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要掌握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还应掌握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更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四、知农爱农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掌握创新技术,培育创新思维。第一,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性达0.027,学生对此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目标要求,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让知识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指导和科技指导。第二,涉农企业应积极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同搭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的各类基地与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掌握相关农业技术。第一,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例如媒体应用技术、种植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对人才进行专门培养,将教学重点放在媒体技术、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和引领性作用,紧跟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第二,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教师队伍。学校应对任职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一线的生产实践,真正贯彻落实产学研一体化,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的有机结合。

(三)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课程改革,夯实农业相关基础知识。第一,在专业设置方面:农业高校应该发挥其优势和特色,不追求数量化而追求精品化,以建设一流农业大学、培养知农爱农型人才为目标,集中资源打造农业特色学科,在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同时加强招生吸引力。第二,在课程改革方面整合课程资源,革新课程体系,适时更新教材版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四)畅通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对人才的渴求要求农业高校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改变随大流、忽视专业性质、一味追求稳定工作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特长制定符合其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从校园生活到工作生活的过渡期,持续为大学生从事“三农”工作提供知识、心理、技术上的指导与支持。

猜你喜欢

马斯洛人才需求显著性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