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元分析证据: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
2023-07-11岳冉冉
岳冉冉,牛 群,王 勇
(1.聊城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2.吉林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体育的核心内涵是群体性,社会资本的内涵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性,群体性和联系性是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学概念。体育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极大推动着个人社会网络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群体性活动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有效传递对体育的看法,从而影响群体参与度提升。诸多研究将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但是梳理研究发现,研究间的结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和体育参与的研究相关系数在0.039(黄谦,2019)到0.69(孙湛宁,2014)之间,各研究之间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此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其社会资本远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从社会关系看,相比于西方松散的人际关系纽带,中国人际关系以“强纽带、圈子稳”为特色[1-2],有鉴于此,探讨中国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研究情境下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3]。因此,将诸多学者的研究进行整合,并加以分析,有助于厘清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充分理解其内部逻辑。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是当前学术界研究体育参与程度较为广泛的切入视角,但运用该视角展开的系列研究在研究结果上却呈现较大的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有助于清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及脉络。现阶段,元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整合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因而,本研究为了全面整合相关研究的成果观念,将关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全球相关文献数据整合,并进行分析。从性别、中西方文化背景、需求等多层次视角探析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厘清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研究情境下的调节效应。另外,更要说明的是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第一,元分析方法是对以往多项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可以避免单一研究结果造成的测量误差的影响;第二,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变量,基于多元视角研究结果的定量回顾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全面整合和建构;第三,诸多学者已经探索出影响二者不同研究情境呈现不同相关结果的部分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可以得到更普遍、更准确的结论。
1 理论基础及变量测量
1.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及测量
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社会网络价值的体现,以及从社会网络中萌生出为每一个个体所服务的资源倾向[4],抑或是个体借助自身的社会网络地位进行调配周围有限资源的能力。此外,相关学者从资源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主要视角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和研究,资源要素视角侧重于关注社会资本的资源要素性,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结构化所形成的一种资源,在这个社会网络中,成员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节点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形成了社会资本[5]。制度要素视角注重社会网络环境中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认为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存在的基础[6]。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社会资本主要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是个体借助社会网络而动员起来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梳理相关文献还发现,国内外诸多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生成社会资本的方面,同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已被融入相关体育政策中[7-8]。
社会资本的直接测量较为困难,实施起来较为复杂棘手,故既往学者主要基于社会资本的分类进行衡量。通过对社会资本进行明确的分类,进而得到社会资本在不同情形下的测量方式。Nahapiet和Tsai等人在研究社交网络关系时主要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方面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其中,结构维度注重社会网络结构以及社会网络内部联系的强弱,关系维度注重社会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信任,认知维度注重社会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和资源共享[9-10]。也有部分学者将社会资本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两类,通过组织制度、社会成员信任对社会资本进行衡量。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虽然既往学者在衡量社会资本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和维度不尽相同,但所采用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元分析文献检索具有明确的目标性。为此本研究综合以往研究经验,以社会资本、社会交往、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关系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
1.2 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及测量
体育参与的概念由G.S.Kenyon等人(1973)首次提出,他认为体育参与是大众直接参与体育运动或间接从事体育运动相关的活动[11]。在后续研究中,体育参与的有关研究主要以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形式进行表述,体育参与的直接参与形式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往等目的,从而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体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12]。而体育参与的间接参与形式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时所进行的身体行为的认知或情感等心理因素的投入[13]。反映直接参与形式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测量人们身体直接参与到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中,比如,从体育参与情况,同别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或状态,运动持续的时间等方面对体育参与进行测量[14],在研究不同人群体育参与情况时,通常以身体活动调查问卷(以下简称BPAQ)作为体育参与的评价工具,BPAQ是以运动项目、室内活动和休闲运动等三个方面调查不同方面的习惯性身体活动[15]。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外从间接参与的角度测量体育参与的文献较少,多数未进行实证研究,而元分析需要有全面、稳定系统的文献作为支撑,所以本研究主要针对能够直接反映体育参与的直接参与形式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
1.3 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
社会资本作为社交活动中所产生的重要副产品[16],其发展状况会作用于体育参与及体育锻炼等状况。社会资本与体育的首次结合源于社会资本著名研究者普特南以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为测量指标研究社会资本,引起体育界学者的关注[17]。在后续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发现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所具有的社会整合以及群体参与特征为个体的社会融入以及交往提供了可能,因此,体育与社会资本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于体育与社会资本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体育参与的社会功能来看,众多学者认为体育参与对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体育项目能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且有可能成为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从提升大众体育参与的角度而言,社会资本能够对体育参与的程度产生影响,社会资本对于大众体育参与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在概念框架、解释机制、测量创新、中西比较等几个方面。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学者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18-19],社会网络关系、职业声望等测量社会资本,并从科学的角度深入探究社会资本与体育健身参与的相关关系研究[20],并且部分学者认为亲情和友情纽带是动员城市中居民参加不同类型体育锻炼的重要社会资源[21],同时高信任度、高参与度的社区社会资本会对体育参与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2-23],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能够显著提高社区内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24]。本文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以往研究通过同样的量表进行测量,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因而研究更需要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关系予以明确,并对这一问题进行考量。
2 研究程序设计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针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元分析的优势在于能够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总结某一研究领域内的多个定量研究结果,克服定性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分析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的主观性,其研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整个分析过程依照不同的研究目标与工具使用,分为若干阶段。首先,前期工作文献检索与筛选、文献编码、发表偏倚检验。其次,主效应分析,旨在发现整合以往研究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最后通过异质性检验,最终对于各类异质性来源进行统计检验并进行探讨(见图1)。
图1 研究步骤与策略
2.1 元分析
元分析是基于Fisher合并r值的量化统计思维,对于相同主旨的过往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又称为整合分析[25]。元分析面向各个研究案例间的差异性进行评价,旨在发现独立研究中未能显示,但对于重点问题具有高价值的研究结果,该方法的功能价值在于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再统计分析[26]。相比于传统的文献分析,元分析对纳入文献有着严格的要求,能够较好地规避由于个人主观性所造成的信服力较差等问题,从而增强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及客观性。
2.2 文献筛选与检索
为获得元分析所需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相关文献。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英文文献检索通过Science Direct、Elsevier、Web of Science、EBSCO,进行相关变量的文献检索。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为: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关系、Social networking、social trust、social participation、social relations;体育参与的关键词为运动参与、锻炼参与、赛事参与,以sports、social captial、physical activeties、Exercise Participation,Event Participation、Social networking,social trust,social participation,social relations为指标进行检索,并通过百度学术进行了文献二次补查,为了避免遗漏通过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
参考有关元分析方法和要求[27],为了得到符合纳入元分析计算过程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制定相应的筛选标准。筛选标准为:(1)文章中是量化研究,去除理论性和文献综述类的定性分析文章;(2)所选文献同时包含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相关变量测量,并且其研究中含有一个社会资本和体育参与的相关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可以转化为效应值的指标;(3)研究之间样本独立,若研究之间样本重复或重叠,则采用详细或样本更大的研究;(4)同一数据来源的不同文献,只收录其中一篇(见图2)。
图2 元分析文献筛选流程
2.3 文献编码
通过对所获取的文献筛选,将纳入元分析的文献进行编码。编码信息包括文献信息,样本量大小,社会资本相关变量,调查对象性别、文化背景、个体身心需求、被试群体,结果变量。文献效应值(r)按照每篇研究作为一个独立样本,若一篇论文中报告多个独立样本则分开编码,生成多个不同的效应值,最后得到效应值55个。文献编码工作由2名编码者负责,按照文献筛选流程和排除标准分别编码,编码结束后,通过比对发现其一致性达到94.5%,说明文献编码准确度较为可靠。最终纳入元分析的文献共49篇,其中,中文文献18篇,英文文献31篇(见表1)。
2.4 出版偏倚
出版偏倚意味着被发表的研究文献不能系统全面代表该领域已经完成的研究总体,出版偏倚的存在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排除出版偏倚的存在极为必要。排除出版偏倚最大的途径就是加大样本量,因为样本缺乏代表性特别是缺乏研究结果不显著的或未发表的学位论文,可能会影响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针对此问题,研究采用漏斗图(funnel plot)、 Rosenthal’s Classic Fail-safe N 检验、Egger’s 检验三种方法进一步检验出版偏倚。
2.5 模型选定与异质性检验程序
异质性检验是确定最终理论模型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判定模型,减小结果误差。固定效应模型假设所有的观察结果背后都有唯一的效应值,造成观察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是每个研究中样本量不同。随机效应模型认为,元分析的研究不仅只存在一个真实效应量,由于研究群体和研究工具的不同,从而导致效应值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发现,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可能会受到性别、文化背景、个体身心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研究的概念特征,介入调节因素的影响关系,使用随机模型更加科学合理,所以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此外,通过异质性检验进一步验证随机效应模型的合理性。异质性检验的方法主要有Q检验、I2检验和H检验。Q检验时基于总变异的检验,假设下效应量服从卡方分布,若P<0.05,则表明具有异质性;I2检验主要反映效应量的真实变异在总变异量中所占的比重,总结前人研究发现,25%、50%、75%作为异质性高低的界限;H检验时Q效应量的校正值,H>1.5则表示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
表1 文献编码
3 研究发现与分析
3.1 出版偏倚检验
本研究首先采用漏斗图检查元分析发表偏差,漏斗图是一种以视觉观察来识别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的方法,该方法以效应量为横坐标,纵坐标为标准误。小样本所得离散程度较大,因此常处于漏斗图的底部,大样本离散度则较小,因此处于顶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顶小而底大,反之,则可能存在较大的发表偏倚[28](见图3)。
图3 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的漏斗图
社会资本各维度与体育参与各维度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关系的研究文献基本分布于总效应两侧,表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发表偏倚,说明元分析结果较为可靠。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漏斗图检验出版偏倚,只是从主观角度初步检验发表偏差,因此还需进一步采取Rosenthal’s Classic Fail-safe N 和 Egger’s 进行更精确的检验(见表2)。
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Classic Fail-safe N为17 361,即额外需要相应数量的研究文献才能否定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应的Classic Fail-safe N比率远大于1,表明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变量Egger’s Intercep的p值为0.18,与零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现象,与漏斗图所呈现的结果相一致。
3.2 主效应
3.2.1 主效应检验
为确定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影响关系,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的研究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274(CI=0.231~0.317,Z=11.865,p=0.000),说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2 发表偏倚检验
3.2.2 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主效应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将高异质性文献删除以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密切(r=0.274),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越高,其体育参与度越高,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合[29]。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能够相互强化。本研究发现体育参与和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社会网络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30]。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包含社会互动、规范、行动取向等表现形式,通过有效互动,提升个体或群体间的信任与规范程度,进而增强动作行为的效率。此外,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交流、信任、规范,以形成一种潜在的社会资源,促进群体行为活动的提升。因此,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应得到体育领域的关注,通过良好的社会资本,提高体育参与的程度,进而有效增强健康意识观念。
社会资本有利于个体或群体间传播体育运动知识、身体健康观念,增强个体对体育运动参与的认知,从而提升体育锻炼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的程度,以实现体育运动目的[31]。社会资本作为透过社会网络能够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使个体或群体能够提升互动、信任、价值观,进而激发体育参与的动力,增强体育参与的程度。因此,在发展体育运动或提升体育运动效率时,应提倡个体或群体之间重视社会资本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带来的潜在优势资源,提升体育参与程度,进而实现个体或群体通过体育参与取得积极情感、身体健康、运动成绩等情感性或工具性目的。
4 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调节机制
由上述检验,明确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进一步解释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不同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会导致社会资本和体育参与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在主效应成立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
4.1 调节变量说明
性别差异作为个体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心理活动会产生显著影响[32]。体育运动中性别差异最能得以体现,性别的不同会导致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表现和情感认知有所不同。从社会资本方面来看,社会资本作用于性别不同的个体上也具有迥异的特征[33],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性别的差异会造成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性,男性与女性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资本优势[34]。可见,性别的不同不仅在体育参与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社会资本获取方面仍有所区别。
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并能够积极反作用于个人及社会行为的各类精神财富的总和[35]。文化背景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化通过内化的形式促成文化资本的生成,而作为社会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资本则以不同的制度、符号表征出来[36],在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个体所具备的文化价值、文化规范、文化理念各异,由此导致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网络资本[37]。此外,东方文化在参与体育竞技比赛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整体性利益,倾向于参加一些能够达到修身养性目标的体育运动,而西方文化在参与体育竞技比赛的过程中,则更注重个人个性的解放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往往更热衷于参与到极限体育运动中去[38],基于此,本研究推测文化背景在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解释二者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个体身心需求主要包括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两个方面。既往研究表明,在健身运动情境下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投入程度时,经常需要探讨知觉心理需求满足感的作用,心理需求满足与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之间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39]。最后,心理需求能够促使个体约束自身行为并加以规范,高心理需求能够督促自身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低心理需求则能够降低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故心理需求对于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而在生理需求方面,个体的体育需求是指购买商品和体育类服务的愿望和能力,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40]。最后,个体具有融入社会环境,增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追求精神意识提高的生理需求,而参与体育锻炼是促使个体达成心理目标的重要途径[41]。由此推测,个体需求可能是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4.2 调节效应检验
4.2.1 异质性检验
异质性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各研究之间测得的效应量是否存在异质(组间比较),当Q呈现显著性且I2大于75%时,认为初始研究之间存在明显异质性,表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存在调节变量的影响,此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更佳;反之则不存在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42]。本研究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异质性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各研究之间效应值的Q检验均显著p<0.001,表明元分析中各效应值均是异质的; I-squared值为99.105大于75%,表明效应量的真实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大于75%,随机误差所占比例较小,表示研究间存在较高异质性,说明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存在调节变量。
4.2.2 调节效应结果分析
研究采用meta回归方法,发现可能的调节变量并从整体上对调节效应进行分析(见表4)。因每项纳入研究并未涉及所有调节变量,所以各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的样本存在差异。根据t值与p值,可以发现性别、文化背景及被试群体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个体身心需求的调节效应并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表4 meta回归结果
研究采用异性检验进一步明确调节效应的存在与否。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研究之间的效应值均呈高异质性,表示存在显著的调节变量,故本研究通过次群组检验进一步考察异质性的来源及研究特征。通过文献回顾发现,性别、文化背景与个体身心需求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并在文献筛选过程中发现研究者的视角在被试群体选择上有所差异,因此在文献编码过程中,将被试群体进行编码,并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的调节效应
结果表明,性别(Qb=6.625,p<0.05)、文化背景(Qb=4.314,p<0.05)以及被试群体(Qb=8.053,p<0.018)都会影响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男性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相关性(r=0.16)略高于女性(r=0.1);不同文化背景的结果表明,东方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关系的相关最高(r=0.367),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相关性呈中等相关(r=0.254);不同被试群体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性(r=0.314)要高于成人(r=0.242)。个体身心需求的调节效应则表明,在不同的需求下,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Qb=5.182,p>0.05)。
4.3 调节效应的讨论
4.3.1 性别
不同性别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同女性个体相比,男性个体的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两种性别的个体在结构、关系和认知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从而导致其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究其原因:首先,社会资本所倡导的社会结构中,男性在核心经济组织中扮演能够为其带来商业机会和职业晋升的角色,而女性普遍存在于和家庭、公共事务密切相关的组织之中[43]。由于两性的社会结构组成不同使得其社会接触范围存在差异,导致男女之间的社会资本明显不同。其次,在社会关系方面,同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而男性社会关系来自多个领域且互相通达[44]。女性的社会关系较为单一且社会网络具有阻隔性,使得女性在社会资本获得和分布同男性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在社会认知方面,男女存在不同的社会态度和信任度,女性更重视责任和义务,缺乏对社会的信任程度,而男性对效用更为在意,对社会的信任高于女性[45]。由于男性较女性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观念,这种社会认知给男性个体带来更高的社会资本收益,正如结果所说,不同性别情况下,男性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相关性更高。
4.3.2 文化背景
根据对不同文化背景调节作用的检验,可知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影响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显著差异。在东方文化背景之下,社会资本对于体育参与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究其原因:第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现象,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东方文化背景以中国为例,由于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对于体育的诉求倾向于借助体育运动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文化则将体育运动看作是实现个人身心平衡发展的媒介,这种文化观念使得中西方在体育参与的项目、方式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46]。第二,长期以来东方文化更注重人际关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强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及亲密程度[47],人情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样态[48],在此社会情境下,人际社会网络关系得以形成并发展,关系社会资本中的同伴效应产生并会对体育行为产生激励作用,从而影响居民的体育参与意愿及程度[49]。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则更强调个人之间的自由、独立、平等,所拥有的人际关系资本在个人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对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关系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重视文化所起的作用,从而在理论及实践意义上取得突破式发展。
4.3.3 被试群体
文献筛选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群体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并且发现大多研究集中在青少年与成人两种群体。根据上文对于被试群体调节效应检验过程可知,不同群体在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且相比于成人来说,青少年的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较强。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青少年借助学校生活中的活动或通过与老师、同伴以及父母相处得到社会关系资源和社会支持,进而造成在学校中青少年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机会比成人多。青少年属于容易被引导的群体,教师、家长或者同伴都会对个体产生良性诱导,可以影响运动行为的发生[50]。而对于成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资本也变得较为复杂,体育参与的机会也随之减少[51]。与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社会化的程度较高,其体育参与影响因素可能会受到社会压力、情境因素、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成人体育参与的时间较少,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受到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不仅是社会资本的单纯影响。
4.3.4 个体需求
根据上文对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对体育参与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可知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体需求不存在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以往研究发现个人身心需求的不同,其体育参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52-53],身体疾病、个人兴趣、家务或者工作因素都是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重要因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于防止疾病、增进健康、娱乐消遣和情绪调节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是,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关系受到周身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如社会地位,职业、社会阶层及周围关系资源的影响,而身心需求是个体对于自身身体锻炼的需要或是体育参与的心理需求,属于主观因素。因而在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相关关系中,个体身心需求对于其影响效应较低。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1)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虽然存在着争议性,但是分析发现,大多结果对于其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有利影响是肯定的。
(2)造成以往研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性别、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被试群体的不同,个体身心需求则不会造成差异的出现。
5.2 展望
本研究通过整合以往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密切。今后在促进大众体育参与方式研究中,研究者应重视社会资本对体育参与的影响,通过对社交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增加关系资源,提升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这不仅有利于个体社会资本的提升,也有助于形成大众体育发展的良好态势。另外,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性别、东西方文化背景以及被试群体的调节效应。因此,今后在探讨社会资本与体育参与的关系时,应关注不同性别的个体以及被试群体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以及社会资本同体育参与的二元互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