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教研工作如何转变?

2023-07-11谢亭熊善军黄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转变双减政策

谢亭 熊善军 黄梅

摘要: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双减”背景下,教研工作需要向“大教研”转变,提高教研站位;向“关键领域”转变,降低教研重心;向“精准实证”转变,提升教研品质;向“混合教研”转变,创新教研模式。

关键词:教研工作;转变;“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1-0025-04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尤其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生为本,减负增效,与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一些地方教研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研活动尚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教研成果不够丰厚;部分教师对学校教研支持力度、教研活动质量还不够满意;教研工作缺乏长远规划,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环境支持不力,影响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双减”背景下,教研工作亟须实现理念、内容、形式等的转变,以更好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向“大教研”转变,提高教研站位

田慧生在《向“大教研”转型》一文中指出:“教研人员和教研机构不仅要做立足于学科专业角度的相关研究,同时也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形成对全局的基本判断。不仅要在学科研究上对教师进行高水平引领,同时也要对每位教师未来的发展,对课堂、学校改革向何处去等方向性问题作出判断和引领。”[3]“大教研”作为教研的一种新的方向,能够对“双减”政策的落实发挥推动作用,这可从“大教研”的“高”和“全”的特征来理解。

“高”,即要有更高站位,要从“双减”政策出台背景、教育改革等宏观方面去考量。“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解决重要的民生问题,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因此教研工作就要围绕“双减”与区域和学校教育发展相结合、与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相结合、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教育评价相结合来进行。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要研究“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变”与“不变”,并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从而真正推动“双减”政策的实施。

“全”,即要有全局思维,要从全局与局部、系统与要素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关系入手进行研究。“双减”政策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研工作予以全面支持。教研工作是全局一盘棋,在组织机构上,要充分调动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电化教育、教育科研等部门的教科研训功能,实现四位一体,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研究;在教研内容上,除了面向传统的课堂、学业质量、学科发展之外,还要注重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育教学的支持与课后服务、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实践与研究、教育教学成果的总结提炼等,覆盖教育各要素和各环节;在教学评价上,要用发展的观点开展全面的评价,注重过程,以过去为参考,不仅要面向当下,更要面向未来,切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学生长远发展,片面采用唯分数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育人方式上,要建构“全体、全面、全程”的育人模式,充分调动教育各要素促进五育并举。

二、向“关键领域”转变,降低教研重心

当一项新政策、新理论、新技术需要在教育中实践时,教研工作往往可以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的双提升,教研工作就要率先在这些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在课程建设上,教研工作在准确把握和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要注重地方課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课程的实施上,要设计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科学探究、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开展特色化、选修性课程活动,实现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上,教研工作要重点开展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方式的创新研究,尤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设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探究合作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教学等方面开展研究。例如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通过对地域特色和区域教育现状的分析,建构和实践了基于“适合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宜人课堂”模式,通过课堂改革实现减负增效;进行“双减”背景下导学案的研究,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实现教学的深入发展。

在作业和考试上,教研工作要重点探索闭环管理机制,从总量控制、设计优化、方式创新、完成效度、批改规范、教学诊断、个别辅导等方面展开研究,注重诊断反馈。要从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核心素养等方面入手,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评价的效度和精准度,有效指导教学。

三、向“精准实证”转变,提升教研品质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学生作业少了,上课时间少了,家长投入孩子作业辅导的精力少了,课外培训少了,但学校的责任更大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品质起到关键作用。教研工作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经验,而应该向“精准实证”转变。

“精准实证”型教研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基本情况和需求,开展证据为主、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充分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面向已有的基础,在全面而深度分析当下教育实际的情况下开展;关注需求和问题解决,探索师生发展的关键路径;注重人本绿色发展,在寻求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也不忽视个体优势能力的发展;注重教研生态群的打造,即让教研活动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行必有因,研须有果,通过教研证据和数据的动态积累,发展性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促使教研效果螺旋上升。

例如,丹徒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教育大数据平台和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实现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教师、学校、区域在作业、考试、课时、难度、教学进度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过程性分析诊断问题,依此开展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又如,通过作业考试、课堂观察、学业数据等获取证据,发现初中学生在解答化学“物质的推断”这一类的题时总是存在思路不清、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访谈、听评课、错题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变式研究不透彻、没有形成范式。继而通过学习理论、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同课异构等方式,搜集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证据,形成了促进深度学习的“1+x”变式模型:即由原题“1”,经过“精细分析教学目标、精准定位原型问题、精选变式难度系数、精心重组教学素材”等方式,系统设计出学科的有效变式“x”[4]。至此,整个教研活动通过“排查问题寻找根源寻求对策”,形成不断递进、直指问题的证据链[5]。

四、向“混合教研”转变,创新教研模式

对于学校来说,“双减”不仅仅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优质课后服务,更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教研工作要为学校教育全面、深层变革提供支持,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种方式,创新教研模式,向“混合教研”转变。

“混合教研”是一种非特定的教研模式,它不是简单的要素混合,而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将传统、现代和创新的教研模式有机融合,构建教研目标、环境、资源、内容、活动、评价[6]等诸要素与教研主体相适宜的教研生态,促进个人和他人、个人和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深度协作互动。混合教研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跨界协同的教研主体,即教研不再局限于某个区域、某个学校、某个学科,而是根据需求组建不同的共同体,实现跨界协同发展。二是多维分层的教研目标,即根据特定个体的需求和特点设定多维度的教研目标。在开展“混合教研”活动时,对于新手型教师,注重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骨干型教师,注重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学管理者,注重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三是多元交互的教研环境,即在技术支持下,构建多样化的教研环境,突破时空限制,注重交互协作。在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网络工作坊、论坛社区、即时通信软件和线上会议室等组建满足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区域交流的线上线下平台,提升教研的交互性。四是自主智能的资源机制,即构建自主开发、自我定制与优质资源自动推介的教研资源提供机制。一方面,成立区域、学校等各级专家组,自主开发加工资源,实现作业资源、课后服务资源等片区共享;另一方面,构建大数据智能平台实现资源的自动搜集,并根据师生个人的特征数据分析,实现优质资源的自动推介。五是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即根据教研目标和主题的需求,开展基于教研目标、环境、资源、内容、活动和评价等要素创新的教研活动。开展基于微格分析的切片式教研,精准分析课堂行为;开展基于能力点的片段式教研,重点突破某个具体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节奏明快、时间紧凑的微教研,短、频、快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开展主题式教研,长期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实现教研活动持续向纵深推进。

在“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丹徒区开展了包括“需求性调研—共同体研修—专题式培训—发展性评价”的“4×N”深度循环式“混合教研”。首先,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了解教师的需求,明确了教研的目标是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积累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广大师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物化成果是围绕某一章节形成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和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其次,精品课遴选采用“推荐+选拔”方式确定参与对象,即拔尖型教师由学科专家推荐参与,新手型教师全员参与,鼓励其他教师参与。再次,以多种形式开展精品课教研,从教学设计、学习设计、技术融合等方面入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基于文档的集体协作式教研、精品课的切片教研、微课教研等。最后,在教学作品形成后,通过专家、教师个人、共同体成员的评价,形成改进意见,促进作品优化。至此,调研、教研、培训、诊断的第一轮循环完成,接下来,再通过“4×N”,即“需求性调研—共同体研修—专题式培训—发展性评价”的不断循环,打造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8):69.

[2]周世科.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J]. 江苏教育研究,2018(12A):33.

[3]田慧生.向“大教研”转型[J].人民教育,2016(20):17.

[4]於飛.促进深度学习的变式设计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3):21.

[5]吴举宏.从经验到证据:教学研究的现代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62.

[6]孙硕,刘怡,胡小勇.混合教研:应对多元化需求的融合适变[J].数字教育,2019,5(5):48.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转变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