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能导向下的中职体育课体能优先发展教学模式探讨
2023-07-11郑少景
郑少景
职业体能是劳动者与自身职业相关的体能素质要求,包括在不同环境下持续工作的适应力与耐受力,完成岗位职责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中职与普通高中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共性又有特性,一方面,要在体育锻炼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关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以职业体能为导向调整中职体育教学方案,更加符合中职教育目标,也有利于中职学生个人的长期发展。
一、职业体能导向下的中职体育课体能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以成绩定论,因此,无论是学生、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不自觉地更加专注如何在考试中提分,分数越高,代表在社会上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反而对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有所忽视。在此背景下,体育作为“非主科”也就难以得到重视,哪怕部分学生关注体育,也更多关注如何在体育期末考中获得高分,仅对考试所要求的几个项目投以关注度。这样的培养方法不仅会消磨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职生比普通高中与本科学历的学生更早接触技术操作与实践,更需要关注以职业为导向的自身发展,因此,中职在开展体育课程时要不断创新,融入专业化的训练机制,优化学生职业体能,促进体育教学专业化转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拥有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可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下作业的需求,例如野外作业,或是持续性精神高度集中作业等。
二、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目标不甚清晰
要提升体育实效,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中职为社会所输送的多为技术型人才,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实际中,就是需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教学考核标准来看,许多中职体育考核完全比照普高制定;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模式陈旧,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未能很好地与中职学生发展目标融合,在课堂上花费较多的时间管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加导致课堂效果一般。
2.未能发挥中职的教育特色
中职与普通高中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发挥中职的教育特色,除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将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运用于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3.对体育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应试制度的影响,忽略体育重要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更多的人认为体育課作为学习之余的放松与调剂,不必要求强度,也不在乎学到什么。在这种错误观念支配下,体育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设置必然存在不合理性,一味地追求表面功夫,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与教师更加不重视体育。
三、职业体能导向下的中职体育课体能优先发展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改革
要想改革中职体育课堂,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理性分析,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四点:一是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激发学生热情,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计划;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体育技巧,在日常学习与锻炼中做到事半功倍;三是同等重视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好动而敏感,常会在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脆弱恐惧等情绪也可能会在体育锻炼中流露,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摆正其心态,纠正其行为,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意志品质,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四是结合职业要求,通过实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彰显中职教育特色。
2.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作为教学的关键角色,教师要首先革新理念,带头改变不重视体育的风气,调整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尊重体育课堂,感受到体育课并非调剂课,而是可以学到知识的。另外,教师要调整教学内容,以职业体能为导向,更加关注教学实用性,关注实际,利用体育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职业类型出发,注重体育理论知识在就业操作方面的应用,优化课程结构。例如,以游泳与长跑等项目锻炼学生的心肺和耐力素质,以篮球、足球、排球等锻炼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以轮滑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以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3.改进教学考评方法
改善考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具体则可以从考评内容与考评标准两个方面实施。
在考评内容方面,传统体育课堂的考评内容多为女生八百米跑以及男生一千米跑、五十米速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而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出于对某一项目的不喜欢而对体育课产生反感,或是认为项目测评结果就代表本人真实的体育水平。实际上这些项目成绩所能反映的内容十分有限,并不能对学生的反应力、协调力等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意见进行搜集,共同制定平时的训练内容与期末考评内容,并根据学生过往体育课表现判断学生的基础素质,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对于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其他学生都选出来的项目难度过低,不具备挑战性,教师则可以临时加码,为其制定专属的考核标准,比如普通学生正常五十米速跑,而这类学生在道路上设置障碍物进行练习,当然考核的标准也要相应地降低,以保证公平性,总之要保持难度系数高的挑战得分更高的原则。
在平时的考试环节中,过去过分注重项目成绩与合格率的方法过于僵化,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标准。量化指标太多,直接以某次考试数据衡量学生在整个学年的学业成绩过于片面,该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可能会导致一些如在耐力方面突出,但速度不够快的学生丧失兴趣,认为自己很难通过考试或发挥全部实力拿到好成绩,进而造成体育教学成果层次化突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过程评价法,在前文提到的改善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执行,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多次评价及平时测验的综合结果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
4.纠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学生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会对整体课堂效果以及自身的学习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的影响还可能延续到学生的其他方面。当一个学生有问题行为时,破坏的是整体的学习氛围,还可能会对其他的学生有错误示范,使影响扩大。教师在发现课堂中有学生不遵守纪律、有不良行为时,通常会采取当堂训斥的办法解决,中断或停止教学活动,而在某些时候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收到反效果,激发更强烈的矛盾。
因此,在中职体育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训练体系。主要是为了改变现有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固定的局面。这种传统训练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中“学有所获”,从而减少问题行为。同时,中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大多发生在后进生身上,因此在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差异化教学时,体育教师也要充分重视后进生群体,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帮助,如在示范训练或提问时优先选择后进生,促使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避免被优等生的行为和信息误导,并且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从而督促自己认真参与体育课堂。
5.以职业为导向发展学生体能
在就业环境愈加激烈的今天,中职学生面临的压力巨大,单一的职业技能已经不能使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多单位转而将招聘人才的目光转向复合型,或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劳动力。因此,职业体能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总结,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例如,通过统计了解某班职业意向,按照不同职业坐姿分类可分为静态坐姿类(会计、文秘、程序员、人力资源师等)、静态站姿类(酒店前台接待员、营业员)、流动变姿类(记者、导购、导游等)、操作姿态类(机械生产操作员)、特殊岗位姿态(空乘、警察、博主、野外探险家等),而不同的职业对于职业体能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例如长期处于站姿的职业人员容易出现下肢肿胀、酸痛,甚至可能出现腰肌劳损、腰椎病等,因此更需要参加全身性的健身活动,例如球类运动、有氧跑等,或是太极拳、健身操等,活跃下肢,改善血液循环。再如,从事变姿类工作的人員往往没有固定的工作姿势,兼有坐姿和站姿,因此,他们的疲劳是全身性的,在进行训练时可以考虑多进行有氧项目,锻炼心肺功能,或是进行全身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例如,慢跑、有氧舞蹈、羽毛球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的培养对象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培养宗旨与目标也多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化程度,因此,在进行体能培养时要从竞技体育方案向职业发展导向转变,理念革新带动课堂革新,无论是练习方式还是展现形式都需要进行调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学生求职意向出发,重视体育知识与岗位需求的潜在联系,增添课堂的实用性,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调整,让学生尊重课堂,热爱体育,改变精神面貌,重视身心健康,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