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起来发现自己很帅

2023-07-11徐景峰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徐公齐威王邹忌

徐景峰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这些非常经典、有趣的故事,都出自此书。这本书的特点,是善于叙事明理,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有大量的寓言、譬喻,文采飞扬。《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篇人物形象生动、说理透彻的经典篇章。学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很欢乐,所以,我决定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而不是专业的视角)来解读一下这篇文章。

一读邹忌的心理变化

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了衣服,戴好了帽子,看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啊,惊为天人,被自己的美貌折服。

邹忌有多帅呢?原文是这样写的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有一米八几,“修”的意思,是长,长得高。“形貌昳丽”,是身材好,脸也帅。

邹忌早上穿戴整齐,“窥”镜,这个“窥”字多有意思,忍不住看了自己一眼,被自己帅到了。他由衷地问自己老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意思是,老婆,我帅不帅?我和城北徐公谁帅?

这个时候的邹忌,纯粹有感于自己的美貌,随口一问,带着一点自鸣得意的味道,然后就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您帅多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读者会问,徐公是谁啊?原文立马就跟上了一句:“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徐公是谁?是齐国美丽的人,齐国最帅的人。他很帅,帅到什么程度呢?帅到举国出名。这就相当于,你早上在家穿戴整齐,照着镜子,觉得自己光彩照人,问身边人:我和易×××谁帅?明眼人都知道易×××帅,可你身边的人却说,你帅多了。

鄒忌不相信自己更帅,就问小妾,小妾也说邹忌更帅。等到客人来家里拜访他,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客人依然告诉他,你比徐公帅。此刻的邹忌,没有自鸣得意,而是陷入了怀疑和不理解。他要一探究竟。

于是,“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帅到举国出名的徐公来了,邹忌仔仔细细地看,觉得自己是比不上的。这里多有意思,看了徐公,又偷偷地看一眼自己,这时候只觉得,梦碎了,和徐公的美貌相比,实在是差远了。

这时,邹忌不再只是怀疑,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他们要昧着良心夸我帅?他想啊想,从白天想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忽然想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老婆说我更帅,是因为偏爱,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小妾说我更帅,是因为害怕;客人说我更帅,是因为有求于我,纯粹是为了拍马屁。总结得多到位。

要是一般的帅哥,想到这里,就了不起了。可是邹忌是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帅哥,时刻心怀国家大事。他从闺房小语,窥探到了人性,又想到了国家大事。以己及人,通过类比,想到了齐威王受蒙蔽更深。

再来看看这个过程:邹忌被自己帅到,自鸣得意,随口发问;面对肯定的回复半信半疑;喊来徐公(明确了自己不如徐公,却受到所有人的肯定),陷入深思;暮寝思之,大彻大悟。

邹忌的心理变化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真实,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所以说,读书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真正地走进去。

二读邹忌的语言技巧

身为齐相,邹忌时刻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从自己想到了齐王。

他是这样劝谏的:“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这段话,实在精彩。

向君主劝谏,是一件有风险、需要勇气和技巧的事情。

我们来细细品味邹忌这一段话。第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是确实,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事实上,通过开始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是一句假话。邹忌一开始,看到镜子里帅气的自己,是很心动的,是想要跟徐公一比高下的。

此刻,他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第一句话,从自己的故事说起,表明他的态度,本人有自知之明,不是来和徐公比美的。接着就复述了所发生的故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听到这里,齐威王还有可能以为自己在“吃瓜”,只是在听邹忌讲故事。结果,邹忌话锋一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有人因为偏爱我、畏惧我、有求于我而欺骗我,同样,齐国如此之大,宫妇左右,谁不偏爱您;朝廷臣子,谁不畏惧您;四境之内,谁不有求于您。他们都不跟我说实话,能跟您说实话吗?骗您的人更多啊。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更多啊。

这段话,有何高妙之处呢?

其一,委婉说辞,让人更能接受。邹忌从自身故事、闺房小语说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叙述,忽然话锋一转,进入正题。通过讲故事,把“君主容易受人蒙蔽”这个抽象的道理具象化。

其二,类比说理,有理有据。邹忌的一番话,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由家及国。从自己身边的妻、妾、客,联想到齐威王身边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逻辑严密,让对方心服口服。

其三,排比说理,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劝谏语言虽然不多,但是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而排比句如连珠炮弹,让人毫无反驳之力。

三读齐威王的雷霆手段

这篇故事里,除了邹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齐威王。

邹忌劝谏,可谓滴水不漏。真正会讲道理、会辩论的人,在输出观点之后,对方只需要说“好”,然后鼓掌就可以了。

这里,邹忌说完,齐威王只有一个字——善,也就是“好”。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齐威王说完“好”之后,接着就下令:群臣吏民,能够当面批评他过错的人,受上等赏赐;能够上书劝谏,指出他的缺点的人,受中等赏赐;能够在公众场合指责批评他,让他听到的人,受下等赏赐。

这个命令,绝对不是“走过场”,是落到实处的,也获得了很好的结果。齐国最后“战胜于朝廷”,在诸侯国中强大起来。

我们要知道,齐威王作为君主,在古代君主集权制的文化背景中,能够下这样一道命令,说明他非常有胸怀、有魄力。我认为,这是雷霆手段,令人赞叹。

四读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

邹忌为何能劝谏成功呢?这种类型的题目,是经常出现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很多学生能够想到,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要答两点:其一,邹忌受人夸赞,但不自鸣得意,善于思考。他高超的语言艺术,类比说理,以小见大,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齐威王能够接受他的意见。其二,齐威王心胸博大,从善如流,能够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答案确实是这样,但是,如果你是真正的学霸,你的思维应该不止于此。

邹忌为何能劝谏成功,答题思路,至少有这样几层:邹忌的特点,齐威王的特点,二人关系的特点,当时大局势的特点。什么意思呢?这个思路是由个人层面到社会层面,由浅入深的答题逻辑。

文章中并没有提到齐威王和邹忌的关系,所以不需要答,但思维应该到这儿。大背景的原因,文章也没有说,可以不写,但你要想到。事实上,邹忌劝谏成功,和大背景是有关系的。战国时期,时局混乱,各君主有谋求生存、提升国力的诉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提升国力的劝谏,是否更能被君主所采纳呢?

所以啊,同一道题,有的学生拿6分,是因为只能拿6分;有的学生拿6分,是因为这里只有6分。

猜你喜欢

徐公齐威王邹忌
田忌赛马
邹忌劝齐王纳谏
门庭若市
邹忌比美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邹忌论美
嗜好可以当药
邹忌比美
邹忌与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