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镇静镇痛中应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其RASS 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3-07-11朱亚春方理超安堃

系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外伤颅脑

朱亚春,方理超,安堃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苏州 215131

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l trauma)属于常见的外科创伤,是受到外部因素导致颅骨及大脑受到损伤,其中重症颅脑外伤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需要及时予以治疗处理[1-2]。而在急诊治疗阶段,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进而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躁动等情况,对创口治疗和恢复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二次受伤,甚至会导致病情加剧恶化[3]。这就需要在治疗期间为患者予以镇静干预,帮助患者稳定身体机能,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在现阶段主要是采用药物注射的方式来进行镇静镇痛,其中咪达唑仑以及瑞芬太尼均属于相对常用的镇静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症状,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对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因此,本文选择2019年2 月—2022年10 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83 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镇静镇痛中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其RASS 评分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83 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1 例、联用组42 例。联用组中男30 例,女12 例;年龄16~85 岁,平均(50.44±34.22)岁;颅脑外伤类型:开放型22 例、闭合型20 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12 例;年龄16~85岁,平均(50.47±34.18)岁;颅脑外伤类型:开放型19例、闭合型22 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测确诊为重症颅脑外伤;基本信息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器官衰竭症状者;经其他药物镇静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布托啡诺。①为患者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1 mL∶5 mg)镇静,将25 mg 药物溶入4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经微泵的方式维持注射,注射速度:0.5 mg∕(kg·h)。②为患者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0454,规格:1 mL∶1 mg)镇静,将5 mg 药物溶入4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经微泵的方式维持注射,注射速度:8 μg∕(kg·h)。

联用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①咪达唑仑用法和对照组相同。②为患者使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L∶1 mg)镇静,将2 mg 药物溶4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经微泵的方式维持注射,注射速度:2.5 μg∕(kg·h)。

1.4 观察指标

记录生命体征指标、镇静程度评估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 RAS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等指标数据。①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 SaO2)、心率(heart rate,HR),分别在镇静前、镇静10 min、镇静30 min 以及停药后测试。②RASS 评分:RASS 测试,分数为-5~4 分,分数和镇静效果为负相关,分别在镇静前、镇静10 min、镇静30 min 以及停药后测试。③神经功能:在2 周后选择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测试,共15 分,测试分数越高则神经功能越好。④并发症:呼吸抑制、胃肠道功能抑制、低血压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MA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联用组MA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AP 数据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MAP 数据比较[(±s),mmHg]

组别联用组(n=42)对照组(n=41)t 值P 值镇静前99.45±3.47 99.41±3.52 0.052 0.958镇静10 min 99.21±2.12 97.54±2.62 3.196 0.002镇静30 min 98.98±2.41 97.21±3.16 2.873 0.005停药后99.24±3.15 97.62±3.68 2.156 0.034

2.2 两组患者SaO2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用组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O2数据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SaO2数据比较[(±s),%]

组别联用组(n=42)对照组(n=41)t 值P 值镇静前97.91±1.24 97.88±1.31 0.107 0.914镇静10 min 97.54±1.12 96.81±1.52 2.495 0.014镇静30 min 98.04±0.41 97.55±0.84 3.389 0.001停药后97.87±0.58 97.44±0.78 2.854 0.005

2.3 两组患者心率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用组HR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R 数据比较[(±s),次/min]

表3 两组患者HR 数据比较[(±s),次/min]

组别联用组(n=42)对照组(n=41)t 值P 值镇静前79.58±5.89 79.62±5.84 0.031 0.975镇静10 min 77.47±3.48 75.16±4.21 2.727 0.007镇静30 min 77.12±2.27 75.69±3.47 2.227 0.028停药后78.91±3.14 76.52±3.58 3.235 0.001

2.4 两组患者镇静指标比较

在用药镇静后,联用组RASS 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镇静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镇静指标比较(±s)

组别联用组(n=42)对照组(n=41)t 值P 值RASS 评分(分)镇静前1.58±0.43 1.62±0.44 0.418 0.676镇静10 min 1.32±0.21 1.48±0.32 2.699 0.008镇静30 min 1.11±0.17 1.27±0.29 3.075 0.002停药后0.89±0.12 1.01±0.24 2.891 0.004 GCS 评分(分)8.75±1.02 8.02±1.52 2.574 0.011镇静起效时间(s)34.58±10.22 51.12±12.47 6.616<0.001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联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 例),其中低血压1 例(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8 例),其中呼吸抑制1 例(2.44%)、胃肠道功能抑制7 例(17.07%)。联用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P=0.031)。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一般是头部受到剧烈外部伤害造成,在受创后患者头皮、颅骨、大脑等组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头皮创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组织挫伤等症状,部分患者会陷入昏迷休克状态[5]。在出现重症颅脑外伤后,需要及时进行急诊治疗处理,清理创口,消除颅脑血肿,术后需通过积极止血、控制颅内压、呼吸支持等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恢复患者正常的颅脑状态[6]。但是由于创伤疼痛、气管插管等刺激性情况的影响,患者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从而造成血压、心率的大幅度波动,这些刺激会造成颅内压升高影响神经功能预后,甚至可能造成术区再次出血,会对颅脑创伤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使病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降低患者预后水平[7-8]。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通过药物予以镇静镇痛处理,帮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缓解患者躁动等情况,维持身体的稳定性,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咪达唑仑、布托啡诺以及瑞芬太尼等药物均属于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在用药后能够让患者短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在实际干预中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9]。其中,咪达唑仑是一种短效镇静催眠药,属于苯二氮类药,在为患者注射后能够起到镇静、抑制惊厥、抗焦虑等效果,药物起效快,在停药后持续时间短[10]。但是药物镇痛效果并不显著,需要联合其他镇痛药物使用。布托啡诺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联用镇静类药品减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明显波动[11-13]。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优于布托啡诺,在进入机体后能够在1 min 内完成血-脑平衡,在血液中水解,麻醉速度更快,经静脉注射给药能够迅速发挥效果,使患者进入迅速进入镇静状态,维持时间一般仅为5~10 min,在停药后患者能够迅速苏醒,3~5 min 后可恢复自主呼吸[14-15]。本文数据提示:联用组镇静镇痛后RA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联用组RASS 评分为(0.89±0.12)分,对照组RASS 评分为(1.01±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倩希等[16]在针对120 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镇静处理时,选择瑞芬太尼予以联合用药后获得更好的效果,患者RA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RASS 评分为(-2.96±0.24)分,对照组RASS评分为(-1.31±0.47)分,数据与本文一致。同时,瑞芬太尼能够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合理控制剂量不会造成血浆组胺浓度上升,患者在镇静期间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性更高,数据波动更小,能够维持患者良好的治疗条件[17]。本文数据显示:联用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瑞芬太尼在停药后能够快速排除体外,药物代谢机制不受胆碱酯酶等物质的影响,不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造成损伤,患者体内超过95%的瑞芬太尼能够经尿液排泄,不会在体内造成蓄积,因此用药安全性更高,在停药后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8]。本文数据显示:联用组停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重症颅脑外伤镇静镇痛干预中能够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针对重症颅脑外伤予以镇静镇痛时,选择咪达唑仑以及瑞芬太尼予以镇静镇痛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性更高,能效降低患者RASS 评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低,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前期有效且适当的镇静镇痛可以带来更好的预后,建议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积极借鉴。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外伤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