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助推大学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2023-07-11王文章张逸阳姜开达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据治理顶层设计

王文章 张逸阳 姜开达

摘 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正日益成为高校推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智慧校园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有关政策指引下,高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但距离满足实际需要、实现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仍存在差距。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推进机制、开展数据治理、建立专兼结合的信息化队伍、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等方面,提出数字化转型助推大学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顶层设计;推进机制;数据治理;信息化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聚焦教育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推动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2]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用,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重要方向。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已基本建构,面向未来,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型科技产业技术为特征的数字技术赋能下,大学治理现代化和治理效能提升将取得新的突破。[3]

数字化赋能大学治理的必要性

第一,数字化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教育领域,通常认为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广义的信息化也包含数字化。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到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再到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系列政策的发布既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变迁过程,也反映出国家对教育数字化高度重视。相对而言,美國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丰富经验,在数字战略、数据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有许多优秀做法。[4]当前,教育形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评价方式进一步变革,广大学生和家长逐渐提出多元化、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批量式、规模化的教育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定制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人民新期盼。新形势下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大学治理效能提升,必须寻求数字技术的运用,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大学治理。[5]

第二,数字化是助力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6]规模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带来对高校治理模式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大规模的师生在校园教学和生活方面有大量业务需求,需要管理人员对接沟通服务,如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校园管理需要学校多条线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多地多校区办学现象成为常态,学校内设机构增多,跨部门、跨校园、跨领域的工作日益增加,对大学治理的要求也逐渐由粗放式转为“像绣花一样治理校园”的精细化。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在部分领域捉襟见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亟待现代化转型。教育数字化依靠扁平化的协同方式,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评估分析手段,将有效助力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数字化是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支撑。智慧校园是以提供更优质教育服务为目的,以数据为基础,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感知、辅助管理与决策的校园建设治理新模式,[7]智慧校园的智能化、人性化体验也将对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部分大学尝试将大数据技术融入管理过程,学工部门通过采集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实现“不见面、不申请、不诉苦”自动为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经济补助,不仅实现了精准资助、高效资助,而且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关心关爱,保护了学生隐私,实现了智慧资助。未来,依托数字技术,充分汇聚整合校内各类数据资源,可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独一无二的生涯档案,全面记录其在校学习成长历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专属的教育培养方案,多元评价学生在校表现,也可实现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精准匹配。通过分析大量学生生涯成长数据,就能进一步总结凝练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据此更好改进优化教育培养方式,实现有动态反馈的智慧教育模式。

当前数字化赋能大学治理面临的不足

第一,组织推进方式存在不足,观念意识需要改进。在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数据不再是“私有账户”,数据共享、平台协同成为迫切需求。一方面,需要改变业务部门传统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建立机制,统一技术标准,融汇各部门业务,实现业务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但当前,部分高校仍然缺乏数字化转型的统筹规划能力,未能形成有效的顶层设计,导致网信部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处处碰壁,推进效果难以满足师生需求。同时,也有部分高校数字化建设存在盲目性,以“大干快上”的心态实施,难以解决深层次的基础性问题,支持投入不能持续跟进,导致数字化“面子工程”“烂尾工程”。高校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按“一把手”工程,加大推进力度,促进管理人员观念转变,提升人员数字素养和技能,协同实施数字化建设。

第二,数据信息管理水平落后,系统观念需要提升。高校不同业务部门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教育教学数据信息,分散在彼此独立的信息系统中,各类数据信息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规范、不准确、不完整、不一致、入库更新不及时等现象普遍存在[8]。数据质量监测和纠错反馈机制未能建立,使得数据信源难以判断,不同系统间数据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孤岛”,造成“有数据、找不齐、难决策”的尴尬局面。部分人员数据管理手段单一,缺乏专业技术支撑,数据易篡改,涉及师生身份信息、科研信息等数据被随意传输,存在安全风险。总之,数据治理作为数字化的核心内容,当前仍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满足数字化智能分析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第三,网络安全存在隐患,安全意识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技术高度运用的今天,如何建立有效屏障,保护师生信息安全乃至人身和财产安全都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明确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9],但有关违法和不良行为仍然存在。例如:在线上教学期间,有不法分子盗取网课会议教室信息,开展有组织的“入侵”活动,通过刷屏发布大量无用信息干扰教学秩序,严重影响师生心理健康。同时,也出现高校学生隐私信息被大规模泄露、贩卖的情况。[10]各类钓鱼邮件、诈骗网页和链接,以诱惑性手段窃取高校涉密科研信息、师生钱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当前,高校关于网络安全建设仍然存在不足,部分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网络安全意识不足,缺乏规范管理,重要数据管理权限混乱,造成网络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改进。

数字化助力大学治理效能提升的实践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有效推进机制。高校应当加强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担任负责人,由学校网信、学工、教务、人力、财务、资产、科研等多部门组成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明确数字化转型建设主管、协调、监督责任主体部门,进一步强化协调沟通力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做到持续性投入,梳理各条线业务需求,及时发现短板、弥补弱项,分阶段有序推进实施。打造校园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师生日常教学生活办公应用,推进“无纸化”便捷操作,推广电子印章等可信技术应用,建立应用评价与反馈机制,不断迭代优化服务体验。着重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业务部门与网信技术部门权责界限。评选优秀数字化转型案例,鼓励各部門应用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加大推广力度。有组织地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开展安全攻防演练,构建全方位安全预警机制,切实守卫师生信息安全。

第二,加快数据治理,推广共享应用场景。加强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实现数据从采集到使用、共享、保存等全过程的流程规范化。加强统一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全校数据管理平台,打造统一的“数据字典”。制定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动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建立数据建设管理评价机制,督促业务部门重视数据管理,逐步建立业务流程信息化与数字挖掘分析研究数智融合的新型工作模式。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以“最小够用”为原则采集师生信息,以“最小授权”为原则限制数据查看使用范围,以“最短周期”为原则确定数据存储规则,以“用而不存”为原则实现数据共享的科学化,降低数据使用、存储、共享过程中的扩散风险。全面开发利用各类数据资源,鼓励业务部门开展数字化专题研究,积极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第三,建立专兼结合的信息化队伍,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对人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应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以专业技术队伍为支撑,以业务、技术能力兼备的管理人员为补充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拓展专业人才晋升发展通道,建立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人才待遇体系和职称评审体系。开发数字技术、网络安全、数据管理等专题培训课程,系统性开展管理人员数字化培训,促进管理理念数字化转型。通过新媒体平台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形式加大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师生数字素养。面向师生征集数字化问题解决方案并形成激励机制,营造师生共创共享的良好生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转化,培养专业人才后备力量。加强政府、高校、企业间的深度协作,推动共商共议数字化发展,促进新兴数字技术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3]王瑶琪,聂建峰,张芳.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24-26.

[4]常桐善.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强化治理效能——美国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2):13-26.

[5]袁利平,林琳.大数据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境遇及行动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3):32-45.

[6]吴岩.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2(11):21-29.

[7]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8]巫莉莉,张波.高校数据治理中提升数据质量的方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8):149-156.

[9]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72-84.

[10]王延明,许宁.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10):134-138.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数据治理顶层设计
高校数据融合路径及其治理框架的探讨
基于本体的企业运营数据治理
云端数据治理初探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大数据治理模型与治理成熟度评估研究
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数据异化与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