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斐神庙里这句话离我们有多远
2023-07-11包连宗
包连宗
认识自己是古老而又现实的重要人生课题。相传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墙壁上曾写着这样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提出人要有“自知之明”(《老子·三十三章》)。
认识自己(自知)有着广泛含义,但从哲学·伦理学的意义上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认识“人”的本性、本质,这主要标识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二是指每个人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德性与能力、责任与使命等。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壹
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是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必要前提。人怎样认识自己,就会怎样要求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點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就能比较自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努力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基石之一就是“知己”,即认识自己。他认为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然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就必然可以将一件事情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高水平。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一些挫折,如考试失利、创业失败、亲人责备、老师批评以及他人的轻视等,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把自我看成一钱不值,产生自卑情绪,妄自菲薄。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他上进的勇气,而且还可能走向邪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对93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十年纵向调查以及其他资料的研究,得出结论:“自卑几乎和各种偏离规范的行为都有正比关系:不诚实、加入犯罪团伙、违法行为、吸毒、酗酒、挑衅以及各种心理变态。”而社会学的研究也证实:“自卑感同背离公认的社会规范的异常行为有密切联系,是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
或者当一个人取得了较大成就,出了名,又把这一切完全归功于自己,过高估计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就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不仅阻碍了自己进一步发展,而且可能导致悲剧的结局。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就是一例。关羽忠义可嘉,武艺超群,早期他曾“杯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名声赫赫,但他有狂妄自大,好大喜功,爱戴高帽子的缺点,对此又缺乏自知之明,后来负责镇守荆州,又“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就更加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吕蒙、陆逊,以致造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身亡的悲剧。正如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所说:“高傲是自我毁灭之母。”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宣传教育强调“改造自己”“接受再教育”,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检讨自己的缺点,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它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这就是,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创造性。现在我们应更加重视发掘和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应如此,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发现他们哪怕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学者指出,“自信是自身潜能的‘放大器,发挥自身优势的‘催化剂”,这一观点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
第二,正确认识自己又是恰当选择生活道路的重要依据。这里主要指事业和职业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专业和职业活动是一个人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他实现人生价值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基本途径。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价值在于人的工作。”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既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又要适合自己的特点、能力、兴趣、爱好。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长处。有的人长于理性思考,有的人善于感性体验和观察;有的人学习语言能力比较强,有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擅长动手实干,有的人善于社交联系,如此等等。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优势,有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岗位。人们常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的故事也能说明这一点。著名作家梁晓声45岁那年,参加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在市里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有几位商界人士找到他,请他做全权代理人,并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投资什么,投资多少钱由他说了算。薪酬,年薪还是股份由他定。配什么车,宝马、奔驰由他挑。面对这样优厚的条件,他不由动了心,但经过慎重思考,他作出了选择:
年薪我所欲也,股份我所欲也,宝马或奔驰我所欲也。然商业风云,我所不谙也;管理才干,我也不具也;公关能力,我之弱项也;盈亏之压力,我所不堪忍受也;每事手续多多,我所必烦也。那一切的一切,怎么会是我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呢?相对言,除了文学,还是文学啊。这也是我要的人生。
第三,正确认识自己,还是履行好社会职责的重要思想基础。每个人都对社会和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不仅是道德上的应当,而且也是法律的必须,因为这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这一社会本质所决定的客观必然,必须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责任,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尽职尽责,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工作往往关系到千万人的命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现代人的劳动素养、生活以及全部活动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智力……致使一个人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而且这并不是在某个重大事件中,而是在日常劳动中,例如在水电站、矿井、原子能发电站和铁路枢纽的调度室的劳动中都是如此。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就能牵制千万人的命运,所以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要有精神集中、沉着、冷静的品质,要有高度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前提出的这个问题,在今天更值得我们重视。
总之,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写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贰
正确认识自己很不容易,人们常以为认识别人很难,所谓“人心隔肚皮”,而认识自己比较容易,谁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其实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己甚至比认识别人还要难,这是因为认识自己要受到主观和客观许多因素的限制、影响和干扰。
人认识自己要借助“镜子”,这主要指他人、群体的评价和社会比较。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和群体的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评价并不能反映他的真实情况,有的是出于礼貌夸大了他的优点,有的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而奉承拍马吹捧于他,也有的由于价值观不同而做出不同评价,如对正面的品质作出了错误的负面评价,如此等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中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齐国宰相邹忌相貌不俗,但又明显不及徐公美,可是他的妻子偏爱他,侍妾怕他,客人又有求于他,所以都说他比徐公美。幸好他有自知之明,自愧不如徐公美,并由小悟大,劝齐王纳谏,从而使齐国走上了强盛之路。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人要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解蔽”,而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当了“官”,或者在其他方面事业有成,有了权与势以后,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有自知之明,所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贵”字表达的正是自我“解蔽”之难。
人又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但由于比较的对象和境遇的不同,往往会对自己作出不同认识和评价。例如,一个学生在当地县里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就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智商,但一旦进入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那里人才济济,“学霸”众多,相比之下,又会过于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学习。
正确认识自己之不易还与人性的弱点有关。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赞扬的话,而不喜欢听不同意见和批评,这似乎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人性的弱点。虽然古人早就指出“忠言逆耳利于行”,要“闻过则喜”,但真正认识并能做到的人则是屈指可数。还有许多人在遇到工作失误、失利、失败时,往往把它归咎于客观无法控制的原因,如运气不好,别人的不配合,任务特别艰巨等,不提自己的主观原因,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也有责任”。而取得成绩和成功则完全归功于自己,这样也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人还容易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在一首寓言诗中这样写道:
不论过去和现在,
人都挂着两只口袋,
前袋装着别人的缺点,
一切看来都那么明显,
后袋装着自己的缺点,
挂在背后老是看不见。
谚语如“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脊梁骨上的灰自己看不见”“目能见千里之外,但不能自见其眉睫”,古诗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也都说明认识自己的不易。
叁
怎样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
首先,要有真诚的态度。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说:“据我的体会,真正要认识自己,达到德性自证,主观上首先要真诚。”
一个人具有真诚的品格就能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心胸坦荡、不自欺欺人。他评价自己,既不自我吹嘘,任意拔高,也不刻意贬低,自暴自弃;对待别人的评价,既虚心听取,又理性分析,既不为溢美之词、奉承拍马所陶醉,也不为不实批评而耿耿于怀。而且由于自己态度真诚,别人才会对你实话实说,使你更好地了解真实的自己。
其次,要在实践和反思的不断反复中认识自己。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自己的基本途径。一个人只有在实践(工作、行动、活动)中经过困难、挫折、成功与失败的反复检验和认真反思,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歌德说过:“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仅仅借助于行动……尽力履行你的职责,你便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
诸葛亮曾写《知人七法》,说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考问和观察,识别和选拔人才,但其方法也适用于认识自己。故转引于下。
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问其对一些大是大非的看法,看他的志向);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同其反复辩论一个问题,看他机智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智”(请其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分析问题能力);四是“告之难而观其勇”(告诉其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看他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五是“临之利而观其廉”(看其在功利面前是否廉洁奉公);六是“醉之酒而观其性”(看其在酒后舒畅场合中的自制能力);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约定某件事,看其是否守信用)。
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和情景作自我考问和观察,那么就能对自己的德性和能力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
再次,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一要运用整体思维。如前所述,人认识自己要通过他人评价和社会比较,但由于种种原因,有许多信息并不能真实而全面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因而需要对这些信息运用整体思维分析比较,进行综合评价才能解除蒙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二要有发展观点。人生是一个发展过程,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都是变化和发展的,缺点可以克服,长处也可培养,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更大。但另一方面,又有可能负向发展。一个人由于地位和处境的变化,原来的优点可能变成了缺点,甚至跌入犯罪的泥坑,特别值得警惕。三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实质。一个人在对自我行为和德性进行定性评价时,会遇到不少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行为品质,需要加以区别,如自尊与自大、自爱与自私、勇敢与鲁莽、谨慎与胆怯、节俭与吝啬、慷慨与奢侈、严肃与冷漠、果断与武断等。为此我们就要学点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最后,正确认识自己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条件。这主要是指健全的民主、法制与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只有健全的民主、法制,保障了人民言论自由和人身安全,人们才能畅所欲言,敢讲真话、实话,敢提意见和建议,这样个人就比较容易从别人那里听到对自己的真实评价,领导者也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认识自己工作的得失。相反,如果没有健全的民主、法制,讲真话、提意见要遭到批判甚至被扣帽子,那么谁还敢讲真话?这样一来,人们特别是领导者就很难听到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为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标准,有利于人们明辨是非,正确认识自己。相反,如果社会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就会误导人们的行为。例如,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宣传中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说什么“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把维护个人正当利益说成是“个人主义”,把钻研业务说成是“白专道路”,混淆了是非标准,极大地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制和不断完善的民主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方针,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要做到事业有成和生活幸福,就要真正认识自己。为此,又需要下一番功夫,经历一个锻炼和修养的过程,特别是需要深刻的自我反省与客观审视自我、理性的对待各种评价和培养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