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并非衡山的南岳读《皖耕集》

2023-07-11黎在珣

博览群书 2023年6期
关键词:天柱山张恨水文化

黎在珣

雖然现在人们言及南岳,一般都是指湖南衡阳的衡山,但汉武帝南巡登礼的南岳,却是坐落在安徽安庆的天柱山。《史记》记载,汉武帝“巡南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为巍巍大别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一部分,以雄、奇、灵、秀著称而名播海内外。天柱山地区曾引来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驻锡,四祖道信前来拜求解缚;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文人墨客题留数百方石刻于斯,其中石牛古洞存留最为密集,享有“诗书博物馆”之美誉。古南岳天柱山周围的安庆市辖7县市,加上前几年划归铜陵市的枞阳县,大致相当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之前历史典籍中的“皖地”范围。此“皖”是安徽省简称“皖”的源头。

横穿北纬30°的古皖安庆

横穿神秘而又奇特的北纬30°的古皖安庆历史悠久,除了天柱山,还有因禅宗二祖慧可筑坛说法而扬名千古的司空山、有“江上小蓬莱”之誉的“长江绝岛”——小孤山等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有新石器时期的薛家岗文化遗址、“南国小长城”白崖寨、被誉为“过了安庆不说塔”的迎江寺振风塔等文化色彩浓郁的人文胜景;还是“六尺巷”“不越雷池一步”等历史文化遗存地。这里地灵人杰,诞生过不朽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孕育出皖江文化倡导者、桐城派先驱朱书,执清朝文坛牛耳之桐城派,走出了京剧鼻祖、徽班领袖程长庚,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书法篆刻家邓石如,通俗文学巨匠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美学泰斗朱光潜,宗教领袖赵朴初,文史大家余英时,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杂技皇后”夏菊花等青史流芳的精英。作为曾经的省会,安庆为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是近代安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当代语境中的古皖,更多时候不是地理名词或具有行政区划内涵的概念,而是以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面目或身份呈现在世人面前。

古皖大地奇山秀水,道释儒交替主导当地文化。文化高原迭现,高峰频起。就拿佛教来说,这里的诸多名山竞相引来众多禅宗高僧驻锡弘法。集桐城文派之大成的姚鼐曾感叹:

郁千余年……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二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岂山川奇杰之气,有蕴而属之耶?

安庆享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之地、安徽之源”美誉,其孕育、生长、散发开去的皖江文化是包括地域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融合体,因其地域特色而呈现与表达独具意义,也构成这里当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中央在二十大提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是就国家层面而言,而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组成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就中国境内不同区域来说,提炼那些能够展示区域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区域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区域内的故事、传播好区域内的声音,展现各自区域可信、可爱、可敬的区域形象,以助力国家当代文化建构,展现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则成为当下区域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文化建设既有政府行为,也有民间行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民间个体一己之为的自觉建设尤其值得称道。郑炎贵就是一位长年孜孜矻矻于地域文化建设的文史专家。

国内皖文化领域第一本综合性专著

埃尔顿说,“历史想要存在,它就必须被写作和研究。”一般而言,写作、研究对象离自己越亲近,切己之感就越深,写作、研究就越可能深入。生活在皖地的作者对地方文史有着一种宗教式的挚爱,献身式的执着,倾其毕生的主要精力,深入古皖历史、文化和精神内部进行开掘。其研究和写作源于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情怀,凸显其生命状态与人文立场、思想识见,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这本由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皖耕集》视作年高耆艾作者个人精神、人生追求的自叙传,也可以理解为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给古皖的山山水水和历史文化的华章。书中的一些成果为天柱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及国家5A级景区,为孔雀东南飞传说、二乔传说、潜山弹腔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学理依据。

作者基于“继承与担当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几十年来执着于地域文化的爬梳、发掘、审视、彰显,展现出一名文史学者难得的学术勇气和历史担当,是古皖精神传承过程中的当代见证,同时也以学术确立自我价值,收获身份认同和心理慰藉,这本致敬地域历史文化的《皖耕集》以文论史,追求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是国内关于皖文化的第一本综合性专著,名列人民出版社庆祝建社一百周年之际推出的精选图书。

整体架构既有纵深感,又有横向弹性

《皖耕集》通过对古皖历史、文学、艺术和宗教等历史的钩沉、爬梳、辨析、剔抉、索隐、阐释,建构起逻辑自洽的古皖文化架构,成为源远流长的古皖文化的精华版。《皖耕集》虽然由30多文章构成,但不是松散的论文集,而是自成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

全书分三大编,第一编,皖源钩沉,追溯、发掘皖文化根源;第二编,皖脉梳爬,梳理皖文化的系列子项,如地质文化、雀(孔雀东南飞)乔(大小乔)文化以及禅、戏、茶、陶等子文化;第三编,皖苑风流,基本为研究皖籍著名作家张恨水的论文,从而纲举目张地呈现出皖(安庆前身舒州一方)文化的主体内容、流变与特色。

每编下面又有细分,如第一编重点为发掘、爬梳、考辨、剔抉、阐释古皖国古皖山古皖地的文章。在这一编里,既有从历史时间维度纵向的发掘、爬梳,又有地理空间维度横向的考辨、阐释,勾画出相对完整的古皖大地的风貌。作者考其渊源,发现“皖”系五帝时代名臣皋陶后裔的一个支族,是一个奉晨光为图腾、崇拜自然的部落方国。时势变迁,古皖大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至宜城(今安庆市区),而元末明初近百年里,来自江西和徽州地区的大批迁入,为安庆府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外来文化与土著母体文化的不断碰撞、对话、融合,催生出皖江文化的新风貌新形态,进而由明清崛起走向近代嬗变而催生五四新文化。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什么样的文化,形成什么样的民风,明人有言:

安庆人物忠敢,不愧于古,……潜山毅,太湖诤,宿松直。大抵江北风气近厚,故其习高。

作者认为这种敦厚坚毅的文化源于大别山余脉皖山之雄浑敦厚、体格劲健所致。一些章节的切口虽小,但紧凑且細腻,而且背后关切的问题很重要。

第二编涉及茶文化、禅文化、戏文化、陶文化、爱情文化,地质文化等专题。在这一编里,作者通过对茶道的溯源,认为茶饮在唐朝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源于佛教禅宗的流行。通过引用禅宗三祖僧璨偈言、唐诗僧皎然、宋林逋等人诗文提出“皖地的禅僧们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人群之一”的观点,进而提出“皖山地区竟然就是中华茶禅文化并蒂之乡”。在发表于《中国戏剧》的万言长文里,作者提醒人们注意“徽班”这一概念的历史流变,提出进京后驻留京城的徽班所唱的徽调不是徽州调,而是安庆调,即潜山弹腔。作者对皖脉的一些梳爬填补了空白,一些阐释让人耳目一新。尚不论是否无懈可击,但能逻辑自洽,自成一家之言,从而拓宽了传承皖江历史文化的空间和途径。

在第三编中,作者探讨了皖江文化对张恨水这个被老舍称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创作的影响,张恨水的家国情怀,张恨水在新文学影响下创作的嬗变,以及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张恨水现象”等诸多论题。论及皖江地域文化对张恨水人生的影响,角度广,这里仅列举三个小的具体角度。

其一,笔名不少与家乡潜山有关,譬如所用笔名中的“潜山张恨水”“潜山人”“一生不发达的潜山人”“我亦潜山人”“天柱山樵”“天柱山民”“天柱”“天柱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程大老板同乡”“百忍”等,由此窥见其浓郁的故土情结。

其二,偏爱故乡习俗,文中多引张恨水儿子张明明《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等权威材料表明其生活中多年如一日保持故乡多种习俗。

其三,方言入文,家乡方言会不时出现在他的散文小说中,如《现代青年》写到小孩顽皮时用“讨打”,为自招挨打之意;在《满江红》中,当李太湖后悔自己错过一次与女友秦小香见面机会时,张恨水这样写道:“猛然抬起手来,在头上打了两个爆栗”,这里的“爆栗”不是热锅炒熟而爆开的板栗,在安庆方言里是说把手指弯曲起来用骨节处磕人脑壳,这样便加强了语言的痛感。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皖耕集》整体架构呈现出从粗到细,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从古到今的特点。这样一来,整体架构既有纵深感,又有横向弹性。

破旧说?立新论

文史研究是综合性研究,需要会通历史、文学、地理学、人类文化学以及民俗、制度、考古诸多学科。对论题和材料的把握方式及其能力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成果质量,实现学术突破,需要开阔视野,需要从论题的了解与遴选、从史料的搜求与阐释(包括批判)等方面下功夫。

文史离不开史料,或者说史料是文史研究的起点。但文史研究既不能轻信古人古书,又要对古代史料有超乎寻常的同情了解和深入体贴。这样,在发掘、爬梳的过程中需要考察不同记载、观念、见解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考、对照、甄别不同文献,阐发其价值和意义,并加以转化。在谈到学术能否入流这一话题时,贺昌群认为:

我想入流与不入流,有时亦不在以能获得新材料为目的……所以尤在要明了学术研究的新趋向,然后才知所努力,在思辨上有深刻的眼光,文字上有严密的组织,从习见的材料中提出大家所不注意的问题……(贺昌群:《历史学的新途径》,《中学生》杂志第61期“研究与体验特辑”,1936年。)

因此,文史研究的深度往往源自作者认识之深刻与见识之独特,根植于作者对史料的慧眼发现、深入剖析以及对文本的精深解读。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衡量一部学术著作的深度:能不能见人之未见,有没有提出他人没有涉及的问题,是不是将他人没有厘清的问题厘清,有没有纠正别人的讹误,以及表达是不是简练明确等。全书在这几个方面都有体现。

在五省七地“二乔故里”之争中,作者在《元和郡县志》里发现“孙策征皖获桥公二女于此”的证据,又在《太平寰宇记》中找到二乔故址的具体记载作为佐证,再结合近年发掘的二乔胭脂井、碑等实物,提出古皖城、今潜山市区一带才是二乔真正故里的观点。立论鲜明,自圆其说。当然我们也不必把作者的所有结论视为确论。即便是学术大家有时也会用严格的、缜密的学术方法得出一些不那么可靠的结论。

文史学从一定意义上是史料学,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皖耕集》中一些成果源于新发现的史料,但研究没有止步于史料学,而是将古皖文化研究纵深推向,不断深入文献进行发掘与辨析互证,以求得古史新证或古论新说,为当今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皖江文化,架起了一座津梁。

若以六经皆史的观念看,民风民俗,自是春秋。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古典学的兴起,田野研究作为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非常关注民间鲜活的古文化遗存(非遗),有机会就踏着先人足迹,调查、搜寻历史的活化石,丰富人们的历史、文化认知,感受安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多元样貌。在田野调查时,作者基本上能够悬置自己的理论预设,放弃成见,捕捉和提炼所获新资料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田野调查又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借助分析和推想还原出历史或接近史实的图景。因此,田野调查既是一门实证的学问,也是一门阐释的学问。作者非常重视古皖文化面貌的考古实证,在探究《孔雀东南飞》故事原发地时,作者综合运用了正史文献、文物考证、地方志乘和田野调查结合的方法,考证绵密,显示出比较专业的素养。

激活古皖历史文化资源?

作者不仅从历史中去探寻古皖文化的结构,还从现场、从现实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提炼。在现实中感受源远流长的古皖历史,又在故纸堆中感受丰富多样的现实,借以解读、阐释和构建。皖地先贤朱光潜先生认为:“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基于当代视角的皖文化研究,自然包含古今思想文化的诸多“会通点”,呈现出古今对话的不同维度。

作者带着今天的视角和问题意识去“审视”历史,激活地域资源,努力让其精气神内蕴于人们日常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事的细节中,为皖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动力,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优质文化生活圈,优化地域环境。书中既有围绕天柱山开发、皖地文化载体打造及其设施建设等内容而作贯古通今的思考,亦有为整个皖西南地区开发利用茶文化、禅文化而服务的意见,从而凸现研究古为今用的用意,作者在《安徽寻根——皖考》一文的结语所言:“重新打量皖山皖水,田园风情,既有沧桑感,又有自豪感,令人倍增厚积薄发的自信!”理性分析基础上,加以一种诗意的表达,因而既具可信度,又有可读性。

感情,往往成为非职业学者学术研究的动力,但是,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学者还是“要做法官,不要做情人。因为在法官那里,是什么就是什么;而在情人那里,是东施也是西施。学术的品格是真诚,毁誉有自,评骘适度,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薛瑞生:《学术是愚人的事业——治学随想录(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因此,一个学者在学术上是不是成熟,重要的一点要看他的结论有没有分寸感。作者并未讳言家乡文化的不足。他说,虽然“思想与艺术文化在江淮之间位居翘楚,但工商文化欠发达”,致使这里明清的商业文化即便与近邻徽州地区也不可同日而语,遑论江浙地区。

老舍曾言:“在这样的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里,文化是有许多层次的,就像一块千层糕。”毫无疑义,地域文化比任何一个家庭文化有着更多的层面,更复杂的结构,更丰赡的内涵。因此,古皖文化的挖掘整理、激活创新、弘扬转化是一个赓续不断的浩大工程。

作者虽然注意到从安徽三大文化圈——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的比较角度来审视古皖文化,然而任重道远,尚需更多学科研究者的加盟,进一步发掘资料,丰富视角,更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的維度,来探讨整个皖地各种思想文化现象,构建古皖文化的整体多维图景;将古皖文化放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这样宏阔视域中来讨论、审视其价值和意义;开展皖地不同时期社会史、医疗史、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历史记忆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开辟古皖文化研究的新维度、新途径。在梳理古皖文化渊源与流变的同时,重视古皖文化与他文化的互动及其成果;开展古皖文化形成过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研究,经由多层次、多侧面、多维度研究实现整体全面的动态呈现;进一步推进古皖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皖”虽然是古老的,但我们今天研究皖山皖水皖文化却是立足现实,面对未来的,期望在全球化的今天和明天,古皖文化能够生机勃发,充满活力再出发,重新绽放更加多彩的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获安徽省作家协会首届“金穗文学奖”。)

猜你喜欢

天柱山张恨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奇峰出云含美意——天柱山掠影
红旗招展天柱山
雨雾中登天柱山
谁远谁近?
张恨水谈择妻:要找一个能了解我的
七律·登天柱山
张恨水后期小说创作简论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