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秀琴:做为人民服务的调解能手

2023-07-10陈思睿

银潮 2023年7期
关键词:孙某镇江市调解员

文|陈思睿

2021 年12 月16 日,镇江市委宣传部、镇江新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镇江新区政法委、镇江新区丁卯街道党工委在镇江南山艺术剧院共同举办江苏“最美法治人物”先进事迹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位银发老人,她就是全省第二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周秀琴。

今年73 岁的周秀琴退休前是镇江市润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2004年退休后,当丁卯街道负责人找到她,请她协助做好街道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党建等工作时,她没有丝毫犹豫,本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一干19年。

心中放不下百姓

“以心换心,没有不通人情的当事人,只有不会拨动思想开关的调解员。”周秀琴始终恪守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品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天也不敢懈怠。她的手机24 小时开机,成为有诉求当事人和突发事件的服务热线,经常深更半夜答疑解惑。

张峰父母过世早,他一手带大弟弟,并供其上学、成家。尽管父母遗嘱里明确将房产过户给张峰,但到产权过户时,弟弟不同意了,当地调委会3 年调解未果。张峰认为弟弟恩将仇报,与他争夺房产,差点要采取极端行为。周秀琴了解后,没有直接进入调解程序,而是给张峰讲“六尺巷”的典故,并送给张峰4 句话——三年相争只为房,兄弟失和气断肠;让他三间又何妨,长兄如父美名扬。一丈不通,万丈无功,在周秀琴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兄弟俩终于“将心比心”,和好如初。

“从事调解工作,不仅要勇挑重担、勇打头阵,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才有足够的智慧,甚至是‘神来之笔’。”周秀琴说。

拆迁户孙某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并拿到拆迁款后,又认为自己吃了亏,多次找相关部门要求推翻原拆迁协议。一天,孙某带着刀和遗书,来到街道办事处大吵大闹,情绪非常激动。周秀琴急忙赶到现场,恰遇保安劝阻孙某时,意外将他手中的茶杯碰到地上,摔碎了,这更激怒了孙某。正当孙某掏出刀时,周秀琴急中生智往他们中间一站,对孙某说:“岁岁(碎碎)平安,我有个新茶杯,送给你。新茶杯、新起点,来调解室,我再重新给你泡杯茶。你要找领导,我负责帮你联系。”待孙某情绪稳定后,周秀琴法、理、情并进,最终让孙某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永不上访。

在周秀琴调解室,有十几本大大小小的本子,上面记满了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和简单事由,有一部分用红笔划掉了。这些都是疑难杂症的纠纷当事人的信息,在周秀琴手上结了案。“人家相信你,在你手上画了句号。每年春节,我都会给他们一个一个打拜年电话,问问近况,有一些经济困难的,我给他们发点拜年红包。红笔划掉的,是已经离世的,不需要我再牵挂了。”

19 年来,周秀琴义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00 余件,全部实现了“双百四无”的目标,即受理率百分之百、化解率百分之百,无上交、无推诿、无上访、无民转刑。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法治人物”的深刻内涵。周秀琴常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小事,也是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我心中始终放不下百姓。”

践行调解工作“九字诀”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周秀琴为何选择退休后担任人民调解员的职务,她用《毛泽东选集》当中的这段话作了回答。

周秀琴调解工作室几乎每天都有当事人来访,对于调处纠纷,她总结了九字诀“一定二让三不四落实”,即先给当事人吃一颗“定心丸”,告诉来访者“我调解你放心,直到你满意为止”;接待群众后,让座让茶,让他们感受到调解员的体贴与关怀;对老年人、特殊纠纷和外辖区来访者做到不推诿、不厌烦、不草草了事;对涉及到企业、社区(村)、相关单位及外辖区包括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坚持做到相关企业落实到人、相关部门落实到人、相关社区(村)落实到人、调解时间(地点)落实到位。

她的“九字诀”,不仅仅说在嘴上,更是落实在行动里。对任何一件纠纷,她都能不厌其烦,认真对待,以自己的积极作为化解了一个个邻里矛盾,修复了一桩桩破裂的婚姻,调解了一对对失衡的利益关系,打开了一个个难解的心结,平息了一次次突发状况,真正做到让当事人满意而归。

采访过程中,周秀琴正在处理一件民事纠纷,面对情绪激动的矛盾双方,她镇定从容,巧妙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让当事人双方最终面带微笑地走出了调解室。当说到自己以往遇到的十分棘手的调解经历,她的脸上更是挂满了自豪的笑容,说起来的时候如数家珍。曾有一件3 年都没能成功解决的纠纷,到她手里3 天就解决了,甚至有一桩持续了12 年的纠纷,经她调解,仅两个回合就成功解决。

在化解敏感事件和重大纠纷时,周秀琴又给自己定了“五要五不”的规矩:一要特事急办不畏难,对于意外死亡事故调解,周秀琴坚持首调负责,不上交、不推诿,及时就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功化解;二要急事速办不过夜;三要换位思考不推诿,把人民群众的事当自己家的事办,真心实意地与他们“认亲结友”;四要主动作为不回避;五要勇于担当不信邪。凡是有诉求的当事人,不管态度多恶劣,她均来者不拒,热情接待,依法调解。

周奶奶有一颗“热心肠”

在调解过程中,凡是有困难的当事人,周秀琴都会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予以帮助。看到一位残障人士居无定所,身无分文,生活难以为继,周秀琴跟着来到其临时居住的工棚,发现大冬天连一床御寒的棉被都没有,她立即给他买了一床棉被御寒。因为该残障人士不能干重体力活,周秀琴说服他依靠拾纸板、收废品自食其力,并且每个月9 日准时给他200元作为生活费补助。周秀琴还帮助他申请到廉租房,又买了一部手机送给他,让他有困难时可以随时联系。

每年春节,周秀琴都会给经她调解过的几位困难学生发新年红包,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回报社会。今年2 月,在调解来自湖北黄梅县独山镇的民工突发事件时,看到孩子年幼,她当场转给其家人2000元。

对待少年儿童,周秀琴总是倾尽所有也要作出贡献。当她了解到镇江“社会妈妈”志愿服务活动后,便积极结对“社会妈妈”,资助两名初中贫困学子,默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怀。周秀琴说当她亲眼看到自己资助的孩子也能够和正常收入家庭的孩子一样专心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和生活,自己就觉得很满足。除此之外,她还利用空闲时间走进镇江多所中小学,举办讲座,向孩子们宣传爱国思想。

在了解到镇江市委老干部局开展“凝眸华章——百位银发先锋对话百名大学生”活动后,她主动与青年大学生对话交流,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能忘掉自己的根,要多学习党史,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周秀琴经常对身边的志愿者说,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她,人民群众哺育了她,雷锋、焦裕禄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鼓舞了她。因此她将继续永远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百名老人”组团排忧解难

在周秀琴的带领下,镇江新区成立了一支由老支书、老村长、老校长、老局长、老厂长、老复员军人、老党员等人员组成的“十老队伍”百名老人调解工作站,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百名老调解员不计报酬,激情奉献,只要有群众找到他们,他们都尽自己所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化解矛盾。调解工作站成立初期,矛盾纠纷调成率只有89%,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调解成功率达100%。

2022 年11 月23 日,某房地产公司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采取过激手段讨薪。派出所接警后,交由百名老人调解工作站处置。周秀琴带领团队首先安抚农民工情绪,待农民工冷静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们的不当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并翻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仅花半天时间,就解决了欠薪纠纷。

在百名老人调解工作站化解的矛盾中,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调解工作站先后获评镇江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镇江新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建成说:“新区百老就像百宝,为我们新区解了万愁。”

百名老人调解工作站在镇江新区司法局、丁卯街道司法所的支持下,组建了人民调解合唱团,周秀琴牵头创作了歌曲《人民调解员之歌》《巾帼之声》,扬剧《人民的福星当头照》等文艺节目,多次参与市、区及社区文艺表演,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截至目前,已创作并经街道主要负责人审阅通过的党建文化、法治文化作品有快板、合唱、独唱、舞蹈、朗诵、戏曲等12 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区、新区法院、街道等单位组织的比赛和重大节日庆典演出,先后多次获得省、市、区的奖项。

周秀琴还针对基层实际情况,编写了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讲稿,每年都要为当地群众和基层人民调解员上法治课,提升基层干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提高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

近年来,周秀琴先后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苏省最美法治人物、镇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镇江市银发正能量先锋、镇江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在镇江市首届“助力社区治理之星”颁奖会上,周秀琴又被镇江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评为“二十大助力社区治理之星”。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周秀琴从未停歇,发挥余热始终在路上。

猜你喜欢

孙某镇江市调解员
化身“人民调解员”的立法人
离婚才知老公出轨获赔六万元
离婚才知老公出轨 获赔六万元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镇江市老年大学校歌
婚内赔偿,是否有效?
镇江市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