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专业供给侧“三教”改革的探讨

2023-07-10辛基源

时代汽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改革

辛基源

摘 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着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很好的契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态以及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动态的现象。所以通过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达到改变这一现状,明确汽车后市场的用人需求的目的。从汽车专业供给侧着手,对标1+X制度,定向培养服务社会型人才,为地方汽车行业做出积极影响。实现“学校——企业——学校”互补互助的良性循环。下文从“三教”改革的角度浅析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汽车专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产教融合 “三教”改革 汽车专业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 on the supply side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Xin Jiyuan

Abstract:at present,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uneven, and the ability level of graduates can not fit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cal automobile industry. Therefore, throug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w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this situation and clarifying the employment demand of automobile aftermarket. Starting from the supply side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the standard 1 + X system is adopted to train social service talents, so as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ocal automobile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virtuous circle of mutual aid of "school enterpris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supply sid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three education" reform;automobile major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辦学模式。这就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这三个问题正是“三教”的基本内容也就是“教师,教材,教法”。在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师、教材、教学”等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所以深化“三教”改革是破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难题的迫切需求。

1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深度交流的一种办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通过企业与学校的供给关系将优秀的专业资源整合、配置: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企业锻炼,从而达到强化青年教师实践与实操能力的目的,反过来说青年教师会将自身在企业中学习到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生产的模式带入到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去,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看做是定向的培养了企业或者地方经济所需人才。在职业院校教学环节中顶岗实习十分重要,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可以为即将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绿色通道,随着职业院校与各家企业合作的深入,学生可以选择的企业、岗位也随之增多,再通过企业对实习期学生的表现给学校的反馈,学校针对反馈的内容做出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对口的技能技术性人才最终目的,这样就有效地将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双赢以及校企可持续发展。

2 职业教育供给侧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的技能技术水平明显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之相反的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制造新技术研发进行的如火如荼,许许多多新型的汽车制造技术被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中去,但是大部分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的层次还没达到相应的要求,许多职业院校依然停留在自发行为和单边行动上,或有名无实,或融而不合。相关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制度、课程设置、校企合作领域等的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认识存在不足,表现为:人才培养与企业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与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办学模式刻板老套没有创新、学生在专业技能技术上能力欠缺等[2]。这种现象与职业院校中的师资知识储备的更新速度缓慢,教材与时代的贴合程度低,学生在实训课堂上不能学习和体验的新型汽车技术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社会在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上也存在偏差,社会上普遍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才会上职业学校”,甚至于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也时常抱怨“生源素质差”[3]。但是对于我国近些年飞速发展的工业,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是否能实现汽车工业在国际上的“弯道超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行业技能技术性人才供给侧即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所以设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出人才保障政策、人才质量督导与评价,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基数和素质,推广“双元制”育人模式,适时地展开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对于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来说是重点。

3 职业教育供给侧现状的改善途径

3.1 提高校企合作动力,真正落实校企合作

目前大部分学校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社会效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产教融合制度对企业没有吸引力,这就导致学生在到岗后只能做一些不需要运用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实践知识的工作,因此学生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学生丧失了积极性,将实习变成了消极的的完成任务,甚至选择退出实习,学生一旦积极性下降或者退出实习,那么校企合作就失去了“桥梁”,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为了不让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就必须从行业引导、校企共赢、加强校企对接等方面改善。(一)通过行业协会、行业统筹对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引导;(二)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交流。比如定期指派教师去企业锻炼学习,企业师傅驻校兼职实训教师;(三)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校企合作的关系不能单单停留在“一纸协议”当中,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和企业方面的考评,对于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除每日打卡考勤之外的考评,如学生在专业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奖励,中途退出或对校企合作关系产生影响的惩罚措施。

3.2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三教”改革

要想冲出职业教育供给侧目前的恶循环需从“教师,教材,教法”三要素入手。教师的改革中师德的改革需要先行,师德是一位教师的灵魂,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身言行思想,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中敬仰的人,一旦教师在学生中有了威信,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堂,实习的动态。树立榜样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校企合作的企业参与教材的改革是第二要素,教材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桥梁,随着汽车专业的技术革新,汽车行业的发展,在教材的编制上也要在符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生产现况接轨,突出企业需求,重点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企业一线生产的应用,突破传统,达到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目标[5]。对于教法要因材施教,每个班级在专业报考上都有第一志愿生和调剂生,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强,可以适当的拓展除书本以外的知识,而“混日子、混毕业证”是大部分调剂生的真实写照,如何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在于教师的引导。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带入实操、比赛、校外实习中去,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赛中学,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4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三教”改革的具体思路

4.1 “教师”改革就是搬开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与教学团队短缺[4]。汽车专业的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课程,汽车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应用性,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是自身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二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操能力,并且无论是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实际操作的能力都要紧追现代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速度。但是就2018年教育部通报的数据显示,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学校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49.8万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达到了31.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达到了39.7%。虽然从教育部2018年的通报数据看,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但是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还是急需提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占比,与“职教20条”中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百分之50存在着差距。所以,对标1+X制度,打造理论和实践水平双一流的“双师型”教师与教师团队是教师改革的重中之重。

4.2 “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也是教育目标的落实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巩固的重要参阅资料,教材也是代表着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的侧重点以及教学内容是否能贴合社会经济的需求。在《邓小平论教育》中指出“关键是教材。教材是反映出現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6]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采用的是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院校编制教材,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部分校本教材存在为了职称评定和科研项目在教材的编写上显得就有些“老旧”,教材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更新。同时教材出版方面,存在重复建设、低端推广、换皮山寨等一些问题。随着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材中也加入了一些案例动态、场景配图、科技前沿。同时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教材的编著与企业实际生产衔接起来,教材编著队伍具备校企合作的思维模式,教材内容从侧重于基础性,理论性逐渐转变为技能性,专业性,从企业实地调研后对教材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更新,教材幅面也从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变成图文结合,二维码视频讲解,情景模式再现等这样也就实现了教学与就业接轨、课程教材与岗位培训相对接。

4.3 “教法”是直接作用在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成效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在“教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法”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法”就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的培育及工匠精神的树立上做研究。“教法”的改革从最初的理论教学贯穿课堂辅助以实训内容的讲授式到“设疑、自学、引发、点拨、归纳、评价”再到近些年来的慕课、现代学徒制、翻转课堂、与企业紧密衔接的理实一体化课堂、近两年来的网课教学,这都是“教法”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做出相应的改革,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教法”的改变只是代表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于实际的上课过程中,教师是否采用更有利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因材施教,也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成果。

5 产教融合是深化“三教”改革的关键

“三教”改革其实就是建立和完善服务社会经济,使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发挥自己所见所学,达到一种理实兼备、立德树人的育人机制。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三教”改革的重点。

5.1 校企双向流动互育共培

对于在校的教师,要加强师风的建设。通过宣传典型,用典型带动起来,引导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进修,一是学习新的技术,二是拓宽眼界,特别是到企业中去,也既“走出去”,教师在企业中完成生产实践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完成了教学任务。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筑工程系为例,开办校企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由教师轮番带领实习期的班级到柳州五菱青岛分公司、安徽芜湖奇瑞等企业一线参与生产工作,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与锻炼的平台,解决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操课程不熟练等问题。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父的指导下能迅速完成学生到技术人才的身份转变,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择业上拿下先行的优势,教师也能从“学校—学校”转变为“学校—企业—学校”,自身标签也由教师转变为教师+技师,实战的业务能力大大提升,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教材的选用和制定上,要融入1+X证书制度相关内容,与企业合作做好微课,教学视频,使每节课贴合生产生活,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5.2 打破传统“教法”改革“赛中学”是关键

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大部分职业院校输出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要想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师、教材上做出改变还得掌握依托行业的“教法”的改变。目前每年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这些院校范围里,各地区各省乃至全国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比赛,比赛的内容丰富多样,无论是从汽车营销、汽车检测、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钣金等都有自己的专业比赛项目,很多院校对待这些比赛的态度还是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但是这些比赛项目的核心内容能够贴合现阶段产教融合教学思想,如果将比赛内容带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训练比赛的同时掌握知识做到“练中学”,做到“课赛融合”,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可以通过比赛规则的严谨性规范学生实操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将一门课程松散的实训内容通过大赛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6 结语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三教”改革是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性研究,它结合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学生,教师,企业”的创新之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在行业、企业、学校的主动参与下,不断探索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的平衡,以人才需求为方向完善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凸显出学校教育为载体,企业育人为主体的“双元制”教育改革。教师队伍的壮大,教材与专业标准的对接,学校与企业的有机衔接,缩小了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供给侧与社会需求的开口,在这个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基礎,更是关键。

基金项目: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教改革背景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岗位职业能力探析”。

参考文献:

[1]张振飞,张艳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5(20):54-56.

[2]黎永键,关伟.产教融合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06):22-25.

[3]胡方霞,郭文剑,李晓辉.基于产教融合的“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1):22-25.

[4]康坤.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的关键[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4):15-18.

[5]郭彩芬.产教融合背景下“引企入教”改革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8,29(03):71-74.

[6]郭志中,赵春荣,粟振灿.“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广西农职院为例[J].《现代农机》,2020(01):41-43.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