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佳节至,蒲艾角黍香

2023-07-10瑶华

中学生博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毒虫雄黄酒五毒

瑶华

蒲艾悬门 芳兰沐浴

在医疗卫生条件不发达的古代,炎热、潮湿的夏季很容易滋生疾病,各种毒虫也在这时最为活跃,在古人看来,这些都是因为天地阳气盛极转衰,阴气随之滋生而造成的。因此,早在战国时期,五月就被称为“恶月”,人们采百草为药,用来驱除毒虫、减少疫病传播。在各种草药里,最受欢迎的是菖蒲和艾草,人们习惯将它们绑成一束束,挂在门上、窗上、床头,不仅因为这两种草散发出的芳香能令人神清气爽,还因为它们的外形独特——菖蒲的叶片像一把把宝剑,艾草的叶片像一面面小旗子,合称“蒲剑艾旗”,在古人看来,有降妖除魔的效果。宋代人还有相对复杂的做法,用泥捏成道教信仰的“张天师”像,贴上艾草做胡子,挂在门上,用来辟邪,也有直接简化成用艾草扎成人形的。明代,南方一些地区将艾草扎成小老虎悬挂,意在借用“百兽之王”的威风。

为了能够进一步驱除“秽气”,洗浴也是古人过端午必不可少的程序。人们采摘有香味的兰草,用它煮水沐浴,叫作“浴兰汤”,祈求百病不生,因此端午也有别名为“浴兰令节”。后来因为兰草数量较少,不太容易采摘,许多地方换成了菖蒲、艾草、桃木心、柳枝等植物。水最好要用端午节这天午时打的井水,才能让身体清爽舒畅。有意思的是,古人还把比端午晚一个月的农历六月六日定为猫狗洗澡的日子,认为这天带着家里的猫儿狗儿去河里泡个澡,可以让它们不生虱子。

彩丝系腕 插戴佩饰

现在不少地方过端午节的时候,还有在小孩儿手腕上系五彩线的习惯,这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不过,那时候的五彩线还不是系在手上的,而是在门上悬挂五色彩缕和系着桃木印的朱索,用来“止恶气”。后来逐渐转变为系在手臂上的五彩丝线,叫“长命缕”,又叫“辟兵缯”,系上它能保佑一年中无病无灾,连刀剑之伤也不会有。唐朝皇帝还在端午这一天,专门给大臣赐五色丝缕。

古人过端午时,除了在头上戴几朵应季的石榴花、蜀葵花,还会佩戴各种小装饰品和香囊,造型繁多,不仅自己家人佩戴,亲朋好友之间还会相互赠送。女子和小孩儿是戴饰品的“主力軍”,小孩子通常把饰品挂在脖子上,女子则将它们插在发髻上。饰品中比较常见的有画着“五毒”图案的小纸符,或是用彩纸剪成五毒形状的小符。五毒指的是蜈蚣、蝎子、蛇、壁虎、蟾蜍,它们被古人视为夏季毒虫的代表(其实壁虎一般是无毒的),认为在端午节带“五毒”可以“以毒攻毒”;还有用蚕茧做的小老虎、小龙,无论老少都可以戴,寓意“生龙活虎”。清代苏州女子用彩纸做成人骑老虎的图案,叫“健人”,缀在发钗上祈求吉祥,也有用金银丝编制的,更为华美。

粽香酒美 小酌微醺

汉代过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吃的还不是粽子。朝廷会赐给文武百官“枭羹”,就是猫头鹰做的汤,因为猫头鹰被当时的人视为恶鸟,需要在恶月把它消灭。所幸,这个不够环保的习俗并没有流传多久。

大约在晋代,人们在过端午时开始吃粽子,馅料是糯米和栗子、枣子,看来当时咸粽子还没有流行起来。粽子古称“角黍”,可能源自古代黍米新熟时的祭祀仪式,中原一带用植物叶片包裹有黏性的黍米,做成牛角形,用来代替祭祀时的牛羊等牲畜,并不限于五月五日这天食用。后来,南方百姓用粽子做屈原祭品的习俗广为传播,粽子成为端午节的特色食物,口味也越来越丰富。古人在吃粽子的时候,还有不少小游戏,比如唐代宫廷里将剥开的粽子放在盘子里,宫女们用特制的小弓箭比赛射粽子,射中的有奖。宋代还有“解粽”比赛,每人随机拿一个粽子剥开,比赛谁解下的粽叶最长。

古人过端午的时候,还会喝雄黄酒、菖蒲酒来“避毒”,雄黄是一种有毒性的矿物质,能够杀虫,被古人视为良药。也有的做法是将菖蒲根、雄黄、朱砂都泡在酒里,仍然统称为“雄黄酒”。全家大小都要喝一些,还会用雄黄酒在小孩儿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象征老虎之威;并用酒点染孩子的手心、肚脐等位置,认为这样可以不招蚊虫。但服用雄黄酒仍然有中毒的风险,现在各地过端午的时候,喝的都是普通的酒了。

猜你喜欢

毒虫雄黄酒五毒
端午话五毒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对付毒虫咬伤有良药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毒虫回忆录
我是大毒虫——子弹蚁
喝雄黄酒过端午
端午识“五毒”
一壶雄黄酒 许尽端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