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天路与草原天路联动发展探究

2023-07-10王玉刘欣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振兴

王玉 刘欣悦

摘要:井陉太行天路与张北草原天路同为河北省的旅游名片,两者在文化属性、游览特色上有着诸多共性,但也存在着季节性壁垒、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为提升两者的旅游质量,促进沿线区域发展,应因地制宜,保持原有文化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升生态修复能力;创新旅游方式,发展全时域旅游;通过旅游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太行天路;草原天路;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3)02-0090-06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1]

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即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民俗文化、自然山水、乡村风光等资源,开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康养、创意农业、农耕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同时积极推销当地特产,使之成为农民脱贫增收、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兴支柱产业,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潜在力量,有利于推動城乡一体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井陉太行天路概况

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西侧太行山东麓的井陉县,属于主城区1小时经济圈、市域空间优化的西部生态区。井陉自秦置县,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记》称:“四方高,中央低,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2]古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这里群山绵延,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井陉县总面积1381平方千米,辖17个乡镇321个行政村,是石家庄市唯一一个纯山区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56%,有灌渠3条,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833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17座。西接山西省阳泉市,距山西省省会太原市170千米,北距首都北京300千米。地处京津冀一体化辐射区域,晋冀通衢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使其潜在游客数量庞大。307国道贯穿全境,4条高速公路途经这里并设置了13个出入口,交通异常方便。井陉县至今保留着非常多的古镇古村落,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个(天长镇、于家村、大梁江村、小龙窝村),中国传统村落44个。2016年6月6日,井陉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3]2022年3月28日,井陉被列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公布的全国40个《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榜中。

2016年12月,井陉县委、县政府面对“7·19”特大洪灾灾后重建艰巨任务与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机遇,在县财政十分紧张情况下,最终决定不依靠上级资金支持,而是依靠群众,发动集体力量,修建“太行天路”,开发境内传统古村落资源,最终完成了全长43.1千米的旅游环路建设,创出了不畏困难、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新时代井陉“天路”精神。2018年10月1日,井陉天路全线建成通车,自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自驾或骑行来此观光。“天路”始自石太高速秀林出口(西柏山),止于南障城镇大梁江村,贯穿24个古村落,其中有全石建筑的于家村石韵小镇(于谦后裔世居于此),还有以南横口村为核心的陶瓷小镇,以大梁江、吕家为代表的“梦古”小镇等特色聚集,沿线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使太行天路游览成为一场领略太行文化的饕餮盛宴。还有一条东线“天路”,以原102乡道为基础改建修通,加之对部分南大线、平涉线改造,从而形成了环状交通圈。行驶在“太行天路”上,沿途群山、密林、村落、农田,构成一幅幅醉人的画卷。2020年,井陉县提出打造“天路经济示范带”,号召“以农造景、以景带游、以游促农、农游结合、协同发展”。几个村为实现抱团发展,合资注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聘请相关机构为其量身定做乡村高质量发展规划,依托当地特有的山场、滩地、古村落景观和“天路”驿站等自然人文资源,通过农文旅融合,打造集儿童游乐、户外拓展、山地露营、乡土美食为一体的城市郊野休闲目的地。借助交通优势盘活村中闲置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园。以“青山和古村落”为主题,以“红、绿、古”为主色调,提升传统村落的档次,打造集游玩、会议、住宿、消费于一体的文旅产业综合体。2021年,井陉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擘画打造囊括27个村的“天路”和涵盖34个村的“绵蔓河湿地”两条旅游产业经济带,使其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还聘请了专业的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千年古县井陉县全域旅游规划(2017—2035年)》,该规划提出以千年古县文化体验为核心,以太行山休闲度假、特色古村落旅游为主导的综合型生态、人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以此助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一)传统古村落聚集

1.陶瓷水镇。秀林镇的千年古村南横口,被称为陶瓷之乡。据史料记载,南横口始建于西汉,自隋朝起,陶瓷制造业不断兴盛,鼎盛于宋金,产品以白釉为主,井陉窑中数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瓷窑遗址成为河北省四大窑“井陉窑”的主要产地。

2.梦里老家。南障城镇吕家村,位于冀晋交界,巍巍太行山腹地,是首批被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村中古居以清代老院为主,共76处,最具风格的有12处,保存完好的有8处。1938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吕家村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指挥所旧址至今保留完整。

3.河北的乔家大院——大梁江村。本村始建于元末明初,周围青山环抱如二龙戏珠。一座连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集太行传统民居之大成,它也因此而享有“河北的乔家大院”“大山深处露天民居博物馆”等雅称。

4.山西特色民居——小龙窝村。据传始建于隋朝时期(公元600年左右),原名龙窝铺、龙窝村,村中的建筑带有显著的山西民居特色,整体保存较为完好。2008年入选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名录,2012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名单。

5.石韵小镇。于家石头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井陉县中西部,是于家乡政府所在地,以各式各样的石制建筑而闻名。“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春游夏玩秋览冬赏季季都是好风光”是对石头村最好的描述。于家石头村2019年获“中国好玩乡村”奖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古村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梁家村。该村位于井陉县天长镇西南部,始建于元末明初,历时600余年,是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石家庄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二)多彩民俗展演

1.井陉拉花。这是河北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源于民间节日、庙会、拜神等场合的街头广场花会,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有相关记载。另有“山西梆子不离口,井陉拉花遍地扭”的俗语,是井陉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井陉县还定期举办两年一度的“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吸引各地游客。

2.老虎火。南张井村村民用老虎形状的道具燃放烟火,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偷师而得,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老虎火”于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3.马火会。北宋林村村民用特殊工艺精心捻制的导火索串联起多种燃放烟花,将其绑在实心竹棍或其他材料捆扎成的马状轮廓上进行燃放,这种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井陉民间戏剧。传统的剧种有秧歌、丝弦、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评剧、京剧、老调等。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曾有197个农村业余剧团,盛极之时“村村锣鼓响,处处有戏唱”,被称为“戏窝子”,流派繁多,剧目丰富。

(三)乡土味道

井陉地处燕晋通衢,其饮食文化既融入了北方草原民族古老的传统,又积淀了深厚的中原农耕文化元素。缸炉芝麻烧饼、抿须儿、苦累、割髭岭粉条、煎饼、拖刀面、包皮儿面等地方特色美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近的来客。

太行天路的建成通车,显示出井陉县各级部门对旅游开发的重视程度。大梁江村2019年首届民间艺术节七天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总和;南张井村中断多年的国家级非遗“老虎火”重新“绽放”,单日接待游客近3万人;“天路”沿线的农家乐由过去的10多家猛增至近100家,收入也由原来的仅够维持运转到现在的每家平均年盈利近2万元。[3]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开展,井陉城乡面貌逐渐发生着转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百姓的生态幸福感大幅增强。

已有研究普遍关注到了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借助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但尚乏将其置于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解读,其与同为“天路”的草原天路之间的渊源值得进行细致的研究。

二、草原天路概况

草原天路西起张北县城南的野狐岭要塞,东至崇礼县桦皮岭,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和张北草原风景区,蜿蜒曲折,像一条青色的绸带铺展在连绵起伏的山丘间,全长132.7千米。独特的“汉诺坝组”地层将张家口分成坝上和坝下两大区域。[4]该路以前是作为运送风力发电设备、秋冬春季防火通道、县区边缘的偏僻之路,在成为“网红”前,多数人不会选择此路出行。因其被驴友意外发现,称其为“中国的66号公路”,随后名声大噪。中途经历了“按人头收费”的“草原天路”风波后,游客骤减。后经整顿调整又恢复了之前的繁盛状态。

(一)草原天路面临的问题

第一,存在季节性壁垒。草原天路名声大噪后,每逢6—9月游客人数急剧增加,其他月份则处于淡季,出现各种资源闲置的现象,许多从业者会周期性失业。第二,同质化竞争激烈。张北地区毗邻内蒙古、山西等地,周边区域地域景观、人文景观雷同。第三,生态保护与管理体系受资金短缺制约。大量自驾游游客钟情于野外露营或野炊,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比较突出。第四,景区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虽然规划建设了智慧景区项目,具备车辆信息采集、停车场远程管理、出入口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功能,已建成设备完善的游客中心3个、停车场30多处、观景台4处,但在旺季时,仍显供不应求,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第五,除草原天路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如草原音乐节)外,景区内可供游客娱乐的项目(仅有部分小摊点设立的山地摩托车、骑马等)较少,游客除享受自然风光外,对于其他方面的需求得不到进一步的满足。多数由当地村民投资建设的农家乐、小旅馆、小摊点也难以满足一些游客对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的需求,游客满意度亟需提升。

(二)草原天路可持续发展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草原天路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张家口的生态优势,走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文化旅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5]张家口处于“北京1小时经济圈”内,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游客,旅游市场更为广阔,这将极大地促进张家口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一带作为森林、山地、草原、梯田、湿地、聚落、地质等六大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可以分为草原风情、滑雪温泉、葡萄(酒)品游、民俗精品和历史文化5个大区。

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张家口地区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劉立波等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等几个层面构建相关模型对草原天路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6]刘岩等提出应以数据仓储为核心,发展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挖掘等相关的大数据产业。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同时,可以建设运动员基地和国家竞技项目训练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7]郑群明等借助ROSTCM6模型分析网络游记文本得出从核心吸引物、景区环境、旅游活动、旅游者主观因素方面改善风景道自驾游游客体验的策略。[8]

参照已有研究成果,经过多方考察,笔者就草原天路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设想。

1.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多措并举、综合施力。政府可以派出管理机构,成立管理委员会,使其获得充分授权,优化内外部治理环境。提倡生态保护先行,制定发展区域旅游、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智慧旅游等方案,策划淡季产品,尽量延长旅游时间。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深入挖掘其潜在产业价值,打造以景区带动产业发展与帮扶村民的宏观发展战略格局。如以草原音乐节和草原天路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持续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全力发展围绕草原天路、中都草原周边乡村地区的旅游业,让当地村民参与到经营性、资产性或劳务性合作中。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采取连片开发策略,实现系统化、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发挥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形成行业、专业、社会三位一体扶贫整体格局。[9]

2.深度开发民族民俗文化。草原天路紧依明长城,北侧是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这条著名古商道经行明长城南麓的沟壑和谷地。还分布着塞外雄关大境门、京北重镇堡子里和万全右卫城等,是明清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交汇,形成了蒙汉融合、燕晋杂糅的多元并存的文化特色,构成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如蔚县“拜灯山”、万全“打棍”、张北“戳古董”、康保东路二人台等,还有地域性特色饮食文化、特产等。

3.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家乐。草原天路附近村庄的农家乐遍地开花,穿梭在白庙滩、战海乡、郝家营乡等乡镇,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家,餐饮和农家乐是普通游客的刚需,更能使游客体验到当地淳厚的民俗风情。农家乐的项目也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在目前已有的采摘、钓鱼、特色美食的基础上向纵深延展,如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办民俗文化展示馆,让村民得以参与其中大显身手,同时也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草原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农家乐的门槛不高,村民开办农家乐比较容易,但想要让农家乐品质提升,则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如政府层面的资金支持、技术培训、规范制定等。环境优雅整洁、安全卫生方便、服务人员素质高,可以有效提升游客的认可度、口碑、重游率,农家乐才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为村民持续增收的源泉,最终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让远近闻名的贫困县变成令人羡慕的富裕县。

4.打造京西冀北生态旅游隆起带。从“一路”拓展到“一带”,统筹规划生态保护与生态扶贫之间的关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工程建设,鼓励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旅游红利,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价值。改善村镇组织治理、提高村民参与度,助力产业扶贫与科技兴农,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综合利用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组织管理创新。

三、太行天路与草原天路的联动

太行天路蜿蜒于冀中平原太行山东侧,草原天路逶迤于冀北坝上高原之上,在河北省版图上宛如两颗明珠,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太行天路属于石家庄1小时经济圈,草原天路归属北京1小时经济圈,而京津冀一体化又拉近了河北与京津的距离,三地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太行天路和草原天路应该统筹联动,获得协同发展的强劲势能。

(一)同为“天路”

1.二者都是山间蜿蜒曲折的公路,都是近年来经当地政府筹资翻修而旧貌换新颜,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欲借旅游产业发展当地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应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管理能力,进行旅游发展区域整合规划,建设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居康养的全域旅游经济带。

2.天路沿途都有农业,要把农业变“活”,农村变“美”,生产变“俏”。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依靠“吃、住、行、游、购、娱”,延伸其旅游线路,将其开拓为长线旅游项目。如世代生活在太行天路沿线传统村落的居民,由于种植区域狭小,形成了精耕细作、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农业生产习俗,却受天气、气候影响严重,生态体系较为脆弱。面对我国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后期可以朝着具有高附加值、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获得较高收益。

3.都存在季节性壁垒,需要拓展旅游资源,打造全时域旅游。淡季为冬季冰雪期,可及时清扫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摄影活动,通过互联网宣传冰雪季的天路沿线风光,北国风光也可以吸引部分旅游者前来旅游。也可依托新媒体运营向外界展示当地丰富的、颇具特色的节庆、庙会等民俗文化,吸引游客来此开展团建、亲子研学等活动。

4.草原天路遭遇了诸多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超负荷承载致使当地卫生状况堪忧,堵车严重,驶完全程要花较长时间。在井陉天路成名后可能也会有相似的遭遇,事前预防优于事后治理,所以在管理层面可以通过加大劝导力度、在沿途设置垃圾处理设备、加强流动执法等办法解决可能发生的沿途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建设适量的硬件设施,如观景平台、汽车营地、酒店、饮水设施、露营地、卫生间等。

(二)禀赋各异

1.草原天路位于百里坝头山脊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质量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又因其独特的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有以中都遗址、中都原始草原为标志的蒙元文化遗存,以野狐嶺要塞、802演习纪念馆为代表的军事文化设施,以赵、秦、燕、汉、北魏、明六代古长城烽火台为代表的长城文化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群落景观。而井陉太行天路主要是古“太行八陉”地域,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域旅游格局更能使旅游产业发挥更大效能。

2.草原天路主要是高原草原草甸风貌,两侧地形较为平坦,视野较为开阔;井陉天路可赏的则是层林叠翠的山体、错落有致的多彩梯田以及散落于天路沿线各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群,文化气息更显浓重。

3.草原天路因与内蒙、山西交界,所以存在多元民族文化;井陉天路带一些村落为山西洪洞迁徙而至,为晋冀汉族文化交融地区,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许多民俗和地方艺术保存完好,深具特色。虽然两者风格不同,但都可以通过低排放、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民俗旅游,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求乐”的心理。

(三)“天路”的串联

草原天路作为京西冀北旅游帶的一颗明珠,已然熠熠生辉。井陉天路知名度还没有打开,仅流传于石家庄地区。随着河北省全域旅游时代的开启,两条“西线”(天路)必将发生联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游客体验、加快产品创新,通过“互联网+旅游+脱贫”方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融媒体等产业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进而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大旅游发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结论

通过对草原天路和太行天路旅游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与串并研究,分析其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两条天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也给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旅游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但任何范式都是不能简单复制的,两条天路兼有草原游牧文化与平原农耕文化的属性,其生态环境脆弱,自我修复能力弱,所以保护生态为重中之重。首先,在经济力量薄弱的地区,依靠投入较少的旅游开发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鼓励。其次,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模仿、生搬硬套,保持本真的乡土文化,才是亘古不变的王道。再次,如何跨越草原天路开发中的弊端,少走弯路,需要多学科、多方面、多维度进行综合研究,紧跟时代脉搏,从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复兴传统文化等层面对太行天路区域发展进行观照;还有,国家的主导地位以及地方政府层面对于社区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后,村民积极的能动性也亟需提升,多方合力最终才能实现农村区域的和谐共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经济日报,2018-02-05.

[2]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陈发明.河北井陉:唤醒千年古村落[N].经济日报,2020-07-19.

[4]李文红,边玉花,塔秀成.草原天路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96.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N].经济日报,2015-05-01.

[6]刘立波,王春燕,刘岩.基于AHP-FCE的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272-273.

[7]刘岩,辛程,毕艳玲.基于生态哲学理论下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张家口草原天路为例[J].商,2016(35):143-144.

[8]郑群明,王露,胡舒雯.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分析的风景道自驾游体验研究——以草原天路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63-70.

[9]冯菊杰.草原天路对沿途居民脱贫攻坚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0):224-225.

责任编辑:艾岚

TaihangTianluandGrasslandTianluLinkageDevelopmentExploration

WangYu1,LiuXinyue2

(1.SchoolofCulturalCreativityandManagement,ShanxiUniversityofCommunications,JinzhongShanxi030619,China;

2.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ShijiazhuangHebei050061,China)

Abstract:

JingxingTaihangTianluandZhangbeiGrasslandTianluareboththetourismcardsofHebeiprovince.Theyhavemanycommonalitiesinculturalattributesandtourcharacteristics,buttherearealsoproblemssuchasseasonalbarriersandfragileecologicalenvironment.Inordertoimprovethetourismqualityofthetwoplacesandpromotetheregionaldevelopmentalongtheline,weshouldadjustmeasures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tomaintaintheoriginalculturalcharacteristics,rationallydeveloptourismresourcesandenhancetheecologicalrestorationability,innovatetourismmethodstodevelopfull-timetourismandall-for-onetourism,promotethedevelopmentoflocalindustriesthroughtourism,andrealizetheincreaseoffarmers'incomeandruralrevitalization.

Keywords:

TaihangTianlu;GrasslandTianlu;ruralrevitalization;all-for-onetourism;full-timetourism;ecologicaltourism

收稿日期:2022-10-28

作者简介:

王玉(1982-),女,河北无极人,山西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