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化参与之“济源家乡文化”实践与研究

2023-07-10范志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宫观王屋山济源

范志红

【摘要】“当代文化参与”为高中语文课程 18 个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下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以“济源家乡文化”为主题,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变迁因素,建立自己的文化观念,提出文化建设的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参与。

【关键词】当代文化参与;济源家乡文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通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种形式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所设

计的 18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即是其中之一。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下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

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文化自信”[1]。为达成此学习目标,我们积极研究探索“济源家乡文化”,学生通过研学活动或者自驾游方式,了解济源地方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积极地转化成笔下波澜,学好文化,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或者走出去,用自己的笔墨才情,向更多的人宣传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将读书和实践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既有对过往的继承,更有对未来的开拓创新。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挖掘茶文化资源

茶文化资源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卢仝茶文化,走进茶文化,挖掘家乡的茶文化资源,我们带着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校园,广泛阅读,上网查找,实地寻访,收集到许多有关茶文化资源的资料。学生在被深深吸引之余,又纷纷登上故事擂台赛场,继续讲述着关于卢仝的茶故事,编绎着新的茶的传说。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更主要的是挖掘出了卢仝茶文化的渊源,加深了对家乡茶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更深的感染与熏陶。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解读王屋山道教文化

王屋山道教具有悠久的历史意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刻地影响着济源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 可以说, 它以一种独特而有魅力的方式诠释了济源历史文化的厚重。历史悠久的济源和风光绝秀的王屋山, 自从皇帝在此设坛祭天开始, 就与道教及道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济源文化的厚重与包容, 为道教文化的 生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营养, 而与此同时, 道教文化又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和影響了济源文化 。道教在济源近两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中, 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遗产, 成为济源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道教作为一个系统的宗教组织, 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是必备的 要素之一。道教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是宫观。宫观作为道教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是向世人展示道教文化、道教徒宗教生活的窗口,同时宫观中的建筑、绘画、雕刻等更向人们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精美和意蕴。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济源也留下了大量的道教宫观, 司马承祯入住王屋山修道后, 在唐朝宗室的支持下, 王屋山相继建成了紫薇宫、阳台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迎恩宫等道教宫观, 法事活动的科仪戒律、神仙谱系、宫观设施日趋完备。这些古代延传下来的宫观,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奇特的殿堂楼阁建筑、令人眼花缭乱的壁画彩饰、飞金流碧的神像雕塑, 既反映着古代人民无穷智慧, 而且它所展示的宗教文化又能给人带来静谧和祥和。

为了探究济源深厚的王屋山道教文化,我们通过组织学生研学,引领学生挖掘家乡的道教文化资源。活动中,学生在济源博物馆观看到了各种图片,并在图书馆借阅相关文献,认识了道教对济源文化深远而突出的影响。我们带领学生登顶王屋山,实地参观济源的道教宫观,那些奇特的宫殿楼阁建筑,令人眼花缭乱的壁画彩饰,飞金流碧的神像雕塑,让学生叹为观止,深深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没到一处学生们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们挖掘出关于济源王屋山道文化的典故,积累了有趣的习俗忌语,寻找与道教有关的古迹。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解读济源文化历史,更主要的是激发出学生为家乡有这么丰厚的道教文化而深感自豪的情感。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济源夏文化魅力

济源境内拥有丰富的夏文化遗存。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华夏文明的开端,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夏代历史的研究主要靠考古学的方法来开展。考古学上的夏文化主要指的是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夏民族先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夏民族主要生活在豫西北、晋西南地区,其主要代表是洛阳二里头遗址和山西东下冯遗址。济源位于夏文化中心区域,对于夏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2]文中的三河地区位于天下的中心,就像鼎的三支脚,是帝王们更迭居住的地方,建国各有数百上千年。所谓的三河,河东指今山西省西南部,河南指豫西洛阳盆地,河内指今济源、焦作、新乡一带。三河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先民活动的中心区域。济源位于河内地区的西端,南与河南地区隔河相望,西与河东地区依山相连,恰巧处于这三个区域交界的三角地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家乡文化作为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持久、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人文资源,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使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爱家

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时代文化,积极开展家乡文化进校园的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根、涵养人的营养之源。济源家乡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将家乡文化从抽象的概念具化为各种标志、知识、活动,内化为师生的气质和内涵,并令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小、落细的具体载体。我们将不断创新,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13.

[2]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猜你喜欢

宫观王屋山济源
济源体彩实体店全城“选美”
王屋山大葱特色产业发展与对策
宏观视角下濒海山岳宫观园林选址与“仙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以胶东半岛为例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江阴市道教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养儿防老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王屋山下“大讲堂” 人大履职“加油站”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乾隆朝的道教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