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实践研究
2023-07-10侯艳丽
侯艳丽
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其日后的命运轨迹。习惯的力量非常大,人一旦养成7习惯,其在日后的生活中就会按照这个习惯的轨迹而运行。如果其养成的好习惯更多,那么其生活状态也就更好,但如果养成7坏习惯,那么其可能深受其害。本文研究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分析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习惯养成的方式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通过教导和培育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好的教育最为重视的就是对于习惯的培养。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在大人看来,其习惯的养成组要依靠自己的说教,也就是大人说什么,小孩子就按照指示去做什么就可以了,其能够在该种情况下轻松的养成习惯。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幼儿的年龄段比较小,其在记忆事物的时间上也比较短,虽然其学习一件事情比较快,但遗忘的速度也比较快。教师在养成幼儿良好习惯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加深幼儿对于好的事件的记忆,引导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一、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内容
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要在幼儿阶段就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幼儿虽然记忆比较短暂,但经过多次联系,其能够逐渐形成初步的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包含饮食习惯、起居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饮食习惯主要是正确的使用餐具,学会独立进食,在进餐的过程中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挑食,也不剩饭。起居习惯则包含以正确的睡眠姿势入睡,早睡早起。卫生习惯包含及时换洗衣物、不触碰不卫生的东西。行为习惯包含不乱放玩具和图书,在饭前洗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式
(1)教育时机的掌握
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教学时机,以反复教育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幼儿的年纪比较小,有很多事情單纯的说一边,并没有办法让幼儿在之后的生活或者是学习过程中自觉做到。例如,上厕所以后冲水,饭前洗手,将用过的纸巾放在垃圾桶里,不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不在教室大声喧哗,在玩完玩具以后自己整理好放回原来的位置。在该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定时对幼儿进行反复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都喜欢讲卫生、有条理的小朋友哦。老师喜欢不把房间弄乱的小孩子,老师也喜欢课本整洁的小孩子。”每天教师都这样叮嘱幼儿,其为了获得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喜爱,自然而言的会改掉习惯。
(2)教育方法的选择
幼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比较快,且头脑比较灵活,其所具有的模仿能力是大人所望尘莫及的。教师的日常行为对于幼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例如,处于低年龄段的幼儿在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其穿衣、吃饭、上厕所、翻阅图书都是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来学习的。在该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安排特定的时间,以集体教育的方式专门对学生进行示范,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例如,有的幼儿不会系扣子,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外套的穿脱,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幼儿该怎么系扣子,教导幼儿要将扣子和对应的孔系在一起。再例如,有些幼儿只会用勺子吃饭,但却不会用筷子吃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吃饭,并且耐心的教导幼儿该如何使用筷子,每天用餐的时候都和幼儿待在一起,为幼儿做筷子的正确使用示范,幼儿逐渐掌握使用筷子的技巧,并学会自己使用筷子进餐。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
学校和家庭都是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幼儿的生活习惯形成仅仅是在幼儿园依靠教师的教导是不够的,家长也需要充分发挥出自己在家庭环境当中的引导地位。现今情况下,有些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在学校的时候明明很听话,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比较有条理,但在家里的时候,其非常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任性的情绪。一些幼儿在学校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但在家里却依然将不良习惯贯彻到底。学校需要与家庭联合起来,家长与教师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在一起,共同为幼儿创造养成好生活习惯的环境。例如,家长可以多与教师交流,了解幼儿在学校中的情况,根据对幼儿性格的了解而选择和学校一致的教学方式,必要的时候要端正管教幼儿的态度,让幼儿的好习惯延续下来。
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对幼儿的一生都产生影响,创造对幼儿习惯培养的有利条件,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要做幼儿习惯养成的领路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避免对幼儿的溺爱和过分照顾,为幼儿的性格形成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促使也偶尔能够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下,学会独立,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好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与家长需要以耐心的态度和反复的引导方式來帮助幼儿不断练习,实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李婷.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以北京市艺海童心双语幼儿园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 (2):67-70.
[2]潘越.日常生活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5):172-172.
[3]郭玉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