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创业:乡村旅游和灾后重建的双向奔赴

2023-07-10李嵱

新西部 2023年4期
关键词:龙门山阿坝州羌族

李嵱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三农”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中国特色来解读,乡村旅游就是“三农”旅游,因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

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只是投资商进来赚钱,而老百姓没有被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

国家公园所保护的区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应该开展国家公园旅游,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国家公园的价值,更好地增强保护意识。国家公园旅游,这是生态旅游的高端形式,是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有效途径。

从汶川回到成都,我们采访了成都理工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学院原院长朱创业教授。

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大地震曾经给四川旅游业带来惨重的损失和中断,朱创业有切身的感受。因为那一年,他刚刚负责完成了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的普查。

这是80多位师生耗费三个月时间、涉足6000平方公里所完成的龙门山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普查发现,龙门山段高品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比如龙门山世界造山奇观、世界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都江堰、中国道教发源地、威尔逊之路(生物多样性)、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等等,一个个都是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刚刚完成,汶川大地震就发生了。朱创业受成都市委托,带着他的学生,迅速奔赴地震灾区开展调查,提交了《汶川灾后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朱创业还承担了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旅游局委托的《成都市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

朱创业在调查与规划报告中指出,“5·12”汶川地震对龙门山段旅游资源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坏,但核心旅游资源仍在,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抗震救灾精神。尽管旅游损失巨大,旅游市场短期受挫,但全世界都在关注汶川地震灾区,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朱创业建议应加快推进龙门山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旅游成为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先导产业,成为灾区经济恢复发展的动力产业,成为灾区人们生活改善的惠民产业。2008年,朱创业被评为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科协及四川省旅游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并被国家旅游局聘请为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专家组专家。

十五年后,当我们来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乡村,已然能感知到这种宏观把控的力量感,以及自上而下的信心和勇气所带动的“蜕变”。

十五年后,朱创业在正在编制的《成都都市圈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中,依然对乡村旅游“情有独钟”,提出要打造龙门山沿山乡村旅游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新西部:大地震以后,《新西部》杂志在震区陆陆续续回访过多次,这次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视角,的确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汶川。这十五年,您从乡村旅游规划的角度见证了汶川的灾后重建,那么,在您眼里,真正的乡村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创业:乡村旅游的定义很多,意见很不统一。我个人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三农”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中国特色来解读,乡村旅游就是“三农”旅游,因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家乐阶段,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生事物”。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农科村作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农民可以自主决定种什么。郫县在成都主城区周边,种花卉苗木肯定比种水稻经济效益更高。所以农科村的农民就开始种花卉苗木,农科村成了“鲜花盛开的村庄”,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吃农家饭赏花卉苗木。当时的四川省委副书记到农科村考察以后,给他们题了词,叫“农家乐”。

作为一种乡村旅游活动现象,农家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郫县农科村当时影响很大,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以及三十多个国家政要都到农科村参观考察过。后来,农家乐火遍全国,也有了藏家乐、渔家乐、林家乐,遍地开花,乐了农家。

农家乐这种旅游门槛很低,很好复制。农家乐到处都发展起来后,大家都选择去近的农家乐,远的不去了,农科村的游客也就渐渐少了。2001年左右,农科村大多数农家乐生意清淡,昔日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当时业界有一种声音,说农家乐档次太低,就是吃饭喝茶打麻将,提出不要再搞农家乐,要搞乡村旅游,与国际接轨,一些人也给农科村提出这样的建议。当时郫县的一位领导找到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表示,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农家乐这个牌子不能丢!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就是要让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只是投资商进来赚钱,而老百姓没有被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至于说,早期农家乐的产品单一,吃饭喝茶打麻将,那只是初级阶段的产品,农家乐旅游也需要提升。

后来郫县委托我做了一个项目,研究农家乐怎么提质升级。2010年,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农家乐发展大会”在农科村召开,我作为大会邀请的专家,做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成都市郫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的大会发言。我在会上讲了我的观点,讲了传统农家乐如何在内容上、形式上、功能上进行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休闲农业阶段,这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成都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即花乡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三圣花乡巧妙运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春有“花乡农居”,夏有“荷塘月色”,秋有“东篱菊园”,冬有“幸福梅林”的新农村,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业的休闲农业新农村旅游。2005年,國家旅游局局长到成都三圣花乡考察,觉得他们搞得很好,把农业跟旅游结合在一起,肯定了三圣花乡的做法。2006年4月,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三圣花乡隆重开幕,三圣乡也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民宿旅游阶段,这个阶段的背景与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民宿是典型代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2010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德清莫干山民宿发展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改造,2013年是莫干山民宿大爆发的一年,也是全国民宿迅猛发展的一年。2014年德清县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2015年莫干山民宿发展成为全国民宿行业的标杆。

乡村旅游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乡村生活阶段。这是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游客与当地村民都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主客共享,共建乡村。第四代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生活方式的深度體验。比如成都的明月村,它把城里的一些人吸引到农村,在农村住下来,新老村民相互融合,那是一种很理想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明月村从外在的美丽乡村,逐渐成为新老村民内心真正的“理想村”。

乡村旅游这几个阶段,实际上是跟我们国家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第一代农家乐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代的时代背景是新农村建设,第三代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第四代是乡村振兴的愿景。

灾后重建和乡村旅游

新西部:我们在汶川采访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经过这十五年的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您看来,乡村旅游在此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

朱创业:汶川地震灾区大多数都在农村,很多人吃的是旅游饭,所以灾后重建过程中,就应该把乡村旅游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把乡村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惠民产业。

举个例子,四川彭州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汶川地震时山里面垮得一塌糊涂,山里的银厂沟景区也损毁了。地震之后我曾到现场开展灾后旅游受损调查。在彭州召开的一次灾后重建研讨会上,当时有些专家认为还是可以继续在山里头搞旅游,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我觉得地震后山里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满目疮痍,地质环境也不稳定,应该封山育林,修复生态,乡村旅游可以退出来搞。我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结合灾民安置及旅游村镇建设,在龙门山山前及平原河谷地带进行恢复重建。我们在所编制的《成都市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中,把龙门山乡村旅游带恢复重建作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彭州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做得很不错,目前乡村旅游也发展得很好,打造了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带。彭州民宿产业集群发展也很有特色,响亮地提出“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成立了全国首个“民宿产业生态联盟”,引入了浮云牧场、大乐之野等众多的全国知名民宿品牌入驻。

龙门山一带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发展特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要有产业支撑,这是帮助灾区老百姓致富的一条很好的路径。比如汶川的水果很有名,是特色产业,可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第二个是文化重建,汶川地震也让当地的文化遭受很大破坏,尤其是羌族文化。北川羌族自治县在重建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北川羌城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三个是旅游富民,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如果搞乡村旅游只是投资商进来能赚钱,老百姓没有带动起来,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更强调一种主客的共享,必须要让当地人与投资商、游客一起来共享这种成果。

汶川地震之前,我受成都市委托,组织了80多位师生开展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地震发生后我带队立即深入灾区调查,发现龙门山核心旅游资源并没有受损,只是旅游市场受挫比较大,大家不敢来旅游了。当时我给市上领导汇报时说,龙门山的价值首先在于这是世界上第三种造山类型,是世界造山奇观,正因为龙门山的造山作用,才有了我们的高山峡谷地貌,才有了我们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5·12”大地震,还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灾区重建,这是我们进行灾后重建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动力。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新西部:羌族村寨旅游是汶川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也是汶川独特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如何保护传承羌族文化,并能让羌族群众通过自己的文化而获得利益?

朱创业: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我编制过阿坝州旅游发展规划、红色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阿坝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等多个旅游规划项目。早在2001年,我们在编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就关注到阿坝州的羌族村寨。我们考察了理县的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又来到了汶川的萝卜寨。那是很独特的羌寨,寨子在一个山上头,它的房子都是用山顶的黄泥和木材建成,和理县那种石头羌寨不一样。我一看到萝卜寨就被震撼到了,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羌族真是一个云端上的民族,在萝卜寨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当地老百姓特别淳朴,为了迎接我们,到村头给我们敬酒,还表演了羊皮鼓舞。

阿坝州十三个县,每个县的旅游资源都很丰富,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我们对羌族村寨特别重视。我们在规划中提出阿坝州旅游应该打造四个品牌:第一个是九寨沟和黄龙的世界遗产;第二个是卧龙、四姑娘山的大熊猫;第三个就是羌族村寨,把萝卜寨也列进去了;第四个是川西北的大草原。阿坝州旅游局的领导问,阿坝州旅游资源这么丰富,萝卜寨行吗?旅游搞得起来不?我说搞得起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况且萝卜寨位于九环线上,离成都也很近,旅游肯定能搞得起来。于是,萝卜寨也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还很受欢迎。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8.0级汶川大地震,使这个有着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羌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特别难受,也为羌族文化的保护感到担忧。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保护地震遗址,发展地方经济”技术科学论坛,我应邀做了《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传承的若干思考》的大会发言,提出应以对灾区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传承工作。一是要实施羌族文化抢救工程,抢救羌族文化,就是抢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守住羌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二是要实施羌族文化传承工程,要做好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三是要实施羌族文化弘扬工程,发展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将羌族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说,旅游是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的一个主导产业,尤其在阿坝州。阿坝州是民族地区,工业不是很发达,传统农业想致富又很难,但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藏族羌族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在编制《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阿坝州应充分发挥其突出的生态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生态及藏羌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國家公园保护与建设的新使命

新西部:这次采访我们去了汶川县耿达镇,“5·12”大地震发生后,耿达成了一座孤岛。2016年,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从卧龙镇搬迁到耿达镇,使这座藏在深山峡谷里的森林小镇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承担起守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使命。对于国家公园原住民及其社区发展,您有什么对策建议?

朱创业: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八百万年,是我国独有、古老、珍稀国宝级野生动物,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素有“国宝”“活化石”之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很大,涉及四川、甘肃、陕西3省9个市(州)23个县(市、区)122个乡(镇)。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位于汶川县耿达镇,汶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使命。

如何处理好国家公园保护与社区发展的问题,国家公园社区怎么参与,参与的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不仅仅是保护了大熊猫,还保护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耿达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发展旅游,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种探索。

国家公园旅游是社区参与的重要方式。我正在编写一本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怎么转化的书,其中就涉及社区参与的内容。国家公园所保护的区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国家公园能否开展旅游,存在一些争议。我认为,国家公园不应该谈“旅”色变。应该开展国家公园旅游,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国家公园的价值,更好地增强保护意识。你如果不了解它的价值,谁有保护的主动性?国家公园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端形式,是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生态环境非常好,唐家河管理处也很注重社区的发展,支持社区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因此,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这种认识就能做得很好,没有这种认识就没法做好。

学者简介

朱创业,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首任院长,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承担了《四川省旅游资源谱系研究》《四川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报告》《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旅游发展规划》《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200多项旅游规划项目,为300多个县、市(州)的旅游规划提供过专家咨询。2019年作为“旅游地学和旅游规划专家的杰出代表”,被四川省旅游学会评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川旅游创新突出贡献人物”。

猜你喜欢

龙门山阿坝州羌族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龙门山·卧云台
龙门山居图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