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尽黄沙自是金 十五载再造新汶川
2023-07-10王蔷祝丽红
王蔷 祝丽红
十五年的时间,汶川县在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灾后重建的“汶川样本”,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汶川之路”,书写了新时代灾后重建及振兴发展的完美答卷,创造出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汶川县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县之一,也是四川省阿坝州的南大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称为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国家紧急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为汶川灾后重建提供政策、资金、税收等全面支持,此后,国家更是持续关注汶川的灾后重建。近年来,汶川县坚持打造品牌产业,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绿色发展,推进民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现在的汶川已经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领域全面开花,以产业兴旺、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于岷江之畔。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在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再次指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怀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汶川县人民重建家园、振兴发展,不仅迅速在废墟上崛起,还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就。
如今,站在汶川境内海拔2000余米的无忧花果山上的布瓦村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汶川县城,一湾江水绕城流,入目满是云蒸霞蔚,万家灯火。
风吹沙尽,涅槃重生
灾后重建历经十五年,已是风吹沙尽,大地撕裂的创伤也已然恢复,汶川县也亦如凤凰完成了涅槃重生。在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下了新时代灾后重建及振兴发展的完美答卷,创造出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1、经济“拼”出加速度
经济发展情况最是能直观反应灾后重建成效。多年来,汶川县以“扛红旗、争第一”的勇气和“盯住抓、抓到底”的劲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增质效”,为汶川县的经济发展带上了“加速器”,“拼”出了汶川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汶川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在发挥“工业挑大梁”作用的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第一产业稳步提升,将一二三产业互促发展作为推动汶川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方法,全力以赴搞建设、促发展。目前,经过多次产业结构调整,汶川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也从2007年的6.3∶77.1∶16.6调整为2022年的15.7∶43.5∶40.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与此同时,汶川县的生产总值(GDP)也得到了快速提高,2022年时汶川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85.41亿元,占全州GDP总量的18.5%,与2007年28.8亿元相比增长了约196.6%,平均每年增长13.1%。
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上,伴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向好,汶川县2021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13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0768元迅速上涨到39377元,扩大近3.65倍。
2、文旅发展“步步升”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四川境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大受打击,包括羌族石屋,羌族碉楼、羌绣、羌笛等在内的多个文化遗产严重受损,图书馆、活动中心、民俗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也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全省的旅游系统也受损严重,汶川县域在内多地旅游局办公楼倒塌,旅游企业、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通道等都全部损毁。
为挽救在废墟掩埋下的羌族文化,2009年汶川县发出《关于共同抢救保护羌文化遗产的倡议》,动员社会各界共救羌文化,建立起羌文化挖掘抢救体系,羌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羌文化研究传播体系、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羌文化产业保护体系。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汶川县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成功修复威州镇布瓦黄泥群碉、雁门乡萝卜寨历史文化名村村落、克枯古栈道等大量文物古迹。并在2009年成功将羌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继续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到2021年,汶川县已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围绕本地藏羌文化、民俗文化创作的一系列特色文化剧目,《龚郎子讨亲》《羊皮鼓舞》《祈福诵》《禹的故乡》等也广受好评。
在保护羌文化等民俗文化的同时,汶川县也大力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恢复重建。2011年,全县基本完成各级文化站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22年,汶川县内已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3个,综合文化站9个,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覆盖率达到了98.3%,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2.3%,其中由广州市援建的汶川县博物馆以及文化中心也早已成为了汶川的地标性建筑。
在灾后重建過程中,旅游产业被列为重点产业。汶川以创建AAAA景区为契机,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且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营销方案。到2009年,仅用一年时间,汶川县旅游产业基本恢复震前水平,接待游客8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3亿元,同比增长3倍。之后,在三年内成功创建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汶川水磨古镇景区、汶川映秀“5·12”纪念景区、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等七大景区。目前汶川县有乡村旅游示范乡镇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5个、精品旅游村寨20个、乡村酒店(农家乐)500余家。2021年汶川县旅游人次达763万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65亿元,文旅发展真正实现了“步步升”。
3、生态建设打开新篇章
“5·12”特大地震使汶川全县的生态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震后,汶川县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及《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恢复专项规划》要求,坚持尊重自然和科学布局的灾后重建基本原则,把灾后重建与绿色发展、生态恢复建设、西部绿色屏障等结合起来,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全面恢复灾区林草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环境治理,使汶川县的生态得到恢复和进一步改善。[1]
在植被恢复方面,汶川县积极动员群众、干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植树造林、“我为汶川植棵树”等活动,加大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树造林建设,修补破碎山河。同时汶川坚持“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城当家管”的生态建设理念,不仅实施全面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震毁生态恢复工程,还依托生态恢复,栽种经济林木,不仅能够加大森林覆盖率,还能增加林农收入。
2021年,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由震前的38%提升到56.85%,林地面积达到277.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78万亩,封育管护14.37万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汶川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修复力度,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区域面积达760余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18.6%,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扩大到165只,野生植物种类1805种,野生动物种类5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83种。在环境治理方面,汶川立足于长远发展,确立“工业外迁、腾笼换鸟”的整体思路,迁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生态让路,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立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2]到2021年,汶川县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9.7%,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更是高达100%。
如今走进汶川,不论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还是偏远宁静的山村,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抹绿,透露出的是桃花源一般的意境。
4、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8年的大地震造成汶川县内交通道路垮塌深埋,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部瘫痪,其中灾区“生命线”都汶公路甚至有超过80%的道路被摧毁。地震刚结束,汶川县的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就已经全面展开,紧抓城乡住房重建工作,迅速打通交通要道,对城乡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以保障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到2010年,全县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投资38.6亿元,交通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水网、电网、广播电视网等基本恢复震前水平,基础设施实现了全面换挡升级。[3]
近年来,汶川县按照“一中心五畅通九配套”的思路,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仅2021年就安排基础设施类项目20个,建成了一大批村落布局合理、村庄管理规范、配套设施完善、生活条件优越、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如今,全县公路里程达1026公里。县城中是八街九陌,乡村道路则是四通八达,乡道里程已经共计修建373.271公里,蜿蜒盘旋的道路像串绳将每一座村寨、每一户农宅链接在一起。农村通讯、网络、自来水、电力设施也达到100%覆盖。
淘尽黄沙,终以成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汶川县在灾后重建的十五年实践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从灾后重建走向了振兴发展,形成了灾后重建的“汶川样本”,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汶川之路”。汶川县兴起的每一个产业、重建的每一个村庄、做下的每一件实事,背后体现的都是汶川县在十五年灾后重建过程和振兴发展中积累的发展智慧。
1、打造品牌,产业兴旺
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品牌建设是一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也是一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培育品牌产业,能够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提高产品影响力和价值附加值。汶川县紧跟“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步伐,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域内地貌差异,充分利用南北资源优势,围绕“区位、海拔、温差、藏羌文化”四大核心优势,确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旅游(康养)”的战略布局,打造品牌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增长。[4]现如今,已经成功打造了“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大地震遗址”“净土阿坝,康养汶川”“无忧汶川”等文旅品牌,以及“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为核心的一系列农产品品牌。在加强品牌宣传,推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汶川县坚持完善品牌商标的注册与保护,加强市场监管,为品牌创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了以品牌驱动,带动区域产业兴旺,人民富裕。
“这日子就像樱桃一样越来越甜了。”汶川县主要位于岷江河谷和半高山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极其适宜樱桃生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汶川县将甜樱桃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发展,力图打破汶川甜樱桃“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尴尬,带动百姓脱贫。
2014年,汶川甜樱桃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更是围绕“汶川甜樱桃品牌”大力发展甜樱桃产业,持续聚焦甜樱桃产业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发展,推广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促进甜樱桃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境的樱桃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品种接近30种。同时,依托“汶川甜樱桃”品牌,汶川打造了一条集甜樱桃种植、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樱桃采摘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每年5月中旬,以汶川甜樱桃采摘为主题的节庆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在进一步叫响“汶川甜樱桃”品牌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果农收入。
2021年,甜樱桃产量854万公斤,实现产值5.12亿元。甜樱桃已经成为了汶川的甜蜜IP,更是百姓口中的“无忧果”。“汶川甜樱桃”只是汶川县打造品牌,助力产业兴旺,实现人民富裕的一个小小缩影,透过甜樱桃能看到的是汶川县更多品牌背后的“无忧果”与“财富果”,是汶川县农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以文塑旅,文旅融合
汶川县具有两千多年的郡縣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具有神秘色彩的大禹传说,到独具风情的羌族文化,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震救灾精神,都在汶川这片土地上厚植深耕。大地震后,汶川县持续推动旅游业发展,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拉动汶川县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5]近年来,汶川县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辅助,推动文旅大融合,依托县域南部、中部和北部独特的文旅资源,打造出“红色文化+旅游”的爱国主义研学游、“民俗文化+旅游”的藏羌文化体验游、“农耕文化+旅游”的鲜果采摘农旅游等旅游主题,推动文旅大融合,生动阐释了文化与旅游“灵与肉”的关系。
“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映秀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映秀镇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科学编制《映秀特色培训小镇计划》和《映秀地震遗址保护工作方案》的文件,以“抗震救灾精神”“家国情怀”为“大地震遗址”红色品牌注入内涵,建立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规划“抗震救灾感悟路线”等旅游线路。每年,映秀的宣誓广场都能吸引一大批游客,2021年共吸引403万人次到映秀,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8917万元。
“术(述)禹石头纽,汶川会之。”汶川绵虒镇每年都举办大禹华诞庆典仪式,羊皮鼓隆隆作响,拾阶声嗒嗒入耳,诵文声洋洋盈耳,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受着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依托大禹故里,绵虒镇全方位发展大禹文化体验游,全域民族新锅庄比赛、华诞仪式、华诞食礼、绵虒豆腐宴等活动层出不穷,更是发布《阿坝州禹迹图》,建立大禹故里联盟,以禹迹为绳将文旅资源串成线。此外,汶川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藏羌民族风情也为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打造出了藏羌民族风情体验游、羌寨观光游、羌文化体验游等多种旅游主题线路。
3、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汶川县因岷江而得名,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2008年以前,汶川县是阿坝州的工业强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大批工矿企业。但地震导致汶川县境内200多家工业企业毁于一旦,原有的产业体系受到严重打击。之后,汶川县政府立刻转变思路,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从原有的传统产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同时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守护生态红线,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汶川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厚植生态“底色”,绘浓发展“绿色”。
漩口镇新型工业聚集区是汶川县最主要的工业园区,园区积极响应县政府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号召,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以绿色产业聚集、园区循环化和生态化改造为重点,创建绿色工厂。园区中的四川国锂有限公司,在2021年投资500万完成了电锅炉改造,原有的煤锅炉已经停止运行,既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又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今汶川县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促使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以“绿色”绘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安逸走四川,无忧上汶川。”汶川三江镇紧紧围绕康养经济业态布局,提升三江生态旅游品质,打造“康养汶川,无忧慢生活”三江生态旅游区。三江镇建立完善的林地管理档案和管理制度,全面禁止商业采伐,实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同时加大林区夜间巡逻力度,对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如今,万亩珙桐、大熊猫栖息地等自然生态景观,使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医院”,都市人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4、民生优先,社会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直是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卷轴上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切口,大民生。一直以来,汶川县从小事件切入,解决民生大问题。在民生服务、社会救助、生活保障、生态改善、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扎实推进民事实事,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生活的“绿色指数”以及社会的“平安指数”。
路灯点燃民心。夜幕降临,汶川县水磨镇凤凰村一排排整齐、崭新的路灯齐齐点亮,路灯照耀下的乡村小路如璀璨的水晶缎带连起万家灯火。村民饭后三两相邀,或是出门散步、或是聚集闲聊、或者组织跳广场舞,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还点亮了村庄的文化生活。过去的凤凰村,一到晚上就寂静下来,摸黑出门的困扰给村民的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汶川县将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开展乡村道路“亮化工程”,打通了农村道路照明的“最后一公里”,凤凰村新装的路灯解决了老百姓夜间出行难的问题,温暖了民心,点亮了幸福乡村路。
户表改造暖人心。汶川县城灵秀晚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供水管道年久失修,长期存在水表计量不准、水压过小、水费分摊不匀等问题。在接到群众反应后,汶川县住建局联系水务公司多次前往小区进行调研,召开协调会,解决小区供水问题。现如今,小区已经成功铺设新管道,安装新水表,同时新水表采用远传NB物联网智能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用水异常信息,提高查表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居民用水。
重构新汶川,实现跨越式发展
过去十五年里,汶川人民站在大地震留下的满目疮痍上打造了一个全新汶川。通过自身的成功实践,印证了汶川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产业结构科学,产业布局合理
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一环,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8]汶川县借助恢复重建的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工业强县转变为旅游名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汶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2年汶川县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约40.76%,并且多次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称号。紧抓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限于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产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也应当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使内部各部门协调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完善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9]汶川县在大力扶持第一产业时,通过分析地域土壤气候差异,因地制宜,形成“南林北果+特色畜牧”的农业产业布局,在有效利用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
2、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优势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大力培育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打造“千百十亿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汶川县积极参与主导产业培育行动,在威州镇、绵虒镇、霸州镇以甜樱桃、香杏子、脆李子和特色蔬菜为主导产业,建成樱桃现代农业园区。此外,还大力扶持培育汶川竹、汶川茶、汶川药、三江牛等特色产品,持续挖掘汶川优势,打造汶川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资源产业化的有效手段,打造特色品牌是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10]2017年为我国农业品牌推进年,提出要推进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支持地方打造区域特色品牌。[11]紧接着,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品牌强农的意见》,此后2019-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品牌兴农的相关内容。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发展步伐,汶川县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多举措为品牌建立良好发展环境。构建品牌培育体系,依托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打造“无忧城”“康养汶川”“汶川甜樱桃”“汶川青红脆李”等多个品牌;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制定标准生产体系,组织种植技术交流会和培训会,提高产品质量,编制特色水果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可追溯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开展品牌保卫战,加强市场整治,严防缺斤少两、欺客宰客,净化市场环境;健全宣传营销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和各类新闻媒体,贴合年轻人取向,重视在小视频、淘宝直播等平台的宣传作用。
3、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不忘百姓,将民生福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自2008年大地震以來,汶川县人民政府全力开展民生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照亮最后一公里”“保就业”“健康敲门行动”等项目与活动,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真正走到了社会的每一处,落实到了城乡的每一户。多年来,汶川县坚持大项目与小切口两手抓,一方面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开展多项民生大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支撑起民生建设大框架。另一方面,汶川县以小事件切入,深入群众生活,透过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在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的同时,也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体现了真正“鱼水情”。
4、践行“两山理论”,走绿色发展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期间提出的,此后又对“两山”理论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对保护与发展辩证关系的精准概括。[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4]“5·12”大地震使汶川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原有工业体系也破坏严重。为恢复生态多样性,汶川县一方面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的方式,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加大环境治理,推动企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引进清洁环保的高新科技产业。同时,为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借助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康养”“全域旅游”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林草和草原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08-11-17。
[2]高柱:《四川灾后工业恢复重建“绿色”为先》,载《工人日报》,2009-08-24(1)。
[3]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载《四川日报》,2010-05-13(3)。
[4]《四川汶川:南林北果 绿了大山富了百姓》,载《人民网》,2018-05-04。
[5][7][12][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发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人气旺了 钱包鼓了 日子越过越美》,载《川观新闻》,2022-06-19。
[8]向太兰,蔡绍洪,张再杰:《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载《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1):91-98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02-13。
[10]润清,陈泓含,袁芳芳:《区域公用品牌:脱贫县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载《宏观质量研究》,2022(10):84-105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02-05。
[13]韩旭东,李德阳,郑风田:《如何依托“两山”理论实现乡村振兴?——基于滕头村的发展经验分析》,载《农村经济》,2021(5):73-81页。
作者简介:
王 蔷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理论与政策
祝丽红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