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2023-07-10张彩霞
张彩霞
摘要: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化学教学要加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增强学生化学学习体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始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就以化学教学为载体,针对化学情境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随之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情境教学;策略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将化学知识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唤醒自身的求知欲望,增强化学抽象知识与具体生产生活现象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转化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化学思想和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1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现状
第一,注重趣味性,忽视化学知识的构建。部分教师由于对情境教学内涵理解不够,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常常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在创设化学情境时,注重使用趣味性的素材,忽视了其知识性。如此,教师设置的化学情境虽然趣味性极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氛围,但学生难以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教学情境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成为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纷纷开始使用情境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或是在情境中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或是在创设情境时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此,由于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致使情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承担着知识灌输和情感培养的双重任务。教师旨在借助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科学的学习情感。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常常以个人主观因素为切入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致使化学情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下情境教学的要求。
第四,过分关注知识,忽视了教学情境生活化。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立足于化学学科这一特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感知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常常忽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致使设计出来的教学情境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难以发挥教学情境的价值功效。
第五,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整合不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教学目标整合到一起,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常常忽视情境与教学目标的整合程度,致使情境教学无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严重制约了化学情境教学的效果。
2 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原则一:主体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教”,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学”。基于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坚持主体性的原则,确保创设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主动发现问题并互相探索交流,在思考、交流、辨析和合作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
原则二:适应性。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已有水平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潜在水平上。基于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教学情境,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在适应性原则下,教师要寻找与化学教材知识相契合的情境资源和素材,创设与教材知识具有一致性的情境,这样才能够激趣励学,提升教学效果。
原则三:发展性。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不应只关注化学知识,还应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努力挖掘具有发展性、前瞻性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与时代接轨的教学情境学习中获得发展。
3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分析
3.1转变教学理念,科学选择情境素材
在最新的化学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并增设了“情境素材建议”的要求,倡导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运用情境教学的新观念,进而将情境教学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到一起。同时,为了保障化学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选择情境素材,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教师在选择化学教学情境素材时,一方面应关注情境素材的真实性,使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在“真实性”的情境素材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身临其境的感悟;另一方面,应关注情境素材的新颖性,尽量聚焦社会热点、科学研究前沿等素材设计教学情境,以便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3.2科学设计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坚持情境创设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地制宜,针对教材主干知识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创设教学情境,契合学生兴趣和教材知识结构,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运用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種物质的发现、物质性质的探究、原理和规律等,都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基于此,化学教师在优化情境教学时,可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适合的化学史小故事、化学史发展历程等资料,精心创设化学学习情境。如此,运用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指导学生在化学史情境中感悟化学发展的神奇,最终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并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第二,依托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源于生活,而且也将应用于生活。教师应从学生周边的实际现象、新闻热点、热门话题中选择教学素材,加强化学知识与具体现象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在熟悉的场景、现象中,理解化学知识,思考化学问题,最终实现高中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同时,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化学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例如,在“铁离子”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提前一天准备一个苹果,并咬上一口,观察其外表变化情况,并填写表格。如此,在生活化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促使学生在实际探究中,了解到苹果发黄的原因。
第三,依托实物创设情境。以往,化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基本上都是依靠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的,但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单凭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很难在头脑中构想出来,致使情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现状,就可借助实物创设教学情境。实物主要是指现实中存在的物质或者模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表格、分子模型、化学试剂、图片等。因此,化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借助语言这一方式,而且应灵活借助实物模型,引领学生直观地感知情境,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第四,开发化学实验素材构建探究情境。实验是化学知识探索的必经之路,也是化学理论与现实操作的纽带,以实验为依托,构建具体的项目,或将实验置身于生活中的现象中,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证据,自行设计化学实验,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化学实验观察、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第五,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灵活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解说等形式展示化学过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重点突出化学现象或主干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增强学生参与体验,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3科学选择情境教学开展时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随时随地进行情境教学,只有科学选择教学情境呈现时机,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价值功效。具体来说,完整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涵盖了诸多环节,如课堂导入、新知识传授、深化重难点、课堂拓展等,只有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将情境教学科学、合理地融入课堂中,才能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让学生完成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需求,科学地设计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基于教学需求,对教学情境素材进行转化,使其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另外,教师更应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提前预设化学教学情境,并基于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习需求,运用多种途径将其呈现出来,如依托文字、图片、视频、化学实验、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价值功效,使学生在高质量的化学情境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是激活学生热情的高效手段,也是连接化学枯燥抽象知识与趣味具体现象的纽带。教师应坚持一定的原则,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的本质,加强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多角度设计教学情境,并注意其呈现时机和形式,关注生成性情境,不断提升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祥卿.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摭谈[J].新课程研究,2021(14):78-79.
[2]陈慧敏,施庆.高中化学多样化情境创设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24-125,130.
[3]楊喜春.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考,2021(3):25-26.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劳动教育与中学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JJKZX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