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3-07-10段华敏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基础初中语文

段华敏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眼界,而且能够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思路以及扎实的写作方法、技巧。因此,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能让读写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关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以读促写,夯实语文基础

初中生阅读可以理解为学生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等,与文本内容信息进行交互的一个过程,并逐渐形成与素材、自我理解有关的语义模型。直观来讲,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重点进行明确,而且还要尝试对文本的主题、核心等进行归纳;同时,还涉及学习、推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因此,阅读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意识,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读”是“写”的基础,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重视阅读,以此夯实语文基础。

以《春》为例,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应该引导其对作者进行认识,对创作背景、总体含义等进行理解;再指导其对优美词汇、句子、段落等进行欣赏与分析;然后基于写景顺序进行分类。例如,作者通过重复“盼望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再用“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样的句子,与“盼”呼应,进一步体现作者对春的喜悦与激动,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对课文前半部分进行归纳与分类,即“盼春”。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发现课文用了不少修辞方法,例如反问、设问、比喻、拟人等,将春天的草、花、风、雨等各种美依次呈现。学生可以抓住明确的线索,对春天景色变化进行追寻,自然就能够感受春天之美。学生不仅可以受到审美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阅读能力还会有所提升。关键是可以激发其写作灵感。

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写风景,当然可以借鉴其他作者的写作方法、技巧以及思维。因为,当下正是春天,学生完全可以基于阅读所获得的经验,借助自己的认知、经验等尝试写作,最终达到“读写结合一体化”的目标。

二、以读促写,积累丰富素材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而且可以积累丰富素材,为激发其写作兴趣以及提升写作水平奠定基础。首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以微课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微课预先学习知识,为后续课中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实则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主要是通过视频、音频等获得相关信息,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事先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能使其养成信息化阅读习惯,使其善用这种方式积累素材。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大量、合适的阅读材料。以群文阅读为例,这是一个有着明确主题的阅读方式,以课文为核心,可以延伸更多与其主题有关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等,而且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以《背影》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完整认识、理解这个故事,以此为基础,扩大阅读范围。例如,让学生阅读、对比、分析母子情、手足情等素材,也可以扩展到思乡、爱国等。为学生提供与之有关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围绕明确的目标进行阅读,不仅能够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写作欲望。教师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多相应的读写一体化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写作之中,那么其作品就可以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三、以写助读,加强知识储备

(一)鼓励仿写,促进迁移运用

先模仿再创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学习法则。在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其能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迁移与应用;同时,仿写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其能够对课文加深印象,并提升其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对作者表达方式进行模仿,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表达出来,不仅可以达到拓展阅读的目标,而且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写作思路,从而灵活应用各种写作方法与技巧。仿写训练方法很多,可以模仿词、句子、段落、文本结构等,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构造句型能力、词汇应用能力等,从而达到知识储备的目标。

(二)调动思维,加强知识储备

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中,常常涉及各种写作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达到“以写助读”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储备更多知识。有了明确的“写”,学生可以对课文主题与内涵进行精准把握,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课文的结构、写作技巧,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对于提升写作能力极为有利。初中课文中,有很多叙事性课文,其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处会有“留白”,这就为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在读写结合一体化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留白”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续写。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写作目标,那么其写作思维就能夠被调动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全方位搜集与之有关的线索,最终可以加强知识储备。

以《孔乙己》为例,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提到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么孔乙己是大约死了呢?还是的确死了呢?怎么死去的?如果孔乙己没有死,现在他在哪里?以此“留白”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续写。此时,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扩展,一方面,需要深入阅读,对全文进行梳理与归纳;另一方面,学生要全面展开思维,回顾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尝试寻求新的写作知识与技能,而最终的目标是让续写出来的内容具有自己的见解。整个过程,学生以“续写”为基础,可以逐渐感受到读写结合的快乐。同时,经过全方位的思考,可以精准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社会现实、时代意义,充分扩大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引导学生对《桃花源记》进行研读,对文言文中的虚词以及实词的意义进行了解,进而对“桃花源”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明确这是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以结尾处的“后遂无问津者”为切入点,调动其写作思维,大胆将其改为“有一天,我会再次见到桃花源”。将其作为主题,鼓励学生联想、想象,可以重写、续写、创编等,不仅可以达到以写助读的目标,使其对课文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能够对学生写作技巧、方法等进行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一体化是从初中生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层面入手,让阅读与写作能够一并进行,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丰富写作素材以及加强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其能够将阅读获得的东西用于写作之中,又通过写作促进更多、更深层次的阅读与理解,便可以达到“1+1>2”的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作者简介: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铁厂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孔乙己基础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不等式”基础巩固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整式”基础巩固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