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2023-07-10陈斐

中国市场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业财一体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改革机遇。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形态,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各部门工作生成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同时提升经营管理与财务会计工作效能。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会计也难以达到企业的管理需求,更无法适应全新的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因此传统的财务会计应当向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型,实现职能的转变,不仅能迎合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形态,同时也能规避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文章便围绕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展开分析,探讨信息技术融入管理会计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业财一体化;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 F6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8-0000-00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业务与财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构建数据库以及管理平台,将企业业务、财务会计、管理流程实现全方位结合,从而构建财务数据与业务活动相互衔接的新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会计能够根据信息的规则来处理其中的财务信息,而这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有关人员经过授权后对业务与财务信息进行查询、提取、编辑等操作,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将会计的职能充分发挥,同时也有利于会计职能的转变,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1 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通常为企业的预期使用者服务,重点为其提供企业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等,从而反馈企业的经营现状和盈利能力等,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而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内部各个管理部门服务,提供必要的财务以及管理信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从而改善生产模式,优化经营决策。

1.2 工作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一般关注历史财务信息,对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所生成的财务数据利用会计工具进行汇总计算,从而评价企业的经营现状。而管理会计更多的则是面向于未来,根据现有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把控企业的经营活动,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1.3 方法與流程不同

财务会计的会计规范与会计模式较为统一,需要遵照会计规范的约束来进行固定的会计程序,会计核算也只需要用到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利用对应的会计规范进行汇总。而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并不完善,也没有统一的会计模式,不受会计规范制约,所沿用的方法更加灵活,所以在实践操作中也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2.1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管理会计主要将企业当下及未来的资金运动作为主要内容,将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目的,是一种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处理等,利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判断,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预算与成本等环节实施有效的管控。

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主要发挥核算职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与管理需求,而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则放在了经营管理以及项目决策方面,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完整可靠的会计数据,确保经营判断的正确性。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以往会计模式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充足的会计数据。此外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1]。

2.2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2.2.1 会计信息完整性

由于管理会计所涉及的信息体量较大,这些信息的储存与管理工作量也相对较大。而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则可以将会计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和分类,按照信息类型自动保存,不仅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2.2.2 信息共享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是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一项功能,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信息资源并进行整合,将会计信息在内部共享,解决以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3 提高会计工作智能化水平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在持续拓展,这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若会计工作仍然只停留在单纯核算层面则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会计信息的管控也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工作内容,专业的会计人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会计工作的智能化,提高会计工作实效。

3 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3.1 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

管理会计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主要利用模型运算将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程序化,让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客观具体。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高层制定战略决策,同时也能保证决策内容在后续可以顺利落实,确保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都能与企业战略协调。在战略决策实施环节,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可以协助战略控制并实时反馈信息,为决策人员调整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3.2 消除信息沟通壁障

企业的决策需要更多部门的参与,参与者的交流合作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因此信息技术的信息整合与交流功能也能发挥显著作用。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其他管理系统的信息作为基础来输入,决策人员需要先确定好决策的类型与时间,拟定初步的选择方案。信息的输出可以为决策人员和参与人员使用,而信息本身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更容易被用户理解,这种形式能够提高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效率,避免信息误解等问题的出现。只有解决各参与方信息沟通的壁障,才能帮助决策人员更好地使用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保证决策有效性。

3.3 提高应变能力

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营现状都需要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来改善,决策分析依赖的收入、成本、业务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对此需要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来及时检测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环境变化因素,并将其及时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人员,在决策方面能够把控好各项变化因素并进行调整。科学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弹性来应对随时可能产生的变化,并且预测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3.4 构建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的决策效果通常需要从多个目标来判断,因此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绩效评价方面就不能仅靠一种财务效益指标,需要从财务指标延伸到非财务指标,关注全方位的经济效益情况。管理会计需要对战略控制提供有效支持,而这也需要确定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支持,例如竞争策略的激励动力需要与其保持一致,绩效评价指标需要顺应企业的发展而调整,能够及时获取信息,事前指出激励动力和评价指标应变的时间。

3.5 提高企业内部管控效能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将内部与外部流程相互联系,将业务流程与信息处理进行结合,更有助于财务会计与业务活动的共同发展,更突显财务会计的应用价值,让财务与业务互相渗透,将会计核算从原本的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测与事中处理等,为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做好铺垫,也实现财务管理的业务化转变。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内部与外部业务流程的管控,例如通过资源规划系统在营销板块方面获得更完整准确的数据并将进行反馈,反馈的信息可以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而改变,可以帮助营销部门获取实时性、动态性的数据信息,为计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2]。

3.6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前提是建立在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已经成熟的基础之上,将企业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信息充分整合,对各模块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数据,而且结合部门需求来形成对应的数据信息。如此一来数据处理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的功能也能充分发挥,帮助决策人员获取更及时、更完整、更准确的业务与财务信息,避免决策片面或决策失误等问题的出现。如企业营销部门可以将销售计划与销售合同等业务进行统一处理,管理人员利用资源规划系统就可以获取到信息[3]。

3.7 提高财务与业务的开展效率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活动需求,并在这一条件下对预定计划的执行与付款等操作进行控制。期间业务人员可以利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来对业务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结合市场变动信息对原有的计划与收款业务等进行控制。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某一业务环节和原本计划存在的出入并及时处理。按照项目的需求对发运、开票、业务质量等工作进行规划和落实,收付财物凭证以及内部结算都要结合业务凭证来生成,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记账与凭证等工作都可以交由系统来自动处理,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财务分析与战略规划等方面,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更多空间,实现会计的监督与管理职能,并且促进财务人员业务化、业务人员财务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信息化在管理会計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4.1财务信息沟通闭塞

目前多数企业的会计核算职能运作较为正常,日常的业务活动也较为规范,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在正常的表面下仍存在一些漏洞,如市场部在市场活动中生成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包括销售发票、购销合同、入库单等并没有第一时间传递到财务部门,这导致关键数据难以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管理与分析。

4.2 不具备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一定缺失,导致财务分析能力不足。虽然多数企业都引进了ERP系统,系统中也配备了财务分析与数据分析的模块,但因为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高效互通,或信息本身较为分散,所以仍然无法达到统一分析与统一管理的目的。财务部门也只能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通常是根据已经发生很久的历史信息以及经核算编制的报表信息进行分析,这些基础信息的时效性难以保证,导致财务分析也不具前瞻性,无法充分把控企业经营的实时动向,职能体现出企业先前的运营成果。若无法从业务驱动和业务管理的角度来进行财务分析,那么财务工作本身就落于被动的地位,管理会计职能更是无从发挥[4]。

4.3 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是企业发展与运作的动力来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方面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管理会计的要求而进行创新,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十分滞后。财务负责人在资金管理方面没有展开专项课题,所以更需要一种信息化的资金管理办法来改善现状,同时还要能顾及信用管理等内容。因为企业的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所以现有的ERP系统中的资金管理模块也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对企业的资金规划进行把控。财务部门在这些问题上也没有下足功夫解决,只是根据上一个会计周期的现金流量波动来进行预估,按照预估的结果来判断业务量。但预估本身就是模糊的,立足点不够扎实,静态的历史数据无法在预测资金走向时发挥理想作用,并且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财务预估不具备应变弹性,在遇到复杂的资金使用情况时可能就面临无从下手的境地[5]。

4.4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无法互通

多数企业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一直没有实现相互连通,两者在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等方面,在企业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因此会在企业中存在两套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可能独立并行,数据信息也会产生两套甚至是更多。这些运用信息化平台的企业没有根据实际需求来开发ERP系统的所有功能,这使得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机协同。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ERP系统的使用上仍然是相互独立,即便在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一定交叉,但没有对应的沟通渠道,若能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中打通两者之间的沟通闭塞,那么就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高效集成[6]。

5 管理会计应用信息技术的有关对策

5.1 明确管理会计定位,加快工作转型

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需要对财会类的工作进行明确定位,在定位之后还需要结合定位方向来规范其中的工作内容,从而加快会计的转型,推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财会工作的定位期间,企业需要掌握工作重心,尽可能激发管理会计的潜能,对传统会计模式的弊端进行解决,对财会工作的内容与流程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综合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针对会计数据进行预测、评估、考核等,从多个角度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企业的决策以及市场竞争打下稳定的基础。除此之外管理会计的定位也需要梳理好财会工作责任,让管理会计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好地落实[7]。

5.2 落实管理会计责任制,提高内部控制力度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建立有关的管理机制来约束管理会计,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加快信息化改革。在管理机制方面,内部控制机制是最关键的内容之一,也是信息化系统建设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发挥预期作用的影响因素。对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的内部管理现状对内控体系进行更新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需求。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期间还要建立有關的岗位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决策功能与管理职能。企业需要在内部安排专业的财会人员,实现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链接,针对重要的部门机构可以设置2名或多名财会人员来进行会计分析等工作,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与专业性。内部控制岗位的设立能够提高会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并且也能对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让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落实到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8]。

5.3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一个目标,部分集团企业的分子公司的财务机构数量较多,这可能会导致财务人员和管理成本的显著提升,总部统一协调财务也面临一定难度,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制约效果,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也成为了一种改革需求。企业的财务服务共享需要结合流程化、集约化的原则针对原本的财务管理架构、财务操作流程、财务制度标准等进行改革,使原本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合理的内容都能得到整改,助推会计集中核算,将财务职能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空间十分广阔,这也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内容集中起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借此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在统一的系统平台基础上,会计核算方法也要进行规范统一[9]。

5.4 提高会计信息安全性

虽然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会计信息化必须要解决信息安全性问题,对此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5.4.1 构建信息化会计确认控制制度

通过这一制度体系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时运用信息技术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预。

5.4.2 构建信息化操作及管理控制制度

针对操作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可以根据岗位职能情况来划分权限,机房的维护以及消防管理、环境卫生工作等都要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让机房能够保持良好的运作环境,避免数据丢失或被窃取而带来的损失。

5.4.3 构建会计数据监控与数据备份制度

会计数据的备份与数据监控都是监测会计数据运行过程的方法,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其他异常后第一时间恢复会计数据,以免数据丢失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5.4.4 维护云平台系统安全

在改善互联网和云平台安全问题时,也要关注云平台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需要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维护云平台系统。

5.5 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居上所述,管理会计在服务对象、工作重点、工作流程等方面都与财务会计具有明显区别,而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加快财务转型,会计人员就成了决定性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会计转型最大的阻碍。对此企业需要加快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意识先进、专业能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其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管理会计需要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决策,若没有扎实的财会业务能力作为基础,那么管理会计也容易流于形式;其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会计人员为迎合新的工作需要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三,加强会计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都很重要,但这两种数据的数据体量非常大,为了能够在大量的数据中心提取有用的信息来辅助决策,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鉴于此,企业需要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此外还需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意识[10]。

6 结论

若想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会计模式,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设信息化体系,并在内部做好关于业财融合的宣传工作,让财会人员了解到新型财务核算的职能与特征,从而实现管理职能的强化,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具备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助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国玉. 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J]. 财会学习,2019(24):162-163.

[2]彭贵华. 浅谈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企业信息化环境下[J]. 中国商贸,2015(1):56-57,60.

[3]李天骄. 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J]. 商,2015(1):154.

[4]李郅. Y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现路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5]曾亚琼. 通信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7.

[6]徐立新. 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 纳税,2017(24):71,74.

[7]孔玉谦. 大数据时代下的业财一体化研究[J]. 河北企业,2020(4):107-108.

[8]王彩刚. 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财务流程重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

[9]张莉. 公立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思考[J]. 中国总会计师,2022(4):125-127.

[10]任项生.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9(6):183-184.

[作者简介]陈斐(1990—),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本科,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会计学专业,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建筑业会计。

猜你喜欢

业财一体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基于共享服务的业财一体化应用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