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金错泥筩看前凉手工业发展状况

2023-07-10吕龙梅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手工业

吕龙梅

[摘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前凉金错泥筩,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十六国时期的宫廷用器,以其器型铸造精美、铭文内容丰富得到学界的关注。泥筩底部铭文详细记载器物名称和制作机构、时间,反映了前凉末期宫廷手工业制作的严密程序。“错”和“铸”作为两道程序分开进行,体现了前凉官方手工业的发达水平。究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中原世家大族大量迁徙至此,进一步繁荣了当地文化;大量工匠因避难迁入,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河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铸造业、手工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宫廷手工业技艺精湛,与当政者设立专职部门进行鼓励发展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前凉;金错泥筩;手工业;张天锡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墓志所见唐人西域认知与官方舆论引导研究”(21BZS132)。

1966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在西安征集到一件前凉时期的金错泥筩。该器制作规整,工艺精湛,最值得注意的是泥筩的底部尚有错金铭文47字。十六国时期所流传下来的铜器极为少见,而这种铸有铭文的铜器则更为罕见,因此这件泥筩是研究当时青铜冶铸业的重要物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与艺术价值。秦新烈[1]、陈直[2]等人曾对此件错金泥筩及铭文进行过相关考证。本文试从前凉官方手工业发展的角度对这件金错泥筩再作研究。

一、前凉金错泥筩器身及铭文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的这件前凉金错泥筩,青铜质地。根据器身样式以及国内出土的其他类似的泥筩,我们可以推断,该件泥筩原有器盖,现已遗失,仅存器身。该泥筩外观呈圆形竹筒状,下有三个马蹄形短足。筩身中部有三个小圆耳,其中间一耳,略低于其他两耳。器表饰有繁褥而华美的错金纹饰。泥筩通高11.7厘米,足高2.1厘米,口径7.9厘米,重0.682千克。泥筩口沿部分,为一周垂幛纹,下有一圈呈横“S”形的连续卷云纹,器底分饰一圈卷草纹与锯齿纹,而主题纹饰则为连续的龙、虎、豹等五只神兽。神兽皆细腰长脊,昂首翘尾,张牙舞爪,作腾跃状(图1)。

对于泥筩的用途,学界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认识。王偈人先生在《泥筩浅议》一文中通过对考古实物的研究,推测认为泥筩是“汉代某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身份地位的人,为了保管作为收藏品的封泥设计的保管容器” [3],赵宠亮先生也认为泥筩为储藏封泥的用具应无疑义[4]。以下我们将通过考古出土实物的发现,再次明确这一观点。

前凉金错泥筩底部有错金铭文47字(图2)。顶部居中錾刻、错金“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10字,下部从上向下、自右向左依次錾刻、错金有“升平十三年十月凉中作部造,/平章殿帅臣范晃督,/臣綦毋务、舍人臣史/融,错匠邢芶、铸匠王虏”等37字(图3)。这些铭文字迹清晰、章法严谨、工整挺秀,足见其高超的錾刻技艺。秦新烈、陈直等根据铭文“凉”“升平十三年”,考证此泥筩当为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的前凉末主张天锡于369年时铸造的宫廷用器,距今1600多年。因此,该件金错泥筩堪称是前凉末期宫廷手工业珍品,代表了当时官方手工业的高超水平。铭文的中“灵华紫阁”,据陈直考证应为前凉末期张天锡居住的宫殿名之一。“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一语将器物名称、铸造手法、专用地点及功用逐一道明。“服乘”为使用之意,“金错”为工艺手法,而“泥筩”正是它的名称。由此可知此物为张天锡在灵华紫阁所使用的错金泥筩。 “舍人”为历史文献中常见官职名称。“凉中作部” “平章殿帅”都是前凉所置官职。铭文对融错匠和铸匠的名字进行了记载,这是一种对古代工匠进行责任划分的方法。早在秦国军事武器的铸造上就有工匠的名字,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器具则会追责。铸匠职务在出土文物或历史文献中比较多见,但是对于错匠姓名进行记载,就非常少见。这说明自战国以来的金银错手工艺到了魏晋时期很可能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工艺部门。

这件泥筩,可能是在376年前凉政权灭亡后,由武威流向长安地区的。当前多位学者认为该泥筩为张天锡被送往长安时所携带去的。但我们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该泥筩并非是张天锡主动携带,而是张天锡出城投降苻坚大军之后,苻坚大军在对张天锡的都城进行收缴盘点清理时而获得的战利品,或者说是作为张天锡称伪制、逾制使用天子紫色封泥的证据而被收缴,因而被苻坚军携带至长安地区的。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离、战乱频仍,该泥筩逐漸淹没在历史的云烟之中。直到后来被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我们才得以管窥前凉手工业制造艺术的精湛。

二、国内出土同类型泥筩及其功用

在国内,泥筩出土数量较多,且多出土于汉代墓葬中,在河南洛阳烧沟、山西太原及朔县、河北望都等地汉墓中都有发现。这些出土的泥筩直径大多为3.5—8.4厘米,高多为10厘米左右,多轻巧便于携带,且均为铜质[4]。但自称为“泥筩”的却极为少见,而前凉这件泥筩则自铭“灵华紫阁金错泥筩”,这是十分重要的现象。

有关泥筩的用途,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称:“贮泥之器有铜制泥筩,常与石砚共存。” [5]因此可知,泥筩当为贮封泥之用。封泥,又称泥封,是用于封缄简牍文件和其它重要物品并与其上钤印的泥块。由于封泥使用时要保证“柔软可塑”,需要严密的贮藏环境。而泥筩多有盖则可使封泥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水分蒸发。由于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所用封泥颜色也有不同。据《汉官仪》记载:“所谓天子玺书,用武都紫泥封。”说明皇帝所用封泥为紫泥,以显尊贵。从出土的部分泥筩中残存的封泥可知,红泥的使用也比较普遍。如在河北望都2号汉墓出土的泥筩(发掘报告中称“鎏金圆筒盒”),“内装杏红色棒状物九段” [6]。山西朔县赵十八庄1号汉墓出土泥筩(发掘简报称“封泥筒”),“内装暗红色封泥,出土时柔软可塑” [7]等。这件前凉末年的金错泥筩内也曾发现残留有类似封泥的痕迹,陈直研究指出,其所贮封泥可能为紫泥。据《晋书·张轨传》记载,前凉自张骏后期开始所使用的服饰器具已经完全是仿照皇帝使用的规格。张骏之子张天锡当时虽尊奉东晋正朔,但在其辖区内仍使用和帝王一样的典章制度。因此,张天锡在位期间铸造和使用这种皇帝御用的金错泥筩,并于其中出现残留的紫色封泥,也是不足为怪的。

在中国古代,封泥是用来封箴简牍文书的,起保密作用。使用时先把写好文书的竹简、木牍用绳子捆扎起来,打结,再在绳结处封上封泥并加盖印章。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封泥方法。根据在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出土的众多简牍样式,我们见到了封泥与封盒的遗留。对于重要的政治、军事机密文件,在需要传输的情况下,为了保密效果,使用封盒存装简牍。在封盒的合口处,使用绳子捆扎,打结处封上封泥并加盖官员印章。目前出土的汉代印章,一般都不是很大,有些甚至比成年人拇指头还小。这种印章,更加适合在封泥上加盖。简牍在传输到达目的地以后,由执行人员在确认封泥无破损,即所传递信息没有被泄漏之后会被打开。而打开封泥,就意味着要破坏已经干燥的加印封泥。所以,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完整封泥并不多。

目前国内出土的泥筩,以陕西华阴东汉刘琦墓所出的泥筩器型最为完整[8]。此泥筩除筩身、筩盖外,在筩身上有一圆耳,上有铜链,系一铜杵,为填取封泥之用。从发掘报告所公布的图片看来,刘琦墓出土的泥筩上铜链在连接铜杵的同时还连接着筩盖。在国内出土的多件泥筩上也可见其筩身上有耳,但大多只有一耳,偶有两耳者,但如前凉金错泥筩上铸有三耳的则较为少见。刘琦墓中出土的泥筩很好地解释了前凉金错泥筩筩身上有三耳的原因,即除本身的系挂之外,其中一耳可能原有铜链,为连接筩盖或铜杵之用。

除上文所述山西朔县赵十八庄1号汉墓、陕西华阴刘琦墓外,河北望都二号汉墓(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即182年)、江苏常州恽家墩M23(王莽新朝志东汉早期)[9]、洛阳烧沟汉墓M1038(东汉晚期)[10]、湖南长沙金塘坡M1[11]均发现了泥筩。通过梳理上述出土泥筩,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泥筩多出土于北方汉代墓葬,时间跨度从西汉到东汉末年,且随葬泥筩的墓葬规格一般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泥筩的使用者在汉代并非普通人家,而是具有一定身份的高门世家。因此,泥筩可以说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体现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器物。

三、前涼金错泥筩的铸造工艺

从这件前凉金错泥筩底部铭文可以看到,当时参与督造官员和直接制作的工匠有五人,便于我们了解当时前凉宫廷手工业的部门名称和制作程序。制作这件金错泥筩的部门是“凉中作部”,这应是前凉宫廷手工业机构的名称,制造时间为前凉升平十三年(369)十月。作为守卫平章殿的大臣范晃以“平章殿帅”身份执行督造任务,不明职务的綦毋务和“舍人”史融也参与督造过程。参与直接制作的则是“错匠邢芶、铸匠王虏”。由铭文内容可知,“错”和“铸”两道程序是分开进行的,由“错匠”“铸匠”两种不同的造器工匠分别负责,铸匠王虏根据设计将器物铸造成器,错匠邢芶则将金丝或金片镶嵌在预铸的凹槽之内,并分别署名,这样就完成了器物制作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件金错泥筩铭文中有融错匠的名字,这在国内青铜器铭文中极为少见。金错,即所谓的错金,这种工艺被认为是受到镶嵌工艺的启发而萌生。制作时,首先在器物的表面铸出或者錾刻出凹花纹,然后用金丝或金片嵌入,再用错石将器表打磨光滑。这种工艺,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色泽对比,以增加器物的装饰美。金错铜器要经过铸造、錾槽、镶嵌、磨错等一系列工艺程序,工序繁复。其中,錾槽与镶嵌需要极高的技艺。这件前凉金错泥筩上金错纹饰线条细密流畅,技术精湛娴熟,所饰动物、植物纹样刻画得更是细致入微,使得整件泥筩显得富丽、华美。在历经1600多年后,其上的金错纹饰依然熠熠生辉,反映了前凉时期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四、前凉手工业发展原因探析

(一)河西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前凉(301-376),是十六国时期建都在姑臧(今甘肃武威)的西北地方割据政权之一。公元301年,张轨被晋朝任命为凉州刺史,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建立学校,铸五铢钱,通行全境。在张骏(324-346年在位)统治时期,前凉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当时前凉“士马强盛,刑轻国富” [12],其疆域一度领有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是当时中国北方除石勒建立的后赵以外最大的割据政权。

东晋永和九年(353)后,由于内乱不止,前凉逐渐走向没落。353年,张骏嫡子张重华病逝,年仅10岁的儿子张曜灵继位,张骏庶长子张祚乘机杀死了张曜灵,自立为王。365年,张祚的弟弟张天锡又乘机夺权,张天锡一直执政至376年前凉灭亡。前凉从张天锡开始,再度奉东晋正朔,开始使用升平年号,直到前凉灭亡。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即该泥筩制成七年后,苻坚大军攻至姑臧(今武威)城下,张天锡出城投降。后被苻坚大将苟苌送往长安,被封为“归义侯”。前秦淝水之战后,张天锡乘机南渡投奔东晋。

(二)世家大族大量迁入河西地区

前凉政权与之后的后凉、南凉、北凉、西凉等政权的存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分裂建国;而五凉政权统治下的河西地区,因远离中原战火,吸引中原很多世家大族迁居河西走廊乃至更西的高昌地区,保存了中原士族的文化成果。随着世家大族迁徙到河西走廊,其所携带的众多工匠、部曲、作人等,促进了河西地区文化、艺术水平的发展进步。

由于世家大族人士避居河西,之后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政权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等也深受河西影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评价道:“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13]

与前凉政权稳定、国力鼎盛、版图扩大相伴随的是,前凉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达到了鼎盛,在儒学、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期间,前凉的冶铸业也较为发达,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三)河西地区矿业资源丰富

铜是人类较早大规模利用的金属,铜器出现时间远在铁器之前。在《尚书·禹贡》中,已有地方向夏王朝进贡铜的记载。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然甚为发达。魏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手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流传下来的青铜器较为罕见。前凉政权的这件金错泥筩不仅铸造精美,而且铭文内容丰富,为研究十六国时期前凉官府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文字证据,因此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记载:“先,酒泉南有铜驼山,大雨雪。沮渠蒙逊遣工取之,得铜数万斤。”这是目前唯一一处关于五凉时期铜矿开采方面的直接文献记载,从侧面亦可映证河西地区矿业资源丰富。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相对政局稳定,但亦不免与中原地区割据政权的交锋,战事时有发生。在这种形势下,五凉政权的军械生产必不可少,相应的冶铸业水平亦当不低。

就河西地区而言,武威自汉代以后就一度是河西的军政中心,设置于武威郡的姑臧库,就是当时的河西兵器物资管理中心。因此,姑臧在冶铸兵器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根据记载,前凉还曾数次派兵洛阳、长安去“支援”西晋王朝。据《晋书·张轨传》,前凉先后派往洛阳、长安的援兵有7万余人,这些东援将士出征前必然携带数量可观的兵器。这说明当时的姑臧城不但有重兵驻扎,还配套有一个庞大的兵器铸造机构,相应的铜矿、铁矿开采规模定当不小。

(四)官方重视且鼓励手工业、冶铸业

根据《晋书》《十六国春秋》等文献记载,十六国政权的统治者大都热衷于打造宝刀,且在刀上铸造文字以示特殊政治纪念意义,五凉统治者也是。《凉州府志备考·遗事记》记载:“前凉张寔,造刀百口,无故刀尽生文,曰:‘霸。”又《十六国春秋辑补·前凉录三》记载:“(张骏)又有闲豫堂,前有闲豫池,池中有五龙,昼日见彩,移时乃灭,水通变色,遂铸铜龙于其上。” [14]这些记载正是前凉冶铸业发达的具体反映。

张轨被晋朝任命为凉州刺史后,曾铸五铢钱,通行全境。《晋书·张轨传》记,西晋永宁元年(301),张轨到任姑臧后,由于治理得当,姑臧经济开始复苏。太府参军索辅于是向张轨建议恢复金属货币流通,“立制准布用钱,钱遂大行”。前凉恢复金属货币的举措,极大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贸易的繁荣。又《晋书·索袭传》记载,前凉张茂时敦煌名儒索袭病卒,太守阴澹 “素服会葬,赠钱两万”。由此亦可见前凉采矿业和冶铸业之发达。

除铸造宝刀和货币外,另有前凉张天锡时铜佛的记载。《太平御览》卷124:“(前凉张天锡时)姑臧北山杨树生松叶,西苑牝鹿生角,东苑铜佛生毛。”[15]而据《魏书·释老志》:“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前凉初期,佛教即已在河西盛行,在姑臧城东苑内就供奉有铜质佛像。铜佛较为沉重,从西域传入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铸造地点或许就在姑臧或其附近。而这样体量较大的铜佛的铸造,必然是官方行为,也是官方重视铸造业、手工业的一个侧面体现。

金错泥筩铸造于369年,从其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和铭文记载的官府制造机构和参与制造的官员以及工匠信息,体现出当时的统治者曾在姑臧设置有官府冶铸铜器的手工业部门,并且其官府青铜冶铸业的部门非常齐全,反映出前凉末期官府冶铸业管理严格、工序规范、技艺高超。

五、结语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66年征集的文物前凉升平十三年(369)铸金错泥筩,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十六国时期的宫廷用器,以其器型铸造精美、铭文内容丰富得到学界的关注。结合国内其他地方出土的泥筩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认定该物为储存封泥所用,是张天锡逾制使用紫色封泥之证据之一。张天锡投降前秦苻坚以后,这件金错泥筩很可能是作为前秦军队的战利品辗转由武威流向了长安。

泥筩底部存47字铭文,不仅详细记载器物名称和制作机构、时间,而且反映了前凉末期宫廷手工业制作的严密程序。不仅有“平章殿帅”“舍人”等官员进行督造,而且“错”和“铸”作为两道程序分开进行。由“错匠”“铸匠”两种不同的造器工匠分别协作制成,体现了前凉官方手工业的发达水平。究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中原世家大族大量迁徙至此,进一步繁荣了当地文化;大量中原工匠因避难迁入河西,在客观上促进了河西当地手工业规模和技术的发展进步。河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一方面带动了采矿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冶铸业的发达提供了基础。宫廷手工业技艺精湛,与当政者设立专职部门鼓励经济贸易发展有很大关系,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需要大量制造兵器以维护自身政权安全有关。

参考文献:

[1]秦新烈.前凉金错泥筩[J].文物,1972,(06):36-37.

[2]陈直.出土文物丛考[J].文物,1972,(06):38-39.

[3]王偈人.泥筩浅议[J].东南文化,2013,(03)79-83.

[4]赵宠亮.也说泥筩[J].东南文化,2014,(02):95-99.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28.

[6]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编.望都二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123.

[7]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赵十八庄一号汉墓[J].考古,1988,(05):442-448.

[8]杜葆仁、夏振英、呼仁贵.东汉司徒刘琦及其家族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6,(05):62-65

[9]常州博物馆.江苏常州兰陵恽家墩汉墓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11,(03):44-58.

[10]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40.

[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9,(05):427-434.

[2]赵向群.五凉史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78.

[1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22):46-47.

[14](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M]. 北京:中华书局,2020:503.

[1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0:601.

作者简介:吕龍梅(1988),女,汉族,甘肃民勤人,硕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猜你喜欢

手工业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20世纪50年代中共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认识演进探析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浅议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浅谈了解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
从考古资料看西汉扬州地区手工业发展状况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转型——以慈溪县为例(1953—1956)
清末至民国赣西北手工业与区域社会变迁
湖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其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