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赋能高职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3-07-10王向华
【摘要】非遗作为“活态”文化,生动地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地根植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在建筑设计类高职院校,以特色鲜明的地域非遗促进专业建设,实现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与非遗技艺融合发展,有利于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建筑+非遗”的双创人才培养入手,结合非遗传承创新的从业经验,探索了非遗进校园的体制机制保障方法,融专业进课堂的人才培养梯度模式,校企共建工作室共创文化品牌策略,教育价值链提升的产教融合学研共创路径。
【关键词】非遗;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家国情怀的记忆,是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属于世界“非遗”大国,彰显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辉煌灿烂。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非遗作为“活态”文化,生动地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地根植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职业教育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1]。按照国家战略布局要求,非遗赋能高职教育教学,进校园融专业,促进产教融合,培养能工巧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一、非遗融入高职教育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非遗融入高职教育的研究现状
近年,关于非遗传承进校园、融入高职教育体系,与设计类专业结合的课题研究已有十余项,论文百余篇,主要内容包括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重构,高职院校非遗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基于产教融合非遗工作室建设,工匠精神传承与“新工匠”培育等。2015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非遗传承与高职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2015GB348),借助湖北当地典型的非遗工艺项目,从“调研非遗工艺” “实景亲身体验” “头脑风暴讨论” “文创设计创新”四个模块,通过非遗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对话,探寻了设计类专业非遗走近课堂的教学方法。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201703040164),立足河北省非遗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探讨了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实践途径。2018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ZJGB201813),以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为视角,对非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做了研究。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4D培养模式研究”(WHCY2016A04),针对四川省非遗教育传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探讨了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遗教育传承工作方面的价值取向和可实施路径,探索性的提出了非遗教育传承的“三融”路径,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行业企业、融入地方文化普及与经济发展。2020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 “双创背景下高职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项目”,以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的数字媒体双创教育为例,对高职数字媒体专业的双创实践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职能,对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进行了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探索了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类型优势,利用自身优质资源实现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最大限度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保护、传承与创新[2]。
(二)非遗融入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遗项目种类繁多、特色迥异,高职院校在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经验与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第一,非遗进校园体制机制不完善。非遗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身份模糊,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缺乏聘用及保护激励机制。第二,非遗与专业技能融合度不高。项目筛选引进欠合理,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非遗内涵挖掘不深入,传承创新措施落实不力,人才培养梯度不明显。第三,非遗学研创新能力不足。研究成果及指导发展滞后,只注重技艺传承复制,忽视作品创新研发与材料更新换代。第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脱节。非遗的时代性彰显不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欠缺,教育价值有待提升。如何让非遗技艺赋能高职教育教学,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通,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甘肃的非遗文化技能与建筑设计类专业融合发展、传承创新思有所得,求教于方家。
二、非遗赋能高职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非遗传承在校园落地生根
1.成立非遗传承学院,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和学生的价值追求,非遗文化所包含的手工艺精神、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度吻合[3]。在建筑类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有利于坚定守正创新的理想信念,铸造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可结合学院专业群建设、地域特色非遗项目等实际,筛选与建筑设计专业群相关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如泥塑、木雕、砖雕、掐丝珐琅、剪纸等作为教学资源,同时聘请非遗传承人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数年积累沉淀,时机成熟,成立以非遗传承大师为主力,高职院校为载体的非遗传承学院。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非遗传承学院的发展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既是约束也是激励。第一,完善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备的教育教学、科学研发、传承创新机制体系。第二,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聘用,聘期一届三年,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习义务考评机制,健全非遗传承人动态管理、进退选拔机制和保护激励措施。第三,设置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教学活动,提供非遗作品展示平台,对于优秀项目及作品给予奖励,年终考评参照科研成果实行绩效加分评优[2]。第四,建立校企深化合作机制,与非遗传承人创立的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对学有所长、兴趣浓厚的学生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实现高校技能人才培养向非遗现代学徒转型。
2.实施青蓝传帮带,强化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是非遗传承创新的重要保障。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是开展非遗传承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尽管部分传承人学历低,但他们对于非遗文化技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钦佩,对于工艺技能的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尊重、保护,是非遗进校园入课堂的前提。一方面,优化传承人结构,择优聘请技艺精湛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作为学校客座教授,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承担非遗教育教学、科研教改工作。另一方面,实施青蓝传帮带工程,培养一批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师徒结对能最大限度发挥非遗传承大师的领军作用,通过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实现师资队伍素质综合提升。青年教师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及未来发展规划,与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结对子形成师徒关系。在非遗传承人授课期间,作为助教参与教学管理;课余在非遗双创工作室锤炼技艺,协助指导学生;每年不少于两次下沉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或企业,轮岗实践锻炼。
3.创建非遗工作室,践行协同育人理念
根据非遗文化推广传承、创新升级、效益转化三重目的,高职院校要联合政府及社会组织成立目标驱动、联合发展为宗旨的共同体,提升高职院校在非遗研究中的创新作用,促进非遗文化的“物态”转变及市场转型。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工艺大师、研究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开展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共建文化资源数据库,改进产品工艺技艺、推进学科研究。[2]由于种种原因,非遗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教育工作,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境地尴尬。在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引领落实过程中,可借势发展,申请创建政府扶持、学校牵头、高校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建的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民间艺人工作室等。依此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资金扶持、传承人技艺技能传授等,形成上下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建筑+非遗”教育融合,以非遗大师传承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基础,培育孵化双创项目,促进教学成果转化。非遗工作室丰富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增强了高职教育的审美信息和内核,扩展了高职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化效果[3]。传承人与高职院校教师协同育人,优势如下:第一,依托校本教师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及科研能力,与非遺传承人密切合作,能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使传统工艺在传承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人力资源优势互利,知识技艺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第三,借助高职院校教育平台,可以大力推广非遗技能传承培训鉴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四,利用师生团队融创新媒体,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及教学研发的文创产品,形成品牌,服务地方经济。
(二)非遗进校园融专业进课堂,提升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关于非遗文化引领下的高职“新工匠”培养,有研究者提出“三六五”教学模式,即“三传”“六进”“五维”教学模式。“三传”即传习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传播传统文化;“六进”即传统文化及非遗大师进校园,非遗技艺进课堂、进专业、进教材,非遗创新进社团活动、进社会实践;“五维”即口传心授解析、PPT视频演示、书籍微刊赏析、参观展览沉浸、专题讲座。在此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三个层次递进培养:“职业体悟+匠心浸润”完善内涵素养,“美育化人+匠心传承”积蕴学校文化,“德艺兼修+匠心铸魂”弘扬工匠精神[4]。结合职业院校建筑设计类专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
1.营造校园非遗传承氛围
在高职院校中发展更多的传承人与传承方式,将传承人群从从民间艺人扩展到高职院校学徒,使传承非遗更加具有专业性、普遍性和创新性[5]。非遗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民族的根脉,是家国情怀的集体记忆,是活态亲民的手艺,不能束之高阁,更不能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宣传、打造校园非遗文化品牌、举办“建造节”、开展非遗文化沙龙等活动,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又有助于塑造学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营造校园非遗传承氛围,可以通过“素质教育+环境搭建”的方式开展[6]。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非遗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如中国传统建筑赏析、传统礼仪、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技艺等,树立大众普及意识。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优质非遗精品课、思政微课、技艺展示示范课、尔雅通识课,作为素质拓展选修课,为学生的多样化成长、兴趣拓展提供广阔的课堂平台。环境搭建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一,全景式宣传推广,强化非遗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开展非遗宣传及技艺展演活动,使学生获得匠心浸润、美育化人的职业体悟。同时,成立非遗社团,运用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多媒体宣传非遗活动及优秀作品;在校园文化墙、食堂、走廊等布置非遗作品,实现非遗文化快餐式展示推广;定期开放大师工作室精品非遗作品展览,供全校师生观摩学习。第二,体验式技艺传承学习,塑化非遗“活态”传承创新。在“双创”工坊,课余周末举办非遗DIY体验活动,如开展掐丝珐琅艺术摆件手机壳等创意制作、传统插花学习、葫芦雕刻、刺绣、剪纸等易操作上手快的非遗项目,让非遗走出象牙塔,步入寻常现代生活,让学生真正获得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带入感、成就感。第三,参与式匠心匠魂塑造,淬炼工匠初心坚定不渝。定期举办非遗文化沙龙活动,邀请非遗大师展演示范技艺,同步展出非遗大师、老师、学生优秀作品;利用学校的大型活动,如迎新文艺晚会、毕业生文艺演出、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邀请花儿、戏曲等非遗大师助兴表演;利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作品展、结课汇报展等,邀请非遗大师开展非遗技艺表演、作品展出等;持续举办主题建造活动。
2.构建非遗项目课程体系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建设,须遵循“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理念,坚持科学性原则——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实用性原则——形成职业能力,坚持发展性原则——形成核心能力,以及坚持就业为导向的原则[7]。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推进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第一,以非遗项目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以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为主,采用项目驱动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打破课程界限,消除课程间的冗余,发挥非遗传承的德育情怀、技艺创新融合理念。第二,定期邀请非遗大师进课堂亲授绝活技艺,彰显大国工匠情怀,使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习艺长技。第三,校本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开發整合课程,共建体系完善的复合型数字课程资源,主要包含非遗文化的图文信息、数据影像及非遗手工技艺的创作过程等[6],最大限度发挥多元化育人的作用。第四,利用学院的专业群、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第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使学生德技兼修,非遗技能与专业技能融合发展。同时,面向全校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将非遗课程以劳动教育的形式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课时量及课程标准予以科学化、规范化。第六,非遗课程按专业开设,专业素养提升兼顾兴趣爱好。每学期一周的非遗技艺实践课,由传承人亲自授课,教学点在传承人的工作基地或学校的实训室。非遗项目选择以利于专业技能发展为准,建筑设计专业一般选择泥塑、木雕、砖雕等,室内设计专业一般选择掐丝珐琅、剪纸、壁画等,视觉传达专业一般选择刺绣、葫芦雕刻、插花等,也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选项目组班。
3.拓宽实践教学路径
在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教学中,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而是要深入到产品地缘环境中,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产品原料,生产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和本土化设计意识,将生产性保护中显性的物质与隐性创造力、延伸力、再造力等精神品质完美融合在一起[8]。第一,利用展览、活动,开阔视野,增强场域教学。每年6月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大型的非遗竞技、表演、展销活动;主题性节日的非遗展览及DIY,是师生开拓人脉、学习交流的机会;每四年一届的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非遗作品异彩纷呈,可组织学生现场观览,参与体验。第二,拓宽路径,服务非遗传承、文化下乡、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人相约组成团队,开展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文化下乡、非遗项目田野调研等。第三,研学共创,不拘一格开展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多维能力,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三创”赛等。
(三)非遗赋能高职教育,延伸教育价值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9]。
1.薪火相传培育非遗传承人
将非遗企业引进校园,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唱戏、共建共享”,推动社会资源向育人的转化[10]。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人的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根据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及时回访学生就业实训,形成良性产教循环链。为确保技艺绝活薪火相传,采取择优选精重点培育策略,一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精准培养非遗传承人才。精英班选拔自主报名,经三轮考核筛选,定额10人,实行小班教学。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团队为教学骨干,传帮带手把手教学,动态记录学生成长进步轨迹,定期组织测评考核。传承人与校本教师“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开阔眼界、提升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产品生产制作,提升创新创业才干。
2.产研共创攻克技艺创新难题
非遗传承科研先行,方可行稳致远。高职院校要与非遗学术机构和非遗传承企业建立联系,吸收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高职院校的非遗工作室一要完善工作室理论体系研究,打破工作室就是工坊的观念;二要健全美育活动平台;三要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和现代学徒制。校企产研联合,既可强化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又可提升非遗传承创新技艺内涵[3]。 产研共创要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开展学校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的亲密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具体路径如下:第一,联合申报课题、项目,资源优势互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材料及工艺难题等;第二,联合申报文化品牌及外观设计专利、技艺创新发明专利等,扩大非遗影响力及品牌认定推广;第三,提升技艺及设计制作水平,增强非遗技艺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孵化双创项目,拓宽学生就业创业路径,实现学生的多样化成才;第五,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及鉴定工作;第六,扩大校企合作领域,拓宽文创产品出口、体验非遗文旅新模式。
3.多元立体提升双创就业能力
非遗传承创新教育,首先要强化文化身份认知,其次要掌握非遗技艺技巧,再次开展丰富的项目教学,用现代设计语言与传统文化对话,对非遗文化和符号汇编、提取、转化和设计重组应用,实现由传统到时尚的对话[11]。建立由校内骨干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组成的教学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校企双创导师的引领作用,并在校内和企业同步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形成“建筑+非遗匠人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研究机构”立体多元模式。在创意设计的初始阶段给予培育,发展阶段给予扶持,成熟阶段予以指导。将学生的创意项目在校内培育和孵化,依托非遗传承人和大师工作室进行深化,通过双创竞赛和文旅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依托融投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进行实践和落地,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
三、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遗赋能高职教育教学实践
(一)与专业结合,成立非遗传承学院
国内以非遗为关键词成立的学院已有不少,但在专业发展与非遗文化技能融汇贯通的过程中,存在“两张皮”现象。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学院专业特色、地产非遗项目特色等实际,精心筛选了21个与建筑设计专业群相关的非遗项目,如泥塑、陶艺、木雕、砖雕、掐丝珐琅、剪纸等代表性传承项目。与甘肃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共同开展“建筑+非遗”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学院以设计专业群为主、艺术设计人才聚集的建筑系成立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学院,首批聘请了22名非遗传承人为学院客座教授。同时,聘请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師、高级雕塑艺术师常天平,敦煌壁画研究专家吴荣鉴,中国古建营造高级工艺师鲁海林3名传承人为非遗传承学院名誉院长,对非遗学院的建设发展部署督导。为增强传承人的被尊重感、认同感以及协同育人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学校为代表性传承人设立工作室、作品陈列馆;在非遗传承学院,为每一位传承人设置了个人技艺及作品展示栏;定期举办本校教师与传承人共同参与的研讨、科研、教研、沙龙活动。经过数年传帮带培养,非遗传承的氛围日渐浓烈,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二)以工作室为抓手,促进产学研创共同提升
科技创新的时代,非遗不仅要传承文化精神、技艺技能,还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碰撞创新。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建设过程中,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请了甘肃省民间艺人蔡萍陶艺工作室、甘肃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天平泥塑工作室、甘肃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孙来忠传统民居工作室等五个省级共创非遗工作室。在“建筑+非遗”的双创人才培养中,非遗传承人与校本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作品掐丝珐琅《莲花化生莫高窟藻井》《莲花化生飞天藻井》均获国赛一等奖,葫芦雕刻《福禄三宝》获国赛优秀奖等。
在非遗传承创新领域,高校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的产教研创永远在路上。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工作室成功结项甘肃省高校创新基金项目两项,分别为“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马家窑文化遗址数字化复原研究”(2021B-450)和“甘肃史前文化符号传承创新研究”(2021B-449);申请非遗文创产品外观专利两项,分别为象征黄河文化的盖碗陶杯,甘肃彩陶代表纹样娃纹文创帆布包。(三)以双创为突破口,致力非遗传承创新品牌开发
在高职院校创建非遗文化品牌,是非遗进校园融入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路径。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普及非遗与梯度培养过程中,不断挖掘积淀,成功创建非遗特色文化品牌三项,分别是“陶”溯良“源”——陶文化教育与实践,“建筑+非遗”双创协同育人,云“茶”问“道”——茶文化教育与实践。
以双创为突破口,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陶艺项目为例,致力非遗传承创新品牌开发。巧妙利用甘肃彩陶形硬、画柔、纹清、质朴、不拘小节、价廉物美等特征与优势,通过对大地湾-马家窑史前彩陶纹饰的提取、再设计,与陶瓷艺术家李见深、宽门、大山等合作,开发了数10款名人手作伴手礼,让甘肃陶艺以新的面孔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开展与非遗传承人阎建林、常天平、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院、甘肃省临洮县博物馆、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及甘肃煜峰文旅集团的合作。通过走访考察、大师工坊交流学习,共同设计完成了甘肃特色陶艺文创系列产品,形成“陶醉——行走在互联网上的马家窑”文创项目。参加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省赛金奖国赛铜奖。由于项目是甘肃彩陶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范例,引发了省内外多方关注,助推了甘肃史前文化发扬广大。2021年10月,广州欧科集团派专人来与团队交流,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甘肃科技创业孵化园区的支持下,成立了甘肃良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能量。
(四)整合优势资源,教育教学兼容并蓄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产教融合,学研创训一体化,教育教学兼容并蓄开放灵活。例如与客座教授张潇夫的甘肃煜峰文旅集团,与非遗客座教授兼名誉院长常天平的甘肃天平泥塑文化艺术传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砖雕、古建大师鲁海林的临夏县祥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学生课程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创业项目孵化等方面深度合作,促进学生的多样化成才与优质就业。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先后五次前往中国彩陶第五代传承人阎建林大师工作室体验学习,考察马家窑遗址,观摩大师的全套绝活技艺,聆听大师的教诲及故事,参与拉坯、修坯、手绘、烧窑等工序。同时,请阎老师及儿子阎志强、阎小虎(第六代传承人)来学校为师生展示彩陶制作过程及工艺,现场开展作品展示展览。聘请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李见深作为学生创业导师。聘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国家级泥塑大师常天平为泥塑课程特聘客座教授,设立泥塑、彩陶陈列馆和工作室,永久陈列作品30余件,每学期集中授课两周。
四、结语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华夏儿女的童年梦。非遗传承创新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有作为,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接力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铺路石。建筑设计类高职院校,在夯实专业技能实践中,推进专业技能与非遗技能科教融通,通过激活非遗活力整合课程资源、共建校企大师工作室、协同孵化双创项目,形成守正创新、产教融合、学研创训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价值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2021-08-12.
[2]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100-101.
[3]史晓燕.高职院校非遗工作室发展策略研究[J].大观(论坛),2021,8:152-153.
[4]李斌,黄静.非遗文化引领下高职“新工匠”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39.
[5]崔畅.整合与融合:非遗文化与高职学生教育互融[J].中国航班,2021,17:133-134.
[6]张涛,张域,孙丽,等.“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3,50.
[7]王圣龙,李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0:105.
[8]欧亚梅.高职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2-12/21/content_5732986.htm,2023-2-9.
[10]张颖,李静,成启明,等.“非遗”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20202,4:23.
[11]陈桦.“非遗”传承在高职教学中的定位与思考——以阿蓬江流域雕刻的研究与应用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4:75
【作者简介】王向华(1978-),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非遗技能传承赋能高职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2022K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