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善美课程”建设

2023-07-10魏林吴红丽

教育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红旗双减育人

魏林 吴红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双减”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这是促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重要举措。落实“双减”精神,必须从课程上实现突破,切实做到提质、增效、减负。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红旗学校是一所初中学校,承担着为学生提供优质义务教育服务的重要责任。落实“双减”精神,进一步厘清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施路径,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师素质、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育人渠道、增强家长获得感,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真实有效的成长。实施“善美课程”,促进“双减”工作落地,就是红旗学校的担当与作为。

观念先行

“双减”背景下,红旗学校“善美课程”建设的思路为“1234”。一个核心:以作业设计与处理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兩个着力点:以转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着力点。三个维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要参与者。四个效果:教师“教”的素养要提高、学生“学”的能力要提高、家长参与度要提高、社会关注度要提高。最终实现“万紫千红,善美为旗”的课程目标。

课堂首位

“双减”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由此可见,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是“双减”的重要路径。红旗学校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育人先育己、自我修正、自我扬弃”,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既有教师个体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更有教研组、备课组对教材、学情、教法的研讨与跟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他们在同一个课堂中都有收获。为实现因材施教,红旗学校提出“六精”教学要求,即备课精细、授课精彩、辅导精心、作业精巧、评价精当、反思精准。引导教研组和备课组在“备、教、辅、用、测、评”几个方面下功夫,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运用、研究评价。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开拓教师思路与视野,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学校还举办教师微论坛,给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带领教师在“双减”中找到共鸣点、重难点、突破点,引导教师成为“有品位、有格局、有视野、有胸怀,善于关爱、善于引导、善于反思,示范美、情操美、业绩美”的善美教师。

作业为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减负的核心内容。红旗学校一方面以备课组为抓手,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把基础作业与提高作业相结合,把书面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明确必做、选做与免做不同作业类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个性化的作业需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作业,形成作业超市,使作业布置有层次、有个性、有意义。作业做到有布置、有公示、有批改、有反馈、有反思。学校每周会对各备课组作业设计、布置、完成和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调查学生作业的数量与质量,组织教师与学生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设计作业的有效性。

多方参与

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课程之外,校本课程的丰富与多元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红旗学校开设选修课程50余门,组建学生社团15个,另有丰富多彩的家长课堂和校外资源。选修课程包含了兴趣特长、学科视野、综合实践类等。如剪纸、舞蹈、阅读、书法、合唱、口风琴、排球等。劳动课程是全校必选课程,其中小花园课程是初一、初二学生的必选课程。学校在校园里开辟了一块园地,分给初一、初二年级的各个班级,各自规划、打理。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花园已初具规模,学生在栽种与日常养护中实践、感受,在盼望与收获中体会、分享。通过小花园课程,学校力图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逐步实现“小花园,大课程”的课程设计目标。

除了选修课程,还有丰富的学生社团。学生自主组织,教师给予指导。如八年级八班成立了课间社团,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有趣的社团活动,如课间NBA、课间厨房等。学生利用短短的课间时间,充分发挥自主性,既放松了身心,又增进了同窗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团队协作。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同伴、爱上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命样态,绽放了善美少年的青春活力,为未来人生赋能。

家长课程是一大亮点。“双减”旨在缓解家长的焦虑,但绝非减轻家长的育人职责。家长课程充分发挥家长们的特长、爱好或专业,让他们更好地实现与孩子的互动,这是亲子之间彼此的再认识、再成长。目前家长课程有职业课程,如《介绍筒灯和射灯》《造纸技术》《司机的苦与乐》等;有文化课程,如《中秋由来》《中国美食之饺子》《了解端午》等;有活动课程,如《编幸运手绳》《智力拼图》《五角星快速剪纸》《绣鞋垫》等;有励志课程,如《强者独立,弱者依赖》《时间管理》《畅谈理想》等。

在家长课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比如有家长写道:“开讲之前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当走上讲台,看见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和笑容,我释怀了。我得到了孩子们积极的回应,仿佛回到了初中时代。感触最深的是,家长课堂后,我的孩子明显比以前开朗许多,对我多了一份认可。每次周末、放假回来,都与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成长了,我也成长了。”还有的家长表示:“家长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的课堂,更是一次亲子互动的机会。这几期家长课堂以来,我和孩子一起学习时间管理,一起做手工,一起包饺子。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以平等的姿态去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放下了家长权威。”学生们也表达了他们的体会与收获,李怡柯同学写道:“家长教我们做人做事,让我们懂得了艰辛不易,懂得了吃苦耐劳,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努力。感谢他们让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李梦婷同学写道:“家长课堂犹如一粒种子在同学们心底发芽,以期望做肥料,用兴趣去浇灌。”

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红旗学校和当地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育人场所,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场所。在对全校家长和学生的前期调查中,73.5%的学生选择了社区阅读,63.87%的学生选择了社区服务,46.71%的学生选择了社区心理咨询,44.11%的学生选择了企业参观,43.61%的学生选择了医院参观体验,42.51%的学生选择了社区音乐舞蹈学习,33.43%的学生选择了蓝领体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了解生活的真实场景、感受真实的社会,为将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下一步,学校准备和社区一起规划校外实践课程。通过教师引领、多方参与、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逐步让学生成为“有品行、有自信、有韧劲、有志向,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善于创新,品格美、素养美、生活美”的善美少年。

评价助推

无论是国家课程、选修课程、学生社团还是家长课程、社区课程,学校的评价都本着“以人为本、评价多元、促进成长”的目的,给师生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去思考、去设计、去展示、去分享。让每一个人在“善美课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同伴、找到榜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万紫千红”中独具风采的花朵。

“善美课程”里有学校、有教师、有学生、有家长、有社会,“善美课程”里有国家意志、有学校情怀、有教师特色、有学生成长。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难,但这正是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的跳板。“双减”背景下的“善美”课程,就是立足课堂、引领教师、鞭策学生、带动家长、联动社会,共育时代新人的课程。

猜你喜欢

红旗双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