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魔方农场”:攥紧种子芯赓续禾下梦
2023-07-10李彦军黄晓雪
李彦军 黄晓雪
广州市自2020年11月启动校园小农田建设以来,各区中小学校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创设条件,规划和建设校园小农田,形成开展校园劳动实践的良好生态。广州组织研发的中小学劳动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对校园农场的德育实践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如何与时俱进构建校园农场的德育体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以调研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发挥“魔方农场”培根铸魂、启智增智的作用,围绕“攥紧种子芯 赓续禾下梦”的主题,通过科技建设、课程融合、活动育人的创新实践,为学生项目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提供优质资源,构建起“魔方农场”德育新体系。
科技建设:打造校园“芯魔方”,涵养科技强国梦
校园“魔方农场”集黄埔区高新科技与现代农业力量,打造立体多元、低碳高效的“芯”农场,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新成果,从硬件建设上带来科技熏陶,树立科技强国的自信心,涵养创新驱动的内驱力。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学生营造满满的科技感:
航天育种。“魔方农场”依托黄埔区航新种子谷国家航天育种科创中心,借力航天育种的最新成果,种植太空五彩椒、宇航3号番茄、太空秋葵等18个航天品种,这些航天品种具有抗病、早熟、富产、优质等优点。
多样种植。“魔方农场”在基质栽培类型上有土培、水培、气雾培、光电培、基质培等,打破了学生固有的“土生万物”的认知,从栽培方式上实现了立体多维种植,达到了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目的。
智能管理。“魔方农场”采用智慧管理,通过连接系统与手机端、电脑端,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及设备一键操作,实现了浇水、施肥、防病虫害“一体化”管理;还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光伏系统等科技,实现低碳环保。
模块配置。“魔方农场”采取模块化设计,目前有航天育种区、稻粱区等8大分区,可灵活配置、更换种植单元,自主搭配各农作物的种植区域,营造充满活力与趣味的农场。
园区支撑。黄埔区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前五,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领先优势,创新研究院、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等企业为“魔方农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分享前沿科研成果。
课程融合:建设德育“心魔方”,赓续禾下乘凉梦
学校在“魔方农场”德育课程建设上,以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将思政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及艺术教育等课程巧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趣、更走心的“心魔方”系列课程。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如何把科技强国、农业强国的“种子”播进青少年学生心里?学校在黄埔区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与指导下,集结课程开发专家及骨干力量,整合思政教育与科技教育元素,创新设计了《种子芯 禾下梦》特色课程,课程强调了德育为先,以“赓续禾下乘凉梦”的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将国家安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创新创造精神、低碳环保意识,突出了课程的时代性、思想性。
学校利用“文化+教育+科技”赋能“大思政课”建设,邀请院士、科学家开讲“藏粮于技”,铸牢家国情怀之魂,培育科技创新之才。
“心魔方”课程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育人功能。为了做好疫情之后学生的心理疏导,释放不良情绪,学校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教室搬到了农场,在心理教师指导下,各班级来到“魔方农场”上“暖心课程”。农场内增设音响设备,播放春耕主题舒缓的音乐,营造田野虫鸣鸟叫的温馨氛围,绘制航天育种、科学探究、丰收田野三大主题墙绘,发挥音乐与绘画的陶冶与疗愈功能。学校将种植实践活动与烹饪课程结合,纳入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各班级组织学生来到农场体验种植与采摘,将收获的“果实”在厨艺教室烹饪分享。学生在播种、采摘、烹饪等有趣的课程中,释放了紧张和焦虑的不良情绪,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提升了人际沟通能力。
活动育人:倡导知行“新魔方”,体验劳动创造美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倡导“教学做一体”。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学做一体的教育思想,提倡“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一体化设计“魔方农场”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农校联动、校企合作、家校結合,搭建了“魔方农场”多元活动场景。学生可调配作物品种,可参与智能管理,可参加科技展示,可操作科普实验,在动手实践、出汗出力的过程中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体现了“魔方农场”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
走进航天育种“种植基地”,体验航天种植乐趣。学校与航新种子谷国家航天育种科创中心合作,共同开展航天育种“学—做—思”一体的种植活动。学生走进育种中心,通过VR模拟空间站育种环境,走进育种实验室,沉浸式体验航天育种技术;借助“太空课堂”学习资源,了解航天育种原理;通过资料搜集与数据比对,探究太空育种的优势;通过在农场内种植太空品种,观察比对,亲眼看到太空育种的优势。学校还举办了《上天入地的种子》学生科创作品展,美术科组与科学科组老师联合,指导学生创作太空育种主题种子画、水彩画、科技模型作品。
走进智控系统“云端教室”,培养智能管理素养。学校联合区域多家高新科技企业,开发了农场智控系统交互平台,将农场内所有环境数据、管理数据、作物数据集成,形成直观的、多设备联通的大数据平台,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个云端平台,学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可以远程控制遮阳保湿幕、微雾降温加湿、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可以利用24小时、360度的远程视频监控作物生长。同时,信息技术科组老师带领学生维护云平台,进行“我的数字农场”模拟编程,开发各种农场管理小游戏,探究农场智能管理的原理,并进行基础性的智控系统操作运用。在区内科技企业支持下,各学科教师源源不断将学习资源纳入平台,形成农场集“教—学—评”一体的“云端教室”。
走进农校对接“研学基地”,厚植探究实践精神。“魔方农场”联动院士专家及研学基地,将研学活动纳入“魔方农场”课程体系中,把课堂搬进种子谷、实验室、院士田,把现代农业机械搬进课堂,让孩子接触最前沿的科技。例如,学校举办了现代农业机械展,把黄埔区自主研发的农业无人机、农用无人车搬到课堂上,现场操作演示,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学生现场听研发人员科普讲解,认识智能离心雾化喷洒系统、了解精准流量控制技术,真切感受到高科技在节省油耗、节约用水方面发挥的作用。学校还组织农耕主题研学活动,初中部学生走进种子谷,小学部学生来到种植主题公园,学生带着任务卡边玩边探究,寓教于乐。下一步,学校将紧紧跟随黄埔区“农校对接”的步伐,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科技研学活动。
走进家校联动“绿色农场”,增强低碳环保意识。学生在农场内可以进行种植实践,体现手脑并用、灵活有趣、绿色健康、节能减排。通过种植,学习掌握组织培养、水肥控制、生物防治病虫等种植技能,在农场内自主选择水培、土培、气雾培、光电培、基质培等5种栽培方式,自由选择种植瓜果、蔬菜、粮食三大类40多个品种,跟随四时更迭,经历风吹雨打,体会丰收的喜悦。不仅如此,学校在天台划分了每个班的“责任田”,学生可以把农场内的育苗搬到天台上各班“责任田”扩大种植,还可以将农场的育苗带回家里,在自家阳台建设绿色低碳的“城市农场”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魔方农场”是对校园传统农场的创新,必将在思政建设、劳动教育、科技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等方面,为学校德育建设和融合课程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走得更广、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