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研学课程

2023-07-10何娜

教育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研学遗址育人

何娜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研学实践活动的热潮。然而部分研学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为规避“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学校应将项目式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研学实践课程,构建研究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更好地彰显育人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以北京市房山区“源文化”为切入点,以“人之源——周口店北京猿人”“城之源——琉璃河遗址”“红之源——霞云岭乡堂上村”为实践内容,使学生感受“源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背景与依据。房山区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与红色教育资源为研学实践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目标设计。“北京源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聚焦于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看待自我、社会、自然之间联系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道德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交往。

课程内容设计。一是寻找城市的源头——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被称为北京“城之源”。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了解3000余年的北京建城史,理解其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厚植家国情怀。二是解密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引导学生根据考古材料和证据进行演绎与推理,探索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过程,激发科学探索的欲望。三是探访赞歌唱响的地方——霞云岭堂上村。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创作地,建有相关的历史纪念馆,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了解红歌的创作历史,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怀,探寻红歌背后的新时代乡村振兴。

实施方案

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对“北京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育人”模式进行整体规划,细化“准备—实践—总结”三个推进阶段,形成科学高效的研学活动运行机制。

建立保障体系。建立“组织—师资—管理—安全—经费”五维保障体系,确保研学实践活动高效、有效開展。

完善评价体系。将评价贯穿于研学实践的整个过程,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聚焦于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评价涉及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个方面。对于教师的评价,促使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与管理。对学生的评价重在评估育人效果,通过建立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档案,考查他们在资料查找、活动体验、分组探索、成果展示、汇报交流等方面的表现,对育人成效进行整体性评价。学生本人、教师、家长等多元主体均参与评价。班主任教师着眼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科教师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互相评价项目完成中的个人表现,学会互相欣赏,在反思中成长。

房山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源文化”重点代表地,具有北京猿人、燕都遗址、金陵遗址等世界文化影响力标识。因此,它是学生优质研学旅行的理想场所,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回溯人类起源历史、北京城建历史,感知源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落实五育并举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

猜你喜欢

研学遗址育人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辽上京遗址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