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产学研用”“三共三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2023-07-10陈艳君张振韩冬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

陈艳君 张振 韩冬越

摘  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借助政府政策支持,依据用户需求,转化企业科技成果,以浙江省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联动平台搭建、教学体系重构、“双导师”团队打造、“产教+科教”双线育人等措施,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将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拓展为五位一体“政产学研用”的“三共三同”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化工人才培养,赋能地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五位一体; 多元协同; “三共三同”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3)04-0021-06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关键。引领新时代创新发展,迫切需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中提出“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2]。可见,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机制,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進行探索与实践,深化创新、全面、开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共建、共管、共享”“协同研发、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三共三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服务地方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含义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将政府、用户、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五个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融合[3](见图1),其中政府部门参与并主导,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相互融通、共用共享,以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根据用户需求,转化企业科技成果,将产学研工作与政府和用户关联起来,促进知识创造、转化和传递过程的集聚、延伸、扩散及其市场化和科学化,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目标用户等研究主体均可以协同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发展新思路和提升新途径[5-6]。

(二)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特点和优势

1. 强调关键检验过程评价

“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人才培养,不仅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同时还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评估。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同时,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适应性调整,紧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的整合和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阶段性人才培养,进行过程考核检验,并形成定期反馈和过程调整机制,实现教学活动关键阶段和中心环节的学习评价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 践行“理实一体”、知行合一

“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和实践实训,重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践的相统一。“政产学研用”资源共享、通力合作,紧紧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际生产实训等多形式实践活动,并提供必需的实习实训场所,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

在“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实践运行中,产学研的工作上接政府,下对用户,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进知识创造、转移、扩散过程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和科学化。产学研结合的纽带是知识产权,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在高校,产业发展和核心技术的中心在企业,企业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敏锐度,迅速辨别市场需求变化,第一时间从高校中提取契合市场需求的科学研究成果,然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领下,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或技术转移。“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良好发展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聚集人力、物力资源优势

以各主体协同推动地方区域发展为出发点,通过高校与政府紧密协作、与企业联合攻关、为企业定制人才等工作,突破校企合作的两主体格局,打通产学研通道,汇聚产业资源,形成“政产学研用”资源集聚的共建共享共用平台。在研发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供应等方面形成聚集优势,不断提升协同效应,推动产学研深入开展。

二、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困境

从“政产学研用”育人模式出发,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在市场的引导和政府的协助下,根据不同的社会分工,统筹安排生产、教育和科研的职能和资源优势。这也更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部门主导作用不明显

政府是“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主导者和参与者,为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7]。然而,在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中,一是政府的统筹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融合和分配。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有待加强。政府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力度不足,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使“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中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企业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场所。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行业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方面欠缺沟通与协调,导致企业的用人岗位和发展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匹配,从而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8]。

(三)科技成果和信息共享不畅通

目前,地方职业院校与政府、企业合作的程度还不够高,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尚未形成有效的科研合力,不能为地方产业和企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学研”的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地方企业研发和科技发展力量不足。同时来自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产品更新、科研动态等信息资源不能及时传达给高职院校与科研院所,并且行业企业没有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过程与技术研发活动。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连接点太少,导致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

(四)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过程中,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无法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9]。

三、“三共三同”育人体系的构建

“政”的主体是政府,职责是发布政策、监管和引导。“产”的主体是行业、协会和企业,“学”的主体是高校及其师生,“研”的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协会研发中心,“用”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在宁波市北仑区政府的指导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由学校“数字科技园”搭建合作桥梁,依托学校的浙江省乙烯工程副产物高质化利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聘请来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为校外导师,实施基于项目的“双导师”教学形式,践行“产教+科教”协同育人的理念,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研发、协同管理、协同发展”的“三共三同”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建“政产学研用”共建共享联动平台

“政产学研用”各方主体在资源上,有相对富足和短缺并存的问题,单靠任何一方均无法独立发挥全面育人功能。我校与恒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以技术创新项目为依托的“研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载体创新,助力学生实践与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同时协同创新中心为恒河材料建立了8套生产装置,年产值达到39亿元,使其成为我国石油树脂销售单项冠军。我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聚集效应,通过“数字科技园”联合各方主体,构建和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共享机制,深度融合合作育人。各方主体发挥育人使命,思想上的“战略认同”构成了资源集聚的“向心力”;“政产学研用”中协同育人的共同目标,构成资源集聚的“推动力”;各方主体“优势互补、利益共赢”是资源集聚的“牵引力”;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平台的共享机制,推进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强大的资源“吸附力”。

(二)建立“政产学研用”效益驱动长效机制

在共建平台、共享师资、共育人才、共促创新与转化等合作中,需要聚焦企业技术难题,建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且能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校企依托共建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打通高端人才和资源互通壁垒,形成资源互通机制。同时高校需要发挥专业教学、人才与技术资源的集聚性优势,与企业联合建立人员互聘、装置共享、科研合作等开放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人才和资源要素有效流动。我校与恒河材料公司、中科院材料所等互通人才50余名,5名博士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承担企业应用技术研究工作,提升科技与攻关能力;14名教师在下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能力,5项成果获省级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奖;5名教师任企业总工程师和研发总监,协助企业技术攻关。我校制定《乙烯副产物高质化利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科研組织与协同研究管理办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校企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系列制度》等,保障协同单位责权利,规范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协同运行。

(三)形成“政产学研用”“产教+科教”育人途径

在《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导下,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宁波中金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项目为载体,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长效合作。我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确保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不脱节,实现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融合;依托企业项目将最新技术转化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利用科研装置开发实训项目,实现产业研究项目与教学项目融合。师生共同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难题解决,以教师为衔接点、学生为落脚点,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实现学生研究创新与实践培养的融合。师生协助企业共同研发的产品石油树脂年产量达世界第二,助力恒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学生在参与研发项目中提升了实践与创新能力,近三年师生合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国家级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5项。

(四)打造“政产学研用”专兼“双导师”团队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需要一支具有丰富企业经验和精湛业务能力的教师团队。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协会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需要通过教师团队的全面融合,实践“生产线上科研”“课堂中生产”的教学模式,有效促使科研项目与教学、生产同向同行,解决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玻璃墙”和“接轨难”的问题。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依托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业界生产研发人员,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产学研融合的校内外“双导师”团队,为应用化工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缩短了校内人才培养、企业技术研发与产业行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高素质高水平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强的师资保障。

同时,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恒河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拥有高水平“双师双能”教师30名,入选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3人,省级“钱江人才”1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人。我校化工教学团队2019年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020年牵头组建化工技术专业领域协作共同体,2022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三年教师主持教育部团队课题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4项,企业产业化项目12项,横向课题近100项,总经费达70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43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名教师兼任企业总工程师或研发总监。

(五)制定“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化工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对新知识技能的要求,以及当前市场的岗位需求,“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多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宁波当地化工人才结构优化和宁波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生产工艺绿色化、三废处理实效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装备控制智能化、质量管理信息化”等“五化”成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经之路。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围绕“五化”,开展“1+N”模式人才培养,满足石化产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宁波当地行业企业需求和生产岗位任务,确定行业核心技术岗位群要求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准确定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构建了“双元融汇、岗课融畅、书证融通、研训熔炼、产教融合”的“六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相融通、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技能考核与職业证书相统一、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相融洽,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六)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而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面对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对核心岗位群化工生产运行控制、分析检验、安全环保等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多层次、全领域、多平台、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生产岗位的任务与过程,打破学科体系,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制定了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案(见表1),专业课程分为6个领域、91个课程模块,各模块均体现了专业核心能力,并且按照教学领域建设6个模块化教学协作组,优化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模块与现有的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着对应关系(见表2)。化学基础、安全环保课程模块是三个证书共同的基础,绿色工艺、智能控制和生产运行课程模块支撑化工总控工高级职业技能培养,生产运行课程模块支撑工业废水处理工中级职业技能培养,分析检验课程模块支撑化学检验员中级职业技能培养。

同时按照专业技能水平并与课程配套的要求,制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技能实践,基于理论教学内容,以校内实验室为主要实践场所,启发学生在基础实验中探究问题,思考实验与理论知识的差距,从而在基础实验阶段养成科学的探究思维;第二层次为专业核心技能实践,强调对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岗位能力进行实训锻炼,以校企合作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基地为主要实践场所,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第三层次生产实践和创新阶段,以实际生产项目为实践课题,通过岗位实习、学科比赛、技能竞赛等,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研发过程的融合。

“全领域”是指在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覆盖化工设计、工艺、测试一整套产业链全流程,从而构成完整的“理实一体”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同时依托科研、社会实践等多平台,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模式,创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使传统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效联动。

(七)建立“政产学研用”科学有效评估机制

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自我诊改制度,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并且通过对就业率、薪资水平、专业对口率、本地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专业自我诊断报告,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通过修订相关教学制度、改善教学条件、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创新双岗双薪、兼职取酬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赴培养基地开展生产研发等科研项目,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深度参与加氢石油树脂、乙叉降冰片烯等企业产品开发与工艺绿色化智能化革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绿色石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也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通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破解“政产学研用”之间资源分散、信息共享不畅通、合作协同不深入、运行机制与模式不成熟等难题,建立“三共三同”合作育人工作机制,培养具有研发力、创新力和实践力的高质量化工产业人才,赋能企业提档升级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010-07-29)[2020-05-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OL]. (2020-09-29)[2020-05-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3] 赵洪涛. 基于“政产学研用创”协同发展新思路探索: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9(12):16-18,105.

[4] 冯春贵,杨峥.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12-16.

[5] 曾婷.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视野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4):17-18,26.

[6] 邹晓东,王凯.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现实问题、理论背景与研究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5-18.

[7] 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等. 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

[8] 何春明. 高职院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6):116-120.

[9] 吴洁,车晓静,盛永祥,等.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9(1):162-173.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Mode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Employer” and “Three Commons and Three Similarities”

——Taking the 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 Major of Ningbo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CHEN Yanjun, ZHANG Zhen, HAN Dongyue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3158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transform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enterprises,and relying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tform of Zhejiang Province,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linkage platfor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utor team, and the dual-line education and industry, the 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 Major of Ningbo Polytechnic further deepen the trin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to a “five-in-one”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employer”, which is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of “three commons and three similari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ducation mode has promoted the training of chemical talents with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s and enabl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c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Keywords: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employer; five-in-one; multivariate collaboration; three commons and three similarities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在线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
西式面点课程“五位一体”项目教学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伦理支持
以行动学习法推进“五位一体”深化应用
电力物资企业“五位一体”建设策略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试析中资企业“五位一体”海外安保机制的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