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黑星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3-07-10苏胜利刘晨曦孙妍妮贾红梅

果农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苏胜利 刘晨曦 孙妍妮 贾红梅

摘 要:梨黑星病是目前梨园中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发病轻者造成梨树衰弱,果品品质下降,重者花叶枯死,果实早落,果农收益受损,严重制约着梨果产业的长久发展。详细阐述了梨黑星病的致病原因、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了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供果农朋友在梨果生产实践中做参考。

关键词:梨黑星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梨黑星病又名梨斑病、疮痂病,此病危害梨树新梢、叶片、花芽及果实,其中叶片和果实发病最重,大发生时病叶率可达80%以上,并且提前大量早落,梨果受害后形成畸形果,病果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若连续发生数年,树势加剧衰败,病叶泛滥,挂果锐减,甚至可达到毁树毁园的地步。因此,应高度重视梨黑星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通过采取树木管护、清除病叶病果、幼果期开始套袋和适时喷洒杀菌药剂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梨黑星病对树木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提高果农的经济收入。

1 梨黑星病的致病原因

1.1 管理水平

部分果农对如何管理梨树园没有计划和安排,园区管理粗放混乱(见图1),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树木日趋衰弱,导致黑星病及其他病虫害流行发生,严重危害梨树的健康,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致使果品产量下降,果农见不到收益,种植的积极性也严重受挫。

1.2 气候条件

梨黑星病发生与气候条件尤其是湿度条件密切相关。若雨季来临早,阴雨天气比较多,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相对比较大,这些因素很容易引起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流行。据观察,当日均温度在8 ℃以上、降雨量在5 毫米以上、連续2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时,该病病菌孢子开始侵入,当日均温度上升到17~20 ℃时,病害流行迅速。

1.3 栽植情况

部分梨树果园栽植不合理,株间距小,不利于树形修剪;有些果园选址在河滩地上,地势低洼、不利于排水,园区常年积水、湿度较大;有些果园林分郁闭度高,密不通风、通透性差,透光性也不好;有些果园树龄大未及时更新,树势比较衰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梨树的生长,会减弱梨树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极易发生梨黑星病及其他病虫害。

2 病害症状

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果实、新芽和嫩梢。叶片受到侵害,初期在叶背出现淡黄色斑块,形状为多角形、圆形或椭圆形,随后病斑上长出一层黑色霉状物,边缘呈辐射状,发生严重时整个叶背面遍布黑色霉状物,7—8月叶片就开始早早脱落。在幼果期,病菌就开始侵染果实,发病初期病部出现圆斑,淡黄色、蝇头大小,后慢慢扩大至5~10 毫米,在病斑上生出黑绿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此时病部凹陷,病斑坚硬,向四周星状开裂,果肉变硬苦涩,病果畸形,易提早脱落。新芽受到病害侵染后,其上生黑色斑点,严重时全芽变黑枯死。嫩梢受害,初期病部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颜色黑褐色。随后病斑凹陷,表面也长出一层黑色霉状物,后期开裂,病斑呈疮痂状,因此又名疮痂病。

3 发病规律

梨黑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芽鳞片中及病叶、病梢、病果及枝条上越冬,第二年春季4月中下旬,在落叶中越冬的病原菌,开始借助风雨侵染危害梨树,首先侵染梨芽和新梢,称为“病芽梢”,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病芽梢基部产生黑色霉菌层,即大量分生孢子,以病芽梢为发病中心,借助风雨向四周叶片、新梢和果实传播,形成再次侵染,潜伏约15天后发病。6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高,雨水充足,园区内潮湿闷热,非常适合病菌孢子大量传播,黑星病发生达到高峰期,整个梨园出现大量病叶、病果(见图2、图3)。梨黑星病侵染时间很长,从花期开始,一直到采果期对梨树可进行多次循环侵染、交叉危害。

通常在高温、高湿的天气发病率高,当降雨量达到3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过大时,病害流行速度极快。秋季落叶后致病菌会再次侵入芽鳞,潜伏其内越冬。

4 样地防治试验及对比分析

4.1 试验情况

试验于2020年5月上旬梨花凋谢长出幼果时进行。选取立地条件相同的3处梨树园为标准样地,平均树高3.5米左右,株行距2米×4米。统计3处梨树样地的染病植株数量、有病株率(见表1)。1号样地占地面积为10亩,调查株数为832株,其中有病树278株,病株率为33.4%;2号样地占地面积为9.8亩,调查株数为816株,其中有病树382株,病株率为46.8%;3号样地占地面积为10.5亩,统计总数为874株,其中362株染病,有病株率41.4%。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1号样地、2号样地为处理区,3号样地为对照区。1号样地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间隔10天,连续喷药防治3次。2号样地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10天,连续喷药防治3次。3号样地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6月上旬,3块样地各选取1株病树,统计总果数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做好记录(见表2)。

计算公式: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果数﹣处理区病果数)/对照区病果数×100%。

4.2 试验结果

经现场调查对比,1号样地采取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的防治措施,间隔10天,连防3次,1个月后,自样地西南角起始,第7列自南向北第2棵病株作为调查样树,调查发现总果数203个,有病果5个,病果率为2.46%,防治效果达到90.4%;2号样地采取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治措施,间隔10天,连防3次。1个月后(同1号样地选取方法)选取1株有病株,调查发现总果数198个,有病果29个,病果率为14.6%,防治效果为44.2%;3号样地作为对照区,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1个月后(同1号样地选取方法)选取1株有病株,调查发现总果数216个,有病果52个,病果率达到24.1%。

4.3 对比分析

1号样地采取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防治措施,连续防治3次后,病果率控制在3%以下,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建议推广应用;2号样地采取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续防治3次后,病果率较高,将近15%,此药剂防治效果一般,防治效果在50%以下,建议增加浓度配比或更换药剂,来提高防治效果;3号样地作为对照区,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病害持续扩散,一个月后病果率达到24.1%,建议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药物防治,遏制其发展扩散势头。

5 防治措施

5.1 优选抗病品种

不同梨树品种,其抗病性能也有所不同。日本梨、西洋梨相比于中国梨抗病性较高,沙梨、褐梨、香水梨比较抗病,鸭梨、黄梨、秋白梨总体抗病性相对较差。因此,建园时应优先考虑使用抗病新品种苗木,挑选出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后,再进行田间栽植,这样可从根源上大大降低梨黑星病的发病率。

5.2 加强果园管理

在梨树生长季节,一旦发现发病新梢,应及时剪除,切断传染源,防止病菌的进一步扩散传播。开花、结果前后,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传染机会。秋末、冬初,全面清理园区内的落叶、落果、杂草、枯枝等,及时剪除病虫枝条、僵果及病果,剪除密又长的内膛枝、强旺的直立枝等,收拢在一起全部移出果园,集中焚烧或做无害化处理,以确保整个果园干净卫生,最大范围内减少病菌基数,对预防和控制梨黑星病等病虫害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5.3 加强肥水管理

实践证明,树体健壮、叶片浓绿的梨树,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就强,梨黑星病的发生相对较轻,树势衰弱的果园,梨黑星病的发生相对较重。日常注重果园管理,适时翻耕土壤,加强肥水供给,可考虑施用腐熟有机肥、磷钾肥等,氮肥少用,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木长势和抗病能力。5月中旬至6月中旬,根外喷施3次0.3%尿素溶液,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追施0.3%磷酸二氢钾,确保树木生长期间营养供应充足,梨树健壮生长,提升树体抗击病虫害的能力。

5.4 药剂防治

3月下旬梨树萌芽期,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星乳油等内吸性杀菌剂,以此铲除越冬病源,降低病菌侵染基数,减轻后期病害发生的程度。5月份梨花凋谢后,病菌开始侵染危害幼叶及幼果,建议结合幼果期套袋,对树木上下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间隔15天,连续喷药防治3次,发病较重的梨园可适当缩短喷药时间或增加喷药次数。果实近成熟期,抗病性较差,为确保优质果数量,在采收前45天内,每间隔10天喷药1次,须连续喷药防治3次,可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药剂可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可单独施用,亦可交替施用。在雨季喷药,为防止雨水冲刷,降低药效,可在药液中加入0.05%皮胶增加黏附力。喷药时注意喷洒均匀,叶片的正面、反面以及果实表面都要着有药滴。

5.5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见图4)在目前许多果园普遍采用,可起到阻隔病虫侵染危害,防止灰尘、农药及有害物质渗透的作用,还可使果品干净美观,方便运输和储存。但是在套袋前一是要严格疏果,剔除病果、虫果、瑕疵果、畸形果,只保留优质果。二是对树体上下全面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尤其是果面要喷洒均匀,待果面干燥无药水混合液后,选择内黑外黄、且透气性好的双层纸袋进行幼果套袋保护。套袋时,将幼果悬空于纸袋中,尽量避免与之接触摩擦,而后绑紧袋口。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时,连同双层果袋一起摘下。

6 结 论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进一步提高树体抵御病害的能力。及时清除病原菌,减少梨树被侵染危害的概率,大幅降低梨树发病的频率。梨树生长季节,抓住防治关键时机,适时喷洒殺菌药剂,防止病害传播蔓延。日常果园管理中,更应高度重视疏花疏果,只保留优质幼果进行套袋保护管理,进一步降低果实带病菌率,有效提升果品优质率,提高梨果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助力果农丰产高产、增收致富。

作者简介:苏胜利(1973年—),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

?通信作者:贾红梅(1968年—),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病理及昆虫系统。E-mail:grxlbz@163.com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葡萄白粉病在吐鲁番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