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控制护理与4R 危机风险管理联用对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血压及BI 指数分析

2023-07-09林小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8期
关键词:维持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林小菊

(宁德市中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高血压于心血管疾病中占据比重较大,属于目前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患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剧了血管损伤程度,很容易诱发脑出血等相关病变[1]。经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证实,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可达到30%,其中以脑出血最为多见,高血压并脑出血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起病急剧,病情进展迅速[2]。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措施有利于快速控制出血,对于清除颅内血肿以及解除血肿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患者病发后常常伴有神经功能损害,在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还需应用更为规范的护理干预[3]。常规护理因针对性、系统性不足,患者会因病情影响出现负性情绪,影响治疗积极性,取得的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还需选用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预防风险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4]。维持性控制护理特点表现为闭环式反馈、动态稳定以及螺旋式提升,于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维持神经体系以及循环体系的稳定。4R危机风险管理实现了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以及操作步骤的具体化,所形成的护理过程具有持续化、动态化特点,全面实现了护理风险管控,有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展开对照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究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于护理期间联合应用维持性控制护理、4R 危机风险管理的临床效应,研究流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选对象入档时间范围于2021 年1 月至2022年1 月,研究对象均为确诊的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60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规范化处理,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 例。

纳入标准:纳选对象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治指南》相符;连续三次血压测定结果为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经CT 等影像学诊断措施被确诊;入组对象均为首次患病;与手术指征相符;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研究遵循知情原则。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转移以及重要脏器病变;其他类型脑出血;合并发生其他脑血管疾病;实质性脏器功能受损;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者;患有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足者;研究中途退出、擅自中止治疗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患者入院以后给予其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提前控制室内温度以及湿度,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治疗环境,和患者、家属主动沟通,于患者治疗期间全程监测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静脉补液,加强用药指导。分析患者饮食喜好、症状体征,针对性调整现有护理方案,依照患者主诉安排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实施维持性控制护理+4R 危机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维持性控制护理:①组建风控护理小组:邀请主管医生、护士长以及其他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于上岗前综合培训,主管医生于工作期间的具体职责在于护理咨询。②制定护理方案:护理小组成员、主管医生、其他会诊者共同协作,对患者病情以及一般状态全面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参照依据制定与患者特征相符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将护理目标设定为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指标正常,制定阶段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③反馈体制:邀请家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工作期间,协助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体征、病情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对比记录数值和机体护理目标,反馈于小组成员,分析异常结果的具体发生原因,及时修正护理方案。

(2)4R 危机风险管理:①制定管理方案:小组成员统一学习4R 危机理论,以便于小组成员全面掌握理论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结合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特征制定管理方案。②缩减风险:分析患者以往护理工作期间存在的不良事件,掌握发生原因以后从护理工作、患者、医疗等三个维度制定对应防范措施,提高对于护理风险的控制力度,尽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③提高业务水平:邀请临床经验至少为5 年的护师,由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理论授课,强化护理成员的风险意识,全面提升护理小组成员对于护理风险的解决及控制能力。主管医生加强对于小组成员的综合培训,培训内容以患者所应用的治疗方案为主,详细讲解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用药原理、禁忌证,促使护理人员全面掌握药物治疗知识,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尽可能减少探视时间,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因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为此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对于口腔分泌物及时清除,预防发生窒息,对于患者护理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风险事件实施等级划分。例如,脑出血于病情发展期间很容易出现下肢活动受限情况,在护理工作期间可以将下肢深静脉血栓视为高风险事件,护理人员提醒患者、家属按摩下肢组织,必要情况下实施按摩以及锻炼,预防发生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护理前、护理后测定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指标参数。

(2)BI 指数: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前后选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 指数)为评估工具,全面分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量表条目共计10 个,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5]。

(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取护理方案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对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综合评估,量表评分范围自0-42 分,所得分值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6]。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所调取资料均应用版本为SPSS 24.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规范化处理,计量资料与正态分布相符合时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所应用的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理措施以后,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例数(n)舒张压收缩压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干预前108.63±7.44 108.91±7.35 0.147 0.774干预后84.96±4.77 89.77±4.63 3.963 0.000干预前147.63±9.16 147.96±9.24 0.139 0.890干预后126.30±7.55 131.49±7.69 2.638 0.011

2.3 两组BI 指数对比

干预前,组间BI 指数对比结果显示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对应护理措施后,对照组、观察组BI 指数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I 指数对比(±s,分)

表3 两组BI 指数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 值P 值例数(n)30 30护理前43.42±5.15 43.26±5.72 0.114 0.909护理后67.15±7.11 62.26±7.83 2.532 0.014 t 值14.805 10.732 P 值0.000 0.000

2.4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

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0 30护理前32.77±4.92 32.64±5.16 0.099 0.921护理后14.39±3.68 18.44±4.05 4.054 0.000 t 值16.385 11.857 P 值0.000 0.000

3 讨 论

据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证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数量在逐年提升,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针对此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包含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操作对于改善患者病情以及解除神经压迫具有关键性作用[7-8]。但是部分患者于手术结束以后依然存在诸多并发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较高,对于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为此临床建议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P<0.05),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模式缺乏整体性以及连贯性,取得的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维持性控制理论干预具有动态稳定、闭环式反馈、螺旋式提升等临床特点,应用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护理期间根据高血压等相关危险因素,可维持神经体系以及循环体系的稳定,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10]。干预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4R 危机理论具有更为完善和具体的风险管理流程、操作步骤,所形成的护理过程表现为动态、持续,对于以往护理工作期间的时间点展开风险管控,于护理工作期间增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防范力度,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液黏稠度,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促进病情康复[11]。干预后,两组BI 指数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数值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4R 危机理论结合维持性控制理论干预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展开无缝隙监控,可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患者神经功能康复速度,有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2]。

综上所述,维持性控制理论、4R 危机理论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护理期间对于改善神经功能、控制血压水平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维持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