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免疫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

2023-07-08张淑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宫颈炎

张淑霞

(秭归县人民医院,湖北 秭归 443600)

在临床多发的妇科疾病中,慢性宫颈炎较为常见,发病率高达40% ~60%。慢性宫颈炎是引起女性盆腔脏器炎症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其致病菌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等[1]。其中,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研究发现,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发病后,患者的局部免疫状态可出现异常改变。因此,在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治中,行局部免疫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0 例及女性健康体检者100 例为试验对象,以期对比分析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及与健康女性局部免疫状态的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0 例及同期的女性健康体检者100 例。将前者设为观察组,后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区间为20 ~42 岁,平均年龄(31.05±1.06)岁;病程1 ~3 年,平均病程(1.69±0.12)年。对照组年龄区间为21 ~40 岁,平均年龄(31.32±1.21)岁。两组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观察组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黏液脓性宫颈炎,进一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2)年龄区间18 ~45 岁。(3)有正常性生活,入院前1 周未有性生活。(4)入院前1 周未口服抗菌药或行阴道冲洗治疗。(5)对照组不存在慢性宫颈炎。(6)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观察组:由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如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人型支原体性宫颈炎。(2)对照组:存在宫颈炎性疾病[4]。(3)拒绝随访。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入院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治疗。阿奇霉素﹝生产企业: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07 ;规格:0.25 g(25 万单位)/片﹞用法:口服,每次服0.5 g,每日服1 次,连续服药10 d 为1 个疗程。重组人干扰素α2a 栓(生产企业:武汉维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80006 ;规格:6 万IU×6s)用法:于每晚临睡前置于阴道后穹窿处,隔日用1 次药,共用药7 次。治疗期间指导患者避免过性生活,1 个月后复查[5]。

1.4 检测方法

于对照组入院后、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行阴道冲洗。用窥阴器暴露受检者的宫颈,经阴道插入棉拭子,插入深度需超过宫颈口3 cm。10 s 后,顺时针旋转3 圈后取出棉拭子,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浓度。用灭菌生理盐水对两组的阴道及宫颈表面进行冲洗,将冲洗液吸出,匀浆处理后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转速为2000 r/min,5 min 后取上清液,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6]。IL-4、IL-8、TNF-α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FN-γ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济宁实业有限公司。

1.5 观察指标

(1)评估观察组的疗效,分为临床治愈、有效及无效,计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月经干净后3 次复查阴道分泌物cT(沙眼衣原体)-DNA 均呈阴性。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月经干净后3 次复查阴道分泌物cT-DNA 均呈阴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月经干净后3 次复查阴道分泌物cT-DNA 均呈阳性[7]。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率+ 有效率。(2)对比两组入院当日阴道冲洗液中的IL-4、IL-8、TNF-α、IFN-γ 浓度。(3)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中的IL-4、IL-8、TNF-α、IFN-γ 浓度。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80 例患者中,治疗效果符合临床治愈、有效、无效标准的患者分别有65 例、12 例、3 例,占比分别为81.25%、15.00%、3.75%,总有效率为96.25%(77/80)。

2.2 两组入院当日阴道冲洗液中IL-4、IL-8、IFN-γ、TNF-α 浓度的对比

两组入院当日阴道冲洗液中IL-4、IL-8、IFN-γ、TNF-α 浓度的对比,观察组的IL-4 浓度低于对照组,(7.56±2.14)pg/mL vs (10.23±2.36)pg/mL,P<0.05;观察组的IL-8 浓度高于对照组,(32.69±2.31)pg/mL vs (17.23±2.34)pg/mL,P<0.05;观察组的IFN-γ浓度高于对照组,(23.89±1.35)IU/mL vs (7.12±1.03)IU/mL,P<0.05;观察组的TNF-α 浓度高于对照组,(638.98±34.87)pg/mL vs (224.39±39.87)pg/mL,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当日阴道冲洗液中IL-4、IL-8、IFN-γ、TNF-α 浓度的对比(±s)

表1 两组入院当日阴道冲洗液中IL-4、IL-8、IFN-γ、TNF-α 浓度的对比(±s)

组别IL-4(pg/mL)IL-8(pg/mL)IFN-γ(IU/mL)TNF-α(pg/mL)对照组(n=100)10.23±2.3617.23±2.347.12±1.03224.39±39.87观察组(n=80)7.56±2.1432.69±2.3123.89±1.35638.98±34.87 t 值7.85944.29794.52573.250 P 值<0.001<0.001<0.001<0.001

2.3 观察组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中IL-4、IL-8、TNF-α、IFN-γ 浓度的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中IL-4、IL-8、TNF-α、IFN-γ 浓度的对比,治疗后的IL-4 浓度高于治疗前,(11.03±1.58)pg/mL vs (7.56±2.14)pg/mL,P<0.05;治疗后的IL-8 浓度低于治疗前,(19.25±1.85)pg/mL vs (32.69±2.31)pg/mL,P<0.05;治疗后的IFN-γ 浓度低于治疗前,(7.91±0.68)IU/mL vs (23.89±1.35)IU/mL,P<0.05;治疗后的TNF-α 浓度低于治疗前,(314.25±29.15)pg/mL vs(638.98±34.87)pg/mL,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中IL-4、IL-8、TNF-α、IFN-γ 浓度的对比(±s)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阴道冲洗液中IL-4、IL-8、TNF-α、IFN-γ 浓度的对比(±s)

时间IL-4(pg/mL)IL-8(pg/mL)IFN-γ(IU/mL)TNF-α(pg/mL)治疗前(n=80)7.56±2.1432.69±2.3123.89±1.35638.98±34.87治疗后(n=80)11.03±1.5819.25±1.857.91±0.68314.25±29.15 t 值11.66840.61994.55663.906 P 值<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致病菌多为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在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宿主细胞获得能量,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其血清型共18 个(其中CT-D-K 血清型是引发人生殖道感染的血清型)。沙眼衣原体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存活[8]。于细胞外存活的沙眼衣原体代谢活性不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胞吞作用下可进入细胞内,从而实现二分裂增殖;20 ~72 h 后,从细胞内释放,引发二次感染。引起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物质缺乏、抗生素滥用、存在病毒感染等。研究发现,细胞内缺乏铁元素、色氨酸者,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的风险较高[9]。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宫颈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多被忽视,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10]。研究发现,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存在自限性的特点,部分患者机体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可清除病原体。对于少数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而言,病原体可经宫颈侵及上生殖道,引起局部免疫病理性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自发性流产、盆腔炎等严重问题,威胁女性的生殖健康及心理健康[11]。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属于免疫病理性损伤疾病。有研究者提出了沙眼衣原体致病机制的假说,主要包括生殖道上皮细胞假说、特异性免疫反应假说等[12]。其中生殖道上皮细胞假说强调生殖道上皮细胞受损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异性免疫反应假说认为,沙眼衣原体可逃避机体的免疫机制,长期存活于人体细胞内,并进行繁殖,该假说强调了沙眼衣原体存在对抗机体免疫的完整机制[13]。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中,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 作为关键抗原,是体液及细胞免疫的主要靶点[14]。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 与人热休克蛋白60在110 ~1635 bp 区域核苷酸序列方面的相似性可达50% ~70%,具有高度同源性,这是引发交叉免疫反应的基础,意味着机体免疫在对抗沙眼衣原体的同时对自身组织也会造成损伤[15]。在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发病的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包括Th1、Th2 细胞。前者主要包括TNF-α、IFN-γ,其作用是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16]。后者主要包括IL-4、IL-8、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其作用在于对Th1 细胞清除病原体的作用进行拮抗,抑制持续炎症反应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损伤[17]。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人,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的IL-4 浓度降低,IL-8、IFN-γ、TNF-α 浓度升高,P<0.05。说明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局部细胞可分泌大量的IL-8、IFN-γ、TNF-α,以抑制感染程度及进程,且治疗后上述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18]。

本研究结果证实,经针对性治疗,80 例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的局部免疫状态明显好转。临床应对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患者行局部免疫检测,以利于诊断疾病,评估疗效。

猜你喜欢

沙眼衣原体宫颈炎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消灭致盲性沙眼中国提前“交卷”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沙眼防治不可轻视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